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o
2000年,清水崇拍出了錄像帶版的《咒怨》。
從此,這一經典IP,就成了無數人縈繞不去的恐怖陰影。
問世20年間,它曾先後問世了電影版、美版、十周年紀念版、新劇場版等13部作品。
就在今年一月,北美還剛剛上映了一部由清水崇編劇、山姆·雷米監製、約翰·趙主演的《新咒怨》。
清水崇
只可惜,由於故事過於老套,鬼魂流於喪屍化且只靠jump scare嚇人,所以這部《新咒怨》拍的不倫不類,並不被觀眾所認可。
幸好有網飛出手,才得以重啟IP,帶來了一部合格的作品——《咒怨:詛咒之家》。
《咒怨:詛咒之家》(以下簡稱《詛咒之家》)一共6集,是一部短小精悍的迷你劇。
豆瓣上,《詛咒之家》只有區區6.6。
雖然評分不夠出彩,但這個評分,其實已經是由美方出資拿下的最高分了。
為了拍好這個故事,網飛還請來了頗為強大的製作團隊來操刀把控——
《你的鳥兒會唱歌》的導演三宅唱,原版《咒怨》的製作人一瀨隆重以及《午夜兇鈴》的編劇高橋洋。
美方重啟《咒怨》,往往逃不開兩種模式:
一種是主打「回憶殺」,照搬設定,讓美國人在日本沾上咒怨逃回美國,從而引出一系列故事。
一種是套用原版框架,捨棄伽椰子一家的初始設定,重寫一個故事,從頭再來。
而有錢任性的網飛,這次選擇了第二種模式,試圖在原作基礎上,不按套路出牌地講述一個新故事。
這個新故事,沒有伽椰子,也沒有俊雄。
正因如此,所以很多咒怨迷都十分震怒,覺得這部劇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沒有伽椰子的咒怨怎麼能叫咒怨?!
雖然看不到伽椰子和俊雄讓人有些失望,但粉絲們依然可以透過這部作品,看到很多熟悉的元素:女鬼、男孩、黑貓、溺斃、剖腹取子、閣樓鬧鬼等等。
劇中很多情節,都對原版進行了致敬。
比如,《詛咒之家》裡的初代怨靈,和伽椰子一樣,都在閣樓中產生。
老版本中,伽椰子被囚禁在壁櫥的閣樓上受虐致死,充滿了委屈和怨恨,因此她總是從閣樓裡爬出來殺人。新作裡,初代怨靈生前也被房東兒子囚禁在閣樓裡,反覆虐殺致死。
閣樓在這裡,隱喻了每個人內心深處,無法直面的深深惡意。
又比如,和原版一樣,《詛咒之家》這次還活學活用,在劇中玩了一把「時空交匯」。
讓1960年的男主,看到1997年的角色,讓他們通過一扇打破的玻璃離奇交匯。
這種時空交匯的玩法,早前在《咒怨》系列裡曾多次出現過。
錄像帶版《咒怨2》裡,響子阿姨到侄子信之家去看望他,結果誤入了小林(伽椰子初戀)的舊屋,見證了伽椰子丈夫佐伯剛雄的殺人現場,當場被嚇身亡。
電影版《咒怨》裡,警官遠山也在燒毀的兇宅裡,看到了多年後來到這間屋子探險的女兒逸美。
熟悉原版的觀眾都知道,《咒怨》最擅於使用的,就是碎片化的交叉剪輯。
全片劇情,基本上是由不同人物的不同遭遇拼湊而成,不但時空凌亂毫無規則可言,而且線索繁多、布局複雜。
而《詛咒之家》在敘事上,就繼承了原版的這一特點。
劇中故事,從1952年一直講到1997年,橫跨45年,總共出現了6個年份,分別是按順序講述的1988年、1994年、1995年和1997年,以及作為背景交代故事的1952年與1960年。
此外,該劇在故事線上,還融入了8條線索,有男主小田島泰男的探求真相線、本庄遙與男友的見鬼線,也有河合聖美被同學強暴的見鬼線、兵藤真衣失蹤線,還有兒童保護組織的女職員線、咒怨起源線……
正如劇名「詛咒之家」所示,該劇的真正主角,其實並非人物,而是兇宅。
全劇刻意弱化了原作中的驚悚橋段,轉而融入了更多的人情冷暖。
它讓故事在更廣闊的的社會背景中展開,試圖探索咒怨事件背後的社會誘因。
從劇情上來看,它更近似於是《咒怨》的前傳或番外。
《詛咒之家》沒有像老版《咒怨》那樣,以「無因」的恐懼作為源頭來引領全篇,而是另闢蹊徑以「尋覓」的角度來挑起觀眾的興趣。
劇中的「尋覓者」,是身為靈異研究者的男主小田島泰男。
