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此生最大敗筆,兩廢立太子,最終九子奪嫡!愛之深,恨之切

2020-12-23 騰訊網

今天我們聊一聊大清朝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帝的一生,可謂是英明神武、功高蓋世,他在位期間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遏制沙俄擴張,親徵準噶爾,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偉大局面。

康熙十三年,赫舍裡皇后為康熙帝生下第一位嫡子胤礽,僅僅兩個時辰後,就因為產後大出血而香消玉殞。最愛的女人突然薨逝,讓二十一歲的康熙悲痛萬分。因為與赫舍裡皇后的感情深後,讓康熙對胤礽也十分疼愛,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

次年,早朝上康熙突然宣布要立剛滿一歲的胤礽為太子,滿朝譁然,尤其遭到八旗子弟的反對。然而,康熙並不買帳,依然力排眾議,為太子舉行了隆重的立儲大典。

康熙對這位太子,寄予厚望,為培養一位合格的繼承人,可謂煞費苦心,破例把皇子帶在自己身邊撫養。在康熙的悉心培養下,胤礽也逐漸成長為一個彬彬有禮,通曉滿漢文字,精於騎射的優秀少年。

好景不長,隨著胤礽逐漸成長,他開始變得驕傲自滿,懶惰懈怠,歌舞聲萍、阿諛奉承也不斷地侵蝕著這位年輕的儲君。而這些,也正為他悲劇人生的開始!

二十九年七月,康熙親徵葛爾丹,途中患病。病痛中十分想念胤礽,於是傳旨讓其前來相見。誰知胤礽竟毫不關心父親的身體,這深深刺痛了康熙的心,父子關係開始出現隔閡。

長大後的胤礽,經常肆意凌虐大臣,甚至連滿洲親貴也不放在眼裡,對眾兄弟也都十分的冷漠。種種行為,加上其他皇子們出於嫉妒的挑撥離間,康熙遂下令廢黜太子胤礽。

廢黜太子不久之後,皇三子胤祉告發皇長子胤褆授意喇嘛用巫術魘魅胤礽之事。這才讓康熙了解到,諸位皇子爭奪儲位的鬥爭已經白熱化,九位皇子,甚至諸多大臣都牽連其中。於是再三考慮,還是在康熙四十八年決定復立太子胤礽。

然而,被復立的胤礽不但沒有悔改,反而變本加厲。竟然策劃謀反,逼康熙退位,這波操作,直接戳到了康熙的痛點,讓他怒不可遏,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不得不在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廢黜太子。

兩度儲君的廢立,造成長達20餘年的諸皇子為奪儲位的結黨爭鬥,讓晚年的康熙心力憔悴,致使吏治懈怠,朝中黨派林立,官場腐敗之風頗盛,直接影響到社會安定,可謂康熙帝此生最大的敗筆!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駕崩,皇四子胤禛登上皇位。至此,九子奪嫡才畫上句號!

