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同村房屋未過戶,遇拆遷原房主想要拆遷補償款,合法嗎?

2020-12-18 北京在明拆遷律師

導讀:徵地拆遷中的糾紛,一般是行政徵收方與土地使用權人或者房屋所有權人之間的補償利益糾紛,但實踐中的社會關係要複雜得多,一旦涉及到利益問題,牽涉主體往往是多方的。在徵地拆遷中,比較常見的涉及多方主體的利益糾紛有這樣一種現象:同村人買賣房屋,買方已經交了錢,甚至已經實際入住了買的房屋,但是由於各種客觀原因,沒有辦理房屋的過戶登記手續。這時候遇到徵收拆遷項目,該買賣的房屋補償利益該歸誰呢?

其實,在實踐中,按照一般人的邏輯思維,尤其是在欠缺法律常識的人的眼裡,自然會覺得既然買家已經交了錢,且都已經入住了,這時候房屋的拆遷補償款是應該給買家的。按照這種邏輯,很多人是無法理解為什麼會產生原房主要搶佔補償利益的糾紛。

在明律師說法:《民法典》關於不動產物權轉讓是這樣規定的,即:「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該條款的意思是說房屋買賣必須辦理過戶登記。沒有辦理過戶登記的,買賣合同成立,但不發生房屋所有權轉讓的效果。

因此,實踐中,房屋的買賣,即使買家交了錢,甚至入住到房屋裡,但沒有辦理房屋的過戶登記,買家在法律上依然不是房屋的所有權人。

該條款在徵收拆遷中的房屋買賣依然適用。即針對上述情形,同村村民買賣房屋,如果沒有辦理房屋的過戶手續,該房屋的所有權依然屬於賣家(原房主)。再根據徵收拆遷的相關規定,房屋的拆遷補償利益應補償給房屋所有權人。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屋的補償款是會發給房屋的原房主的。所以,拆遷時原房主搶要拆遷補償款是有法可依的。

對此,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法律規定不公平。憑什麼買家交了錢,甚至住了房,都不能拿到房屋的所有權?僅僅只是因為沒有辦理過戶手續就否認買家權利嗎?

這樣的理解過於片面,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專業律師為百姓提供法律諮詢。普通百姓對於法律最多也只是部分地了解,容易斷章取義。而要解決實際問題,需要依據整個法律體系的框架及其運用,才能真正理解到法律所起的平衡、公正作用。對於房屋買賣,法律規定必須以辦理過戶變更登記為物權轉讓的的生效要件,其目的在於保障交易經濟秩序的穩定。一方面督促賣家將房屋的所有權屬完整的交予買家,使買家享有完整的物權權利;另一方面也督促買家必須要求賣家辦理附屬義務,規避了買家投機的空間。因此,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不動產交易,屬於相對重大的財產處分,必須要辦理過戶登記才能完成物權的轉讓,這更加嚴苛的交易條件有利於保障買賣雙方的固有利益。

因此,同村房屋買賣,如果沒有辦理過戶登記,原房主也是可以爭要房屋的拆遷補償利益的。但這不代表買家的利益就無法保障了,買家可以依據與賣家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追究其違約責任。違約責任賠償數額相當於該房屋的拆遷補償利益。

但在明律師要提醒的是:拆遷時的農村房屋買賣糾紛,有其特殊性。如果買家能舉證證明沒有辦理過戶登記是由於該房屋買賣由於歷史原因而客觀上無法辦理,或者證明該房屋買賣經過了村集體或者村委會同意的,或者能證明自己能完全享有房屋所有權利益的,也是可以主張房屋的拆遷補償利益。綜合而言,無論是不是在拆遷時進行房屋的買賣,都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這樣才能全方位保障自己的利益。如果存在客觀無法辦理過戶登記的情形,買方一定要慎重買賣,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文/黃小仙)

