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摔跤界的「小白」來說,初次了解摔跤這項運動是通過電影《摔跤吧!爸爸》。一名女摔跤手的養成記,讓大家對摔跤這項運動有了新的認識,也對摔跤選手肅然起敬。
這部電影中的精彩也在大理真實上演。
摔跤少年如電影般的精彩與平凡
在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訓練場上,14歲的尹芙蓉長著一副乖巧的臉龐,說話柔聲細語,僅從第一印象很難想像她在摔跤時爆發出的力量。學習摔跤兩年,從基礎訓練到實戰,從有些柔弱的身體到如今結實的肌肉,對於一個女孩來說並不容易。
2018年尹芙蓉來到摔跤隊,教練就讓隊員們觀看了《摔跤吧!爸爸》。當時對電影的內容只是懵懵懂懂,隨著訓練的進一步深入和加強,電影中的一幕幕畫面開始在她腦中回放。
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隊員 尹芙蓉
還記得第一次被摔的時候,疼得我眼淚都要掉出來了。然後就是一直保持的短髮,不準吃辛辣食物,要維持體重……家裡人也特別支持我,每當訓練特別辛苦難以堅持的時候都會想到不能讓家人失望。第一次參加比賽的時候都沒怎麼緊張,就是特別激動。
回憶起參加2019年冠軍賽時的場景,15歲的王志雨難以抑制的激動,電影中比賽時的緊張節奏和最後幾秒的「反殺」切切實實發生在了他身上。
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隊員 王志雨
當時就剩最後十幾秒的時間,我的比分還是落後的,自己都有些氣餒了,但是平時的訓練還是讓身體在做各種嘗試,我都沒想到最後幾秒能夠把對手摔倒得分,然後獲得冠軍。
從小愛好跑步的王志雨11歲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選擇來到摔跤隊,在艱苦訓練中,他不是沒有想過放棄,就是這樣的勝利和看得見的進步讓他更加熱愛摔跤這項運動,也讓他更加自信,訓練也更加刻苦努力。
他說:「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在腦子裡回想各種動作,我相信平時訓練到位,比賽中拿出氣勢和精神力,就會有所收穫的。」
體育傳承:既是追夢人 也是圓夢人
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共有三名教練,其中古典式摔跤教練楊雲健就是本校的畢業生。
2010年,楊雲健從母校畢業,一心想要繼續摔跤的他在教練的帶領下四處奔走,尋求繼續深造的機會,最終到蘭州從事專業摔跤訓練。本來有機會留下任職,但楊雲健還是選擇回到母校當一名教練,同時繼續參加全國各類比賽,獲得了2015年全國第一屆青年運動會古典式摔跤60公斤級第一名(國家級運動健將)。不斷充實自己,再教給學生,對摔跤運動的熱愛讓楊雲健立志當一名好教練。
在學校師生的眼裡,摔跤隊是最不願意休息的隊伍。由於摔跤比賽是按體重分級比賽,日常訓練和飲食控制較嚴格,放假回家時間一長,隊員回來之後體重基本都有所增長,這讓教練們很是「頭大」。有一年春節,隊員只回家了一天就返回學校訓練,教練們自掏腰包為隊員們做飯。
楊雲健被學校評為優秀青年黨員教師,作為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讓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是自己的追夢人,也是隊員的圓夢人。
在學校大部分運動項目的教練中,都有從本校畢業之後又回到母校擔任教練的學生。楊雲健說:「體育運動也是講究傳承的。」
堅強的支撐 永遠拼搏向前
摔跤隊教練楊雲健還記得2005年進校時訓練的場景,在不到100平米的場地上,二十幾個學員光著腳掌,穿著短褲就開始訓練。看著現在的孩子穿著專業的摔跤服和摔跤鞋,在專業的摔跤墊上訓練,訓練器材齊全,楊雲健不禁感慨!
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教練 楊雲健
真是各級領導都越來越重視,政策也越來越好,給這些孩子有了很大的保障。訓練場地擴大了,訓練器材齊全,在穿的、吃的、住宿等等各方面都有補貼,我們在冬天的時候還能申請到省外進行冬訓。越來越好的環境和保障也才能讓我們不斷的進步發展。
在今年的2020年雲南省青少年摔跤錦標賽暨雲南省第二屆青少年(學生)運動會中,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共獲得11枚金牌7枚銀牌9枚銅牌,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同樣是今年,經中國摔跤協會審批,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成為參加全國摔跤比賽特邀單位,今後摔跤隊可以代表大理參加全國各級各類賽事,為運動員尋得了更高更好的發展平臺,也是對大理州摔跤競技水平的一種肯定。
大理州摔跤隊組建於1998年,至今已有22年的歷史,在省級各類運動會比賽中曾獲50枚金牌、30枚銀牌、27枚銅牌,向上級訓練單位輸送優秀摔跤隊員20多人。大理摔跤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有了長足的發展。
來源:大理廣播電視臺
編輯:羅丹梨
值周:胡亞玲
主編:李勝
總編:羅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