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醫也要與時俱進
口述:宋氏婦科第38代傳人——宋世華
據史料記載,宋氏婦科歷史悠久,肇始於唐開元年間,系唐相宋璟後代,流派淵源至今已有1300餘年。
宋璟,字廣平,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官拜尚書右丞相,為唐朝「開元盛世」立下汗馬功勞。有句話叫做「不為良相,即為良醫」,宋璟的一生卻既為良相,也為良醫,平時除了在朝為官,還精於醫術。公元732年告老還鄉之後,他便專心從事中醫,長望診,專婦科,以醫術惠澤鄉裡。
宋璟夫人徐氏,出於一個女性的視角看待中醫,將宋璟平時行醫的病案整理成冊,傳於後人。她主要整理了婦女一科,這就是宋氏婦科的發端,(《舊唐書卷九十六列傳第四十六》、《宋氏女科》中均有記載)。
傳至南宋建炎年間,後裔宋欽隨宋室南遷,「卜居四明」,也就是寧波,之後宋氏名醫輩出,傳承有緒。據《寧波文史資料》第8集記載,明朝嘉靖年間,宋氏婦科的傳人宋博川,因醫術高明,成為太醫院御醫;宋博川後裔宋香雨、宋子獻、宋祖璣等都以婦科聞名於世。
明代萬曆年間,宋廣平的第27代孫宋林皋,撮錄祖上所藏婦科醫論及歷代臨床資料,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在60歲時著就《宋氏婦科撮要》(後改為《宋氏女科秘書》),其抄本目前藏於北京中國中醫研究圖書館。這是一本難得的中醫古籍,「宋氏婦科」從此奠定根基。
宋氏婦科擅長經、帶、胎、產諸疾,尤其對不孕不育、痛經、產後病均有獨家秘方,由於用方輕靈,療效確切,費用不高,深受患者好評,目前不僅在住地寧波、舟山等地家喻戶曉,在全國各地也都活躍著宋氏婦科的傳人,其中寧波4位、杭州2位、嘉興1位、上海2位、舟山2位、寧波1位、武漢1位,可謂是開枝散葉,遍地開花。
宋氏婦科傳承一千兩百多年,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不僅憑藉一代代傳人的精湛醫術,更是憑藉了他們的經典秘方。據宋世華介紹,宋氏婦科秘方,至少有三十個,治療各種婦科疾病都有相對應的方子,其中一些還成為流傳千年的經典名方,至今還在宋氏子孫的手裡造福病人。
例如,「清經導滯湯」治療盆腔炎;「川烏溫經湯」治療原發性痛經;「生麥安胎飲」、和「益氣培元飲」,用於保胎;產後惡露及缺乳,用「加味生化湯」和「益氣下乳方」,治療效果都非常好。
宋氏婦科源遠流長
提到中醫婦科,浙江有三大流派,分別是宋氏、裘氏、何氏,而其中又以我們宋氏婦科最為著名,歷史也最為悠久。
在寧波,我們宋氏婦科是列入非遺名錄的。清朝時候,宋氏婦科傳人宋金熙移住寧波城,開辦「杏春堂」,數百年間,代代相傳。清朝後期,「杏春堂」租用寧波小尚書橋堍樓屋一幢房子作為診所。小尚書橋,從此成為寧波一帶婦女看病的中心。
關於「杏春堂」,在寧波可以聽到這樣的傳說,當時「杏春堂」院內有一條石凳,是病人候診的地方,傳說這石凳是神仙坐過的,病人只要在這裡坐一坐,毛病就好得快。這只是坊間的傳言,但說的卻是我們宋氏婦科醫術精湛,更有甚者,遠在港澳一帶,還有「婦女有不治之病,是因沒有經宋氏之手」的傳言。
到了近代,宋紫清在寧波謙和堂弄分設「濟世堂」診所。寧波於是出現了兩個宋氏婦科診所:「杏春堂」和「濟世堂」。由於「濟世堂」晚於「杏春堂」,因此寧波百姓習稱「杏春堂」為「老宋家」,「濟世堂」為「新宋家」。
1958年,「新宋家」宋世焱奉寧波衛生局之命調入剛成立的寧波市中醫院,出任中醫婦科主任。同年,浙江中醫學院(現浙江中醫藥大學)籌建,浙江省衛生廳邀請寧波「老宋家」掌門人宋溪雲先生到杭州出任要職,因年事已高,故土難離,宋溪雲先生力薦宋氏婦科第37代傳人——我父親宋光濟前往,我父親自此離開寧波,調入浙江中醫學院出任婦科教研室主任。
來杭州後,父親一心一意傳道授業解惑,培養中醫後繼人才,為病人造福,解百姓之疾。從1958年進入浙江中醫學院至1997年去世,父親歷任浙江中醫學院婦科教研室主任、全國中醫學會浙江分會理事、常務委員、浙江省中醫婦科學會主任委員,在其執教浙江中醫學院的30餘年間,培養了一屆又一屆的大學畢業生,在我國中醫婦科理論界,他也一直是浙江省的代表人物之一。
耳濡目染繼承父輩衣缽