相關焦點

  • 那些沒有房產證的二手房能買嗎?拆遷的時候會有補償嗎?
    如今很多購房者選擇購買二手房,他們認為二手房比較便宜,而且可以隨便挑選位置。但是二手房的交易流程是非常複雜的,而且有些二手房是手續不全的房子,可能沒有房產證,很多購房者都十分關心,沒有房產證的房子能買嗎?沒有房產證的房子能買嗎?
  • ...多萬元徵收補償款歸誰?律師稱,未辦理過戶並不影響房屋買賣合同...
    反映沒辦理過戶,原房主領走了房子徵收款從2000年開始,劉先生租住在原株洲市荷塘區荷塘鋪鄉竹山村一處自建房,房主是李先生。2003年,劉先生見該房屋要出售,於是決定買下它。2018年,該處自建房被列入徵收範圍,徵收補償款合計513萬元。「知道要拆遷後,他就不找我談加價過戶的事了。」劉先生說,因沒過戶,相關部門就與李先生就補償事宜進行協商且與李先生籤訂了補償協議,李先生領走300餘萬補償款。
  • 上海房屋徵收拆遷安置款補償及分割方法
    二被告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故原告訴至法院,1、請求法院依法分割原、被告所有的拆遷貨幣補償款903,458.68元;2、判令被告徐某乙告支付利息3,030.16元(以417,953.22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即年利率4.35%計算,自2015年9月1日暫計至2015年10月31日,請求支持至判決生效之日)。
  • 2001年買的老房子,寫了協議未過戶,棚改拆遷會補償給原房主嗎?
    比如有一個朋友買2001年的老房子,和業主寫了協議,還沒有完成過戶。然後這套老房子現在面臨著棚改拆遷,會有一筆巨額的賠款,這下糾結了這個賠款到底會賠給原業主還是賠給買房者呢?#東莞樓市#配圖1,拆遷賠款會賠款給原業主。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你購買的這套2001年的房子,只有交易的協議或者說一個買賣的意向。說到底,還沒有找到稅費,還沒有到房管局過戶還沒有完成新的房產證業主更換。
  • 拆遷時,房屋裝修可以要求補償嗎?
    房屋對於我們來講是我們生活的場所,越來越多的家庭對房屋居住水平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房屋內進行的裝修,但是在房屋拆遷時,屋內的裝修是挪不走的,對被拆遷人來講是有損失的,那麼,拆遷時,房屋裝修可以要求補償嗎?一、拆遷時,房屋裝修可以要求補償嗎?在拆遷時,房屋裝飾裝修費用應該給予補償。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的所做的估價,不包含室內自行裝修裝飾的補償金額。
  •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標準有哪些,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標準?
    對集體土地徵收,農民最看重的無疑是拆遷補償款,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這兩項權利又決定著農民能夠獲得多少的拆遷補償款,那麼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標準有哪些,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標準?
  • 這幾種房屋拆遷拿不到補償,拆遷戶們要有心理準備
    拆遷補償是徵收方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權人,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根據土地性質可以分為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兩種。拆遷補償的方式主要有貨幣補償、產權置換兩種方式。
  • 小產權房拆遷購房者有補償嗎,怎麼規定的?
    小產權房是一個通俗的概念,一般指代區別於正常的有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的房屋,這些房屋往往建設在農村的集體土地上,或者原屬於當地村民的集體安置房、福利房。那麼小產權房拆遷購房者有補償嗎,怎麼規定的?
  • 二手房拖了十幾年未過戶,513萬元徵收補償款歸誰?
    三湘都市報12月15日訊(記者 楊潔規)買二手房未交清尾款也未過戶,一旦遇上徵收,這徵收補償歸誰? 株洲市民劉先生就遭遇了這樣的煩惱,17年前買下一處自建房,因未付清尾款,遲遲未辦理過戶手續,房子在2018年要徵收,補償款達513萬元,因為這筆錢,劉先生和賣家扯起了麻紗。
  • 「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第二種情況,土地性質兼有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即土地大部分被徵用,較常見是承包耕地、集體建設用地、村集體未分配地,土地的所有權屬於國家所有,像農村宅基地等部分土地仍屬於集體所有,但原農民未轉為居民。  第三種情況,土地性質為集體土地,但已列入城市框架範圍,土地全部仍屬於集體所有。
