晉江安海龍山寺周邊環境改善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2021-01-08 閩南網

  走進安海龍山寺前一條不寬的小道,數家臨時攤點整齊排列在道路兩側,周邊環境特別是龍山寺寺內環境相較以前已經改善許多。近日,記者走訪安海鎮龍山寺發現,經過近一個月的綜合整治,寺院周邊環境有了很大的提升,無證經營的小商販已不見蹤影。目前,安海鎮正積極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力求杜絕佔道擺攤經營等無序現象。

龍山寺綜合整治前後對比。

  全天候不定時巡查 寺廟周邊擺攤佔道基本清除

  記者走訪當天中午10時許,當管理人員剛踏出寺院出口,一名60多歲的攤主立馬搬出一個面積約一平方米的流動攤桌。安海鎮執法中隊陳先生告訴記者,這些佔道擺攤的攤主大多住在寺廟周邊,屬於固定人群。此前通過整治,他們共對二三十處攤點一一進行勸導,並要求自覺撤離。

  多次回訪後,他們發現,還有四五家「難纏」的攤主,便與村兩委、村老人協會進行協商,逐步形成了鎮村聯動勸導的工作合力。目前,各攤主紛紛表示配合整治,主動撤退,擺攤佔道現象基本清除。

  多年來,龍山寺隨意佔道擺攤現象一直是安海環境整治的一個難題。每逢重大法會節日,寺內外擺攤佔道層出不窮,如搭帳篷、拉布條、販賣供品、叫賣特色小吃等擠滿整個寺院,使得原本清淨的寺院變得雜亂不堪。

  為改變龍山寺環境管理亂象,提升龍山寺及周邊環境品質,近期,安海鎮政府會同相關方面以清理寺內亂擺攤設點現象為階段性重點,大力推進整治工作,並將逐步擴展到寺外及龍山寺周邊環境提升和道路交通整治。

  「整治行動堅持勸導自覺、引導規範和動態巡查、嚴格管理相結合,以鎮區管理處為主體,公安派出所、行政執法中隊、交管部門聯動協作,並與龍山寺所在型厝村形成共識和合力,通過各方協同,力求達到預期效果,還龍山寺以清淨莊嚴氣氛。」安海鎮長唐春曉說,安海鎮組織了專項工作小組,開展行之有效的宣傳引導,並對寺內、外進行全天候巡查,讓更多群眾知悉和遵循相關要求。

  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防止現場違規經營回潮

  「為鞏固工作成果,防止回潮,我們正積極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安海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全天候不定時巡查外,在人員管理上,龍山寺保安將由安海鎮區管理處與公安派出所聯合聘用,納入統一管理,龍山寺現有的視頻監控將接入安海社會治理應急指揮中心,對現場存在的違規經營、破壞寺院秩序等問題將及時、嚴肅處置。一些必要的硬體建設也將抓緊配套,在保證香客進出暢通的情況下,對進、出區域進行必要隔離,確保人群不因過度集中而發生擁擠踩踏現象,維護安全、文明秩序。

  下階段,安海鎮將根據晉江市總體部署和龍山寺建設要求,適時啟動區域改造,進一步挖掘、弘揚龍山寺文化,重塑安海歷史文化名鎮品牌。(記者 周冬 通訊員 黃錦添文圖)

