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總溜號,怎麼說都沒用,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2020-12-12 養兒雜貨鋪

上課認真聽講的孩子,未必成績一定優秀。

但上課總是分心的孩子,成績一定不會好。

我們總是能夠聽到家長的反饋,說老師常常找家長,說孩子上課分心,聽著聽著課就走神了。

該想的辦法都想了,該打該罵的都試過了,就是沒辦法改善。

有時孩子自己也很委屈,可就是控制不住會分心。

那麼,孩子上課分心,到底有沒有得治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又是不易的。

通常,上小學後發現上課分心的孩子,大都是小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而集中的專注力,是諸多學習習慣中最重要的一點。

專注力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隨著年齡增長學生成績慢慢出現兩極分化,學習差異性的主要緣由都可以歸於孩子是否能夠專注於做一件事情上。

家長都知道,注意力不集中沒辦法跟上老師的上課進度,會對學習帶來非常大的影響,需要及時改掉。

因為隨著年級不斷地升高,學習的難度和內容都會擴大,上課頻頻搞小動作,不專心聽講,落下的課程在想趕上去就非常困難了。

那麼到底要如何改正上課溜號不專心的毛病呢,很多家長往往感到無從下手。

在找到解決辦法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學生上課走神、不專心的原因。

到底這個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拋去生理上的疾病,大多數孩子上課分神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孩子投入做事情時,總是被打擾分神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對很多事情感興趣,比如認認真真坐在地上玩玩具,畫畫,或者看一本書。

這時候的家長往往會出於好心,過去詢問或給予讚賞。

比如孩子小時候,喜歡畫畫,坐在桌前畫一輛小汽車。

總會有「好心」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湊過去,問你在畫什麼呀,怎麼畫的這麼好啊,在旁邊再畫一個小人怎麼樣,有些房子是不是更好看呀。。。

這樣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同樣會不斷出現。

孩子專注的精力一會被打擾一下,自然不能全神貫注地做這件事,慢慢地良好的注意力就被這些「好心」給打亂了。

第二, 小學低年級或上學前,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低年級或學前一年,都需要父母針對學習和作業,給孩子立規矩。

立規矩的目的,也是讓孩子養成專注的習慣,在學習和做作業時全身心投入。

很多老人心疼孩子,見孩子在房間裡學作業很長時間,總會抽空進去給送點水果,塞個糕點,本來就不專心做作業的孩子,被打擾後更是沉不下心來。

我們首先需要保證學習桌前不放吃的,不放玩具,才是確保孩子學習部分心的主要前提。

試想換做我們大人,做事情時有零食的誘惑也同樣會分神溜號,更何況還是大腦均未發育完整的小孩子。

第三, 分神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沒有興趣或者聽不懂

對於興趣欠佳的事情,我們往往提不起精神來一直集中精力去做。

況且上課的時候,都是聽老師在講,不斷進行枯燥無味的輸入,人難免會出現分神犯困的情況。

那麼,為了能讓孩子更集中精力去上課,往往需要我們家長在學科內容和孩子興趣上下些功夫。

看孩子是只有個別科目不集中,還是所有科目都不集中,是因為所學知識跟不上進度,還是根本對學科和老師不感興趣。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對每一科進行分析和總結,多做複習和預習,找到知識點的關聯性,從而提高聽課和學習的興趣。

第四, 家長的「貼標籤」行為,讓孩子無意識產生共識

中國式貼標籤式教育非常典型,尤其是50、60是年代的父母,他們認為這種挫折教育和貼標籤式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危機和警示。

很多家長會在有意無意中透漏出對孩子的評價,比如我們家孩子就是不愛說話;我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辦法堅持;我們家孩子寫作業總是磨磨蹭蹭上課分心。

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當你的標籤貼在孩子身上時,慢慢好像真的印在他身上一樣。

你本來是想警醒他讓他改正,卻發現這個問題越積越深。

如今家庭教育理念和體系慢慢變成學科化,很多家長也在不斷改善和學習,鼓勵教育正在被更多家長所接受。

但鼓勵不能盲目,信任需要真誠,如果家長能夠通過好的詞語給孩子「貼標籤」,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第五, 對未來無明確目標,不知道學習的最終目的

很多孩子對漫漫上學路都理解的一知半解,他們不知道每天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

你讓小學生寫作文,他們會寫出很多未來的夢想,想當科學家、醫生、天文學家。

但如果你深入跟他們聊天,你會發現,其實他們的夢想很空洞,他們並不知道未來跟自己到底有多遠,而那些未來的夢想,到底如何去實現。

他們每天在課堂上渾渾噩噩地度過,卻仍然夢想著以後當一名律師,只因覺得律師看起來很帥氣。

學習太累太枯燥太辛苦,每一位莘莘學子都是熬過一個個寂靜的深夜才得以碩果纍纍。

學習又太難堅持,數十年如一日地努力,也未必換來理想的成績。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呢?

