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別蝦米之後,2021音樂產業再觀察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當蝦米音樂1月5日發布微博,宣布由於業務調整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一代人的精神角落就此落幕。

這背後是音樂產業已經發生的迭代。當蝦米音樂在四年前的版權大戰中失去先機,似乎註定了在新時代掉隊甚至漸漸失去價值空間。取而代之的,是憑藉版權優勢在此後乘風破浪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和憑社區生態打出新天地的網易雲音樂。

上一個大時代的遺響在2020年迴蕩。新一波版權爭奪,以及疫情對產業的深度影響,讓音樂產業在這一年裡新動態不斷。進入2021年,一是行業布局基本完成,二是這些動態仍處於起步階段,對市場更多可能性的探索即將發生。

隨著整個網際網路市場的人口紅利觸頂,以流媒體主導的音樂產業也正在接近發展邊界,流量、功能和版權等資源也基本進入想像力極限,如何激活存量市場和刺激付費將繼續成為2021年的發展關鍵。

市場:「一超一強」格局下的付費想像力

隨著蝦米音樂的關停,流媒體音樂平臺的「一超一強」格局更加穩固,TME和網易雲音樂拿到了絕大多數份額。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截至2020年10月我國共擁有在線音樂用戶6.218億人,而2020年我國進行過音樂內容付費行為的用戶比例為82.5%,較2017年提高25%,用戶付費習慣進一步穩定。

或可結合騰訊音樂的會員數量做一觀察,財報顯示,騰訊音樂Q3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5170萬,同比增長46%,環比淨增長達460萬,高於2020年第二季度的440萬和第一季度的280萬,在線音樂服務付費率達到8%。

值得注意的是,《Variety》指出,騰訊音樂的付費曲庫比例僅為10%,音樂流媒體業務的總營收佔比也不到30%,而「社交娛樂業務」, K歌應用以及其他現場音樂服務等業務在收入中佔到超過70%。

根據這一數據,相較於單一消費音樂內容,各平臺所提供的複合型音樂消費正在發揮拉動平臺變現和未來發展的X元素。音樂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正處於變化當中。基於這一思路,理解音樂平臺發力社交、長音頻、線上演出等融合業務會更加清晰。

下一階段,複合型消費也會是吸引用戶付費和促活固留存的關鍵。

一方面,用戶見頂帶動行業進入存量紅利時代,音樂平臺需要新的增長點來刺激消費;另一方面是2020年版權戰對內容格局影響較小,內容本身的影響力可以視為恆定量,而在此基礎上發展的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類內容成為變量,並充分融入互動娛樂的紅利期。

從TME的付費會員增長情況也可以看到,用戶付費情況目前還處於上升狀態,8%的付費比例也還有較好的增長空間,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這種增長有停滯趨勢。

在此基礎上,TME的泛娛樂生態打造的複合型消費模型,網易雲音樂的社區生態所形成的平臺粘性,分別以不同路徑實現流量收割和變現,行業想像力在2021年依然存在。

版權:從內容到話語權,新戰爭的新標的

2020年,騰訊音樂包括全球「三大」在內的大部分核心版權將在2020-2021年到期,被認為將是版權分布格局的一個拐點。

但一年過後,犀牛君發現這場版權戰爭的打法已經和2017年截然不同。

一方面,雖然雙方分別搶下一系列版權內容,但不再強調獨家合作。環球音樂將數年期的版權先後授權給了TME和網易雲;索尼音樂也與兩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關係。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版權對平臺發展的解綁。

可以參考的是,TME和網易雲先後發布了一系列鼓勵原創音樂的舉措,根據網易雲音樂公開數據其平臺原創音樂人已超20萬。相較於以大量費用把控舊版權,或許平臺認為發掘新歌尤其是爆款所能起到的拉新促活作用,要比在版權市場上拼刺刀來得划算。尤其是在短視頻的宣推效率下,打造爆款的路徑已經有跡可循。

另一方面,音樂平臺開啟更加深入的合作模式。

去年12月18日維旺迪(Vivendi)確認,騰訊控股牽頭、騰訊音樂娛樂和其他金融投資者組成的財團以300億歐元的估值購入其子公司環球音樂額外10%股份,如果交易獲批,騰訊(包括TME)等在環球音樂總持股比例將達到20%。

