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蜜蜂養殖業中,養蜂人是最害怕蜂場附近有大黃蜂出現的,因為一隻大黃蜂可以在幾分鐘獵食幾十隻蜜蜂,養殖的蜜蜂在野生大黃蜂前,是毫沒有反擊之力,讓蜜蜂養殖業損失巨大的。在食物鏈中,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之一,但在野外情況之下,大黃蜂雖兇猛,野生蜜蜂也能反殺大黃蜂,而且招式非常奇特:就是一群蜜蜂,群起抱住大黃蜂,讓大黃蜂溫度升高,悶殺大黃蜂。
在昆蟲世界中,大黃蜂的體長一般有45毫米,翼展75毫米,毒刺有6毫米長,相對於其它蜂類來說,是體大身長毒性也大,所以大黃蜂是一種兇猛獵食的昆蟲,以蜜蜂、其它昆蟲等為食。
這一場蜂類的戰鬥,大黃蜂的戰鬥力明顯佔據上風,大黃蜂一打十隻蜜蜂不成問題,一打一百也有可能,幾十隻大黃蜂可輕易消滅上千隻蜜蜂。若在野外,蜜蜂遇到大黃蜂就無路可逃?
在野外情況,大黃蜂偵察兵發現了蜜蜂蜂巢,也不敢獨闖蜂群,因為一隻大黃蜂獨闖蜜蜂蜂群,不會是「狼入羊群」,蜜蜂一般不會攻擊,但受到攻擊,蜜蜂也會反擊的,所以大黃蜂偵察兵發現蜂巢後,會通知其它大黃蜂,幾十隻大黃蜂群體才敢攻擊蜜蜂蜂巢。
蜜蜂受到大黃蜂攻擊時,不會坐以待斃的,蜜蜂反擊大黃蜂的招式非常獨特,那就是群起抱住大黃蜂,並通過振動升高體溫,由於大黃蜂耐受溫度低於蜜蜂的耐受溫度,大黃蜂承受最高溫度為47攝氏度,而蜜蜂為48攝氏度,就憑藉這一度的溫度差,大黃蜂就會散熱不行喪失機能而熱死,當然蜜蜂群中抱住大黃蜂的蜜蜂裡層也有些因溫度升高熱死的,但蜜蜂群贏在數量多!
幾千年來,大黃蜂雖佔據上風,也並不能輕易消滅蜜蜂,是因為它們在相互較量中,進化出相應招式克制對方,蜜蜂蜂群通過抖動翅膀,提升周圍溫度,要是能將大黃蜂圍住是最好的,蜜蜂知道刺傷不了大黃蜂,卻通過比大黃蜂更耐熱,將大黃蜂圍住,將其熱死燜死。
這一場蜂類的戰鬥,據有關數據表明,只有野外的亞洲蜜蜂才會用「熱球戰」用熱死燜死亞洲大黃蜂,其它的歐洲蜜蜂等卻不會用這一招,也許這就是大自然的適者生存的法則,為了躲避天敵,它們在相互進化!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