相關焦點

  • 安海龍山寺周邊環境整治持續推進 種子場內將建臨時停車場
    文字來源 | @今日安海編    輯  | 林伊婷2月1日,位於晉江安海鎮海八路上的市種子場安海站內,不時傳出「隆隆隆」的施工作業聲,現場工人們有序拆除已騰空的倉庫。再過不久,這裡將建成一個臨時停車場,緩解安海醫院、養正中學、龍山寺等周邊停車難題。
  • 安海「龍山寺」周邊香客車主停車被當地阿婆亂收費佛祖管不管?
    2017年4月28日,石獅某村再次到安海「龍山寺」進香,又遇到一群亂收香客車主停車費的「土匪」!去年曝光,一年過去了,環境依舊沒有改善,這是XXXX不作為?再來看看去年《晉江新聞網》對於我們去年第一次的曝光,該網記者採訪的全篇報導:
  • 晉江安海龍山寺欲編志書 向社會各界人士尋資料
    就像千年古剎晉江安海龍山寺,這一座福建省為數不多的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還存在著諸多未知之謎———到底寺廟建於哪一年?千手千眼觀音為何和傳說中的相差了幾百年?龍山寺在臺灣到底有多少分爐?……這些問題至今都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 安海 | 泉南千年古剎--龍山寺
    地處海峽西岸的晉江市,歷來為歷史文化名城泉州之首邑、「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在當代建設中又是一方締造「晉江經驗」的神奇熱土。2018年9月起,《世晉青·美好晉江》專欄分設晉江勝跡、節俗、小吃、非物質文化遺產選萃等系列,將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晉江城市魅力。今天,我們推出第五十九期《世晉青·美好晉江》:「晉江勝跡」系列第三輯——佛國道蹤第1集:龍山寺。
  • 晉江安海創新「3+1」模式 做「治安最好的鎮」
    了解到群眾的投訴是關於某村村民在公共場所飼養家禽影響環境後,小張第一時間通過網格管理平臺,將指令分解派發到相關村居和職能部門,與有關負責人取得聯繫並說明情況。不到3天時間,這位阿姨反映的問題就解決了。除了投訴電話,網絡也是重要的民情收集渠道。
  • 堪稱國寶的晉江安海龍山寺—千手千眼觀音
    就在晉江安海鎮海型厝村——那個和開元寺齊名的龍山寺內!1983年,國務院確定了142座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泉州有兩座寺廟入選,一座自然是開元寺,龍山寺始建於隋618-619年間,但現存建築物是清康熙年間,由靖海侯施琅等捐資修葺。
  • 泉州安海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香火隨著安平商賈的足跡傳播
    圖/臺賽攝影師 林添福臺北市西側的萬華地區(舊稱艋舺)雖然市容較為老舊,但作為臺北最早開發的商業聚落,擁有許多古老建築與蓬勃的民間信仰活動,其中規模最大,香火最鼎盛的當屬艋舺龍山寺。艋舺龍山寺內雕有一副楹聯:「分南海支流派接安平普渡慈航超萬劫,佔東瀛勝地靈鍾文甲重修寶剎闢三摩」,晉江安海古名「灣海」,明朝改稱「安平鎮」,清朝復稱「安海」,可見該寺分靈於晉江,是安海龍山寺的支流。
  • 【咱厝人的信仰】泉南古剎--安海龍山寺
    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世音在過去無量劫,發誓要普度一切眾生,於是長出千手千眼,即三界中二十五中有情存在環境(包括四洲、四惡趣、六欲天等)而成千手千眼。           龍山寺大殿幾經劫難而獨存,被民間流傳為千古之奇靈所在。安海龍山寺,是遠近聞名的千年古剎,逢年過節前來參觀上香的人絡繹不絕,其中有不少人來自臺灣。箇中緣由,生活在此岸安海和彼岸臺灣的相親大都明了:兩岸龍山寺「同宗同緣」,臺灣的龍山寺就是從安海分爐出去的。臺灣遊開放後,臺北龍山寺也成了祖國大陸遊客的一個熱門之地,兩岸文化相通相似。
  • 寺院掠影 | 福建晉江龍山寺
    在臺灣,有兩百多座龍山寺,他們是由安海龍山寺分香過去的。龍山寺促進了閩臺之間的民間交流,對研究閩臺文化也存在重要的價值。鹿港龍山寺是臺灣最古老的龍山寺之一。據安海《龍山祖庭釋氏傳燈錄續輯》記載,清順治十年(1653),龍山寺僧人肇善塑了一尊觀音像,想到普陀山朝聖,不料船在海上遇風失控,漂至臺灣鹿港,於是就地草創鹿港龍山寺。康熙二十五年(1686),肇善率領百餘名僧俗弟子,回安海龍山寺謁祖進香,恭迎觀音像分靈鹿港。
  • 【愛安海】安海鎮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 圍繞「三個振興」打造「世界的安海」
    建立人才工作服務制 度,成功舉辦「安平古鎮·海絲名城」人才服務 周、首屆青年人才單身派對等活動,與投石智庫 聯合實施「啟航計劃」,打造人才創業、交友和發 展生態圈。46人入選泉州高層次人才,恆安院 士工作站被認定為泉州市第七批院士工作站。深入推進中央環保督察、晉江「創城」攻堅任 務,以改善生態環境為重點,推進城鎮品位提升。
  • 我市加快建立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
