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少年!電影裡的精彩與平凡同樣在大理上演

2020-10-26 大理融媒

對於很多摔跤界的「小白」來說,初次了解摔跤這項運動是通過電影《摔跤吧!爸爸》。一名女摔跤手的養成記,讓大家對摔跤這項運動有了新的認識,也對摔跤選手肅然起敬。

這部電影中的精彩也在大理真實上演。


摔跤少年如電影般的精彩與平凡


在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訓練場上,14歲的尹芙蓉長著一副乖巧的臉龐,說話柔聲細語,僅從第一印象很難想像她在摔跤時爆發出的力量。學習摔跤兩年,從基礎訓練到實戰,從有些柔弱的身體到如今結實的肌肉,對於一個女孩來說並不容易。



2018年尹芙蓉來到摔跤隊,教練就讓隊員們觀看了《摔跤吧!爸爸》。當時對電影的內容只是懵懵懂懂,隨著訓練的進一步深入和加強,電影中的一幕幕畫面開始在她腦中回放。



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隊員 尹芙蓉


還記得第一次被摔的時候,疼得我眼淚都要掉出來了。然後就是一直保持的短髮,不準吃辛辣食物,要維持體重……家裡人也特別支持我,每當訓練特別辛苦難以堅持的時候都會想到不能讓家人失望。第一次參加比賽的時候都沒怎麼緊張,就是特別激動。



回憶起參加2019年冠軍賽時的場景,15歲的王志雨難以抑制的激動,電影中比賽時的緊張節奏和最後幾秒的「反殺」切切實實發生在了他身上。


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隊員 王志雨

當時就剩最後十幾秒的時間,我的比分還是落後的,自己都有些氣餒了,但是平時的訓練還是讓身體在做各種嘗試,我都沒想到最後幾秒能夠把對手摔倒得分,然後獲得冠軍。



從小愛好跑步的王志雨11歲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選擇來到摔跤隊,在艱苦訓練中,他不是沒有想過放棄,就是這樣的勝利和看得見的進步讓他更加熱愛摔跤這項運動,也讓他更加自信,訓練也更加刻苦努力。



他說:「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在腦子裡回想各種動作,我相信平時訓練到位,比賽中拿出氣勢和精神力,就會有所收穫的。」



體育傳承:既是追夢人 也是圓夢人



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共有三名教練,其中古典式摔跤教練楊雲健就是本校的畢業生。



2010年,楊雲健從母校畢業,一心想要繼續摔跤的他在教練的帶領下四處奔走,尋求繼續深造的機會,最終到蘭州從事專業摔跤訓練。本來有機會留下任職,但楊雲健還是選擇回到母校當一名教練,同時繼續參加全國各類比賽,獲得了2015年全國第一屆青年運動會古典式摔跤60公斤級第一名(國家級運動健將)。不斷充實自己,再教給學生,對摔跤運動的熱愛讓楊雲健立志當一名好教練。



在學校師生的眼裡,摔跤隊是最不願意休息的隊伍。由於摔跤比賽是按體重分級比賽,日常訓練和飲食控制較嚴格,放假回家時間一長,隊員回來之後體重基本都有所增長,這讓教練們很是「頭大」。有一年春節,隊員只回家了一天就返回學校訓練,教練們自掏腰包為隊員們做飯。



楊雲健被學校評為優秀青年黨員教師,作為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讓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是自己的追夢人,也是隊員的圓夢人。



在學校大部分運動項目的教練中,都有從本校畢業之後又回到母校擔任教練的學生。楊雲健說:「體育運動也是講究傳承的。」



堅強的支撐 永遠拼搏向前


摔跤隊教練楊雲健還記得2005年進校時訓練的場景,在不到100平米的場地上,二十幾個學員光著腳掌,穿著短褲就開始訓練。看著現在的孩子穿著專業的摔跤服和摔跤鞋,在專業的摔跤墊上訓練,訓練器材齊全,楊雲健不禁感慨!



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教練 楊雲健

真是各級領導都越來越重視,政策也越來越好,給這些孩子有了很大的保障。訓練場地擴大了,訓練器材齊全,在穿的、吃的、住宿等等各方面都有補貼,我們在冬天的時候還能申請到省外進行冬訓。越來越好的環境和保障也才能讓我們不斷的進步發展。



在今年的2020年雲南省青少年摔跤錦標賽暨雲南省第二屆青少年(學生)運動會中,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摔跤隊共獲得11枚金牌7枚銀牌9枚銅牌,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同樣是今年,經中國摔跤協會審批,大理州體育運動學校成為參加全國摔跤比賽特邀單位,今後摔跤隊可以代表大理參加全國各級各類賽事,為運動員尋得了更高更好的發展平臺,也是對大理州摔跤競技水平的一種肯定。



