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鎮江】原來鎮江有這麼多歷史悠久的寺廟……

2021-02-16 鎮江發布

江天禪寺始建於東晉建武年間(317—318年),初名澤心寺。唐代,名僧裴頭陀為修復澤心寺,在水邊挖到黃金,後由皇帝敕名金山寺。自唐以來,民間習慣稱其為金山寺,金山寺寺宇規模宏大,全盛時期有僧侶數以萬計。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趙恆夢遊金山,後改寺名為龍遊寺。宋朝政和四年(1114年),徽宗趙佶奉道教,復將龍遊寺改為神霄玉清萬壽宮,號稱天下神霄第一。金山網整理
  清康熙帝南巡時賜名江天禪寺,寺名沿用至今。金山寺屢遭活劫,尤以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大火為最,300餘間建築物化為灰燼。解放後,經過主持慈舟的努力,於1985年開始修復消失三十多年的大雄寶殿,於1990年建成。

定慧寺相傳始建於東漢興平元年(194年)。原名普濟寺,宋朝時稱普濟庵,元祐年間僧了元主持復寺名。
  元代改稱焦山寺,後毀於火,明宣德年間重建。金山網整理
  清康熙帝南巡來焦山時改名為定慧寺,取自佛家用語「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直沿用至今。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產辦焦山佛學院,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共招四屆學僧近300名,每屆學制三年。定慧寺規模宏大,明代為全盛時期,參禪的僧侶達數萬人。定慧寺在佛教禪寺中有著顯赫地位,曾有「十方叢林」、「歷代祖庭」之稱。

甘露寺創建年代眾說不一,至少已有一千餘年。據說始建於東吳甘露年間(265—266年),故名「甘露寺」。
  又說唐代寶曆年間(825—827)有甘露降北固山,因其祥瑞潤州刺史李德裕建寺,名甘露寺。  甘露寺原在山下,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真宗趙恆詔修移建於山上。甘露寺規模宏大,宋代有僧侶500多人。明、清是全盛時期。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有行宮。

超岸寺位於玉山遊園南,始建於元至大三年(1310),名曰玉山報恩寺。清康熙帝賜名超岸寺,取自佛家用語「超度眾生,共登彼岸」。
  清鹹豐三年(1853)毀於太平軍戰火。至光緒十七年(1891)陸續復建,歷經二十多年恢復原有規模。金山網整理
  超岸寺曾是金山寺下院,興盛時與焦山定慧寺、金山江天禪寺齊名。
  民國十三年(1924),住持守培在此興辦鎮江第一所佛學機構玉山佛學院,至抗日戰爭爆發時,共培養學僧120餘人。

鶴林寺位於磨笄山北麓,始建於東晉大興四年(321),原名竹林寺,俗稱「古竹林」。
  開山之祖一說是法安禪師,一說為馬素禪師。傳南朝宋武帝劉裕年少時家貧,常至竹林寺附近山中砍柴,一日休憩見數隻黃鶴在頭頂飛舞,實乃異象,稱帝後,將竹林寺改名為鶴林寺。
  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713—756),僧人元素任住持,寺名古竹院。鶴林寺在唐時規模較大,據說出了山門就到城門,唐末毀於薛朗、劉浩之亂。
  至宋紹興年間(1131—1162)重建,被賜名報恩光孝禪寺,後又恢復鶴林寺名。金山網整理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復毀,至弘治年間(1488—1505)僧人了心修復殿宇,萬曆年間(1573—1620)郡守鍾庚陽招僧人德乘主持,由吏部尚書陸光祖捐金復寺。  清乾隆初年復毀,乾隆十二年(1747)又修復,清末以後屢遭戰火。今僅存大殿。

竹林寺位於南郊夾山北麓,始建於東晉,初名夾山禪院,東晉法安禪師始建。唐時成為鶴林寺下院,後圮廢。
  明崇禎年間(1635年前後)僧林皋重建寺廟,因四周修竹環抱,故改名竹林寺。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時,曾留住竹林寺,親題寺匾。
  雍正十一年(1733年)詔令重建,殿宇僧舍259間,建築規模宏大,為鼎盛時期。
  鹹豐六年(1856年)太平軍與清兵在南郊作戰時,寺毀於戰火。  鹹豐八年(1858年)重建,兩年後又毀。金山網整理
  同治三年(1864年)復建,規模已不如前。
  民國十七年(1928年),方丈靄高主辦竹林寺佛學院,歷五屆,共培養學僧200餘人。
  竹林寺幾經火毀,抗日戰爭中破壞嚴重。今不存。