小辰光,我常常一邊玩耍,一邊看父親給人把脈看病,那時總有患者前來求醫或登門道謝,這讓我對父親又尊敬又佩服。那時的我體弱多病,吃中藥是家常便飯。湯藥雖然難以下咽,可每每藥到病除,孱弱的身體也逐漸變得結實起來,這也讓年幼的我對苦澀的中藥有了些許好感。
家裡的書架上擺滿了從祖上傳下來的古色古香的中醫線裝書籍,診病之餘父親常常拿幾本來翻閱,剛剛識字的我對此很是好奇,也學著父親的樣子拿來翻看,想弄明白裡面到底寫著什麼神奇的內容。
臨到十幾歲上中學時,我便開始在父親的指導下背誦《湯頭歌》、《藥性賦》等中醫入門書籍。小辰光的記憶最為牢靠,如今幾十年過去了,裡面的很多方子我還牢記於心。
文革期間上山下鄉,我被下放至餘杭縣城,一呆就是10年,1978年才因身體原因調回杭州。那時,父親每周有兩天時間在老浙大直街的浙江中醫學院門診部坐診,我也就跟著過去抄方,空下來時便誦讀祖上傳下來的中醫經典。
中醫書籍大都枯燥乏味,年輕的我耐不住寂寞,常在看書間隙偷偷拿來姐姐的小說書津津有味地閱讀,每每被父親撞見,都會招來一頓訓斥。
1983年,父親因精湛的醫術和對浙江省中醫婦科建設做出的巨大貢獻,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一批「浙江省名中醫」稱號,這在那時是一個中醫所能獲得的最光榮的稱號。就在那一年,我父親招了兩名徒弟作為自己的學術經驗繼承人,其中之一就是我。
父親醫術精湛,既繼承先輩經驗,又有自己的創新,跟父親學醫時間長了,一些經典病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都難以忘懷。
滑胎7次的患者 有了健康聰明的女兒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浙江農業大學(後併入浙大)有一位老師,結婚多年都沒有孩子,每次懷孕都會莫名其妙地流掉。到第八次懷孕時,她通過熟人輾轉找到我父親,希望能把孩子保住。
這種反覆流產症狀西醫稱為習慣性流產,中醫叫做滑胎,治療難度非常大。我父親用自己的經驗方「生脈安胎飲」加減為其治療,調理氣血陰陽,補腎益氣,並囑咐病人注意飲食、休息並放鬆精神,最後不僅保胎保住了,還足月生下來一個健康聰明的女孩。如今這個孩子早已長大成人,各方面都很出色,目前正在國外留學。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七帖中藥治好急性盆腔炎
經過5年跟父親的系統學習,我打下了深厚的中醫理論和臨床基礎。1988年,我以優異的成績從浙江中醫學院畢業,分配到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婦科工作。
在之後的臨床實踐中,我不斷精進自己的醫術,也逐漸領悟到「做中醫也要與時俱進」。如今,婦科疾病的發病情況隨著環境的變化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諸如多囊卵巢症候群、高雄血症等的發病率每年都在升高,日益先進的檢驗手段也使得婦科疾病的檢出率比以往大大提高,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老一輩的方子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局限性。
曾經有一個病案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天傍晚,我正在醫院病房值班,急診科轉來一位急性盆腔炎病人。這個病人痛得非常厲害,臉色蒼白,冷汗淋漓,還有些發燒,B超顯示有盆腔膿腫,需要立即住院抗炎及手術治療。這個病人家住外地,那天正要坐火車趕回老家,沒想到突然發病,由於經濟條件差,交不起住院費,希望我能用中藥為她保守治療。
雖說治療慢性盆腔炎(或亞急性盆腔炎),宋氏婦科有自己的祖傳秘方——「清經導滯湯」,是我父親根據祖傳秘方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自創而成的,清熱不傷正、止血不留瘀,有疏肝解鬱、清熱通絡、理氣止痛的功效,但對於急性盆腔炎,歷來都是中西醫結合,在西醫抗炎或手術治療的基礎上,再輔以中藥內服以鞏固療效。怎麼辦?望著病人期待的眼神,我決定一試。
在對病人詳細說明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處理辦法後,我經過反覆考慮,為病人開出七帖中藥內服,為保險起見,又加上中藥灌腸治療,整個方子在當時也就五六十元錢。
