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發生於康熙皇帝諸位皇子之間的儲位之爭,其持續時間之長、爭奪手段之毒辣、最後結局之慘烈均為歷史之最。自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胤礽首次被廢,「九子奪嫡」正式拉開帷幕;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駕崩,皇四子胤禛登基為帝,成功升級為雍正皇帝;再到雍正皇帝登基後血腥清算昔日奪嫡政敵,圈禁甚至毒殺皇室兄弟;甚至,直到乾隆朝初期的「弘晳逆案」被扼殺後,「九子奪嫡」才算正式結束。
也就是說,歷史上的「九子奪嫡」橫跨三朝、持續30餘年。在此期間,除了忙於朝堂爭奪、政治鬥爭的諸位皇子們,他們身後的女性也不可避免的被動捲入這場鬥爭。比如電視劇《步步驚心》中的「馬爾泰·若曦」,比如電視劇《宮》中的「洛晴川」,甚至宮鬥劇《甄嬛傳》中的「甄嬛」也曾在此期間發揮過作用。
那麼,在康熙朝發生「九子奪嫡」的時候,這三位被我們熟知的劇中角色——甄嬛、晴川、若曦都在幹什麼呢?
甄嬛
「甄嬛」的歷史原型為雍正帝妃嬪——熹妃鈕祜祿氏,乾隆帝的生母。乾隆皇帝登基後,尊其為「聖母皇太后」,徽號為「崇慶皇太后」,崩後追諡「孝聖憲皇后」。
根據《清史稿·后妃列傳》的記載,鈕祜祿氏「為天下母四十餘年,國家全盛,親見曾玄」,乃係清朝歷史上壽命最高、最享福的皇太后。
另據《清玉蝶》的記載,鈕祜祿氏於康熙四十三年被康熙皇帝指婚給當時的皇四子胤禛為「使女格格」。也就是說,鈕祜祿氏親眼見證了「九子奪嫡」30餘年間的整個過程。
鈕祜祿氏雖然出身滿洲名門——鈕祜祿氏家族,和康熙朝輔政大臣遏必隆同屬一支,但其並未給皇四子胤禛帶來任何外戚幫助,彼時的鈕祜祿家族幾乎全部站位於皇八子胤禩身後,為堅定的「八爺黨」勢力成員。
可儘管如此,鈕祜祿氏仍舊是皇四子胤禛奪嫡成功的第一功臣,就因為她為胤禛生育了一位讓康熙皇帝「見即驚愛,命養育宮中」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曆。
在康熙皇帝生命的最後一年——康熙六十一年的三月份,康熙皇帝連續兩次見到了已經10歲的弘曆,甚至還專門要求見了見弘曆的生母鈕祜祿氏,並連聲稱其「有福之人」。除了將弘曆養育宮中、親自撫養外,康熙皇帝甚至在臨終之際還給出過「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的斷言。
很明顯,弘曆的優秀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康熙皇帝對皇四子胤禛的看法和態度,也絕對影響了康熙皇帝最終的傳位決定。
若曦
「若曦」雖為虛構人物,但卻也有著具體的歷史人物對照,那就是雍正皇帝的結髮妻子——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
康熙三十年,由康熙皇帝親自指婚,烏拉那拉氏成為皇四子胤禛的嫡福晉。按照雍正皇帝的說法,烏拉那拉氏乃係「祥鍾華胄,秀毓名門」的所在。那麼,她的背景究竟有多強大,才會被直接指婚給當朝皇子為嫡福晉?
烏拉那拉氏的父親——費揚古,官至「內大臣」、「九門提督」,沒啥值得炫耀的。但這位爺的青少年時期卻有過一段極為顯赫的經歷——曾被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於內廷養育」。能和皇太極攀上關係,烏拉那拉氏的背景到底有多強大,可想而知。
至於烏拉那拉氏在「九子奪嫡」期間的貢獻,雍正皇帝曾經給出過明確說明:
今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皇帝恩命作配朕躬,結褵以來,儉以持躬,恩能逮下,綜內政庶務,而靜正鹹宜,孝順恭敬始終一致。
在皇四子胤禛忙於奪嫡之爭的過程中,烏拉那拉氏以嫡福晉的身份實際執掌四爺府的一切內政庶務,為其省去了一切後顧之憂。常言道「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烏拉那拉氏就是雍正皇帝背後的偉大女性。
晴川
「晴川」的歷史原型為皇八子胤禩的嫡福晉——郭絡羅氏。這個在電視劇中清純可愛、勇敢善良的女子,在清朝歷史上可絕對不是個善茬,甚至能讓皇八子胤禩對其俯首帖耳、言聽計從。
郭絡羅氏的「悍婦」形象,曾被清朝官方文獻明確記載,甚至連康熙皇帝都曾因此而嚴厲訓斥過皇八子胤禩。根據《清實錄·聖祖實錄》的記載,太子胤礽首次被廢時,康熙皇帝就曾因此而訓斥過皇八子胤禩:
胤禩又受制於妻,妻為安郡王嶽樂甥,嫉妒行惡,是以胤禩尚未生子。
除此之外,《永憲錄》也對郭絡羅氏的具體形象有過描述:
胤禩之妻暴戾不仁,侮辱其夫,甚屬不婦,胤禩亦甚懼其妻。
歷史上的郭絡羅氏乃係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康熙朝時期的安親王一脈黨羽遍布、勢力強大,乃係皇八子胤禩奪嫡的重要擁護力量。再加上郭絡羅氏精於算計、擅長拉攏,逐漸成為皇八子胤禩背後的「智囊」。「九子奪嫡」期間,皇八子胤禩的一系列奪嫡動作和整體計劃,幾乎全部出自郭絡羅氏的規劃和安排。
也正因如此,雍正皇帝對這個弟媳極為厭惡,曾經數次稱其「更屬殘刻、暴戾不仁,允禩平日甚畏之」;再加上雍正朝初期,郭絡羅氏對雍正皇權的種種蔑視、挑釁言行,甚至在雍正皇帝下令將其「逐回母家」後,依然「毫無畏懼,忿然而去」。於是,雍正皇帝生氣了,而且生氣的後果極為嚴重,下令「令庶人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其辜」。
賜自盡,已經不能化解雍正皇帝的心頭之恨,還要挫骨揚灰才行。郭絡羅氏在康熙朝的「悍婦」表現,在雍正朝的不可一世,可想而知。所以,「九子奪嫡」期間的晴川,才是真牛!
後記
俗語道:「戰爭,讓女人走開」,「九子奪嫡」雖然是男人之間的朝堂之爭、權力對決,但卻也不可避免地牽扯到了他們背後的女性。因為外戚家族的影響,因為生育子嗣的特殊功勳,更因為自身的聰明才智,這些女性竟也能在這場奪嫡之爭中發揮了不容替代的巨大作用。
只是,男人之間講究個「成者為王敗者賊」,和他們綁在一起的女性們自然也會如此。「甄嬛」和「若曦」,因為站在雍正皇帝身後,而走向了人生巔峰;「晴川」卻因為站在皇八子胤禩身後,落得了「被賜自盡、挫骨揚灰」的悲涼下場。此即為時也、命也。
參考文獻:《清史稿·后妃列傳》、《清實錄·聖祖實錄》、《清實錄·世宗實錄》、《永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