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運動好還是休息好?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

有的說生命在於運動,當然越運動心臟越好,越能恢復快;又有人說心臟病重在養,不能運動,運動會加重心臟病。

弄得大家都不知道該聽誰的合適?

其實心臟病分很多種,而且每一種心臟病有分輕重,所以不能簡單回答說心臟病到底是運動好還是休息好。

比如心肌梗死,血管堵死了,怎麼可能通過運動修復血管,恢復壞死心肌呢?壞死的心肌是永遠無法恢復的。

比如心率慢,暈厥,不裝起搏器就會死亡,怎麼通過運動恢復心跳功能?

我們先簡單說一下,肯定能夠運動的心臟病:

各種單純的心律失常,經過射頻消融手術後得到根治,可以運動;

先天性心臟病,經過早發現早手術,沒有任何後遺症,可以運動;

輕度冠心病,沒有心絞痛發作,或心絞痛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運動;

只是少量的早搏,也沒有心臟結構問題,也沒有心血管問題,可以運動。

當然運動和心臟的關係,主要集中在心臟功能。

一方面是心臟供給全身血的能力,也就是有沒有心衰;

另一方面是心臟的血管功能,也就是冠心病。

第一、有沒有心衰

狹義的心臟功能,專指左心室的射血功能,也就是心臟作為一個泵,要把血運輸到全身的這個功能。

這也是心臟最主要的功能,而且一旦心功能受損,大多數很難恢復,所以說心衰比較麻煩。

一旦有這種心功能受損的心臟病,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評價左室大小,射血功能,活動耐量。從而綜合判斷運動量。

像心功能三級以上,一運動就喘,就犯心衰,怎麼讓通過運動恢復心功能?

只能通過休息,靜養,減少運動來滿足心臟更長時間工作的需要。

心功能分級:

I級:一般活動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II級(輕度心衰):休息時無自覺症狀,一般的活動可出現上述症狀,休息後很快緩解。

II級(中度心衰):休息時無症狀,輕於平時一般的活動即引起上述症狀,休息較長時間後方可緩解。

IV級(重度心衰):休息時亦有心衰的症狀,體力活動後加重。

所以,如果出現了心功能不全的心臟病,一定不能隨便運動,要根據具體評價,決定活動量,否則會雪上加霜。

運動是有利於心功能,可那是指沒有心功能受損,或受損不嚴重,沒有心衰的朋友。

先看看最新的研究。

2018年1月8日,發表於《Circulation》(全球最牛的醫學雜誌之一)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運動量足夠,且運動開始的時間早的話,運動是可以逆轉久坐、心臟老化所帶來的危害,並且還能夠預防心臟病的發生。

既往研究顯示,久坐的中年人有著較差的心血管功能,這其中就包括左心室僵硬度的增加。

本研究作者、德克薩斯州健康長老會醫院運動與環境醫學研究所的Benjamin Levine博士解釋道:「久坐會導致心臟向外泵血的左心室肌肉變得僵硬,當肌肉變僵硬了,你的血壓就會升高,心室也就不能泵血。

最嚴重的情況是,血液會回流到肺部,也就是發生了心力衰竭。」

啥意思呢?

對於沒有受損的心臟, 運動會提升心臟的功能,所以鼓勵運動,減少心功能受損,減少心衰發生。

第二、冠心病,冠心病能不能運動呢?

可以運動:

沒有症狀的冠心病,沒有心絞痛發作,或沒有嚴重狹窄的冠心病建議運動;

心絞痛,或有嚴重狹窄的患者,已經解決了心絞痛或藥物、或支架,沒有心絞痛發作的,可以運動;

陳舊性心肌梗死,沒有心衰,沒有缺血血管的患者,建議運動。

而且建議中度強度的有氧運動,即快走、慢跑、遊泳、騎車等,心率不能太快,自己不能覺得有症狀。心率控制在170減去自己的年齡這個數值。

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是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利於鍛鍊心功能的。

不建議運動的冠心病:

仍發作心絞痛的冠心病;

仍存在明確狹窄需要解決,但沒有解決的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一個月以內的冠心病;