至此,TME已經與三大唱片巨頭分別交叉持股。今年6月,華納音樂IPO前夕,TME與騰訊控股合計控制了800萬股,佔華納音樂全部股份的1.6%。而早在2018年騰訊音樂上市前,華納音樂與索尼音樂已分別拿下騰訊音樂約2%股份。

這些投資已經不限於內容,更進一步擴展到渠道、技術和人才等更多層面。比如騰訊音樂去年對瑞迪歐、Instrumental和Wave的投資,就分別是在商業化渠道、人才培養和線上演出技術方面的投入。整體來看,這些投資都旨在補全流媒體自身的平臺基礎設施,進一步強化其作為行業新樞紐的運營和服務能力。

2020年的新戰場,新標的已不再是內容上一城一地的得失,勝負的關鍵是平臺功能和對行業未來的影響力,實現對下一階段話語權的爭奪。仿佛《一代宗師》裡的掰餅,這一次,大家比的是「想法」。

新玩法:社交、K歌、長音頻、線上演出……

從市場到行業的需求,都決定了音樂平臺需要一系列新玩法完善平臺戰略。

於是我們會看到,結合2020年線上生態發展的大環境,社交、K歌、長音頻和線上演出等邊界生態開始滑入音樂平臺,後者進入這些領域原本的競爭格局中,而其內容集群效應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比如線上演出無疑是上一年度最引人注目的「直播+」生態之一,根據艾媒諮詢《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演出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20上半年在線音樂演出用戶規模已經突破8000萬。

如騰訊音樂旗下的TME live廠牌目前已經實現常態化,2020年度完成30+場的演出,目前的贊助招商也相對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免費場次,網易雲音樂的「點亮現場行動」、摩登天空「草莓星雲」、大麥及優酷的「平行麥現場」等活動已經嘗試小額收費。其中「點亮現場行動」累計觀看直播人次超過2500萬。

又如長音頻市場。

2020年4月騰訊音樂宣布開發全新APP酷我暢聽,宣布長音頻將成為未來TME持續發力的戰略領域,隨之而來的是字節跳動、網易雲音樂、快手等多方的動作。目前據APP榜數據,企鵝FM與酷我暢聽分別進入音頻行業前五。雖然音樂平臺進入長音頻賽道以來還未建立絕對優勢,但整體來看確實有希望以集群效應打開發展空間。

還有K歌,網易雲音樂去年3月上線了新產品「音街」,並在8.0升級中放在主APP的底部導航欄;而TME產品全民K歌今年則進一步完善社交功能,上線「線上歌房」、「一鍵MV」等新功能。此外,如QQ音樂的撲通社區也進一步完善玩法,成為音樂平臺打通Z世代的快車道。

2020年的特殊生態所催生的一系列新玩法,正在等待2021年的進一步落地。

雖然目前大部分生態的盈利模式還不清晰,用戶消費習慣還待培養,但整體趨勢處於正增長當中。但下一步如何再獲得破圈效應,顯然還需要更多的發展機遇。目前作為豐富平臺打法的消費組成部分,這些玩法顯然是合格的。

江湖新勢力:短視頻融合音樂產業鏈

2020年對於音樂行業同樣關鍵的是,短視頻平臺進一步有意識地深度介入音樂產業,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音樂宣推模式,與音樂流媒體平臺搭建了某種互惠關係。

2020年8月,網易雲音樂和抖音達成合作,著力點為音樂人和音樂人作品的扶持、宣推,共同致力於"音樂+短視頻"內容生態建設。而2019年11月TME就和快手共同推出"音樂燎原計劃",去年還推出了「12號唱片」活動,打造了《不知所措》等爆款歌曲;此外,TME為微視打通了包括QQ音樂在內的資源庫。

對這一現象的解讀,可以以流媒體+短視頻類比「唱片公司+廣播電臺」的傳統生產-宣推生態,整體構成從供給到需求的模型。而短視頻打造了一種快速傳播和孵化的消費場景,並以大流量、強互動的多元化社區生態,成為新產業鏈中提供獨家資源的江湖新勢力。

由此可以觀察到的是,音樂消費正在從傳統的內容消費升級到包含音樂衍生品的多元化消費,短視頻、直播、遊戲,各種渠道都在為音樂破圈提供路徑。

值得關注的還有去年12月剛剛上線的「波點音樂」,這是一款TME旗下主打音樂短視頻的APP,顯然TME有意將整個上遊鏈條內化。

如果對比長視頻平臺在該領域的嘗試會發現其難度,一方面這勢必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另一方面很難改變短視頻用戶習慣性的使用習慣。目前來說,抖音、快手還將在較長時間內在音樂鏈條上發揮不可取代的關鍵作用。

