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起名字都要有字輩,你還願意按族譜字輩給小孩起名字嗎?

2021-01-14 歷史再今天

字輩譜,又稱字派、行第、派序,用來表明同宗家族世系血緣秩序的命名字輩序列。我們的名字奉行傳統的「姓—名」形式,大多由一字姓與二字名所構成。姓為祖先遺傳;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如孔祥熙的「祥」字)是作為家族輩份的象徵,須按字輩譜所定;名字中的第二字(如孔祥熙的「熙」字)則按照父母的意願根據字輩譜自由選取為同宗族人所共有,大家都要按系譜取名,所以這類名字在民間又稱「族名」、「譜名」。

國人自古都講究過飲水思源、不忘祖根,為了讓子孫後代能了解自己是何人之後、來自哪裡,在取名時都是講究輩份的,而輩份的具體體現就是字派,通過字派,同族同宗者的長幼輩份就能一目了然。用農村人的說法,這樣取名才不亂輩、不亂派。

隨著中國獨生子女的出現與增多,男女比例失調,在不遠的將來,許多姓氏不但要成為歷史,很多字輩也將消亡。自五、六十年代以後,世人對字輩譜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更是明顯。但其實字輩對一個人來說如同姓名一樣重要,按字輩可以追根溯源,找到自己的族人。這在古時候各個名門望族都是有著無數個字輩,每個字都有特殊的含義。

遼寧北鎮滿族劉氏:1941年劉恩銓、劉名仁等重修北鎮《劉氏宗譜》記載,這支劉氏宗族本是漢族,原籍山東登州府棲霞縣俗名山後大戶劉家。據先人傳述,與漢高祖劉邦、東漢光武帝劉秀均系同族,與宰相山東諸城劉墉更屬一派。明朝隆慶五年,又遷居海城縣前三臺子、新河屯兩處居住,直至今天,仍世代居此。到20世紀中葉,這支滿族劉氏已傳到第二十代,發展350戶2500多人,分布在前三臺子屯、新河屯、大二臺子屯一帶,為當地望族。族譜還記載,該族「移居盛京、安東、吉林、龍江、錦州、蓋縣、盤山縣等處之戶人口非常稠密,可以稱為興旺族耳」。這支劉氏宗族的一世祖劉忠死後葬在海山寨東北山,傳到六世祖劉德進,生子4人,後裔因此分為4大房。從一世到十五世「多以耕講工商為業,忠厚傳家。入軍政兩界充差者,率皆顯耀門第,頗極一時之盛」這個宗族在清嘉慶八年、鹹豐七年、民國三十九年先後編修了宗譜。

以前的人取名,字輩很重要,往往幾兄弟或者兄妹,中間那個字是相同的,有些字輩稍微特殊一點,是第三個字相同的,有的家族字輩更是特殊,是一代的字輩全部放在中間第二個字,下一代的字輩那個字就放在第三個字。舉個例子,魯迅兄弟,他們的字輩就放在第三個字,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到了現在,好多人取名都不那麼注重用字輩的字了,但是,當修家譜的時候,在族譜上的名字,依然會使用字輩那個字。那麼,字輩為何在族譜中如此重要呢?它的設立有什麼含義和意義呢?

因黃帝造車,任姓自稱軒轅氏、人皇、皇族,又因奚仲造車,尊稱奚仲為「皇祖」。西周初期,有謝氏、章氏、薛氏、舒氏、呂氏、祝氏、終氏、泉氏、畢氏、過氏這十個姓氏,都是任氏後裔的封國,是由任氏分支出來的。又據《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不敢與諸任齒」,其中所謂的「諸任」,指的就是這十個姓氏,為西周貴族大姓,因此不敢與其爭辯,可見當時任氏族的顯赫。

有很多人表示都不知道自己的字輩是什麼,或者有些家裡根本就沒有家譜。字輩在古時候各個姓氏家族中是很受重視的,它代表了你在一個家族中的輩份。一般是一代一個字輩,這樣即使幾十年不見的遠方宗族成員,只要一看字輩也就知道輩份,稱呼也不會亂了。

