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戰士」成現實!國產單兵外骨骼有了新變化,與美國差距縮小

2021-01-09 迷彩虎

相信有不少朋友和虎哥一樣,都是機甲迷,而如今單兵外骨骼的出現,有望讓「機甲戰士」成為現實。目前,美俄等軍事強國都相繼推出了多款單兵外骨骼,我國自然也不例外。

日前,我國公開了一款新型單兵外骨骼,和以往的產品有了很大的不同。從細節方面看,這款單兵外骨骼並沒有使用外部動力,其儲能結構就是幾根彈簧,整個外骨骼看起來有些簡陋。

既然沒有外部動力,那麼這款外骨骼是如何做到能讓人省力的呢?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依靠機械結構將手臂負擔的重量轉移到身體其他能夠承擔更大重量的部位,與此同時,還加強了背部和腿部受力程度。

也正因為這款外骨骼結構簡單,沒有使用外部動力以及液壓或者電機驅動,所以其維護保養都比較簡單,不過這也限制了其使用環境,只能用於後方搬運軍火或者物資,不適合一線士兵用於戰鬥。

當然了,要說科技含量比較高的單兵外骨骼,這些年我軍也研製出了不少產品,比如在2015年,我國就在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上亮相了一款單兵外骨骼,這款外骨骼系統融合了多個傳感器,能夠管理微型液壓系統,並能夠在人與機器之間形成有效互動。

這款單兵外骨骼的性能也非常出眾,其額定負重為35公斤,額定搬運重量為50公斤,在35公斤的負重條件下以4.8公裡每小時也就是人們日常步行的速度行走時,續航裡程為20公裡。

不過這樣的性能距離美國最新成果還是有些差距,美國洛馬公司也研製了一款單兵外骨骼系統,簡稱HULC,能夠在負重90公斤的情況下,以4.8公裡每小時的速度行走20公裡,比中國這款單兵外骨骼系統的額定載重高了兩倍多。

儘管中國在單兵外骨骼方面和美國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卻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

就在去年,我國還專門舉辦了一次名為「超能勇士—2019」的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在比賽中亮相了多款外骨骼系統,有的產品專門用於搬運物資,有的專門用於負重/輕裝機動,這樣的比賽,也有利於我國在正式裝備前,篩選出最合理、最可靠的單兵外骨骼系統。

相比於中美,俄羅斯由於基礎工業較差,在單兵外骨骼領域的研究就要落後一些了,截止到目前,俄羅斯也只公開過一款單兵外骨骼系統,不過從測試畫面來看,不如說是一個輔助機械臂更合適。

可以看出,中美俄這些軍事強國普遍對於單兵外骨骼系統有著非常高的研究熱情,這又是為何?實際上,一切都是需求使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戰爭也在不斷變化,而對於陸軍士兵來說,最大的變化除了武器更加先進之外,就要數單兵負重越來越大。就拿駐阿美軍來說,由於阿富汗多山地,很多作戰區域靠車輛根本無法到達,任美軍後勤再強大也得靠鐵腳板老老實實爬。據統計,駐阿美軍在執行作戰任務時,人均負重超過40公斤,少數時候更是高達5、60公斤!

由於人體的重量主要都是靠膝關節來硬抗,過大的負重會嚴重的損害膝關節的健康,這也導致有很多駐阿美軍退役之後都換上了膝關節疾病。

除了前線士兵戰鬥負重大之外,在後方負責後勤的士兵也不好受,就拿炮彈來講,一枚155毫米殺爆彈的重量就高達80多斤,幾乎相當於一個身材較瘦的女生的體重。

這麼重的炮彈對於後勤部隊或者裝填手來講簡直就是噩夢,很多長期從事裝填炮彈的士兵早早地就患上了腰肌勞損等疾病,可以說是深受其害。

而一旦有了單兵外骨骼系統,便可以通過外部動力,以及機械助力系統,讓穿戴者實現平時根本無法達到的力量以及體能,與此同時保護士兵不被過大的負重所傷。

不但如此,由於如今單兵防護越來越強,士兵手中的小口徑步槍實際上都面臨著威力不足的窘況,比如說一塊能夠擋得住7.62mm全威力彈的四級防彈板,在馬雲家就只賣100美元。

但是將步槍口徑增加的話,士兵又擋不住過大的後坐力,同時彈藥負重還會增加。

但是有了單兵外骨骼之後,負重增強不說,由於重量的增加,士兵也能頂得住更大的後坐力,這個時候給單兵普及12.5mm口徑步槍,或者乾脆上狙擊榴也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了,目前在單兵外骨骼領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能源,目前的各種電池普遍存在一個問題——能量密度太低,考慮到靈活性,外骨骼系統的電池還不能太大,這也導致其續航裡程非常短。

不過目前我國在電池領域的研究投入都非常大,進展也非常快,相信在不久之後,就能夠見到真正的「機甲戰士」出現在解放軍之中!

