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農村的養蜂人,最怕遇到的問題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你:最怕胡蜂!所以很多養蜂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有意地尋找胡蜂,並將它們一鍋端掉。這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養蜂人在日常的工作中,最怕的難道不是被蜜蜂叮咬嗎?
其實依靠紗網等現代化工具,以及對蜜蜂習性的了解,養蜂人並不懼怕蜜蜂的叮咬,而胡蜂雖然是蜂類的一種,但是它們卻極具攻擊性,尤其是對蜜蜂的危害,甚至能毀了蜂農全部的心血。
蜜蜂與胡蜂的糾纏
胡蜂堪稱蜜蜂的天敵,它們會將遇到的沒一隻蜜蜂殺死,而且擊殺蜜蜂的手段十分殘忍,直接將蜜蜂「斬首」。
大多數胡蜂體型都要比蜜蜂大一倍左右,而且攻擊性也比蜜蜂強許多,所以在日常的遭遇戰中,蜜蜂不是胡蜂的對手。比如在東亞地區,蜜蜂與胡蜂的纏鬥是永無止境的,蜜蜂的氣味在胡蜂的嗅覺裡面,就像是行走的蜜糖一樣,一旦蜜蜂被胡蜂盯上,那麼將是災難級別的危害。
胡蜂發現蜜蜂巢穴時,會先與蜜蜂發生一場大戰,將蜜蜂個體清除得差不多了,然後就會侵佔其巢穴,接著就將蜜蜂的蜂蛹、幼蟲等吃掉,可以這麼說,一旦蜜蜂被胡蜂盯上,沒有人工幹預的話,蜜蜂就會被胡蜂「滅門」。
所以對於養蜂人來說,胡蜂的危害遠遠大於自己被蜜蜂蟄,這點在全球養蜂人群體中早已形成共識。
比如2019年,人們在美國華盛頓州西北部第一次發現了金環胡蜂之後,立刻引起了美國人的警覺,並迅速致力於金環胡蜂的防治。可即便如此,在2020年10月份的時候,當地的生物學家,依然在華盛頓州發現了金環胡蜂的「作惡」行徑,它們襲擊了一個蜂巢,將其摧毀並佔有。
蜜蜂世界的大戰,是相當慘烈的,它們往往會纏鬥到不死不休,由於蜜蜂體型較小,也不是戰鬥蜂類,所以根本不是體型更大,戰鬥力更強的胡蜂的對手,所以在蜜蜂與胡蜂的大戰中,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蜜蜂被「滿門抄斬」。
對於養蜂人來說,一旦養蜂的場所被胡蜂發現,將會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而對於生態環境來說,缺少蜜蜂的授粉,輕則該年份的果實受影響,重則會導致某些珍貴植物滅絕。
糞便糊牆,天敵退散
正面相博打不過,但蜜蜂也並不是就坐以待斃了,它們會想出各種方法以應對胡蜂的襲擊,其中用糞便「糊牆」就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一招。
昆蟲學家希瑟·馬蒂拉等人在越南及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國家裡面,發現這裡的蜜蜂巢穴入口處,常常會有黑色的斑點,然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蜜蜂巢穴入口處卻沒有類似的發現,這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
隨後他們便對該黑色斑點進行化驗,結果表明這些黑色的斑點其實是各種動物的糞便,比如牛、雞等。
研究者們在越南的一處養蜂場觀察了數百小時,最終弄清楚了這些糞便斑點的作用。原來蜜蜂一旦探知道自己將會被胡蜂攻擊之後,會馬上在巢穴入口處的泥壁上塗上較多的糞便,而胡蜂到來之後,發現入口處有這多麼多糞便之後,便會減少它們在附近的逗留時間,甚至放棄進攻。
一般來說,蜜蜂巢穴的入口,對於胡蜂來說是太小的,所以它們在攻擊蜜蜂時,會將入口擴寬,而沾有糞便的泥土,似乎讓胡蜂感到厭惡,從而致使它們放棄這一攻擊行為。
另外,根據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研究蜜蜂感知和行為的專家拉斯·奇特卡的描述,糞便對於蜜蜂來說,可能是一種氣味偽裝,因為胡蜂通常會利用蜜蜂香甜的氣味找到它們,而難聞的糞便氣味,會遮蓋住,或者幹擾到蜜蜂氣味被胡蜂感知到,從而讓胡蜂減少找到蜜蜂巢穴的概率。
蜜蜂的這一行為讓我想到了一個笑話,說「一農婦如何擊退一百個壯漢?舀一瓢糞就可以了」,看來糞便的威懾力,在人類、動物世界中都是通用的。
科學家們的這一研究發現,刷新了我們的認知,拿起和操縱某樣東西,一直是被視為使用工具的現象,這點以往只在大猩猩等少數動物的身上被發現過,如今蜜蜂的這一行為顯然已經能算是使用工具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一發現,將會有助於養蜂人對胡蜂的防治工作,減少蜜蜂被胡蜂攻擊的現象。不管怎麼說蜜蜂能想出用糞便來嚇退天敵,都是極為有創意的做法。
(關注我,看有趣有料的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