相關焦點

  • 起名字應依字輩合孝道而不違人倫
    字輩,有些地方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輩分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制定字輩是為了讓同一氏族的人,後輩子孫與先輩列祖不重名,而彰顯家族既重孝道,又有文化涵養的意蘊,更是為了倡導家族中的所有成員都去樹立,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的理想。
  • 一個字的名字怎麼用族譜裡的字輩起名?蘇軾家族告訴你答案
    在中國4100多個姓氏形成的中華姓氏花紋裡,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成因和歷史,而這源遠流長的姓氏文化也通過族譜流傳了下來。而我們在翻閱家譜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有一些一些同輩間的名字,會有一個字是一樣的。這就是家譜中的字輩,也叫做派語。
  • 字輩的設立有什麼含義和意義?你在家族中是什麼字輩?
    到了現在,好多人取名都不那麼注重用字輩的字了,但是,當修家譜的時候,在族譜上的名字,依然會使用字輩那個字。那麼,字輩為何在族譜中如此重要呢?它的設立有什麼含義和意義呢?字輩是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字輩,它會顯示祖源方向。
  • 樂活學院九二老師——按族譜字輩起名法
    排行字輩的起名習俗直接受宗法制思想的影響,其要點就是維持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制( 正妻所生長子有合法繼承權)。- -般家族,特別是名門大族,為了使「人不忘本」,「 知統系來處」,都要撰修家譜。人的名字要明確標示出他在家族世系中所屬的輩分字。如同族兄弟採用同一字或同-漢字偏旁,同族不同輩分用不同的字表示。這種方法,稱排行或排字輩。排行字輩的起名習俗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大、範圍廣。
  • 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關於家譜裡的字輩
    眾所周知,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起名形式,像老一輩很多人名字都是按家譜起的,父姓+中間的家譜,家長起好最後一個字就好了,這樣的起名方式挺簡單省事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卻不願用這種方式給寶寶起名了,這是為啥呢?
  • 古人有名有字,現代人如何起個好名字?
    古人取名很有講究,現代很多父母都很想給孩子起個好名字,但名字起得獨特、朗朗上口又有美好寓意,的確不容易,有一份二零一九年中國人姓名報告,分析目前中國人起名的趨勢。但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大家也不分字輩了,但是到了七八十年代單名的特別多,現在很多家庭也在找回自己家族的家譜,給孩子命名按字輩,比如現在家裡要是有兩個孩子,有的一個叫王浩成,一個叫王浩名,一聽就是一家人。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再按照「字輩」給孩子取名了?現實很無奈
    爺爺馬上表態,「按照族譜來說,這孩子第二個字應該男孩是建字,女孩是曉字。」丈夫想按照家族的「字輩」,給自己的孩子起名李建仁,他覺得很好,既能建設祖國,又能仁德一生,但是妻子不想讓孩子名字有這兩個字,尤其是丈夫取得李建仁,讓她火冒三丈:還能再難聽點嗎?
  • 2019年12月出生王姓男寶,二胎興字輩,怎樣起個好聽、有寓意的名字?
    12月5號下午,陝西省榆林市的網友「冬冬」,結志龍留言:劉師傅好,請幫我兒子起個好聽、有寓意的名字,二胎,王姓男寶,興字輩,今天早上出生的,2019年12月5號,早上9點31分,可以帶輩分也可以不帶,出生地: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謝
  • 阮姓福利,全國各地阮氏字輩派行匯總,你給後代取名字還用排行嗎
    現在家譜在年輕人心中地位越來越低,很多人一輩子都沒看到過一次自己姓氏的族譜,給後代取名老一輩基本上百分之九十都是按照祖先傳下來的字輩派行取名,但現在年輕人為了追求名字的個性化百分之九十都棄用了姓氏派行,你給兒女取名還用派行嗎?請留言。
  • 各省市謝氏字輩族譜匯總
