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蒲江:鄉村振興春潮湧 跑出振興「加速度」

2020-12-14 四川日報

  • 蒲江縣西來鎮鐵牛新村風貌。


    成佳萬畝茶園風光。


        

      3月,一則好消息傳到成都市蒲江縣:為激勵先進、鼓舞幹勁,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省委、省政府命名蒲江縣等10個縣(市、區)為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縣(市、區)。這是蒲江近年來先後獲評全國首批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稱號後,再獲殊榮。
      2020年的春天不一般。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備戰春耕、生產保供、助農增收等多重考驗下,別樣的「春耕圖」在蒲江鋪開:農戶戴好口罩、手套,在果園、茶園、菜地幹得熱火朝天。
      一份使命在肩頭,一種信心在心間,一股幹勁在腳下——春天在「網紅村」的自信裡。明月村從2015年對外開放至今,共引進文創項目46個,引導村民發展鄉村文旅業態30餘個,明月新村、林盤院落、休閒綠道……一個充滿詩意的村落遠近聞名。
      春天在老鄉的笑容裡。蒲江縣老鄉「錢袋子」鼓起了,2019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8元,排位全省第9位,獲評成都「全市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
      春天在返鄉創業青年的夢想裡。「留在家鄉幹事創業!」蒲江返鄉創業青年紮根故鄉當果農,借力電商變身「水果搬運工」。疫情期間,這些農村新電商把蒲江水果端上省內外百姓餐桌。
      在蒲江,越來越美麗的鄉村,正成為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
    □蒲宣文/圖
    夯實產業之基
    三大主導產業蓬勃發展
      5月7日,「綠色蒲江投資熱土」農業專場線上招商推介會舉行,蒲江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核五體系」總體規劃亮相,即聚焦蒲江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一核」,有機綠色發展、農產品加工、電商賦能行動、科技創新、品牌建設「五體系」,建設以「有機綠谷,世界果園」為總體定位的「川果」主導產業功能區。
      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舉。「大美成佳 雲上採茶」網絡直播、醜柑網購節……蒲江縣結合實際,借力「網際網路+」,將名優產品推介到全國各地。據統計,蒲江茶葉、柑橘、獼猴桃等農產品今春銷售額達4.29億元,同比增長32%。
      高質量發展農村電商助力鄉村振興,蒲江的做法獲得肯定。5月初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中,蒲江縣與浙江義烏、山東壽光等一起入選全國「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成效明顯的地方」,將得到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優先支持,並給予專項資金扶持。
      榮譽的背後,是蒲江狠抓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成效。
      鄉村振興,要抓住產業這個「牛鼻子」。縱觀蒲江,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為抓手,構建起「三業兩園」發展格局,茶葉、獼猴桃、柑橘三業並舉,三大主導產業實現產業園建設全覆蓋,種植面積達45萬畝,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不斷完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成效明顯。
      不僅強化主體培育、優化經營體系,更是強鏈補環,在技術上加速提升。
      讓農村電商為農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蒲江成功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打造「買全國、賣全國」的農村電商發展模式,2019年,全縣網絡零售交易額實現34.71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12.94億元,網商主體4791家。
      蒲江實施水土共治、科技創新、綠色有機「三大工程」,完成耕地質量提升95萬畝次,推進三大產業工程技術中心提檔升級,引培優新品種38個,建成物聯網示範基地20個、綠色有機基地5.85萬畝,獲評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示範縣。
    描繪鄉村之美
    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五一」假期,明月村一如既往成為網紅打卡地。該村共有723戶2218人,加上每年紛至沓來的20萬人次遊客,當地生活垃圾處理壓力不小。然而在明月村,房前屋後、田間地頭、鄉村綠道,一切整潔有序。
      明月村日常生活垃圾去哪兒了?蒲江縣甘溪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明月村使出三招建設美麗鄉村,守護詩意棲居——可堆肥垃圾就地處理,「土辦法」讓垃圾回歸田園;改造垃圾收集設施為鄉村景觀,「活思路」讓垃圾處理回歸市場;建立「垃圾銀行」,「洋科技」讓垃圾處理的效益鼓了老百姓腰包。
