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破局? 大唐財富張龍清:財富管理行業的進與行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資管破局? 大唐財富張龍清:財富管理行業的進與行)

2020年,面對劇烈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市場動蕩,全球各經濟體均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今年以來,財富管理行業繼續在資管新規的影響下深刻變革,強者恆強的市場發展格局更加明顯。更多的市場資源,更好的行業資源,更為優秀的人才向市場中的頭部機構集中,疫情衝擊下,眾多投資者更為關注機構的品牌、實力等綜合因素。

如何在新的挑戰下更好的適應市場變遷?財富管理行業也在思考,這其中強化資管業務成為眾多機構選擇方向之一。但可以看到的是,資管行業的高壁壘對人才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逆周期市場環境下不少機構遇到了較大的挑戰。

作為一位曾經在國有大行深耕近20年的管理型專家,大唐財富旗下子公司唐鼎耀華高管張龍清是如何看待財富管理行業的新動向呢?

市場驅動資管業務求破局

作為工商銀行資管業務戰略規劃的執筆人。張龍清從2007年加入工行,期間橫跨研究、資管、授權、項目投資、風控、區域管理等前中後臺的不同部門。

可以說,張龍清是全國商業銀行範圍內最早一批參與資管業務發展的專業人士。對資產管理的全流程、全鏈條參與讓張龍清在資產管理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資源並對行業有著深刻的認知。

為何資管業務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有著深刻的市場背景。貝恩諮詢與招商銀行發布的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也指出,到2019年,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突破200萬億人民幣大關。中國高淨值人群可投資資產61萬億人民幣,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080萬人民幣。

財富人群規模的不斷擴大,可投資資產的不斷增加,對金融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張龍清指出,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各大商業銀行紛紛成立了自己的理財子公司,信託公司也紛紛成立自己的直銷隊伍,券商也將經紀業務部門變更為財富管理部門。

「但是,行業發展過程中卻面臨著越來越突出的供需矛盾。一方面是以高淨值群體為代表,基於長期的投資習慣,大家對固定收益或類固定收益資產有著持續性需求,另一方面資管新規下,理財產品打破剛兌、實現淨值化轉型。市場中符合投資者要求的優質標的越來越稀缺。」

張龍清認為,對資管行業來說,最具挑戰性的工作是為投資者遴選到優質的標的。由於優質資產的稀缺性,它們又被很多金融機構近水樓臺先得月。

可以說,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財富管理行業真正進入了比拼內功的時代。如張龍清所言,為投資者選到優質資產是對一家機構能力的檢驗,稍有不慎可能就面臨著未知的風險。這種挑戰對任何一家機構而言都是全方位的,從人才隊伍建設到風控管理水平,從資源整合能力到產品運營能力,中小型機構受資源所限,越來越難為投資者帶來優質的資產,在這項高準入門檻的領域中,市場中的馬太效應也越來越明顯。

關注風險 逆周期下見真功

張龍清特別強調,資管領域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度有著極高的要求。任何一位成熟的專業人才都需要在資管領域有著長期的積累並對風控有著深刻的認知。在不同的市場周期下,專業人才體現出極大的價值。

他介紹,由於資產管理行業處於金融行業的塔尖位置,且能夠創造不菲的價值。資管行業在國內興起之際,各個行業甚至在金融行業各個條線的人才都想進入。

在順周期的市場環境下,資管領域也確實給大家帶來極大的收益。甚至有一些機構在專業人才儲備不足的情況下也站在風口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在逆周期情況下,有部分準備不足而入場的機構出現了一些風險。甚至包括一些大型金融機構都承受了一定的風險。因為逆周期的市場環境下,風險理念、管理文化等底層思維將決定一家機構是否能扛過風浪。

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作為市場中規模最大的群體,經過一輪周期的調整,國有大行也將資管業務重新集中到了資管部門,原來授權給私行、零售等條線的資管業務都重新回歸資管部門管理。

