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鴉片戰爭爆發的真實原因?

2020-12-14 孤鶩讀史

鴉片戰爭的起因向來眾說紛紜,其實這場戰爭的爆發是由多方面原因合力促成,今天咱們來聊一下這個話題。

鴉片戰爭

時隔一百多年後我們參考大量理論和史料來思考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根源:中英貿易原則衝突。

當時的英國是一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極力向亞洲擴張發展對外貿易。而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成為了英國對外貿易甚至是侵略擴張的重要目標。  

清朝描繪的英國輪船

而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壟斷和限制進出口貿易,規定外商銷售和採購都必須通過朝廷特許的行商,不允許國人與外商進行自由貿易。清政府頒布了大量章程條例, 嚴格限定外國人在我國的商務活動,對出口商品的品種和數量也做了嚴苛限制。

而且官府對待外國態度也十分傲慢,外商遭受凌辱屢見不鮮,甚至不允許外國人與官府進行正面的接觸, 外商的文書必須經洋商之手傳遞才能給官員。

清帝國閉關鎖國與英國自由貿易的衝突,成為中英爆發戰爭的根本原因。

二、中英矛盾擴大:英商走私鴉片

中英之間除了政府承認的合法貿易,在民間還存在陰暗處的非法交易,鴉片就是其中的非法交易。

清朝百姓吸食鴉片

清政府認識到鴉片這種毒品的危險,把官民吸食與商人進口都列為重罪。但地方官員腐敗受賄,營私舞弊,清政府禁菸徹底失敗。在國人吸食鴉片最瘋狂的時期,全國吸食成癮者多達1200萬人,本該紀律嚴明的軍隊中鴉片卻更是泛濫成災,80萬清軍有20萬人吸食成癮。

遭鴉片毒害的百姓

隨後湖廣總督林則徐上奏,陳述鴉片泛濫給社會帶來的的嚴重危機,鴻臚寺卿黃爵滋甚至提出應對吸食鴉片的菸民判以死刑,道光帝終於決心加大禁菸力度。政府官員在朝廷壓力下開始逮捕走私犯, 制止從國外輸入鴉片,禁止國內種植罌粟。

三、導火索:林則徐虎門銷煙

1839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兼管廣東水師,奉旨前往廣東禁菸。

林則徐像

林則徐到廣東後嚴厲打擊和抓捕販毒者和吸食者,吸食鴉片的犯人如果一年半後沒能戒菸,會被判處死罪。林則徐對外態度也十分強勢:來華煙販沒收貨物並處死;驅逐在廣東海域的所有外國船隻;下令中斷一切貿易,封鎖廣州的外商會所並斷絕對外商的所有供應;逮捕英國商會的會長,責令英國商人交出所有鴉片,最後外商交出鴉片20283箱。

林則徐虎門銷煙

隨後林則徐在虎門銷毀了所有收繳的鴉片,虎門銷煙也使得林則徐名留青史,但道光帝和林則徐都沒有考慮到的是,在這次禁菸運動中的不留餘地的排外,可能會引發的戰爭及後果。

最後的話:

鴉片戰爭爆發, 核心原因是清帝國閉關鎖國與英國自由貿易的衝突,導火索是林則徐銷煙與斷絕中英貿易為對方發動戰爭提供了藉口。

鴉片戰爭

雖然最後中國戰敗,但鴉片戰爭打開了清朝落後和封閉的大門,由於籤訂了南京條約得以與外國通商,一些外國的文明和技術進入中國,百姓們也接觸到了開放的民主自由思想,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歷史發展。