      明月村是蒲江縣推進「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縮影。蒲江是全國首批創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之一,農村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以上,20戶以上農民集中居住區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86%。
      這些舉措蒲江如何做到的?高位謀劃。蒲江將宜居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縣、鎮、村三級書記親自抓,形成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縣委農辦牽頭、職能部門協同、鎮(街道)主責、村(社區)主體的工作聯動機制。
      規劃先行。制定《「美麗蒲江·宜居鄉村」實施方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意見》,在總體方案下,分別制定《蒲江縣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檢查考核辦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項規劃》、《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實施方案》,實現整縣推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項民心工程,核心是人,群眾的參與和感受是起點也是落腳點。蒲江堅持黨建引領、共建共享,廣泛動員群眾。為此,蒲江建立鄉村(社區)規劃師制度;定期組織宣講,累計受訓1.5萬人次;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強群眾參與整治的內生動力。
      做強保障。蒲江整合財政資金7億多元,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同時引導市場主體投入70多億元,探索建立村莊整治「雙承諾」機制,發動群眾投資投勞2000多萬元。
      著眼長遠。蒲江堅持「專業、市場、自治」相結合,積極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化常態化運行機制。
      美麗經濟蓬勃發展,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蒲江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為農民滿意、農民受益的「民心工程」。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畫出「五大振興」同心圓
      暮春時節,蒼翠欲滴的茶田裡灑滿暖陽,春風吹過,修剪齊整的生態茶樹猶如綠色波浪,萬畝茶園風光是成佳鎮最具特色的名片。
      沿著成佳鎮茶旅綠道一路向前,在麟鳳村,一棟棟特色民宿星羅棋布,村民劉大哥對於家鄉的變化感受深刻,「近年來,全村『顏值』大幅提升,不僅留住了本地村民,還引來大量遊客和創業者發展全域旅遊,新老村民共建共享,收穫了實在的生態紅利。」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麟鳳村乾淨整潔的村風村貌,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轉變成為全村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帶動三產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鄉村振興之路。
      從麟鳳村望向蒲江全域:朝陽湖·雲頂水鄉文旅項目規劃面積約19平方公裡,以農業為核心打造三產文旅業態,多條文化體驗遊線路串聯整個區域;餘家碥作為蒲江打造的川西林盤保護和修復工程,將3000畝林地、菜園進行了保護修復,現代都市人的田園夢想在此點燃;西來鎮的鐵牛新村,徽派建築與獨具特色的川西民居交相輝映,引來市民遊客體驗傳統農耕文化……
      蒲江縣做好融合加法、統籌推進農商文旅體齊頭並進,畫出「五大振興」同心圓。
      產業築基——目前,蒲江縣已培育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100餘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10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構建「區域+企業+產品」的品牌體系,「蒲江雀舌」「蒲江醜柑」「蒲江獼猴桃」三大區域公共品牌綜合價值374.53億元。
      人才支撐——設立5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建成人才公寓6.6萬平方米,引進1000餘名規劃、文旅等領域高端人才投身鄉村建設,培育鄉村一線人才1800人,培訓實用人才5000餘人次,推動人才振興。
      生態打底——全縣森林覆蓋率66.79%,實施特色鎮建設5個、川西林盤保護修復45個,建成綠道200多公裡,實施特色鎮建設5個,推動生態振興。
      文化鑄魂——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文創街區,獲評全市首個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鎮(街)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
      組織保障——構建「一核三治、共建共享」鄉村治理新機制,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等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全縣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全面提升,培育先進基層黨組織102個。