  • 二手房拖了十幾年未過戶 513萬元徵收補償款歸誰
    圖中房屋徵收前未過戶引發訴訟。 受訪者 供圖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 株洲市民劉先生就遭遇了這樣的煩惱,17年前買下一處自建房,因未付清尾款,遲遲未辦理過戶手續,房子在2018年要徵收,補償款達513萬元,因為這筆錢,劉先生和賣家扯起了麻紗。
  • 2021最新拆遷補償標準出爐,徵收拆遷這樣補償
    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 房屋拆遷補償的模式,你知道嗎
    小趙家的房子要進行徵收,他家的房子是用於出租的,面對房屋拆遷補償的模式,小趙有點拿不準。房屋租金部分應該怎麼處理呢?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拆遷補償存在兩種模式:一是產權調換,即用與被拆遷房屋市場評估價格相當的房屋對被拆遷居民進行補償,如果房屋的價格高於被拆遷房屋的,被拆遷居民應當支付差額;二是貨幣補償,即向被拆遷居民支付被拆遷房屋市場評估價格。
  • 北京拆遷律師團隊普法;徵收拆遷補償協議得不到履行怎麼辦?
    來年,趙先生按照約定將房屋交付給了拆遷方,拆遷方也對趙先生的房屋進行了驗收,並且出具了《房屋驗收合格證》。然而,拆遷方在此之後一直未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給趙先生全部的補償款。後又以協議書籤訂時補償款計算錯誤、補償款與之後的評估報告不符合為由拒絕支付剩餘款項。
  • 冠領拆遷律師普法;房屋徵收拆遷過程中庭院空地該如何補償?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的楊先生在自家宅基地上擁有一間合法的房屋,除了房屋以外,楊先生還有一百多平米的院落空地,房屋的土地證等手續也都非常齊全。去年,楊先生的房子被劃入了合肥市土地徵收範圍,前期的徵收流程一切正常,但當楊先生要與被徵收方籤訂補償協議的時候,徵收方卻拒絕了楊先生提出的院落空地的補償申請,雙方因此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楊先生也因此遲遲未與徵收方籤訂拆遷補償協議。楊先生認為,院落空地屬於自己家的合法財產,應該按規定獲得應有補償。
  • 小吳法官說法 | 房屋租期屆滿,承租人無權主張拆遷補償
    合同到期後,電子公司未按期向木業公司返還房屋。2018年3月,涉訟房屋納入拆遷範圍。電子公司認為其仍在租賃該房屋,故有權取得因房屋拆遷產生的各項補償款項,遂向吳中法院起訴,要求木業公司支付其拆遷補償款21萬餘元。
  • 在棚改區改造、城中村房屋拆遷中,被拆遷人這樣談補償效果更好
    想必大家都知道,拆遷補償是徵收方制定的,而且從實踐中來看,徵收方所制定的補償往往跟被拆遷人所應得的合法利益會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常常有當事人諮詢問道:棚改區改造補償低怎麼辦?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 拆遷指揮部強拆房屋 法院:拆遷要遵循先補償再搬遷的規定
    鄭先生是四川省人,在某村合法擁有一處房屋。2007年,縣政府作出《關於xx城市規劃區徵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細則的通知》。2014年,縣政府作出《關於xx片區棚戶區房屋徵收公告》,該公告中明確了徵收主體 、實施範圍等事項。 2014年8月,縣政府下設的拆遷指揮部作出《xx規劃區內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安置實施細則的通知》。同年10,拆遷指揮部作出《關於xx舊城棚改區房屋拆遷的公告》。鄭先生的房屋也在徵收的範圍內。
  • 在農村,沒有證的房屋被拆遷有補償嗎?2類情況可以,你符合嗎?
    村民面臨拆遷之後,家裡也獲得一筆高額的補償。說到徵地拆遷無不讓人感到興奮,房屋的位置處理開發區的話,那麼以後也會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擴張,這些房屋遲早會被納入徵用拆遷範圍。村民一夜暴富也是有可能的事情。當然,因為各地實施的拆遷政策不同,對於補償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一般情況下,農村徵地拆遷都是採取貨幣補償和等價置換這兩種辦法。
  • 以案釋法丨房屋拆遷補償引糾紛,誠實信用原則需遵循!
    近日,我院審結了這樣一起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兩位老人本系親兄弟,卻在古稀之年因為房屋拆遷款對簿公堂,案情究竟如何?請隨贛小法一起往下看。1案情簡介王某甲與王某乙系兄弟關係,二人均年事已高,生活在同一個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