    祭祀時,子孫也按這種規定排列行禮,即左為昭,右為穆,父曰昭,子曰穆,餘類推。後來,「昭穆」泛指家族的輩分。「輩字」約始於唐代,就是同宗同輩人都用一個固定的字來代表,讓人一看便知是某個家族的第幾輩(第幾代)人。輩字名一般都是二字名,其中一個字代表輩分,另一個字是同輩人各自不同的代表符號。因為輩分名具有明顯的傳承性,所以直至現在仍被一些家族所採用。
  • 張氏族譜字輩大全
    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張浚等人修纂的《張氏統宗世譜》有18卷,後來又擴展到2l卷,並附有《文獻》l1卷,卷帙極為豐富。這部譜書將當時全國各地的張姓家族的有關情況全部收入,書中還附有《張氏古今遷居地理圖》17幅。這是張姓的一部極為重要的譜書。民國時期,張姓聚族修續家譜之風方興未艾,建國後一些地方也有續修家譜的情況。
  • 《陳情令》中金光瑤名字的秘密,你知道嗎?
    有很多網友留言都問,為什麼陳情令中金光瑤的名字和他父親金光善都是光字輩,這不是差輩了嗎? 這個名字,起的真的是居心叵測。以前起名字還是很重視的,有的是按家訓,取忠、孝、禮、義、信這些字有的是取一些吉祥的字,像福、祿、吉、祥、慶有的祖上受到恩典,取澤、榮、恩這些字孔子家譜是世界最長的家譜。
  • 如何借用字輩起名?你還見過哪些字輩?
    字輩起名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一直從古代延續到現代,雖然這種形式在現在年輕人身上變得越來越陌生,但還是有很多人採取這種傳統的形式起名。那今天起名網就介紹一些起名字輩,並且也分享一些名字,那還等什麼,快來看看吧!
  • 細說「字輩」之一——字輩產生淵源
    字輩產生淵源 不少學者認為,西周時期的「昭穆制」是後世字輩的起源(清代王宗涑有「古昭穆 猶今俗宗法之有字輩」之說,近代文字學家唐蘭等學者亦認同此說),昭穆制規定「父昭子穆」,父為昭、子為穆,不斷循環,確實有字輩的含義。
  • 《田氏各地族譜字輩匯總》田雲強輯錄20201220
    雲南廣南縣族譜班輩:仁、洪、太、宗、慶、興、應、景、維、茂、時、豐、榮、貴、永、世、裕、德、澤、長。 注:各位宗親!由於我個人精力有限,不能逐個清理田氏各支字派,請各位宗親細看以上族譜字派,是否有你支字輩信息,如若沒有,請加我微信tyq660918(註明家族事,否則不加,因無時間閒聊)或打電話18996312228(非家族事勿擾)。
  • 延續幾千年的家譜字輩起名,寓意深遠,您在農村還能經常看到嗎?
    首先,有來自祖先的傳承,對於部分社會經驗不需要全部親身驗證,就能取得非常重要的寶貴經驗;再然後萬一出現風險,家族會代為照看家人,不至於妻子留給別人照顧。現在,每年回農村老家,還是能感受到家族族譜的力量。考上大學後,叔叔伯伯爺爺,都輪流來找我談心。詫異之餘是感激。一個家族的人,有重大事情總是相互溝通,這樣做事情會比較正確。
  • 有人注意過名字中間的那個字嗎?在古代可不能亂起,否則會惹麻煩
    在古代各種各樣的家族是非常多的,這家族自然也是有大的也有小的,可是這個無論是大的還是小的都是有家譜的。這本書當中記載的自然是這一大家子的事情,最主要的都是那些先人們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一般家中如果有家譜起名字都是要按照族譜中規定的字輩起的,簡單的說意思就是一輩的人名字中間的那個字是一樣的。
  • 倪氏廣東省字輩匯總,倪家人快看看有你的嗎?
    《白蓮濠倪氏族譜》——廣東清遠倪家,始祖倪僑楚,明崇禎年間前居於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二十七都公侯鄉土名後鉤村。後遷移到廣東廣州府清遠縣興仁鄉後崗都白蓮濠村。輩分排行:喬、振、國、學、開、平、蔭、厚、倡,後面新續輩分:榮、華、千、乘、達、子、孫、英、明、顯、耀、家、聲、進、康、寧、永、遠、樂、禎、祥。《倪五郎公世系圖》——廣東倪氏。
  • 家族的字輩用完了,該如何續字輩?
    自宋以來,編纂族譜最重要的是確定字派,並規定族人為兒孫起名,均應與族譜中先祖定下的字派相對,應不可越雷池。 姓是部落的名稱,每個人用同一姓,表示都是此家族裡的人。後來種族繁衍、人口擴大,家族越分越多,又出現了氏,氏是下面的分支。秦漢以後,姓氏合一,門閥制度興起,社會中很講門第觀念和家族出身,這時人們就考慮用名字來表示行輩。
  • 漫談取名論字輩
    中國人取名,傳統中有一種獨特的取名規矩:在民間,同一姓氏的族人中兄弟姐妹(尤其是兄弟)的名字,必有一字相同,大多是中間一字,有的則為後一個字,其相同的那個字就叫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