因為夢想,因為唯有學習才能不斷讓我們開拓眼界,不斷沉澱成為智慧的人,也因為考上理想的大學其實是實現夢想最簡單的一條道路。

家長需要在孩子夢想的後面,多搭一條橋,多鋪一條路,讓他看到學習和夢想之間的真正關係,才能最終觸動內心,找到不斷前進的內驅力。

針對上面的幾個問題,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對號入座,找到自家孩子關於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總是分心的真正原因。

解決上課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並不容易,因為它的形成往往是日積月累不良習慣導致的。

只有找到問題的原因,我們才能尋求方法,最終幫助孩子找到解決辦法。

當然,除了找到一些科學的辦法,我們更應該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深入了解和分析,改善孩子目前存在的問題。

任何一種方法和課程,都抵不上父母真心的付出和對孩子最真摯的信任。

相關焦點

  • 一位資深班主任:我不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孩子,原因很現實
    文|文兒孩子上學之後,家長會經常囑咐孩子:上課多舉手,常回答問題。這樣做的原因無非是兩點,一是讓孩子好好聽課,不要開小差,跟得上老師的思路。二是常回答問題,在老師面前刷存在感,能得到更多的關注。畢竟,家長們都希望老師能喜歡自家孩子。但家長們卻不知,上課總舉手的孩子並非是認真聽講,仔細回答問題的。認真聽課,善於思考的孩子也並非就喜歡舉手回答問題,二者之前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而且,老師未必就喜歡上課總舉手的孩子,說不定還討厭。一位長輩是一個資深班主任,一畢業就當了老師,現在有三十年的教齡,經驗豐富。
  • 學生上課總犯困的5個原因,影響學習成績,家長要儘早知道
    隨著時代的日益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社會的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學習的壓力很大,雖然一直都在提倡減負,但是由於我國的應試考試,還是會更加注重考試的成績。在我們小的時候,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學習負擔和壓力,平時的家庭作業也很少,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會精力充沛,認真的跟上老師的節奏聽課,高效率的吸收。現在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總是會出現打哈氣,犯困的現象,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注意力不能夠集中,最後大腦越來越模糊,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聽課效率極低。
  • 學生上課總走神,家長不要過度焦慮,這些辦法可嘗試
    學生時期,學生黨都會遇見上課走神的問題,但是每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留神原因都是不一樣,但是學生要明白的就是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上課留神都是不對的,而且也是非常影響學生的學習,但是也並非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還有很多種原因。
  • 「上課溜號第一名各種愛好都很行」的孩子,可能缺這樣一臺神器?
    今年花費依舊不菲因為我家兒子比較活潑上課容易走神,所以我在給他報班的時候,基本選擇的都是線下的課程,就覺得面對面上課,老師能及時地觀察到孩子的反應,知道他有沒有學進去、走沒走神。在課外輔導方面,今年報了二年級數學和英語的輔導班,數學是線下的,英語是網課,兩個都是朋友家的孩子上過之後覺得不錯推薦給我的。素質教育方面,報了漫畫、圍棋和硬筆書法。
  • 孩子專注力差,學再多也沒用,這幾個方法教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家長都很苦惱,不知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什麼孩子辛苦學習成績卻始終不理想呢?在我看來,這是孩子的專注力出現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時不夠專注。一會兒走神、一會溜號,雖然看起來一直在學習,但是真正學到腦子的東西卻少之又少。因此如果孩子的,如果孩子的專注力差,學再多都沒有用。一、專注力差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呢?
  • 孩子寫作業太慢,這些原因你知道嗎?
    輔導孩子做作業素來是家長們的一大難題,而「拖拉」也是孩子寫作業的普遍現象,即使父母盯著指導,孩子也不一定能按時完成,甚至拖得更晚。勤藤教育認為,我們需要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做作業的時候沒有規劃和條理性,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有的時候就會導致有漏的科目和內容,一些細節準備不夠充分,於是做作業的速度就被拖了下來。勤藤教育小建議:做作業之前最好先整理一下今天需要完成的內容,合理分配做作業的順序和時間,一項一項完成,以免錯漏。
  • 「學生上課」是「take a class」,那「老師上課」用英語怎麼說?
    在中文表達中,有很多時候同一個字都會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說我們本期要討論的——學生上課和老師上課。這裡雖然都是說的「上課」,但是實際上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在英語中,「學生上課」是「take a class」,那「老師上課」用英語怎麼說?1.