招隱寺位於南郊招隱山(原名獸窟山)中,最初創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傳戴顒曾隱居南郊一山中,南朝宋武帝劉裕招其出仕,其拒不出山,故山名曰招隱。
  後戴顒之女捐宅建寺,故名曰招隱寺。招隱寺殿宇宏麗,不負盛名 。唐宋以來,幾經興廢。招隱寺本在山巔,一說唐末毀於薛朗、劉浩之亂,至五代於半山重建。一說明嘉靖年間,僧人正讓奉郡守林華之命與半山重建。金山網整理
  清鹹豐年間,毀於戰火,同治、光緒年間,僧人慧傳重建大殿,規模已不如前。
  抗戰時,復遭日寇毀壞。今不存。

圓通寺位於南郊觀音山(菊花山),傳山中曾有一洞,可通至東海。觀音菩薩雲遊十方途經此山,駐錫於洞中參禪布道,故名觀音洞,山便稱作觀音山。
  圓通寺始建於南唐至北宋年間,由普濟禪院(今焦山定慧寺)僧人來此結廬安居,後漸成規模。  至明末清初,有屋宇九十九間半。清末,太平軍佔據觀音山,清政府派兵圍剿,圓通寺部分遭毀。  1937年冬,日寇侵犯鎮江,部分廟宇受毀。解放初期,僅存房屋五十多間,僧侶十多人。
  文革期間,寺廟殿堂被拆,寺廟不存。後經重新修建於1997年得以對外開放。

淨因寺位於城西五州山,始建於西晉永煕元年(290)。約南朝梁大通三年(529),梁武帝曾遊幸此寺。
  唐大中六年,名妙喜寺。南唐曰慈雲寺。
  宋元祐年間(1086—1094),尚書左丞蘇頌請為功德院遂名因勝報親禪院。宋熙寧年間(1068—1077)重修時,更名顯慈寺。
  明萬曆年間(1573—1620)整修時,復舊名。金山網整理
  清初又稱翠崖禪室,康熙三十九年(1700),康熙帝賜「五州山因勝寺」碑。至乾隆十六年(1751)改名為淨因寺,乾隆帝賜淨因寺匾額。
  唐宋時,淨因寺西香火興旺,後屢經興廢,毀於太平天國、抗戰戰火。

紹隆寺位於圌山北面,始建於唐寶曆年間(825),重建於宋紹興年間(1132),取金壇紹隆廢額揭之,後復毀。
  明萬曆十四年(1586)復建,名蓮覺寺。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首次南巡至蓮覺寺,賜名為靈覺寶寺。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再次南巡至靈覺寶寺敬香禮佛,發現龍脈之地,認為「非高僧大德者不可居之」,便將靈覺寶寺賜予金山寺下院,後又賜為安葬祖師塔院。並親筆題寫「靈覺寶寺」匾額及「上有奇突山峰,下顯真像龍脈」包柱匾。
  民國二十七年(1938),日寇曾火燒寺院,尚存殿宇三十餘間,仍稱紹隆寺,繼承佛法僧三寶並使興隆之意。金山網整理
  紹隆寺存有幾件稀世珍寶。如,明代弘治年間的一口銅鐘,從五臺山移到金山寺後卻撞不響,置諸紹隆寺其聲則渾厚悠遠繞梁不絕。還有,寺內供有一尊呈倚坐姿勢的觀音像,上身半裸,肌膚豐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尊觀音像請自雪域西藏的寺廟,而最早則是從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引進的。

高崇寺位於南郊黃山,始建於唐貞觀十三年(639)。鼎盛時期廟宇達數百間,規模宏闊蔚為壯觀。文革時期損毀嚴重,於1995年重建。

定福寺位於寶蓋路與京畿路交叉口,伯先公園對面,始建年代無考,於同治十年(1871)重建。
  山門置橫額石刻「古定福寺」,邊款刻有「同治十年」字樣。
  定福寺遺蹟現為普通民居。

隆昌寺又稱寶華寺,始建於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寶志和尚在此結庵傳經,故名寶志公庵。
  寶志即民間傳說中濟公和尚原型。明神宗敕賜大藏經及「護國聖化隆昌寺」的名稱,於是改稱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駕幸寶華山隆昌寺,足見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響。金山網整理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稱。寺內戒臺只有有放戒資格的寺院才能擁有。
  該院先後授戒70餘期,全國僧尼均來此受戒,以為正宗。不僅聞名全國,而且享譽海外