「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財富管理要幹好財富管理業務,資產管理要幹好資產管理。」張龍清指出,大唐財富管理層對財富管理行業及資產管理行業的不同發展特點有著深刻的認知。為此,在沒有充分搭建好專業團隊前,公司對該業務板塊異常謹慎。

據悉,在張龍清加入大唐財富後,大唐財富在原有專業團隊的基礎上,正式推進資管業務落地。作為一家在財富管理行業深耕九年且已經成為行業龍頭的企業,準備九年之久才正式落地資管業務給了我們很多思考。

欲速則不達,對於資管業務,在國有大行長期的工作經驗讓張龍清對市場風險有著深刻的認知。他特別強調,財富管理行業可以拓展業務範圍到資產管理行業,我們也看到業內有很多公司做出了此類嘗試。但沒有專業的人才來從事資產管理業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我們也看到不少機構因此「嗆水」。在這點上,大唐財富做的非常好。先打好基礎,通過引入專業的資管人才穩步拓展業務。

供給改革 細分市場有藍海

市場格局的變化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樣也帶來新的機遇。超過十五年國有大行的資管經驗,行業內全鏈條的管理經歷讓張龍清對市場信息有著極強的把握能力。

有一些機構感嘆「大型商業銀行或信託機構把握了市場中的優質資源,這讓其他機構越來越難以搶到優質標的,從而更難以滿足客戶需求。」 在張龍清看來,一些中小型財富管理機構的確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因為這需要深厚經驗積累。資管業務需在行業內錘鍊多年且有著深厚行業內外資源的人才來抓。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金融服務的供給不足是一個普遍現象。否則監管部門也沒有必要持之以恆的強調金融要服務好實體經濟。

他指出,實際上金融服務供給側需求空間極大,有大量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看,都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可供開發,而這些需求背後的主體有大量的優質公司或者說有大量優質的底層資產可供投資者選擇。對於財富管理行業而言,如果可以有效對接上述需求,這可謂是行業發展的新藍海。從短期看,在未來三年內,這都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

張龍清說,在大型商業銀行工作期間,可以縱覽全局看到各方面的的情況,長期關注資管業務讓他對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有著深入的了解。但有相當一部分優秀企業的需求實際上並沒有得到有效滿足,而這些需求實際上可以為投資者帶來較為安全且收益令人滿意的固收或者類固收產品,其市場空間非常大。

「從中長期看,在十年左右的周期看,監管部門一直在引導企業從間接融資到直接融資轉變。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可轉債等創新形式既可以滿足很多優質企業的融資需求,也能夠滿足監管導向,同時也能夠為投資者帶來較為滿意的投資回報。」張龍清表示。

另外,資本市場夾層業務、S基金、集團產業基金等投資業務也有著很多的市場機會。張龍清舉例說,對大型商事主體(特別是央企、 超大型民企)金融供給過剩的同時,追求長期穩定資金回報的資金供給卻不足。且金融機構的風險審查中形式重於實質的存在,使得大量的存在形式瑕疵但本質風險可控的項目無法獲得金融資源。基於此,另類投資有著明確的投資機遇。包括上市公司(或大股東等)提供風險緩釋措施的併購/產業基金優先級投資,大股東等在上市前清理股東欠款所形成的 Pre-IPO等投資機會。

行百裡者半九十,經過近十年左右的發展,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從百花齊放進入到了強者恆強的新階段。比拼內功,挖掘優質資產是所有行業從業者都需要面對的考驗。