泰男5歲前一直和爸爸、姐姐生活在一所古怪的房子裡。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他爸爸、姐姐都下落不明,而他自己則失去了那段記憶。所以多年來,他一直尋找那所房子,想要舊地重遊,找回失去的記憶。
一個偶然的機會,泰男結識了女藝人本庄遙。
小遙的男友哲也花低價買下了一套婚房。
事後沒過多久,兩人就在夜裡頻頻遭遇怪事,總是能夠聽到腳步聲和盡在咫尺的絮語。
幾次三番之後,小遙不得不向泰男求助,想要讓他幫忙給闢一下邪。
泰男聽說之後,對這所房子很感興趣。結果,哲也卻三緘其口,不願透露太多。
此後,具有通靈體質的哲也,就在驚恐中突然暴斃,給泰男和小遙留下了無數疑問。
小遙雖然想查出哲也的死亡真相,但出於忌憚,她還是和想要調查兇宅的泰男刻意保持距離。
於是,隨著哲也身亡、線索中斷,泰男的調查就此陷入了僵局。
同一年,某所中學剛剛轉來了一位名叫聖美的轉校生。
聖美成長於單親家庭,有一個惡毒刻薄的母親。
平日裡,聖美的母親一面總對聖美進行蕩婦羞辱,一面跟聖美的班主任暗自私通。
初來乍到的聖美,被兩個女生拐騙到一所兇宅探險。
途中,她們又加入了一個男同學,來為她們充當保鏢。
然而,進入兇宅之後,其他人立刻將聖美按到,慫恿男同學對她施暴。
而且在施暴過程中,另外兩個女生還拍下了施暴全程。
之後,失魂落魄的聖美,便在兇宅撞到了咒怨。
此後,聖美性情大變,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她先是和強姦她的男同學廝混在一起,然後又指使男同學謀殺了自己的母親,並將兇殺案嫁禍給了和母親有私情的班主任。
行兇之後,她和男同學雙雙逃走蝸居於底層,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與渣男一起,被渣男毆打,和各色男人上床。
作為咒怨的載體,她到處活動,不斷地重複著邪惡與痛苦。
最後,她只能帶著絕望回到兇宅,以失蹤收場。
與此同時,關於「詛咒之家」所帶來的恐怖,依然還在上演……
所有來過「詛咒之家」的人,都會因為這所房子,而改變餘生。
怨念如附骨之蛆,藏匿在他們身上,引出一連串無法善終的宿命式悲劇。
講述過程中,《詛咒之家》並沒有將視角局限於兇宅,而是指向了更廣闊的日本社會。
劇中出現的每個年份,都會出現與之對應的社會事件:
1989年7月逮捕的宮崎勤的4名幼女連續殺人案。
1989年3月發現的女高中生水泥埋屍案(綾瀨女子高生水泥殺人事件)。
1994年1月暴露的大阪愛犬人士連續失蹤殺人案,曾從事過犬類配種的男子得到肌肉鬆弛劑後,通過注射共殺死男女5人。
1995年,奧姆真理教實施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13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
1997年,酒鬼薔薇聖鬥事件,一個14歲的少年殺害了兩個小學生,並進行包括分屍、破壞屍體、寄送挑戰信等兇殘的罪行。
兇宅內的咒怨,讓到訪過的人不斷罹難。
與兇宅相比,我們整個社會,又何嘗不是一棟更大的社會兇宅?
導演試圖借這些無處不在的社會新聞,為我們傳達這樣一個觀點:只要人間還有悲劇,咒怨就一定還會繼續。
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他製造生理刺激的恐怖片相比,《詛咒之家》顯然被賦予了更深邃的社會內核——
它讓我們看到了病態社會中的黑暗角落與畸形人心。
即便沒有伽椰子一家,該劇所帶來的的恐懼,依然有增無減,令人望而生畏,值得一看。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Ifeng電影。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