已經出現心衰的冠心病都不建議運動。

我們鼓勵健康人運動,鼓勵運動像刷牙洗臉一樣,成為一種習慣。

但已經有心臟病的朋友,一定要具體評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臟病是運動好還是休息好?醫生告訴您答案
    有的說生命在於運動,當然越運動心臟越好,越能恢復快;又有人說心臟病重在養,不能運動,運動會加重心臟病。弄得大家都不知道該聽誰的合適?其實心臟病分很多種,而且每一種心臟病有分輕重,所以不能簡單回答說心臟病到底是運動好還是休息好。比如心肌梗死,血管堵死了,怎麼可能通過運動修復血管,恢復壞死心肌呢?
  • 心臟病是運動好還是躺著休息好?別跟風,醫生告訴您答案!
    對於心臟病,很多人的認知常識就是靜養,對於如何系統的康復治療還存在或多或少的盲區,不少人認為得了心臟病就是不能劇烈運動,避免刺激心臟功能,那麼得了心臟病還能不能運動? 得了 心臟病,一定要靜養嗎?
  • 心臟病患者運動好還是休息好?心內科醫生:希望你先做到這4點
    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的運動方法很重要,既可以鍛鍊心肺功能,強健身體,又能避免骨質疏鬆,讓身體充滿活力。同樣的,心臟病患者並非不能運動,只是需要合適的運動。期法國勃艮第大學研究人員在《加拿大心臟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證明一個人即使患有心臟病,也可進行適當的心臟康復運動,這對患者身心健康都有益。
  • 運動好,還是休息好?3個運動項目,可能需要注意一下
    網上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生命在於運動,保持運動,身體會更好。而另外一種是:沒事多休息,運動多累,運動員就沒幾個長壽的,還是休養生息比較好。那麼到底是運動好,還是休息好?今天帶你了解一下運動好,還是休息好?運動的好處:增強肌肉力量。經常運動,能夠鍛鍊肌肉力量,促進肌肉生長,讓人維持健康活力、年輕的狀態。增強心肺功能。
  • 查出心臟病,是應該靜養還是多運動?醫生給出了明確答覆
    心臟是我們全身血液供應的總器官,要是心臟出現問題,一般都是比較嚴重的,而心臟病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的固有印象裡,得了心臟病就要多靜養,少運動,不然要是運動導致心臟的負擔過大,會加重心臟病的病情,加快死亡,那得了心臟病真的是要靜養,還是要多運動?
  • 孕早期多運動好,還是多休息比較好?真相可能與你所想不同
    為了減少孕早期胎兒流產的風險,需要多休息嗎?但很多人孕早期照常多運動的,胎兒還更健康,到底應該多運動還是要多休息呢?孕早期運動的目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而且能改善人的心情,緩解壓力。
  • 腰椎患者多運動好,還是多休息好?你的理解真的正確?看專家理解
    腰椎患者多運動好,還是多休息好?你的理解真的正確?今天相關專家帶各位一起了解一下。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相信多數的人都在糾結到底是多運動好,還是多休息的好哪?其實腰椎間盤突出這也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退變而已。
  • 早上運動還是晚上運動好
    核心提示:想要減肥,往往是離不開運動,但是運動減肥也是有技巧的,比較選擇對運動時間可以讓減肥效果事半功倍,有人說早上運動減肥效果好,但是也有人說晚上運動減肥效果好,究竟,減肥早上運動還是晚上運動好呢?下面我們來一探究竟。
  • 心臟病與運動
    近年來,心臟病患者越來越多,年齡也趨向年輕化,心臟病作為一種對人們健康破壞性極大的疾病,也讓人談之色變。那麼心臟病患者到底如何通過運動預防和減少心臟病的發病呢?如何選擇運動呢?適量的運動對心臟病患者是必要的,也能有效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有研究表明心臟病的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愛運動,工作狀態長期處於坐位的人患心臟病的概率比活動者高出2倍,但心臟病的運動不同於增肌運動,由於心臟病患者的身體因素並不是所有運動都可以進行的,運動過量甚至會適得其反,強度應以不勞累為宜。
  •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
    在運動之後,與心臟病、糖尿病和壽命減少有關的關鍵代謝產物穀氨酸下降了29%;與增加糖尿病和肝病風險相關的代謝產物二甲基胍基戊酸(DMGV)下降了18%;與脂解相關的代謝物1-甲基煙醯胺增加了33%;脂肪褐變增加了26%。
  • 運動有助於心臟病康復嗎?患者又該如何運動?值得收藏