但當短視頻成為主流的音樂消費場景之一,隨之而來的問題或許是音樂內容的同質化和過度市場化,大量以洗腦旋律和瞬時共鳴為賣點的音樂為這種場景「特供」,內容價值有限。音樂和短視頻平臺或許需要共同探索長效性的精品化邏輯。

2021年,雖然行業還存在遺留的問題,但行業格局進一步穩定為下一步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已實現的戰略布局和打法生態,有望在下一階段獲得生長契機,其底層邏輯依然是基於用戶需求對音樂市場進行擴張性探索。整體來看,有理由相信其發展趨勢還將繼續保持。

相關焦點

  • 一代文青的隕落 蝦米之後線上音樂路在何方
    2021年1月初,網絡上出現蝦米音樂將要關停的消息,看到這則消息時候,筆者我只有一絲感慨「終於要關了嗎?」  雖然蝦米音樂官方曾出面闢謠,但在今年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還是發布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並且將轉型為to B的音樂服務。
  • 蝦米音樂,漫長的告別
    2021年的第一場重要告別,來自蝦米音樂。在關停消息傳出後一個多月,終於被其官方證實。今天(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逆向去看已發生的事,會讓人更加唏噓甚至有宿命之感。即,蝦米今天的告別式,在兩年前就已進入倒計時。
  • 馬雲的音樂夢停了,蝦米音樂宣布關停,阿里巴巴再失一子
    2021年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發布聲明稱:由於業務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3 月 5 日 0 點及以後,用戶將再也無法登錄蝦米音樂。2020年伊始我們見證了疫情下的諸多別離,2021年的第一場別離,竟然是來自蝦米音樂,來自記憶中的歌單。
  • 獨家觀察|浮沉十二年的蝦米音樂,在線音樂平臺的一首輓歌
    ,2020年9月中國移動音樂活躍用戶規模Top4之後,有明顯的斷層。音樂軟體的基本功能大同小異,不適合太多平臺的共存,再加上平臺大都具有歌單功能、分享功能,用戶的遷移也十分便捷,想要更大程度上吸引新用戶、留存老用戶,就必然需要打出差異化的拳法。 有不少網友對蝦米音樂評價很高,認為「美術、推薦、小眾曲庫、分類流派、各種活動和音樂氛圍的用心程度都不是其他平臺能比的。」
  • 蝦米音樂:一座大流量時代的墓碑
    作者:郭海惟進入阿里即將年滿八周年之際,蝦米音樂通過微博宣告了自己的「死亡」。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收購,成為阿里文娛產業的「排頭兵」,一時風光無兩。八年後的今天,其卻黯然離場。蝦米創始人王皓曾在播客節目上聊起蝦米的「死因」,他認同蝦米「死在太多人不在乎上」。
  • 蝦米音樂
    蝦米音樂 2021-01-05 2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停進入倒計時,蝦米再難播放音樂
    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稱,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公告內容顯示,蝦米將於2021年1月5日10點起停止帳號註冊、會員充值、蝦幣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開啟用戶個人資料及資產處理通道;2月5日0點後,停止所有歌曲試聽、下載、評論等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停止個人資料導出或下載,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
  • 沒人能救蝦米音樂
    AI藍媒匯 2021-01-06 12:10:53 彼時的馬雲還是馬爸爸,再加上網際網路大佬與天后的組合效應,於蝦米音樂首發上線的《風清揚》,很快躥上了流量高峰。一經上線,登上微博熱搜,搶佔知乎熱門話題,歌曲連結迅速刷爆朋友圈,並一躍成為微信資訊熱點事件,當時微信指數近5000萬,並一舉拿下了蝦米音樂熱歌榜第1位。連帶著,蝦米音樂也等來了久違的流量盛宴。
  • 紅星觀察|曾經小而美的「蝦米音樂」如果真的被關閉 怪誰?
    網傳蝦米音樂要關閉微博截圖曾經小而美的蝦米音樂 有相對最完整的歌曲資料庫知乎上2012年有個帖子標題是「蝦米網最近五年內會倒閉或者沒落嗎」,雖然從2012年到現在,蝦米音樂早已撐過了五年,但如今蝦米音樂再一次遭遇「關閉」傳聞,從昨天到今天,網友湧進蝦米音樂官博下求證
  • 蝦米音樂被阿里收購一時風光無兩 如今卻黯然離場
    進入阿里即將年滿八周年之際,蝦米音樂通過微博宣告了自己的「死亡」。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收購,成為阿里文娛產業的「排頭兵」,一時風光無兩。八年後的今天,其卻黯然離場。蝦米創始人王皓曾在播客節目上聊起蝦米的「死因」,他認同蝦米「死在太多人不在乎上」。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
