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國內第一批引進歐美音樂的人之一

2021-01-08 萍萍愛家鄉哇

歡迎來到萍萍愛家鄉哇,我們今天講述的是歌手劉歡。劉歡,流行音樂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音樂教授。是集作詞作曲、編曲、製作、演唱和音樂教育於一身的音樂人。他擁有廣泛的聽眾群,他演唱的很多歌曲在中國大地廣為流傳。劉歡創作和演唱的作品雖獲獎很多,但他本人卻置之度外,淡漠名利,寵辱不驚;他背負教書育人之使命,致力於高校的藝術教育普及工作,始終矗立於一方講臺而耕耘不輟。多年來知識的積澱和文化的內斂使他歷練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藝術家。劉歡還以他的執著和不可低估的影響力為在中國消除音樂間的隔膜和樹立流行音樂的形象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劉歡是個怎麼樣的歌手呢?首先,劉歡是一個教授,在大學裡教《世界音樂史》,講歌劇、交響樂、民俗音樂、鄉村音樂、爵士音樂、現代音樂,知識面覆蓋廣,不是隨便什麼人能做到的。其次,他是外語專業出身的,對於西方豐富的音樂接觸很廣,是國內第一批引進歐美音樂的人之一。而它他又興趣廣泛,中國的傳統音樂在他的音樂理解裡,他也可以信手拈來,民歌、戲曲、歌劇,他都可以融入到自己的音樂裡。再次,他研究作曲編曲,運用他學過的各種編曲模式都嘗試到他的創作裡,音樂不只是扯著嗓子唱歌,而是多層面的藝術表達。因為知識面廣,滲入到音樂的表現理解裡,他會很多面通融,可古典也可流行。他從來也沒有籤約過一家音樂機構,從來都是以教師為主業,唱歌卻是副業,卻因為熱愛,把副業經營的那麼高級。

一直以來,劉歡一直被人以高端的唱功而傳播著,而一直記得一首歌,也許在他的歌裡並不是那麼熱門的歌,是劉歡創作的一首小民謠,有點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的感覺。這首歌叫《丁香雨》,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十幾年前央視的一臺五四青年節晚會上。這是和《好漢歌》截然不同的劉歡,北方大漢成了細膩的文藝青年。像是那個年代我在紙上輕輕寫下的詩句,被風吹出了窗外,然後落在操場上被雨淋溼了。是那個劉歡,他曾彈著吉他坐在操場上,對著曾經的女孩子的窗格子這樣深情地唱過歌。而那個背影漸漸遠去越來越遠,丁香花開了一撥又一撥,已經不是當年的小雨。那時我了解了一個全新的劉歡,一個歌手不一定要飆著高亢的嗓音,用全面的技巧展現所謂的「高級」的歌,低吟淺唱也一樣有味道的歌手才是好歌手,歌裡有故事的歌手才是好歌手。

在小編看來:劉歡是個性情中人。每每聽他的歌都能從中聽出他的散淡、他的悲愴、他的感傷、他的豪放,音樂是他的情感宣洩方式,歌裡包含了他對生活的所有感受,他極具創造性。他不只是用嗓子在演唱,而且用心去演繹,所以他能夠出色地傳達出歌曲的情感,獲得歌迷的喜愛。他創造了太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但是他的創作並不是刻意而為,而是一種情感到達之後的一種創作。他在中國歌壇的地位始終未曾動搖是一個奇蹟,他具有極高的音樂天賦,創作性極強,能夠賦予音樂一種活力,與他合作是一種享受。雖年過半百,或許退出歌壇就在一瞬間,但是在華語樂壇的史冊上,他的那些光輝將一直留存。

(文/萍萍愛家鄉哇原創,轉載請註明萍萍愛家鄉哇原創)