    近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我市以農村廁所保潔、村容村貌美化、生活汙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農業農村面源汙染綜合治理為重點,按照城鄉融合、建管並重、依靠群眾、多方協同的原則,通過細化責任分解、嚴格管護標準、強化監督考核,加快完善建立符合農村實際、得到農民支持、能夠有效運行的村莊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
  • 安海龍山寺:它的千手千眼你可曾見過?
    1983年,國務院確定了142座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泉州有兩座寺廟入選,一座自然是開元寺,另一座就是龍山寺。龍山寺始建於隋618-619年間,但現存建築物是清康熙年間,由靖海侯施琅等捐資修葺。千手千眼觀音在龍山寺的正殿,在隋朝年間由整株巨樟雕刻而成,共有1008隻手,每隻手掌還雕刻了一隻慧眼。↓↓↓
  • 晉江安海新型城鎮化建設亮點:鎮級小城市的人文大格局
    龍山寺的爪哇鍾隊開路,在排子吹的樂曲聲中,8面繡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金蒼繡旗幟在獵獵風中飄揚。一路走來,有古安平24面境旗、36巷紅燈籠、嗦囉嗹、南音演唱、什音演奏、火鼎公婆、舞獅舞龍等陣頭,載歌載舞。閩南風土民情的多彩畫卷迎面而來。  這是晉江安海的端午節活動,讓人感受到「民族的也是國際的」文化盛宴的魅力。
  • 手繪地圖帶你走進古鎮安海 Q版安平橋龍山寺
    安海古鎮手繪地圖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1月19日訊(記者 魏珊 黃啟鵬 文/圖)小小一張地圖上,畫著Q版漫畫風格的安平橋、龍山寺、石井書院、土筍凍……近日,這張晉江安海古鎮手繪地圖風靡海角五號社區對家鄉的熱愛,讓她創作了這張手繪地圖,希望更多人了解安海古鎮、了解她的家鄉。餘曉玲是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大四的學生,從小在安海老街長大的她,對安海古鎮有種特別的感覺。在外讀書久了,每當放假回來,她天天帶著相機往外跑,記錄家鄉的點點滴滴。因為愛攝影,愛古鎮文化,餘曉玲和有著同樣愛好的許著華、林燕茹走到了一起。
  • 神明信仰:兩岸龍山寺 香火一脈傳
    (海峽之聲記者 江德能 黃偉華 鞠先鶴)3月10日,到安海龍山寺的當天,適逢臺灣高雄鳳山龍山寺一行29人組團前來參訪。在鳳山龍山寺贈給安海龍山寺的禮品上,記者看到「祖庭龍山寺」五個字。鳳山龍山寺主委劉盡忠對記者說,「安海龍山寺是我們的祖廟,要常回來看看。」  據介紹,臺灣各地有大大小小400多座龍山寺。其中,淡水龍山寺、艋舺龍山寺(亦稱萬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高雄鳳山龍山寺和鹿港龍山寺最為有名,號稱五大龍山寺。而它們的祖庭無一例外都是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   如今,在臺灣眾多的龍山寺仍然可以輕易找到發端於安海的史跡遺存。
  • 臺北龍山寺紀念建寺280周年
    新華社臺北11月27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鐘鼓齊鳴、唱三寶歌、行三獻禮……27日的臺北龍山寺,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建寺280周年紀念活動在這裡舉行。從一個掛在竹林中的香火袋到巍峨莊嚴的佛門殿堂,龍山寺延續著「故鄉」福建安海的香火,走過悠悠歲月。
  • 龍山寺分燈——臺灣臺北艋舺龍山寺
    文字整理 | 晉江安海龍山寺圖片來源 | 網絡臺北龍山寺山門萬華古稱艋甲,是臺北市的發源地,清雍正初年(1723),以晉江、南安、惠安人為主的泉州人(稱「三邑人」)最先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稱為蕃薯市,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番社的故址大溪口
  • 晉江市區至安海公交線路將加密 公交樞紐或明年底建成
    晉江市區至安海的公交線路將適時加密  交通問題是當前制約安海市政服務水平提升的主要瓶頸。儘快改變公共運輸密度低、線路少的狀況,扭轉交通堵塞、群眾出行不便等市政被動局面,在安海鎮黨代會、人代會期間,是代表們最大的呼聲之一。這個「老大難」問題,有望在晉江安海公交樞紐站建設投用後得到緩解和改善。
  • 晉江重拳整治……
    翁國棟表示,當前安海鎮著力於打造「精品街區、宜居安海」,將利用2021年春節前的三個月開展集中整治攻堅行動,推動安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接下去,安海鎮將加強巡查,鞏固整治成果,通過為期80天的整治大行動,提升全鎮人居環境,還群眾美好生活環境。
  • 晉江安海入選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陳起拓 攝)­  古韻安海 深耕傳統文化­  歷史名鎮、經濟強鎮、文明城鎮安海於公元1130年建鎮,至今已有886年。在這之前500年,傳說東來的印度僧人一粒沙,歷8年雕就1008隻手眼的千手觀音佛;在這之後8年,安海人又開闢另一個偉大的工程——修築橫跨五裏海域的安平橋,歷14載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