病人離去後,我心裡一直七上八下。一個月後的一天,這個病人又來找我,與上回不同的是,這次她是特地來向我道謝的。原來她七帖藥吃完之後,肚子就不痛了,B超檢查發現炎症也完全消失。聽到病人這麼說,我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後來,我又為那個鞏固治療了一段時間,一為調月經,二來防止盆腔炎的再度復發
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人認為急性盆腔炎沒有症狀就算治好了,實際上這不算徹底的好,必須再堅持中藥治療半個月到一個月,才算好徹底了。這個病麻煩就麻煩在容易復發,體質一下降,它翻個身就又來了,身體越虛,越是要復發。而且急性期要是沒看好,拖拖拉拉地,就很容易拖成慢性盆腔炎。
這以後,為了提高祖傳秘方的臨床療效,我不僅參與了《宋光濟女科經驗集》、《全國中醫婦科流派研究》等多部中醫婦科書籍的編寫工作,對前輩學術精華進行挖掘和繼承,還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創製了「清經湯」、調經1—4號方、宋氏消瘰丸、補腎培元助孕湯、盆炎Ⅰ—Ⅱ號等經驗方,並參與中成藥「止崩靈膏劑」等的研製工作。「清經導滯湯」也在我的主持下改制為中成藥「婦寶衝劑」,先後榮獲浙江省「名、優、特」金鷹獎和醫學科學進步獎。
與美國師兄的中醫緣
畢業三十多年來,我除了在浙江省中醫院從事臨床工作外,也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教學和研究工作,至今已經執教20多年。我帶過很多的外國留學生,來自臺灣、韓國、尼泊爾、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有一天,一位在省中院進修的德國留學生突然來找我,她中文說不好,只是拿著一張照片讓我看。我接過照片來定睛一看,原來是我父親和一個外國人的合影,雖然照片已有些泛黃,但我還是一眼認出這個外國人就是我以前的美國師兄——柯洞明。
上世紀80年代,愛好中醫和中國文化的柯洞明從美國不遠萬裡來到杭州,拜我父親為師,和我成為同門師兄弟。柯洞明是中國通,中文說得非常好,但是對我父親的寧波方言卻是一頭霧水,我常自告奮勇為他充當翻譯。等到他學成回國時,我還送了一箱子中成藥給他,這箱子中成藥便是當時紹興中藥廠生產的「婦寶衝劑」。
幾年後,柯洞明到澳大利亞墨爾本開了家中醫診所。之後他也曾回杭州找過我和我父親,但始終未能如願。如今,柯洞明的中醫診所規模越來越大,在當地知名度很高,還收了不少弟子在門下,那個德國留學生便是他的得意門生。最近,柯洞明在徒弟的安排下舊地重遊,時隔三十多年,我們師兄弟久別重逢,都分外激動。
以前中醫很保守,各流派之間都有門戶之見,大家庭內也是長幼有序,醫術從來都是傳男不傳女,更不要說傳給外國人了,所以中醫才有「秘方」一說——好的方子都是秘而不宣的,宋氏婦科也不例外。1958年,我父親調入剛剛成立的浙江中醫學院,出任婦科教研室主任,宋氏婦科延續一千多年的「秘方密不示人、醫術傳男不傳女」的家族師承模式才宣告結束。
我父親長期擔任浙江中醫學院教授,老觀念的約束比較少,祖上傳下來的東西,經常是一分錢不要地貢獻出去,根本沒想過申請什麼專利或為提高自己的名聲。1979年改革開放之後,國門重新打開,國外留學生紛紛來中國學習中醫,他也總是有求必應,悉心傳授,助力中醫走向世界,我的美國師兄柯洞明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如今,中醫在國外越來越受歡迎。而在杭州,自柯洞明之後,又有更多的外國朋友慕名前來學習中醫,有的學成之後還考取了中國的中醫執照,要在中國開設診所,介紹更多的外國人來中國看中醫。
坐診時間:
武林館:每周二下午及晚上、周三上午
可12580預約
城站館:每周一下午
預約電話:13868115250 13515714459
點擊右上角…分享給大家/查看公眾號關注我們
杭州桐君堂中醫
訂閱健康養生資訊,你的微信健康專家
√每天學一點養生
√隨時查看專家介紹找到好中醫
√化驗單線上查詢、停診通知等門診信息
√每天免費刮獎、積分換禮的驚喜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