相關焦點

  • 「機甲戰士」不再是夢!國產單兵外骨骼再添新品,結構有了大變化!
    相信有不少朋友和虎哥一樣,都是機甲迷,而如今單兵外骨骼的出現,有望讓「機甲戰士」成為現實。
  • 西藏邊防戰士穿單兵外骨骼送貨
    (觀察者網訊)@央視軍事 12月9日發布消息稱,海拔5000米,西藏阿里,山高坡陡,邊防戰士送物資有了新利器——單兵外骨骼。它可以幫助戰士背起一個成年人體重的物資,還能有效避免腰部和腿部損傷。使用外骨骼的戰士稱,在背上20公斤左右物資情況下,重量全部在外骨骼上,不會下到人身上。
  • 電磁炮、單兵外骨骼、雙脈衝飛彈...只有在中國成真了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這款單兵外骨骼小巧輕便,在高原地區背著巨大行囊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影響戰士們的行進速度。沒想到,曾經科幻無比的單兵外骨骼,居然這麼快就在中國投入使用了,而且還是白菜化的使用。但是問題來了,外骨骼技術不是美國先提出來的嗎,怎麼中國先裝備上了?
  • 單兵機甲不是夢!中國邊防部隊配備黑科技,對面的印軍卻還在挨凍
    在很多科幻動畫和遊戲作品中,各種高大威猛的機甲類武器都頗為搶眼。不過真要到三次元裡打造這種人形武器,人類現有的材料、動力、武器等方面,都還遠未達到那種程度。不過,換一種思路,把起點降低一些,現有的機械化輔助裝備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地步,並開始投入應用,即單兵外骨骼。
  • 中國邊防部隊裝備單兵外骨骼!美國:我當年吹的那些牛,你怎麼當真了?
    最近我軍又給戰士們裝備了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東西。 12月9日,軍事報導稱,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我軍邊防士兵裝備了全新的——單兵外骨骼。
  • 打造「力大無窮」鋼鐵戰士,中國單兵外骨骼系統曝光
    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各個軍事強國都在努力打造「力大無窮、疾步如飛、刀槍不入、持續作戰」的鋼鐵戰士,其中單兵外骨骼系統是一種貼合人體結構特徵,可穿戴在單兵身上的伴隨式智能系統。裝備單兵外骨骼系統可以大大提升單兵的機動、負載、防護和生存等綜合作戰能力,還可以在系統上集成偵察、通信和火力等多種單兵裝備,是提高單兵戰鬥力的發展方向,也是國內相關科研單位努力攻關的方向。
  • 國產單兵骨骼已經成熟!負重20公斤山區輕鬆行走!
    單兵骨骼的主要作用是放大人體機能當前,有工業實力的國家都在對單兵骨骼進行研究,這種單兵骨骼雖然遠不及電影中人工機甲那樣先進,但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士兵的行動速度、負重能力和在山區等崎嶇地形的行動能力,美國以及歐洲一些國家對單兵骨骼已經研究了十幾年,那麼我國在這一領域的進展如何呢?
  • 解放軍裝備單兵外骨骼,女兵力大無窮,背著男兵跑不費吹灰之力
    穿上外骨骼的女兵可以輕鬆背起男兵按照報導中的描述,原本不善於負重的女衛生員,在穿戴該型外骨骼裝備後,能夠輕鬆地背負140斤重的傷員快速轉移至後方,如果加上衛生員必備的單兵裝備,那意味著這套外骨骼也80公斤以上的載重能力,目前雖然僅僅展示了其運送傷員的能力,然而強大的負重能力讓它絕不僅僅可以用於進行後勤支援,還有著巨大的作戰改進潛力
  • 新單兵裝備配發,穿上帥氣又實用!
    兩個月前,央視國防軍事頻道也刊播視頻新聞稱,解放軍單兵外骨骼全面試用,主要介紹的是戰場救護新裝備——衛生員單兵外骨骼。消息稱,作為我軍戰場救護新裝備,衛生員單兵外骨骼有三大功能:背背包、背傷員、增加護甲。
  • 「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在京舉行
    來源:陸軍新聞微信公眾號10月23日至27日,由陸軍裝備部舉辦、陸軍研究院某研究所承辦的「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在京舉行。挑戰賽經過北京、深圳、西安三個方向分區路演,共吸引了國內從事相關研究的科研機構、院校、企業等近百支隊伍參賽。
  • 負重70公斤,西藏高原解放軍再獲神器,單兵外骨骼實戰部署!
    美國科幻片《明日邊緣》大家如果有看過的話,阿湯哥一身外骨骼裝備特別顯眼,集武裝、負重、彈跳增強等為一體。在打怪升級中表現優秀,當然現實中外骨骼也不再稀奇,只不過性能方面還沒有這麼「高檔全面」。目前國內外都有同類同品,根據需求不同在性能上有所區別,主要還是以負重增強物資運送為主。