    很多心臟病患者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運動或是靜養,究竟哪種方式對心臟病康復更有益?幾天前,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出院1個月回來找我複查:「恢復的怎麼樣啊?不錯吧?」我問道;「挺好的,現在也不疼了。」患者說;可是老伴兒在一旁插了句嘴,「張醫生,我家這位倒是不難受了,可是現在每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讓他出去溜達溜達,他說怕活動多了,再犯了心臟病!你說,這心臟病人是不是得活動活動才好啊?」心臟病人,尤其是心肌梗死後合併心衰的的患者,過去長期被認為是運動康復的禁忌證。
  • 心臟病患者如何運動
    請問我可以運動嗎?有什麼要注意?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朱延華解答:有基礎疾病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的人群對運動的選擇要慎重,如果運動不當,可能誘發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發生猝死。以下患者不適合運動鍛鍊:心絞痛頻繁發作或休息時亦有疼痛,難以控制的明顯心率失常,伴有心力衰竭,合併有較嚴重高血壓病。
  • 健康宣教|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
    在運動之後,與心臟病、糖尿病和壽命減少有關的關鍵代謝產物穀氨酸下降了29%;與增加糖尿病和肝病風險相關的代謝產物二甲基胍基戊酸(DMGV)下降了18%;與脂解相關的代謝物1-甲基煙醯胺增加了33%;脂肪褐變增加了26%。
  •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醫生:運動大大改善心功能
    研究發現,在發生再灌注損傷後,適度運動對受損的心臟有直接保護作用,可以提高心臟病再次發作時的存活率。而且,長期有氧運動能夠顯著改善心肌和心臟功能。二、心臟病患者,動起來比歇著好!在多數人的意識裡,心臟病患者應該靜養,不能運動,可事實上,如果長期臥床或者坐著不動彈,反而會帶來許多健康危害。長期不動,體能和肌肉力量會逐漸下降,關節也會出現攣縮。
  • 「科普」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
    在運動之後,與心臟病、糖尿病和壽命減少有關的關鍵代謝產物穀氨酸下降了29%;與增加糖尿病和肝病風險相關的代謝產物二甲基胍基戊酸(DMGV)下降了18%;與脂解相關的代謝物1-甲基煙醯胺增加了33%;脂肪褐變增加了26%。
  • 心臟病患者康復能做哪些運動?可以試試這4種運動
    心臟病患者在康復期間不能一味的臥床休息,除了科學規範用藥物外,還需注重於精神心理康復、飲食調理以及糾正壞習慣等,還有最關鍵的莫過於運動康復。選擇適當且規律的運動,能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預後,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那心臟病患者康復時需做哪些運動呢。
  • 運動後長時間心跳還是很快?患心臟病風險更大!如何測量、確定?
    經過一次筋疲力盡的運動,心跳(心率)跳得好快,之後休息了好久(比如5分鐘),心率還是很高。如果是這樣,你們需要重視。因為你可能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比普通人高!心率與運動的關係這也是一個常識了。有過運動經歷的朋友都感受過,當運動強度提高的時候,我們的心跳會加快。此時是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在工作,這個系統也被稱為「戰或逃」系統,會造成我們的心臟搏動的加速。
  • 運動後長時間心跳還是很快?患心臟病風險更大!如何測量、確定
    經過一次筋疲力盡的運動,心跳(心率)跳得好快,之後休息了好久(比如5分鐘),心率還是很高。如果是這樣,你們需要重視。有過運動經歷的朋友都感受過,當運動強度提高的時候,我們的心跳會加快。此時是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在工作,這個系統也被稱為「戰或逃」系統,會造成我們的心臟搏動的加速。當我們停止運動了,副交感神經系統就來接手了。它也是負責我們放鬆和睡眠的系統,此時我們的心臟搏動會減速。
  • ​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休息還是多鍛鍊?別急,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心臟病一來是我們很多人都討論著一個問題,而且對於心臟了有問題的人來說,到底應該多休息還是應該多多鍛鍊呢?這也是一直以來困擾著很多心臟病人的一個難題。
  • 有心臟病就不運動了嗎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心臟病猝死的人數達到54.4萬,比馬爾地夫全國的人還多。有很多人說:心臟有問題的人就不應該再運動了。但實際上,運動不僅能保護心臟,還有助於心臟病患者的康復。 一、運動有利於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