何進?何行?財富管理行業如何變局。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推動全球財富市場對話 促進中國資管行業轉型 ——「全球財富管理...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是在金融開放背景下,為順應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與中國資產管理行業轉型需求,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與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發揮各自優勢,聯合發起的一個國際性交流平臺組織,論壇旨在構建一個匯聚全球資產擁有者和管理者
  • 理財新時代破局與創新 大咖共話資管行業發展之道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11月20日,由普益標準主辦的「2020第九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在貴州貴安新區圓滿落幕。本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以「理財新時代:破局與創新」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百家銀行、信託、證券及基金等資管機構的高級管理專家及業務骨幹,學術界以及媒體共計200餘人參會。
  • 恆天財富: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已進入加速期,全民財富管理時代到來
    展望未來財富管理行業,恆天財富研究院表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已進入加速期,2020年也將會成為「財富管理行業」正名的一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投資者對多元配置的需求提升。新資管格局鼓勵開啟全民財富管理時代,未來財富管理行業將向統一的「資管產品」+「客戶服務」形式轉變。投資者對多元配置的需求提升近幾年,金融市場的波動性較強,居民財富主要積聚在房地產上。
  • 大唐財富榮獲《今日財富》「2020中國獨立財富管理年度公司獎」
    11月20日,由《今日財富》雜誌主辦的「財富進化論」2020年終財富大秀在上海隆重舉行。在第六屆「金象獎」頒獎盛典上,大唐財富榮獲「2020中國獨立財富管理年度公司獎」,這是財富管理行業對大唐財富專業實力和穩健表現的充分肯定與嘉許。
  • 行穩致遠共贏未來 大唐財富成功舉辦財富精英私享會
    12月5日,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位行業精英齊聚北京,與中植企業集團和大唐財富的高管深入探討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發展。通過充分交流,眾多行業精英更加了解大唐財富,了解中植企業集團,更加堅定了對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的信心。
  • 中商基財富:堅守合規底線,把握財富管理行業新機遇
    另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統計,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會保持年均15%以上的複合增長率,預計到2020年中國居民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額將達到200萬億元,高淨值客戶家庭將達到388萬戶。   隨著我國居民可支配財富的快速增長,對於專業財富管理諮詢的市場需求日漸旺盛,財富管理諮詢行業的發展方向也在不斷優化,人們對於財富管理的需求方向已經不止於購買簡單的理財產品。
  • 新華保險資管規模破萬億元:深化「1+2+1」戰略打造統一財富管理平臺
    繼2019年提出「1+2+1」的戰略構想後,新華保險進一步解讀了財富管理戰略。12月17日,在其2020年媒體開放日上,新華保險總裁李全表示,財富管理是公司「資產負債雙輪驅動、規模價值全面發展」模式中的重要支柱。而數據顯示,今年6月,新華保險資產管理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轉型財富管理已邁出堅實一步。
  • 中金公司: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是中國金融行業未來十年主戰場
    居民投資需求提升,金融投資產品供給豐富,供需兩端共同推動資產行業管理/財富管理行業蓬勃發展,我們估算2019年底剔除通道業務的中國資管行業規模為83萬億元,2015-2019年CAGR高達21%。參考國際經驗,資管行業規模與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目前我國資管行業規模佔GDP的比重仍然較低。
  • 強化監管出清市場風險 大唐財富:中國打開大門迎接全球資本玩家
    大唐財富注意到,2020年以來,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礎設施等統籌監管框架有序搭建。展望2021年,上述重要金融監管政策將陸續落地。大唐財富認為,以強化金融監管為抓手,各主管部門攜手提升對各類金融主體的監管能力,網際網路金融、P2P、信託等市場風險得以持續出清。
  • 2020財富管理行業大事件
    不平凡的年份裡,財富管理行業經歷多次大地震,監管趨嚴的今天,「慢」的力量越來越被認可,「對」的事情越來越受歡迎,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正開啟全面轉型。辭舊迎新之際,顧問雲帶大家回顧一下財富管理年度大事件。01.
  • 加速邁向大資管!新華保險解讀財富管理戰略,明確三步走路線圖
    供給與政策層面,保險資管逐步打開了進入財富管理市場的通道,保險資管新規的落地,明確保險資管產品可以面向合格個人投資者銷售,這意味著,保險資管產品擁有了高淨值人群代表的財富管理市場這個值得開墾的「藍海」。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競爭將更加激烈。「想繼續擴大資產管理規模,獲得管理規模效應,財富管理是最為重要的抓手。」