大理州摔跤隊組建於1998年,至今已有22年的歷史,在省級各類運動會比賽中曾獲50枚金牌、30枚銀牌、27枚銅牌,向上級訓練單位輸送優秀摔跤隊員20多人。大理摔跤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有了長足的發展。



來源:大理廣播電視臺

編輯:羅丹梨

值周:胡亞玲

主編:李勝

總編:羅宗雄

相關焦點

  • 同樣是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與《奪冠》有何區別?誰更精彩
    自從印度的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在我們中國大火之後,我們中國的導演們也很想拍這種體育電影,於是就拍了電影《奪冠》。,下面我們來聊一下兩部電影的不同之處吧:一、兩部電影裡的主角對為什麼要做這項運動的動機不一樣《摔跤吧!
  • 電影劇本《摔跤吧,爸爸》丨就電影講,我們有什麼資格嘲笑印度
    心願牆劇叔:@狐子 《摔跤吧,爸爸》劇本送達!劇本導言《摔跤吧,爸爸》2016年,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傳記片。影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 ,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 屬於成年人的暗黑電影!有望超越《摔跤吧!爸爸》
    然而,一部屬於成年人的暗黑電影將在5月19日高調上映!那麼它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暗黑神作」呢?影片講述了少年康納在面對母親的生死離別之際,遇見怪物樹人,並在樹人的感召下直面內心,擁抱成長的故事。影片主演是一位少年彷徨無助的康納,
  • 電影《摔跤吧!爸爸》:每一個的「她」都有選擇精彩人生的權利
    接下來,我們主要通過深入探討《摔跤吧!爸爸》影片中對於女性形象和地位以及對於女性權利的覺醒的描述,給觀眾一種女性被公平地對待的保護意義。電影題材新穎,關於印度女權的保護戰開始了對於一個導演和臺下所有的觀眾來說,一部好電影的問世,首先電影所選擇的素材是關鍵,一個有看點有內涵的素材,這是吸引觀眾和引發思考的第一步,而相對於新穎的電影題材是核心也是觀看的價值所在。電影《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摔跤吧!女孩兒們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的個神啊》,再到《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從未停止對世事的批判。如果《三傻大鬧寶萊塢》表達了對填鴨式教育的不滿,那麼《我的個神啊》就是對印度各式宗教辛辣的嘲諷和拷問。在豆瓣上,《三傻》的評分為9.1,《我的個神啊》評分為8.3,以卓越的姿態大大領先於國內絕大多數電影。
  • 四個女兒出了三位世界冠軍,《摔跤吧!爸爸》原型遠比電影精彩!
    電影《摔跤吧!爸爸》昨天day故事說了阿米爾·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他的新作《摔跤吧!爸爸》。與傳統的印度電影不同,這部「新寶萊塢」風格的電影不靠唱歌跳舞取勝,而是靠真摯動人的故事打動觀眾,不煽情、不做作,是一部難得的印度佳片。
  • 《摔跤吧!爸爸》真實版上演!主人公原型侄女奪得亞運會女子摔跤金牌
    《摔跤吧!爸爸》真實版上演!主人公原型侄女奪得亞運會女子摔跤金牌 原標題: 亞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50公斤級決賽,印度選手維內什擊敗日本對手,奪得冠軍。這是印度在本次亞運會上獲得的第二塊金牌,也是第一塊女子金牌。
  • 漫談《摔跤吧!爸爸》,真正的救贖來源於心態與思想的進階
    爸爸》同樣是這樣一部跟我們的普通生活近得不能再近的真實故事,它仿佛就發生在我們的隔壁,一位普通的父親對女兒們的辛苦培育。導演融入這部影片的真正用心,必須要從多層面進行解讀。小眾高分電影《摔跤吧!爸爸》是由印度導演尼特什·提瓦瑞執導的一部治癒系電影。
  • 摔跤吧,少年
    力量訓練、身體協調訓練、動作技術訓練……每天,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少年摔跤岡上中學訓練基地內,幾十個孩子在教練的帶領下,進行專業摔跤訓練。他們來自南昌縣岡上鎮下轄的各村莊,年齡從7歲到15歲不等,大多數人是為了強身健體報名參加訓練的。
  • 電影摔跤吧爸爸,看兩個女孩子的摔跤逆襲之路,感動了
    我平時很少看印度電影,可能是習慣的因素吧。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我被廣告吸引,或許是有點勵志的因素存在所以促使我去電影院看了這部影片。據說當年這部電影很火,主演阿米爾汗因此也火了一把,電影的情節與主題其實十分明朗,就是圍繞這個男人要訓練自己的兩個女兒,讓他們成為摔跤手去為國家贏得金牌。阿米爾汗飾演的主演是印度的一位摔跤冠軍,但是因為拮据的生活所迫,就放去了摔跤進而去掙錢。