了解更多歷史知識,請關注百家號:孤鶩讀史

相關焦點

  • 唯物史觀下鴉片戰爭爆發原因的探究
    唯物史觀下鴉片戰爭爆發原因的探究 邊海長 濟南市教研院 問題導入: 教師:「鴉片戰爭」這個說法反映的是一個歷史事實,還是對它的歷史解釋?
  • 1840年6月28日,鴉片戰爭爆發,而其根源卻在1757年
    鴉片戰爭1840年6月28日,即清朝道光二十年(庚子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國廣州海面上英國戰艦雲集,第一次鴉片戰爭就此爆發。這場戰爭最直接的導火索是「鴉片」,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市場」。鴉片戰爭前哨戰1839年9月4日,義律率領5艘艦船至廣州九龍灣挑釁,九龍海戰爆發,經四個小時激戰,以我方大勝而告終,負責臨陣指揮的賴恩爵因功授封名震一時,此戰是鴉片戰爭的第一戰,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反侵略戰爭的第一仗
  • 鴉片戰爭的內部視角
    2020年是鴉片戰爭爆發180周年。歷史學家胡繩在《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認為,鴉片戰爭的爆發是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後,英國駐華商務總督查理·義律(Charles Elliot)向英國鴉片商人承諾英國政府會補償他們的損失,從而引發了戰爭。
  • 鴉片戰爭爆發前,西方發生了什麼?
    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在這之前,當時滿清統治下的中華大地,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和西方國家都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差距。人口增長、土地兼併的日益嚴重造成了極大的社會問題。吏治腐敗、武備廢弛更是昭示著國家的衰敗。
  • 英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不再與清朝發動戰爭,真實原因是啥呢?
    第2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理論上來說就已經認了主子,儘管認了很多的主子,但是英國也算是這些主子之一。那既然已經認了主子了,就是自家人了,就算是養的一條狗,這個時候也該有感情了,也就沒有必要非得為難大清王朝了。第2次鴉片戰爭籤訂了什麼條約?
  • 鴉片戰爭的起源是什麼原因?歷史書上看不懂的鴉片戰爭看這裡!
    而且另一個原因顯然是,進口鴉片要支付給朝廷執照稅,朝廷珍惜這筆收入。這個稅一直到1796年還在徵收。 一個苦澀的故事是,1793年英國首任外交公使馬戛爾尼(Ma Cartney)率七百餘人的龐大使團攜各種禮品抵達北京。使團的規模與禮品之豐厚表明了英王的重視程度。
  • 廣東東莞升級海戰博物館 展現鴉片戰爭歷史
    改造升級後的《鴉片戰爭》陳列展覽由七個部分組成,以全新視角展示鴉片戰爭這一反映中國歷史轉折的重大歷史事件,介紹了鴉片戰爭前的中西方世界、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全過程以及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展現歷史,東莞市將《鴉片戰爭》陳列展覽改造升級項目作為文化名城建設的重點項目,列入2016年東莞市政府民生十件實事。  2015年9月,展覽開始動工。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鴉片戰爭》陳列展覽改造升級已經全部完成,並於8日面向市民正式免費開放。
  • 鴉片戰爭爆發前夜,看看大清和大英這兩大帝國的動向
    閱本文系「奧卡姆剃歷史」獨家稿件,轉載請聯繫授權,歡迎轉發朋友圈和各種分享。醞釀已久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終於爆發,以後直至清王朝覆亡,我們看到的歷史,可以以屈辱二字為概要了。鴉片戰爭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轉折點,一個老大帝國由此墜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下滑通道。
  • 劉文麟的詩與鴉片戰爭
    但透過這表面的繁華,他分明已洞察到暗伏的危機 在湧動,他借回顧歷史,傾吐著自己深藏的憂思:崇城岌業鎮南邦,背負山巒面瞰江。莫更五層樓上看,越王終破漢王降。他在出任文昌縣知事時,正逢鴉片戰爭爆發,他親自召集當地民眾募捐、習武,組織起來準備保衛鄉土。不論是在平遠、長樂,還是在海南文昌,他都十分關注廣州的形勢、關注禁菸的進程,而每次到廣州述職,他都會向林則徐面陳己議。道光二十年(1840年),義律被英國政府任命為副全權代表,與全權代表懿律一起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五月二十九日,英國軍艦封鎖了廣州珠江口,挑起戰事。
  • 現在英國人如何看待鴉片戰爭?
    英國學者藍詩玲在其著作《鴉片戰爭》中道出答案:「在我看來,英國一直竭盡全力忘記它與中國打了兩次鴉片戰爭的事實,在英國中學和大學的歷史課上看不到鴉片戰爭的內容是十分可能的。還在1900年前後,一些英國歷史教科書在談到香港和英帝國在東方的管轄範圍時,就不再提及鴉片戰爭……1997年香港移交時英國高官的告別演說,也對鴉片和為鴉片打的那兩場戰爭隻字不提。」英國人熱愛歷史。