相關焦點

  • 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
    春風無十裡|文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如果說起歷史上最激烈的帝王爭奪戰是什麼呢,清朝的「九子奪嫡」是一定能排上前三的,不過都說「九子奪嫡」很激烈,那到底有多激烈呢,其實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激烈程度。
  • 康熙帝廢立太子之紛爭
    長子胤禔是惠妃納喇氏所生,所以不得立為太子。二子胤礽出於康熙帝第一位皇后;大臣索尼之孫女赫舍裡後,立為太子。三子胤祉封郡王,四子胤禛、五子胤祺、七子胤祐、八子胤禩均封貝勒(六子胤祚早卒)。各位皇子各自結交權臣,招納門客,植黨互鬥。二、一廢太子。
  • 「九子奪嫡」弄的皇子下場很慘,為什麼他們不無憂無慮當個王爺?
    不幸的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讓其晚年頗為不幸,最後的繼承人,在後世也是飽受爭議。那麼這麼多皇子,就不能安心做個富貴閒人嗎?其實康熙最終長大的兒子也有二十個,並不是每個人都參與的奪嫡,可見有人並不熱衷於皇位,為何偏偏是這九個?這其中有各種原因。
  • 雍正繼位後,「九子奪嫡」各位阿哥的真實下場
    九子奪嫡,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0個兒子和8個女兒活到成年。諸子均隨「胤」字,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帝王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一、胤禔(yìn zhī)(1672年-1735年)清聖祖康熙帝庶長子,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殤,故為皇長子。母為惠妃納喇氏。1698年封為直郡王,1708年因魘咒太子胤礽,謀奪儲位,被削爵幽禁,在高牆內度過27個春秋,63歲逝世。
  • 太子兩次被廢,為皇位眾阿哥機關算盡,請看九子奪嫡背後的故事
    太子兩次被廢,為皇位眾阿哥機關算盡,請看九子奪嫡背後的故事 2020-12-09
  • 九子奪嫡:因為兩隻死鷹,八阿哥胤禩就當不成皇帝?和死鷹沒關係
    但是在康熙晚年,康熙要考慮繼承皇位之事,但子嗣眾多,所以掀起了」九子奪嫡「的事件,此事件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激烈的皇儲爭奪戰。胤禩能力出眾,深受康熙帝喜愛在康熙帝眾多的子嗣中,八阿哥胤禩在宮廷眾人中的口碑甚佳,歷來有「八賢王」之稱,德才兼備的八阿哥最終為何會奪嫡失敗?他最強大的對手四阿哥胤禛又有何過人之處?最終取得勝利。這讓世人難以理解,難道康熙識人不準?
  • 九子奪嫡:一廢太子,6位皇子受到牽連,為何僅大阿哥被圈禁終生
    太子被廢、儲位虛懸,讓諸位皇子之間的皇位爭奪逐漸公開化、明朗化,再加上之前和太子胤礽交往的皇子,以至於皇長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共計6位皇子被捲入了這場儲君之權和皇權之間的鬥爭。
  •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晚期,皇子們為奪帝位,相互內鬥的宮廷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分為二派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 大美薊州之廢太子允礽園寢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到北京。命在皇帝養馬的上駟院旁設氈帷,也就是帳篷,給胤礽居住。又命四子與長子共同看守。這兩傢伙陰謀可算得逞了,也樂得這個看守的差事。當天,康熙帝召集諸臣於午門內,宣諭拘執皇太子胤礽之事。康熙親撰告祭文,於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將廢皇太子幽禁鹹安宮,二十四日,頒詔天下。皇太子從康煕十四年初立,至康煕四十七年初廢,長達33年之久。
  • 康熙晚年有「九子奪嫡」,而乾隆有17子,其傳位為何卻風平浪靜?
    這個問題不能從皇子數量的因素去考慮,真要論皇子數量的話,康熙帝共有35個兒子啊,而乾隆帝只有17個皇子,還沒康熙帝的一半多呢。真正導致康熙、乾隆兩朝皇子爭鬥情況差別的是傳位制度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 康熙年間九子奪嫡,四皇子的逆襲,依靠的究竟是什麼?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天子之怒,伏屍千裡,血流成河,天子之樂,百官驚顫,萬民安康。然而在每一個朝代關於這至尊之位,都會引發皇室的一場腥風血雨。父子因爭奪皇位,形同陌路,兄弟因爭奪皇位,手足相殘。細數歷朝歷代的奪位之爭,最令人心驚肉跳的,莫過於在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那么九子奪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康熙時期,為何會發生「九子奪嫡」?安安穩穩做個王爺不好嗎?