  • 解放軍陸軍裝備有多科幻?機械外骨骼開始運用,無人機就能運彈藥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也是越來越高,很多看上去根本無法實現的武器裝備也逐漸成為了現實,而隨著智能化和無人化的推進,現在的軍隊和過去相比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那你知道現在解放軍陸軍到底有多科幻嗎?士兵們都穿著機械外骨骼,運送彈藥也不用再依靠人力了,都是無人機在負責。
  • 超級單兵外骨骼系統——世界僅中國擁有的開啟未來戰爭之門的鑰匙
    到現在,這些科學家努力構造的機械裝置已經在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下變為了超級防彈衣和單兵外骨骼系統的雙重防護系統了。而美國人的單兵外骨骼系統還留在科幻電影裡,美國的專家們目前仍然因續航能力的問題而大為頭疼。二、中國為什麼能夠在單兵作戰系統領域佔得先機?
  • 「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
    身披機甲,力量倍增,輕鬆抓取重物 負重外骨骼,普通人也可變身超級戰士 視頻中機器「戰甲」的炫酷 您不僅可以親身感受 還可以參與各項挑戰
  • 我軍單兵外骨骼已裝備多個型號,印方士兵你怕了嗎?
    對於未來戰爭,人們總是有很多暢想。而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未來單兵作戰系統,特別是單兵外骨骼裝備,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本來我軍十分積極於換裝新式重型裝備,對單兵裝備換裝卻不那麼積極,但是,總有一些人要來惹我們(比如印方),結果促使了我軍單兵裝備的快速研發和升級。
  • 科技力量,中印邊境解放軍用上科幻外骨骼,印度仍靠毛驢運補給
    西藏邊防官兵,已普遍裝備了單兵外骨骼,用以向前線背負物資,還有可能參與邊界巡邏。突然之間變成了機動戰士"高達"。▲央視軍事報導先看看這種外骨骼的構造原理。單兵外骨骼也不算什麼高科技,主要是輔助增強士兵體力。一般分為無動力和有動力兩類。
  • 哥倫比亞畫家筆下的科幻機甲 說一說本人對「動力外骨骼」的看法
    他似乎對機甲類的重型裝備非常有興趣,這些裝備了重型武器的機器人確實很具有視覺衝擊力。兩足步行作戰裝備,已經成為科幻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作戰裝備,似乎很多人對這種設定非常著迷,還進行過專題研究。當然,更多人表示,兩足步行機甲通常重量較輕,如果戰鬥全重再大,最好用四足構型。
  • 直擊「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挑戰賽現場
    央廣網11月4日消息(記者袁萌婷 董瑋 白明亮)說起單兵外骨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套擁有「超能力」的戰衣!在好萊塢科幻大片《明日邊緣》裡,男女主角正是操縱先進的單兵外骨骼,帶著機槍和榴彈發射器大殺四方!
  • 中國單兵外骨骼亮相,輕鬆舉起155毫米炮彈,以前要多人協作搬運
    現在各大軍事強國,都在研製單兵外骨骼系統,並在這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在不斷的實驗和研發過程中,現在最初級的單兵外骨骼系統,就被研製了出來,而隨著研究的深入,單兵外骨骼系統的性能也得到了加強。據中國軍網消息,在10月23日至27日的時候,我國首都北京就舉辦了一場單兵外骨骼挑戰賽「超能勇士-2019」,而在這場挑戰賽中,我國的單兵外骨骼系統就表現得非常亮眼。在「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挑戰賽中,一位普通士兵在穿戴上了單兵外骨骼系統之後,他立即就變身為了「大力士」,輕輕鬆鬆就完成了單人填裝155毫米炮彈的任務。
  • 【重磅】「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賽事指南
    先進技術展覽,主要展示防護集成、嵌入融合、意圖感知、新興驅動、單兵飛行等創新技術。第三階段:高峰論壇。10月底前在北京組織,以「單兵外骨骼技術創新與發展」為主題,組織研討交流(徵文要求見附件1)。一、比賽報名各參賽隊伍(或個人)按照地域劃分,於2019年8月31日前,將參賽資格審查材料提交分區報名,經分區路演初選後,參加後續比賽、展示和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