  • 萬方發展(000638)擬合資6000萬元投資設立萬方財富投資管理公司
    【事件簡述】:2016年2月16日公告,公司與上海銀湃投資管理中心、上海財顧投資中心、北京天華君澤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道紀行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籤訂了《合資協議》,各方將共同出資6,000萬元人民幣設立萬方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資2,400萬元人民幣
  • 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轉型之路在哪?
    自P2P清零以後,在資管新規明確資管為持牌業務的監管前提下,有傳言下一步監管部門將對魚龍混雜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進行清理整頓,加強監管。2020年11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發表了《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亂象叢生,七大建議建言加強監管》,建議對提高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準入門檻,持牌管理;加強行業自律,加強事中事後管理,建立行業規則和對從業人員進行準入管理等措施,規範行業的發展。
  • 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亂象叢生、良莠不齊 七大建議建言加強監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今年8月22日,監管領導指出:「資管新規明確了資管業務是持牌業務,無牌照不得經營,但在實踐中仍有部分機構『無證駕駛』。在這樣的背景和問題下,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資管研究院近日發起了針對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的調研,撰寫了相關調研報告,並針對行業反饋的問題召開了閉門研討會議,來自監管機構和頭部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負責人參與了會議,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和討論。
  • 投資者起訴錦安財富結果截然不同 事涉前海開源資管新三板專戶
    投資者起訴錦安財富判決結果截然不同,事涉前海開源資管新三板專戶6月,夏至將至,深圳市福田區法院兩紙民事判決書,卻讓10名原告的心情「冰火兩重天」。他們都是「前海開源資管—錦安財富新三板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簡稱「新三板資管計劃」)的投資者,秉持同樣的訴訟原因和請求,但由於風險評估結果的不同,最終僅有3人獲得了法院支持,即將拿到賠償。
  • 財通證券加速財富管理轉型,券業財富管理市場持續量變
    券商行業財富管理市場繼續量變。 10月24日,又一家上市券商加速財富管理轉型。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1108,以下簡稱「財通證券」)上海總部大樓正式啟用,同時旗下財富管理品牌「財通贏家」首發亮相。
  • 新財富時代,銀行理財的迷霧與科技破局之路
    【摘要】當下金融監管和資本市場新態勢的發展,已經顛覆了傳統財富與資管行業的模式,作為金融服務領域內的老兵新傳,銀行業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理財與資管領域內收復失地,再創輝煌。 充分運用和發揮科技力量,在客戶經營服務、資產篩選風控、數據中臺運營領域內連續升級思維,升級科技體系,充分運用好包括AI,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工具,成為擺在銀行業面前的機遇和難題。
  • 2020年最新胡潤全球富豪榜 胡潤全球財富十強企業家名單
    6月23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疫情四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下稱「報告」),研究了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的企業家在截至2020年5月31日的四個月內的財富變化。  在這四個月中,有的企業家實現財富翻倍,財富平均每天增長10億元,比如拼多多的黃崢;也有的企業家財富縮水上千億元,相當於財富每日縮水10億元,比如巴菲特和LV的創始人阿諾特。
  • 佳雲科技股東財富43號資管計劃已累計減持1%
    同時,財富43號資管計劃減持比例累計達到公司總股本的1%,並擬實施下一期減持計劃。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於2019年8月9日,佳雲科技披露了《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股份減持計劃期限屆滿及下期減持計劃預披露的公告》,公司股東財富43號資管計劃管理人上銀基金持有公司股份63,955,76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08%,計劃自2019年8月9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12,691,104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 理享家創新引領,撬動財富管理新未來
    理享家表示,隨著「大資管」時代的到來,企業財富管理也迎來了新常態、新發展、新機遇。企業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向精細化、專業化轉型勢在必行。據悉,財富管理行業誕生至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但近幾年傳統業務模式逐漸瓦解,網際網路和科技的進步讓信息更加透明,財富管理機構數位化能力成為了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