  •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因為現實永遠比電影裡殘酷無情。ps演女主年輕時的那個妹紙真是美翻三、當初為了拍攝《摔跤吧,爸爸》,51歲的阿米爾汗暴增97公斤,現又花了5個月時間把啤酒肚練成了一身肌肉,自身就是個減肥勵志題材。想到當年六小齡童為了演出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每天不斷用牙籤撐自己眼皮讓眼睛更有神,還有張國榮為了演好《霸王別姬》苦練京劇身段,成龍大哥就更不用說,激戰裡的張家輝也是。
  • 《摔跤吧!爸爸》電影很火,但摔跤運動在全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本周,一部印度摔跤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大賣,累計票房超過5億,並且成為票房貢獻最大的區域市場(超過電影最大市場美國和本土市場印度)。該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以印度女孩從事摔跤運動,走向榮譽巔峰為主線,融合體育、勵志、奮鬥、親情、女性等各種元素於一身,以滾雪球般的口碑傳播方式,打動了中國觀眾。
  • 摔跤吧,少年!保定16歲小將斬獲中國式摔跤冠軍
    閱讀提示:握手、搭肩、抱頭、勾腿、發力……裁判的哨聲剛落,一場中國式摔跤比賽在賽場上演,這是力量、速度、心理、技術等方面的較量,賽場上的安達青筋暴起
  • 《摔跤吧!爸爸》原型亞運奪冠,這部改變人生的電影值得再次推薦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曾讓全球無數觀眾感動落淚,更是在中國創下票房奇蹟,如今,真實的一幕發生在了亞運會賽場上。
  • 《摔跤吧!爸爸》:一部讓觀眾盪氣迴腸的勵志電影,影迷們快收藏
    這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裡的一個場景。《摔跤吧!爸爸》在豆瓣上評分9分,這部已經上映4年的老電影,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吸引觀眾呢?這部電影情節設置巧妙,獨具匠心。從影片一開始,馬哈維亞與邦級冠軍在收看摔跤比賽時發生摩擦,倆人拉開陣勢開始,導演用電視的解說,巧妙地為他們二人的摔跤進行點評,導演的這種設計,目的是為了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摔跤這項運動,也向觀眾展示馬哈維亞高超的摔跤水平,為他能後來指導女兒成才打下堅實的鋪墊。
  • 摔跤吧,少年!——南昌市青少年摔跤岡上訓練基地
    摔跤吧,少年!一方面,孫子今年尚不足10歲,讓他隻身去3公裡外的地方練習摔跤,不放心;另一方面,站在窗外,看著孩子在摔摔打打中,身子骨一天天壯實起來,當奶奶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馮君逸去年9月開始的摔跤練習,在設立於岡上中學的南昌市青少年摔跤岡上訓練基地內進行。
  • 同樣是教育題材,《摔跤吧爸爸》和《心靈捕手》,你喜歡哪一部?
    可以這樣評價《摔跤吧爸爸》「一貫的印度和阿米爾汗風格。在印度這個大前提下,故事原型確實偉大,但對於電影來講,卻還是差於諸如《心靈捕手》傳達給觀影者細膩的情感表達層次。不過還是好電影一部。」阿米爾汗是個傳奇人物,他將自己對對國家的擔當融入電影。《三大傻大鬧寶萊塢》、《地球上的星星》也都是高分好電影,對印度的教育批判也融入這個兩部電影中。《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9.0,阿米爾汗,電影質量的保證。電影確實是好電影,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 一部瑞士音樂電影,同樣是神童的故事,《想飛的鋼琴少年》很勵志
    《想飛的鋼琴少年》是一部很現實主義的瑞士音樂電影,天才總是孤獨的,但也很勵志,告訴觀眾應當踏踏實實做好眼前事。前半段老套,後半段漸入佳境,整部電影不管是情節發展還是結尾,雖然盡顯老套,但也抵擋不住此片散發的獨特魅力。同樣是神童的故事,這部給了我別樣的清新和感動,完美結局充滿正能量。
  • 奪冠、紅色泳衣、摔跤吧!爸爸、大灌籃,體育運動題材電影
    電影《紅色泳衣》,在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市拍攝,導演編劇林建煥,北京一鍵煥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為扶貧體育題材,有關乳腺癌。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傳記片。
  • 《摔跤吧爸爸》電影原型侄女亞運奪冠 這個家族堪稱傳奇
    溫什·弗加特奪冠但比起這條奪金新聞本身,冠軍溫什的姓氏「弗加特」更是成為了焦點——電影迷們應該對去年5月上映的印度電影《DANGAL!》(中譯:摔跤吧!在當時,這已經是印度女子摔跤所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馬哈維亞的摔跤訓練營終于震驚了世人。如果仔細回想電影劇情的話,恐怕諸位看官還記得,雖然電影裡老馬哈維亞的女兒只有吉塔和巴比塔參加了父親的摔跤訓練,但馬哈維亞訓練最初她們倆,是因為自己沒有兒子,連續生了四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