    在中國歷史上,皇子爭奪皇位之事基本上貫穿了封建王朝的始終。只是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相比於歷史上其他爭儲事件無疑更加精彩、更加殘忍些,而且歷史上僅此一例。因此「九子奪嫡」便成了很多歷史愛好者茶餘飯後的談資。那麼,這裡很多人就會問,康熙的那些兒子安安穩穩地做個王爺不好嗎?非要冒那麼大的風險去趟這趟渾水。
  • 康熙朝「九子奪嫡」的時候,甄嬛、若曦、晴川都在幹什麼?
    「九子奪嫡」,發生於康熙皇帝諸位皇子之間的儲位之爭,其持續時間之長、爭奪手段之毒辣、最後結局之慘烈均為歷史之最。自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胤礽首次被廢,「九子奪嫡」正式拉開帷幕;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駕崩,皇四子胤禛登基為帝,成功升級為雍正皇帝;再到雍正皇帝登基後血腥清算昔日奪嫡政敵,圈禁甚至毒殺皇室兄弟;甚至,直到乾隆朝初期的「弘晳逆案」被扼殺後,「九子奪嫡」才算正式結束。 也就是說,歷史上的「九子奪嫡」橫跨三朝、持續30餘年。
  • 康熙朝出現的「九子奪嫡」,到底怎麼回事?一場兄弟之間的淘汰賽
    康熙皇帝之前,清朝並未就建儲、傳位等事宜予以明確規定,康熙皇帝明立太子的決定雖然對當時的平亂起到了一定積極意義,但也為以後的「九子奪嫡」事件埋下了禍根。作為一位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開明帝王,康熙皇帝對於皇子的教育重視程度,遠超清代任何帝王。
  • 《雍正王朝》中太子真的是昏庸無能嗎?為何兩次被廢?
    《雍正王朝》作為20年前的老劇,至今還能在各大衛視重播,可以說和裡面精彩的劇情以及演員精湛的演技息息相關,裡面的最精彩的就是貫穿前面劇情的九子奪嫡,作為九子奪嫡中最先被淘汰出局的太子胤礽在電視劇中給人一種昏庸無能,爛泥扶不上牆,而且還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有染,但是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九子奪嫡,為何最後的贏家是他
    最近在看一部經典老劇,這部劇由香港亞視拍攝製作,於1995年1月份首播,片名叫做君臨天下,共40集,分上下兩部。上部叫君臨天下之九子奪嫡,下部叫君臨天下之血濺太和殿。參加康熙帝位爭奪的有九個皇子,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九子奪嫡。這九子又分成5波勢力。大阿哥的一派,二阿哥也就是太子一派,三阿哥一派,四阿哥一派,還有一派,前期叫八阿哥派,後期叫十四阿哥派。在這五派勢力中,首先排除的是三阿哥派,在這部電視劇中,沒有講三阿哥派。其次是大阿哥派,大阿哥為人比較愚蠢,身邊也沒有什麼能人異士,稍微的折騰下,就被人陷害給關起來了。
  • 清朝康熙帝九子奪嫡後,雍正給兄弟改名,看滿文和滿語演化歷史
    康熙帝在位的時候曾經多次立皇太子,後來由於他一直在位,皇太子到了四十歲還只是皇太子,這無形中構成了內部的權力紛爭。皇太子被廢了之後,又重新確立,最後又被廢了。康熙皇帝在位期間,接班人的鬥爭一直沒有消停過,這不可避免的帶來了站隊,因為每個勢力都想最終成為勝利者。
  • 他天資聰穎,被視為康熙繼承人,卻兩次被廢,催生新的立儲君制度
    公元1676年,康熙皇帝的二阿哥被冊立為皇太子,第二天便向全國宣布。胤礽在政治上的確是展示了過人的天賦,所以康熙皇帝非常的喜歡他。但是,胤礽雖然能力強,卻是一個十分不仁義的人,康熙只能含淚把他廢掉。在兩次廢除又冊立之後,胤礽最終被關起來直到去世了。從這之後,康熙帝再也不敢冊立太子了,改為用遺詔立太子,是後來雍正皇帝秘密建儲制的雛形。
  • 雍正繼位後,善待廢太子全家,為何不肯放囚禁14年的大阿哥胤褆?
    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事件就是中國封建王朝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皇子爭儲之戰。 本來早在1675年,康熙帝最疼愛的孝誠仁皇后的嫡長子胤礽在當滿周歲的時候就已經被冊封為皇太子。
  • 雍正繼位後,善待廢太子一家,為何就是不肯赦免圈禁14年的大阿哥
    歷來君王寶座下的臺階,多是由森森白骨鋪就,這個形容也形象的體現了皇位競爭的激烈,提到皇位競爭,清朝的九子奪嫡在歷史上是排得上名號的,後來四阿哥胤禛從諸多皇子中勝出,才規定不再公開立太子,以避免皇家的手足相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