  • 相關焦點

    • 「跑道魚」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組織振興引領產業振興。根據項目建設需要,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艱巨形式,成立了福祥村「跑道魚」項目行動黨支部,組建了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並組織有威望、有養殖經驗的黨員組建了5人智囊團。行動黨支部將任務明確到人,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為項目提供義工服務;智囊團多方奔走,為項目的發展和規劃出謀獻策。
    • 農行莘縣支行:「e」路相「貸」跑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加速度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農民致富是標準。今年以來,農行莘縣支行當仁不讓發揮鄉村振興主力軍作用,瞄準地處縣域「中國蔬菜第一縣」、「全國香瓜之鄉」的資源優勢,著力做優金融支持「文章」。「線下調查,線上賦能」,該行積極轉變信貸增長模式,著力做大暢通「線上貸款」渠道,跑出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加速度。截止11月末,該行共發放惠農e貸 11151 萬元,同比增長6083萬元。(通訊員 孫晨光)
    • 興國:幸福「小積分」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為充分發揮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動員和激勵全縣幹部群眾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匯聚鄉村全面振興合力,興國在全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行文明幸福卡家庭積分制,實施對象為全縣各行政村(社區)所有村(居)民家庭。村民拿著用文明幸福卡兌換的消費券購物。
    • 產業興 村落美 新風濃——宛城區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全媒體記者 孫義峰 特約記者 張慶元 吳雙 通訊員 王天海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宛城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統籌做好「三農」領域各項工作,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農村改革持續深化,在服務全市大局中體現了宛城擔當,為高質量建設大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今日起,本報推出《鄉村振興看宛城》專欄,聚焦該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益探索和實踐,敬請關注。
    • 念好「三字訣」,威海文登區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千方百計為項目建設掃清障礙,以更嚴更實的作風換鄉村振興發展。文登「巧」用鎮域閒置資源,在「親」上下功夫,促項目快落地,依託崑嵛山、天福山、鵂鶹山、濱海線等四條山海景觀線,串點成線、連線成面,以產業項目為龍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全域振興。新引進和開工鄉村振興重點項目68個,已完成投入約24.26億元;樣板片區基礎設施投入4.9億元,片區內279個村中省市區三級美麗鄉村佔比達42%。
    • 濟寧這支市派鄉村振興服務隊 為百姓奏響富民曲
      市派老砦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宋永明介紹,沙河村位於魚臺縣最東部,兩省三縣交界處,村裡地勢澇窪,以前的種植模式是一稻一麥,自從成立了藕蝦養殖合作社以來,村裡流轉了土地800餘畝,佔村總土地的80% ,為村裡增加收入十萬零兩千元。市派老砦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因勢而動,協助沙河村黨支部成立了龍蝦養殖合作社,鼓勵村民流轉土地實行藕蝦混養,既改變了傳統農業發展的路子,更讓沙河村一窮二白的村集體收入實現零突破。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美食+鄉創 看「風味蘆苞」的鄉村振興經
      實際上,腊味美食節只是蘆苞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三片聯動、百村共建」的總綱下,蘆苞以腊味美食節為契機,通過黨建引領、產業助推、文化賦能的路徑,走出一條鄉村振興路上的「蘆苞樣板」。蘆苞鎮委副書記、鎮長黎錦標表示,蘆苞已經連續三年舉行腊味美食節,充分展示了蘆苞鄉村振興的成果。今年以來,蘆苞以黨建引領統籌推進「五大振興」、以「三片一帶」建設為重點、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特色,積極推動三水區鄉村振興中部千年村落片區發展,在推動蘆苞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助力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
    • 「新村民」的鄉村振興夢
      原標題:「新村民」的鄉村振興夢   鄉村振興夢如何在攀枝花的綠色田園裡生長開花?
    • 方城縣券橋鎮管出農村「三資」新水平跑出脫貧振興加速度
      河南方城訊(段守毅 王炳中)近年來,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不斷強化對農村集體資金、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村集體資源(三資)管理,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實現農村集體「三資」保值增值,防止農村集體「三資」流失,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為促進和諧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跑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加速度
    • 「兩新聯萬村,黨建助振興」活動走進平武 助力鄉村振興
      6月29日至30日,省工商聯副主席趙宇帶領省人才基金會、成都平武商會一行,到平武開展「兩新聯萬村,黨建助振興」助力平武鄉村振興公益行活動。縣委書記李治平出席活動並致辭。李治平在致辭中向省工商聯和企業家們長期以來對平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給予的關心支持和傾情幫扶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表示平武將用活用好省工商聯為平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搭建的良好平臺,統籌思考,系統謀劃,合理布局,進一步完善產業項目規劃,強化財物監管,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切實做到物盡其用、利用厚生,全力確保平武與全市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成都青白江:2527萬元獎勵鄉村振興先進單位 打造示範亮點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楊建昆):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區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爭先創優推進大會。會議表彰獎勵了2019年度獲得省、市、區先進的鎮、村(社區)。  目前,成都青白江區正在創建國家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中國(成都)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 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見習嘉年華,鄉村振興迎來青春力量
      10月29日上午,滿載著40位來自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和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學生的大巴車停駐在眉山市彭山區沈廳家庭農場。這群來自成都高新區桂溪轄區的青年,對於即將見到眉山首位擁有985高校碩士學位的職業農民劉沈廳充滿了期待,這也開啟了桂溪街道「2020見習嘉年華——青年築夢紅色之旅」活動的序幕。
    • 愛成都 迎大運‖蒲江非遺文化藝術節在這個守藝村開幕了
      鶴山街道蒲硯村通過非遺文化藝術節開啟了我縣「愛成都·迎大會」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行動的序幕,接下來各城鄉社區將通過舉辦社區運動節、社區故事會、社區美食節、社區音樂會等群體性主題活動,發動市民參與助力大運、社區共享歡慶大運,為大運會順利舉辦貢獻社區力量。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國網臨西縣供電公司服務眾旺養殖 助力鄉村電氣化振興
      近日,國網臨西縣供電公司在推進鄉村電氣化上狠抓落實,通過建立跨部門多專業協同服務機制,多舉措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跑出百萬生豬高效用電「加速度」,切實推動農業養殖電氣化。河北眾旺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百萬頭豬項目是臨西縣委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也是臨西縣推進鄉村振興的養殖項目。
    • 省委鄉村振興辦: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
      日前,中共福建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推進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的通知》(閩委振興辦函[2020]3號),以落實《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方案》(閩委振興組〔2019〕3號),加快鄉村振興重點縣(市、區)、特色鄉(鎮)、試點村建設發展,探索形成一批有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經驗。
    • 紅旗渠畔,再湧鄉村振興「修渠人」
      今天,「富太行、美太行」的鄉村振興重任,落到新一代林州人肩上。如何激活人才「引擎」?林州市吸引能人回鄉,挖掘人才潛力,搭建幹事平臺,做好政策保障,培養了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人才,匯聚起一支新時代「修渠人」隊伍。
    • 「新雲採消費助農計劃」將啟 數字經濟點亮鄉村振興
      據悉,該計劃輻射浙江省90個縣(市、區),將以數字經濟點亮鄉村振興戰略。今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答好鄉村振興這道大題,是全面小康的關鍵因素。
    •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1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