材料整理:金山網

相關焦點

  • 一卡玩轉鎮江 「鎮江轉轉卡」上線
    購買一張卡,就能玩轉鎮江,最低95元就可遊覽5個景區,再嘗一碗鎮江鍋蓋面——今天(12月30日),一站式吃喝玩樂的
  • 全國唯一能「開光」的寺廟 因《白蛇傳》而聞名 入選5A就在鎮江!
    金山上共有30餘處古蹟景點,每一處都有一段動人的神話傳說。而真正讓其聞名遐邇的,是始建於東晉時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的金山寺。作為中國佛教誦經設齋、禮佛拜懺和追薦亡靈的水陸法會發源地,金山寺在佛教界有著卓著的地位,與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並列為中國清代四大名寺。
  • 鎮江!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你來鎮江旅遊了嗎?
    鎮江是著名的江南魚米之鄉,市內有三山、茅山兩個5A級風景區和西津渡、南山等眾多名勝古蹟。2016年11月,鎮江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在鎮江沒有大城市的工作壓力,少堵車,空氣新鮮。山多水多,生活安逸,適合度假養生。
  • 老照片:1986年的江蘇鎮江,每一張老照片都承載著老鎮江人的記憶
    鎮江,古稱京口,地處江蘇南部。鎮江是一座歷史的城市,秦朝時稱「丹徒」,三國時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設「南徐州」,隋統一後改置「潤州」,鎮江之名自北宋至今。
  • 鎮江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你看了不會流口水嗎?
    這其中各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香醋擺不壞香醋是酒聖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的,香醋是鎮江三怪之首。傳說發明了釀酒術的杜康,舉家來到鎮江,開了一個小糟坊,釀酒賣酒,黑塔隨父做一些瑣事。從此,便有了醋。這醋便在鎮江城內賣開了,便成了鎮江名特產。後來,鎮江人發現,醋擺久了不會變質,反而愈放愈久,味道愈加愈香。「擺不壞」,便成了鎮江第一怪了。
  • 原產遞NO.869鎮江香醋
    鎮江香醋所用的醋酸菌種對鎮江香醋風味的形成有著特定的意義,它不僅能耐高溫,而且產酸高、酶系全、微生物菌群豐富、代謝能力強。對80多株醋酸菌種進行分離篩選,其中二株產酸速度快,酒精轉化高、香氣成分足、醋化率強的醋酸菌種經中科院鑑定為"巴斯德醋桿菌"。
  • 來鎮江一定要去的地方呀
    金山寺,又名江天禪寺,始建於東晉元帝大興年間(約公元320年),寺廟的殿宇樓臺全部依山而建,遠望金山,只見寺廟不見山,有「金山寺裹山」的說法。金山寺山門朝西,主建築東西走向分布,遊覽寺廟的過程也是攀爬金山的過程。大雄寶殿圍雕花白石欄杆,覆金色琉璃瓦,十分氣派。沿大雄寶殿後的臺階而上,還能見到梁紅玉擂鼓戰金山的妙高臺。
  • 五教俱全說鎮江
    圖3文/張大華宗教文化是鎮江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鎮江宗教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僅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齊全,而且都有全國性的影響。在一百多年後的漢獻帝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佛教即已傳入鎮江。唐代《潤州圖經》記載,焦山「焦光所隱,因以山名」。焦山定慧寺是佛教傳入江蘇後最古老的一座寺院,至2020年,已經有1826年歷史,佛教《傳燈錄》稱之為「歷代祖庭」。南朝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二月十五日,梁武帝集中全國高僧在金山寺設立水陸道場,從此,金山寺作為「水陸法會」的發源地享譽全國。
  • 詩韻鎮江 四海名揚 外國留學生吟誦鎮江詩詞
    鎮江有近3000名外國留學生在讀,數量位於全省前列,他們是鎮江詩詞文化面向世界傳播的重要橋梁。  詩詞大會在《一眼看千年》的吟誦中拉開序幕,詩詞聯誦《詩畫鎮江》、情景音樂劇《讓詩詞活起來》、歌舞《念奴嬌·題鎮江多景樓》、民樂漢英朗誦《春江花月夜》等一個個別致新穎的節目將中華經典詩詞與古典民樂相融合,把詩詞內容系統地演繹成文化交流的時代符號
  • 鎮江全優樓盤,放送「鎮江無憂工作」
    金山網訊 這是個全民都有「第二職業」的時代,白天上班不苟言笑的公務員,可能還有另一個身份是一口一個「親」的網店主人
  • 探訪那些最終在鎮江落腳的歷代名人
    鎮江古稱潤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為中國歷史名城。鎮江歷史上,名人輩出,其中的許多人都是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讓我們撩開歷史的塵封,探尋那些在鎮江留下最後足跡的歷代名人,慎終追遠,重溫他們的往日輝煌。