相關焦點

  • 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大哥
    1986年1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彩》,但是早在1982年,與鄭怡合唱的《結束》成為李宗盛的成名曲被觀眾熟知,也由此開啟了音樂製作生涯。出道近40年,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歌曲,知名作品有《愛的代價》《真心英雄》《當愛已成往事》《愛如潮水》《讓我歡喜讓我憂》等。有「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和「百萬製作人」之稱。被譽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及東南亞最重要的音樂製作人」。
  • 華語音樂教父---羅大佑
    中國合伙人劇照這首《光陰的故事》被N多年代劇或者回憶劇做插曲,頓時有種回到當年的感覺,這事70、80甚至90後的回憶,聽到他的歌就會不自覺的想起我們的青春,他就是華語音樂教父---羅大佑。1984年2月,他的《之乎者也》問世,從此徹底改變了聆聽中文流行歌曲的方式,他自己的音樂歷程也是華語音樂的縮影,是他把西方搖滾樂的精神和中國傳統文人的批判精神比較系統地帶入到流行音樂中,他自己也經過從「黑潮時期」的抗議歌手到轉向香港成為大眾歌手的轉變,他就是華語音樂教父---羅大佑!
  • 華語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01提起李宗盛,你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如果你想起他的歌《山丘》,說明你還很年輕,如果你想起林憶蓮,說明你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如果你想起縱貫線,說明你是一個喜歡音樂的人。無論你起初想起什麼,最終你都會想回李宗盛的歌。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與「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那些事
    從此,這家以黃黑箭靶為標誌的唱片公司開始以獨樹一幟的音樂品味,躋身華語流行音樂圈。在滾石發展的最初五年間,雖然發片量並不算多,但卻一舉奠定了其特有的人文氣息。而這一時期最為人熟知的代表自然是——「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
  • 華語音樂教父詮釋靈魂鄉愁 羅大佑《臺東調2020》酷我音樂獨家首發
    「音樂教父」四海為家,回歸譜寫鄉愁新篇。8月18日零點,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新作《臺東調2020》酷我音樂獨家溫情首發,以臺灣最具地方特色的恆春民謠「臺東調」重譜新詞,詮釋羅大佑心中獨一無二的鄉愁。「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 他,58歲生女,「華語音樂教父」也比不上這個稱呼
    在華語樂壇上,羅大佑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是一個時代的標誌,是華語流行樂壇的一面旗幟,他的音樂創造才能無與倫比,他就是獨一無二的華語音樂教父。他的音樂裡,充滿了對社會的批判。1982年他發行個人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打破當時流行的民歌曲風,帶領臺灣流行音樂走向毫無前例的批判與省思風潮。隨後推出《未來的主人翁》專輯,針對民族、時局、傳統、社會,進行前所未有的批判。
  • 黎小田與「泰山北鬥」齊名,後粵語流行音樂風格與他有哪些關係?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華語流行樂壇隨著顧嘉輝和黃霑確定了香港粵語歌風格後,陳舊已久的華語樂壇如沐春風,樂隊和歌手也紛紛從翻唱歐美英文歌和一些國語老曲調開始轉唱香港本地流行旋律的粵語曲,而香港樂壇十大才子之一的黎小田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橫空出現,名聲貫滿整個流行樂壇。童星出身的黎小田受父親黎草田(早期音樂家)影響,從小就表現出音樂方面的天賦 。
  • 華語「音樂教父」,只有這幾個人配得上
    在一個領域中,一個人如果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有著一定的地位,就會被人稱為教父,在音樂界當然也有自己的領軍人物,在樂壇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被稱為「音樂教父」,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的音樂教父。羅大佑,是當之無愧的「流行音樂教父」,在樂壇沒有人不知道羅大佑這個人物,在樂壇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估計很多人都是聽著她的歌長大的,當年的一首《童年》,火遍了大街小巷,即使現在聽來,也是朗朗上口,別有一番情調,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那個年代,沒有誰的歌可以做到這樣。
  • 周杰倫——華語流行音樂的「天花板」
    「很多人覺得我對音樂太有自信,太臭屁……請問,如果不臭屁,沒有自信,我怎麼繼續前進?!」——周杰倫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在初一年級。到後來的《範特西》奠定了自己中國古典與西方流行結合的獨特風格,到2003年一舉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周杰倫無時無刻地用自己的實力提高著華語樂壇的含金量。到第三張專輯《八度空間》,第四張專輯《葉惠美》,再到《七裡香》……每一張都能是封神之作。