  • 中國歷史研究院:「鴉片戰爭」等列入明年《歷史研究》重點選題
    下一年度,我們還要圍繞鴉片戰爭爆發18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等作為重大選題,進入我們的組稿規劃當中。」 12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歷史研究》主編李國強介紹了2020年度《歷史研究》的重點選題規劃。
  • 第一次鴉片戰爭起因
    以前和別人吹牛皮的時候吹鴉片戰爭的起因是這樣吹的。英國爆發了工業革命,隨後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成為強國後就想搞侵略、搞殖民、想撈錢,中國作為東方大國,是一塊肥肉,英國當然看上了。大國崛起後就想搶錢、搶土地,貌似沒什麼毛病。最近公眾號看了一些文章並且查閱資料後發現事實不是這樣。所以今天就來捋捋這個事情。
  • 《紐約時報》駐港記者推特封面,竟是鴉片戰爭英法艦隊集結香港
    費利斯·比託是最早的戰地攝影師之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作為英法聯軍的隨軍攝影記者前往中國,用相機記錄了殘酷的戰爭場景,也揭示了西方列強在中國土地上軍事和殖民擴張的歷史真相。但用這張英法艦隊集結香港的老照片作為推特封面的「迷惑」操作,讓推特上的網友,尤其是中國網友感到被冒犯。
  • 為什麼英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不再對清朝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
    清朝的閉關鎖國是導致近代史落後的主要原因之一,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國門,中國開始了屈辱的近代史。但為什麼英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不再和清朝發生大規模戰爭?其實,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工業革命後,英國由殖民擴張轉向經濟擴張。
  •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真正原因,被誤讀了100多年!
    看著城中無數口號旗幟中那聲聲罵,還有總督衙門上的一把火,耆英立馬改變主意,修改了開放廣州通商的命令,隨後還派員跟英人交涉。為了獲得英國人諒解,甚至單獨做主,以承若不將舟山群島割讓給其他國家為條件,換取英國人的暫時退讓。
  • 道光皇帝為鴉片戰爭傾其所有,為何還是輸得那麼慘?原因有五個!
    而在鴉片戰爭的時候,當時國家的財務狀況已經有所改善。而有了錢,很多事情就容易做了,1826年,新疆回歸部的張格爾開始發動起義。這一次,道光皇帝就採取了果斷措施,徹底鎮壓了起義。道光對戰爭做過努力咱們可以這樣說,道光初年的時候,其實道光做的成績是可圈可點的,甚至後人稱呼他初年的時候是「小康熙」,總的來說道光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表現是合格的。
  • 2020丨公元1820年代: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
    然而,當歷史走入近代,古老中國遇到空前嚴重的挑戰。西方列強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自此,獨立的中國一步步被推入半殖民地的深淵。  其實在鴉片戰爭之前,中西就有長期的貿易歷史,最早的是葡萄牙。葡萄牙跟中國的貿易是海盜式的——通過強盜行徑強租了中國澳門。他們把東南亞的香料和藥材賣給中國,再把中國的絲綢、瓷器銷往歐洲。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後來居上,坐上了對華貿易的頭把交椅。  但是在初期跟中國貿易的近200年時間裡,英國一直處於逆差地位。
  •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7月28日,對應我國歷史時間就是民國三年,當時袁世凱是民國總統。
  • 鴉片戰爭180年:我們為什麼要懷念林則徐?
    文| 周渝來源| 國家人文歷史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則徐在赴戍登程途中,懷著憂患與苦悶心情,寫下我們更熟悉的詩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1840年6月下旬,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林則徐因禁菸而成為民族英雄,這是在歷史教科書中早已有的定論。但近二十年來有另一種觀點,認為林則徐在禁菸一事上的處理方式過於激進,最終導致鴉片戰爭爆發,因而也有不可推卸之責任。的確,不爆發戰爭固然對清王朝是最好的結果,但在當時,林則徐的禁菸運動真的對戰爭爆發負有責任嗎?
  • 揭秘鴉片戰爭始末
    由此可見,鴉片戰爭是英國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鴉片貿易帶來的利益,進而奪取大批侵略權益,而發動的侵華戰爭。 1840年6月,一支包括艦船48艘、大炮540門、士兵4000人組成的「東方遠徵軍」,從印度等地陸續抵達中國廣東海面,鴉片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