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手串,基本是分單圈和多圈,很多人對這個多圈108顆佛珠,不理解其為何必須是108顆,有何含義?這108顆指的是不算配飾,只佛珠,108顆,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一下。
念珠又稱作佛珠,數珠等,是念佛時記錄的工具,藏式佛珠應該是由108顆佛珠本身、佛頭、隔珠、計數器、卡子及其他配飾等幾大部分構成,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掐捻念珠誦經持咒念佛,能生諸種功德,而中國民間一般非佛教徒亦有配戴佛珠,因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不過佛教最初是沒有使用念珠,最早有記載約是二世紀,而中國則在隋唐時代(公元六百年左右)開始有記載使用念珠及在雕刻佛像時亦有刻上念珠。
念珠不是佛教所創,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亦無念珠的記戴,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而佛經記戴念珠多出於後期的經典,而律部經典卻不見有記戴,所以依律典的南傳佛教徒亦較少有持珠,但在密教中念珠卻是極受重視。傳入中國的經典有提及念珠的包括:「木【木患】子經」,「校量數珠功德經」,「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等,主要內容是講述持珠念三寶之功德,總括來說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高僧大德配戴掛珠時亦可增加威儀。
108顆,不止有帶在手腕上的,還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做手持。
108顆——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時刻提醒我們要學菩薩的慈悲,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在任何環境時候都能保持平穩不急不躁的寬裕心態。
念珠攜在身,使人時時反省內心,提醒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據《數珠功德經》中曾說,若有人手持數珠,雖不念誦佛名及陀羅尼者,此人亦獲福無量。
手掐念珠,有助於遏制妄念,收攝心猿,栓系意馬,增加定力,專注一心,不生懈怠,精進修行,斷除報障,升起智慧,利己擴人,成就菩提。
無論含義何在,佛珠也是身外之物,我們念佛誦經主要是內心,不要被物所系,被物所礙。更不要被困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質料,要多少顆數,要如何掐捻,要拿在左手還是右手,放高拿還是垂下。我們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也不必要強求庸人自擾的持珠方法。
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念珠也是相之一,所以我們使用時不要過份計較它。
關注:閒論,給文玩新手普及簡單,通俗易懂的文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