  • 華語音樂教父重繹《伴侶》,音樂的力量從不缺席!
    這種熟悉的命名方式,是否能讓你想起了那位翻開華語樂壇流行音樂篇章的音樂教父羅大佑?那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回顧一下,羅大佑為我們帶來的那一段段回憶。情歌三部曲,那是一代人的青春!情歌三部曲的出現,讓無數的人重新看到了不同年紀、不同年代對愛情的觀念,重新認識到了愛情。這部跨越了三十年的作品,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大多數人不一樣的愛情觀,從20歲到30歲再到40歲,每次重新再聽都能收穫不一樣的感受,它不僅僅是三首音樂作品,它更像是那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 如果黃家駒還活著,會是華語音樂教父嗎?
    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說一個純粹的歌者,他是集創作和演唱於一身的音樂天才,他叫做黃家駒。他是beyond樂隊的靈魂人物,他是大陸歌迷粵語歌的啟蒙老師,他在全世界範圍內擁有無數的粉絲。這是一位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但生命短暫的音樂精靈,他是香港樂壇的神話,在情歌當道的香港樂壇,他開創了香港流行音樂的非情歌時代。他的歌曲影響了一代人,更是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黃家駒是如何從默默無聞走向光輝歲月。在beyond樂隊之前,那時候的香港嚴格意義上並沒有真正的搖滾樂隊。
  • 古典看不起搖滾,搖滾看不起流行:我找到華語音樂鄙視鏈的原因
    歐美流行音樂一直是世界第一。日本繼歐美後的第二座高峰,長時間佔據亞洲流行音樂的第一。「亞洲四小龍」經濟崛起6070年代,流行文化的發展有滯後性。2000年後,周杰倫等人革命成功,影晌一直延續至今。韓國流行文化發展又晚於港臺,可以確定是2000年後,流行音樂文化軟實力主要體現,就是唱跳偶像團體。
  • 遇見大咖|上遊專訪拿了16次葛萊美獎的「歐美音樂教父」大衛...
    大咖檔案「歐美音樂教父」大衛·福斯特(David Foster),1949年生於加拿大,職業生涯跨越四個流行年代,縱橫西洋樂壇40餘年,數不盡的音樂獎項提名,榮獲大衛·福斯特這位身兼音樂家、製作人、詞曲作者、策劃人、唱片藝術家等多重身份的歐美樂壇教父級人物被認為擁有「點石成金」的手指,某種程度上,他也是開啟歐美樂壇黃金時代的先驅之一。
  • 毛不易可以繼承音樂教父李宗盛的衣缽嗎?李宗盛:後生可畏
    李宗盛,華語樂壇的音樂教父。寫過非常多的經典歌曲像《真心英雄》《給自己的歌》,《為你心跳》《凡人歌》等,而且捧紅過非常多的歌手,像周華健,林憶蓮,張信哲等,可以說李宗盛捧紅的歌手撐起了華語樂壇的半邊天,是名副其實的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教父。
  • 「翻紅」的伍佰背後,是華語流行音樂的浮沉史
    對於70後、80後的樂迷來說,從來就不存在所謂伍佰「翻紅」的說法,在他們看來,伍佰一直很紅,只是年輕觀眾不熟悉他罷了。從伍佰出道到走紅,從走紅到人氣的平淡,乃至最近的「翻紅」,隱藏的其實是華語流行音樂的一段浮沉史。
  • 說他是華語流行音樂的天花板,大家沒有意見吧
    周杰倫的音樂才情被廣大聽眾所接受,強勢走紅,他的風頭可謂是一時無兩。 他心裡原本竊存的自卑也被一掃而光,沉寂的音樂圈泛起一圈圈漣漪。 從此以後,周杰倫的每一張專輯都是華語樂壇的扛鼎之作。
  • 華語樂壇5位教父級人物,只有他能讓李宗盛自稱「小李」
    許冠傑,1948年出生,熟悉香港電影輝煌時期的朋友對他肯定都不陌生,除了演戲之外,他在歌曲創作和演唱方面的成就也非常出眾,自從1977年憑藉專輯《半斤八兩》獲得第一屆金唱片獎百年紀念獎以來,他創作了大量經典作品,比如《滄海一聲笑》《財神到》一直流傳至今,被視為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教父。
  • 官司纏身、上億負債,他是被低估的音樂教父!
    80、90年代的華語音樂向來很受歡迎。如果提到華語音樂教父,你會想起誰?李宗盛、羅大佑、譚詠麟……可是還有一個沉寂多年卻讓人不能忘記的名字——陳煥昌。大家親切的稱呼他小蟲。很多人對他很陌生,可是卻不曉得這樣一個名字都普通的人卻在周杰倫出名之前稱霸華語樂壇,若是一直在聽華語流行樂就不應該沒有聽過小蟲的創作。林憶蓮《不必在乎我是誰》杜德偉《不走》《鍾愛一生》任賢齊《任逍遙》《傷心太平洋》黃品冠《陪你一起老》張國榮《當真就好》《紅轎子》、《心太軟》、《我可以抱你嗎》、《親密的愛人》等耳熟能詳的雋永經典,都是當時時代的代表歌曲。
  • 《一剪梅》歐美爆紅,衝上海外音樂榜單前三,原唱竟然不是費玉清
    近幾日,費玉清版的華語歌曲《一剪梅》憑藉「雪花飄飄,北風蕭蕭」迅速在芬蘭、挪威、瑞典等歐美國家爆紅,衝上國外各大音樂榜單前三,甚至「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已經成為國外的一個梗,形容人生處於逆境,喪到極致的那種悽苦的感覺。
  • 人物誌;客家人出身的「臺灣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
    從小愛好音樂,5歲學琴,1972年18歲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從此開啟音樂演藝活動的腳步。1974年創作了第一首歌曲《歌》,1976年大學畢業後的羅大佑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1976年臺灣阿里山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