    再有情懷、有回憶、有故事,大家打開音樂 app 還是為了聽歌,而騰訊此時已迅速迎頭趕上了浪潮。▲ 知乎用戶評論2015 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深受阿里大文娛器重,但它沒想到,騰訊 QQ 音樂和海洋音樂聯手合併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TME,拿下了在線音樂平臺佔比高達 90% 的版權,從此一騎絕塵。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蝦米音樂|蝦米網|網易雲|阿里巴巴
    在此之後,隨著阿里戰略失誤、輸掉版權大戰、團隊頻繁換血,蝦米一步步滑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從昔日風光無兩的音樂巨頭,到如今淪落到阿里版圖的邊緣位置,頻繁傳出被併購、被關閉的消息。而三年後,王皓決定繼續實現他的音樂夢想,創辦蝦米:「蝦米一直是希望幫助音樂人的,只是五年前我會更多推作品,而今天是做平臺,目標其實都沒有變,我真的希望音樂人可以過得好。」也因此,蝦米開啟了在線付費模式的先河:用戶把歌曲傳上蝦米,聽眾想下載則需要付費,蝦米再拿這筆錢支付音樂方的版權費用。
  • 蝦米音樂怎麼申請退款 蝦米音樂什麼時候關閉停止服務時間
    1月5日今天,蝦米音樂官博正式發布了官方聲明表示停止服務,在公告中明確了停止服務時間,以及相關的退費也做出了說明,那麼,蝦米音樂什麼時候停止服務?怎麼申請退款?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蝦米音樂什麼時候關閉停止服務時間  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 蝦米音樂為何被傳關停?
    網傳蝦米音樂2021年1月關閉 回應:不予置評11月29日,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用戶表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其在評論中還稱,"太可惜了,即使單純看音樂分類和專輯單曲EP等分類,至今也是蝦米最專業"。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趁著蝦米音樂留給用戶的緩衝期(關停時間2021年2月5日)(比起某筆記軟體那突然的關停讓用戶連資料都無法備份的情況算良心了)。我們來看看如何把蝦米音樂中的歌單轉移到QQ音樂、酷狗音樂、酷狗音樂、咪咕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吧。放心,轉移的方式比較的簡單,不用你一首一首歌的去重新添加。
  • 阿里的蝦米黯然離場,音樂的夢想無處安放
    文|FN商業 2021年第一場別離,來自蝦米音樂。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屆時,蝦米音樂App將從應用商店下架,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也將停止,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將保留至3月5日0點。
  • 天天動聽、蝦米音樂相繼倒下 阿里不懂音樂?
    蝦米音樂或將關停的消息被曝出,截圖自微博對於這一系列傳聞,阿里巴巴表示不予置評。有這樣的傳聞並不意外,蝦米音樂自2013年被阿里收入麾下之後,曾憑藉音樂分類和用戶推薦等特點,一度擁有超2000萬用戶,而在五年後,據Quest mobile數據顯示,蝦米音樂的月活僅為2.27萬。
  • 蝦米音樂何以黯然離場?
    蝦米音樂近日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一款被一代人認為是青春記憶的APP黯然離場。  背靠阿里巴巴集團的蝦米音樂,與涵蓋QQ音樂、酷我、酷狗音樂的騰訊系,及網易雲音樂曾被看做三大數位音樂平臺。
  • 蝦米音樂落下帷幕,網際網路仍將繼續改造音樂
    近20年來,網際網路對音樂產業的改造和重塑一直越來越深入,音樂產業的價值開發也幾乎以疊加的速度在進行。某種程度上,這就是「音樂的複利」。作者 | 龐夢圓中國音樂產業的網際網路歷程一定大於蝦米的一生,這個歷程中有許多新產品、新形態的誕生,也有許多的消亡。
  • 蝦米音樂關閉,中國在線音樂該何去何從?
    2020年11月29日,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發微博陳,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1月份關閉。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蝦米關停的新聞層出不窮,直到2021年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