  • 中國十大麵條——鎮江鍋蓋面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國的餐飲文化可以說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品種最為豐富多樣的。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現在普遍承認的有八大菜系蘇菜,閩菜、浙菜、湘菜、魯菜、川菜、粵菜和徽菜。除了八大菜系以為,中國餐飲的主食有米飯、麵條、餅、饅頭、糕點,其中麵條可以說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群眾最常吃的主食之一。麵條起源於漢代。
  • 外國留學生同誦經典 體味詩韻鎮江
    詩詞聯誦《詩畫鎮江》,在清脆婉轉的樂聲中,通過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符號的竹扇,逐漸顯現出和鎮江相關的名詩名句,將留學生朗誦者與現場觀眾帶入3000多年的歷史長廊中;歌曲《念奴嬌·題鎮江多景樓》通過重新譜曲,將鎮江古城風貌再現於現場;情景音樂劇《讓詩詞活起來》,幾位留學生穿越時空,與米芾、蘇軾、辛棄疾等詩人神遊相遇,古今對話中講述了他們對鎮江詩詞文化從懵懂到迷戀的轉變
  • 鎮江化工陷入困境 多有曝光汙染依舊
    有50多年歷史的老企業——索普集團,是該地區的代表性公司之一。  這家擁有資產99.8億元、佔地3713畝的公司,已有全資公司5家,控股公司10家。旗下的江蘇索普化工有限公司(600746.SH,下稱「江蘇索普」)也已上市。  即便其冰醋酸規模佔到全國第一、世界第三,且甲醇、硫酸、氯鹼及發泡劑產品也一應俱全,可工廠的化工汙染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治。
  • 「雙節」在鎮江去哪兒玩?戳這裡!
    9、山歌繞秦淮,千華共邀月--秦淮之源再尋夢10月1日—8日,在寶華山千華古村秦淮水閣,「夢秦淮」穿越秀以大型古裝情景劇舞蹈,配以現代化炫彩光影和煙霧朦朧的霧森景觀,展現寶華山作為「秦淮之源」的地理歷史和文化脈搏。
  • 鎮江:山雄水秀詩猶在
    無論是寫在鎮江的詩詞還是發生在鎮江的傳說,都帶著刀光劍影,以不可阻擋之勢在我們的歷史和文化裡奔流,讓鎮江這一片秀色江南仿佛成了塞外邊關。文│羅米 編輯覃柳笛鎮江西津渡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很多,比如北京、西安、洛陽、開封、敦煌,氣質莊重堂皇,歷史厚重深沉,人們在靠近時似乎需要斂聲正色。
  • 鎮江2019年GDP出爐,在江蘇省能排名第幾?
    江蘇省可謂我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大省,有許多著名的城市,今天,我們將帶您來到江蘇一個非常著名的城市,即以醋聞名的鎮江市,鎮江市歷史悠久,風景名勝區眾多,最熟悉的是金山和南山,其中,每個人都知道金山,因為有一個著名的成語「水滿金山」是指這座金山。
  • 鎮江歷史上的官民學校之縣學、書院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
    丹陽縣學內的泮池縣學是鎮江官辦學校的另一種學校。因為鎮江歷史上是府縣同城,因此,鎮江的府學和縣學也是同城的。歷史上,鎮江的縣學稱為丹徒縣學,其可考歷史自宋至清,依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個時期。據《祥符圖經》記載,「關子廟,在縣西二裡」。這說明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間之前,丹徒縣已設有孔子廟。而縣之立學,「自慶曆始」即與孔子廟結合在一起,因此可以看出,一期時的縣學因該「在縣西二裡」。這裡的「在縣西二裡」係指子城之西二裡,目前具體位置並未通過考古發現。
  • 江蘇鎮江:西津渡,千年時光已往矣,且留下風姿如舊時,歷史文化文物...
    西津渡(英:Xijin ferry),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 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 作為南方城市的鎮江,為什麼這麼愛吃麵,去過你就知道了!
    但實際上鎮江是南北交匯的一個城市,有著南北方的特點。很多去過鎮江的朋友都跟我說過:鎮江真的是南方嗎?為什麼這裡的人這麼愛吃麵。滿大街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家麵館,無論是繁華的老字號餐廳,還是小型的私人麵館,都可以在街上遇到。直到最近有時間去了鎮江旅遊,我才對這個說法產生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