  • 孩子三年級不用心學習,心怎麼說都沒用,該怎麼辦?
    上面我提到負強化一詞,家長需要深入理解這個詞的含義,當你清楚越是過度關注孩子學習,不斷催促和嘮叨孩子趕快去寫作業,要認真寫作業時,孩子必然會嫌你煩。這樣一來,不管家長怎麼說,孩子的聽覺都會屏蔽你的話,自然你的說教就完全失去意義了。如何讓孩子願意聽進家長的話呢?
  • 家長常做的這3件事,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看你中招了嗎?
    當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之後,很多的父母都反應自己的孩子上課總走神、溜號、東張西望等等,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如果家長想要改變孩子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從小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家長若是忽略了學齡前這段重要的過渡時間,那麼以後想要改都來不及了。
  • 老師把孩子上課睡覺的照片發群裡,家長怒了:你不配做老師
    有一次教導主任巡堂時發現這孩子上課睡覺,任課老師和張芳都「挨了批」,張芳一氣之下就把孩子睡覺的照片發到群裡,@了孩子的家長,表示孩子上課睡覺不像話,希望家長配合,還提出了「讓孩子早點睡覺」的建議,同時希望其他家長也重視自家孩子的睡眠。
  • 孩子小學初中成績好,高中卻一落千丈,是智商問題?聽老師怎麼說
    初中學習只需要學生知道」是什麼「,很多內容即便不了解,也可以」記下來「,但是高中需要學生知道」為什麼「、」怎麼樣「,如果學生不了解,就很難學好了。2、學習方法的改變:高中內容知識量大、難度大、進度快,綜合性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更高,學生不僅要想學,更要」會學「,否則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每天都會熬夜到凌晨,成績還會一塌糊塗。
  • 班主任直言:在以下座位上的孩子,通常都是老師偏愛的「潛力股」
    ,通常都是比較喜歡自己學習的,不會在上課期間出現溜號的情況。 3、靠窗的偏排也是老師比較用心的學生 我在上學期間,就喜歡坐在班級靠窗戶的位置,在這裡你不僅可以看到窗外的風景,老師也很少去關注你,而這個位置通常都是老師為中等學習準備的
  • 孩子忍不住啃指甲,是缺乏微量元素?不一定,這3個因素不可忽視
    啃指甲是很多孩子的常見行為,通常會把指甲咬的凹凸不平,還出現很多倒刺,手上指甲上經常都是血淋淋的,看著不好看,也容易意外碰到受到更深的創傷。父母都想讓孩子改掉這個毛病,但是無奈不管怎麼說,孩子依然我行我素,該啃還是啃。
  • 你知道「玩手機」 用英語怎麼說嗎?
    現在的人,什麼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有手機。一會兒不玩手機,就跟丟了魂一樣。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玩手機」用英語怎麼說嗎?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玩手機」 英語怎麼說?大家都知道 Play 是表示玩的意思,但是"玩手機"可千萬不能翻譯成Play the phone,我們所說的「玩手機」,其實就是花時間玩手機上的APP,所以,正確的表達是:Spend time on the phone.
  • 「他上課老是愛講小話」用英語怎麼說?
    「他上課老是愛講小話」用英語怎麼說?你會用Yahoo解決「愛講小話」英語怎麼說嗎?我們並非每一個人都是「活字典」,隨便問任何一句「用英語怎麼說?」都馬上能答上來。所以,會不會用英語說「他上課老是愛講小話」並不重要。
  • 孩子對成績無所謂?是孩子的錯嗎?你可以做什麼?
    考多少分都是同一個表情,這可怎麼辦啊!」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寫錯了不怕的,被老師、家長批評也不怕,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這種狀態一旦出現在自家孩子身上,家長不免崩潰。 但是,崩潰管用嗎?除了崩潰,家長還能做點啥? 「無所謂」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
  • 孩子總愛否定自己,「資格感」的缺失,原因在家長
    當孩子有一點不如自己意的時候,她就會崩潰,鳴鳴就是在媽媽這樣的情緒裡成長起來的,每次打罵完孩子後,媽媽的內心又非常的後悔,隨著孩子的長大,家裡的情況並沒有好轉,媽媽的脾氣也沒有改進,雖然知道這樣做不對,但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的語言的辱罵,對孩子的否定,看似沒有什麼,其實孩子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 孩子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怎麼辦?教你4個小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經常有家長給我發私信吐槽,孩子在家看動畫片,玩IPAD什麼的時候都十分投入,八頭牛都拉不動。但是一到學校上課的時候就經常走神。 放學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如果家長不在身邊看著,那作業能一直寫到後半夜去。
  • 語文老師因為上課有激情,聲音太大遭家長投訴嚇到孩子,你怎麼看
    現在當一名老師真的是太難了,怎麼做都會有人覺得不對,管多了不是,管少了也不是,不管怎麼做,都是你老師的不對。居然還有家長投訴老師講課聲音太大,嚇到了自己孩子,很多人都會覺得是開玩笑,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家長,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你家孩子是耗子嗎,膽子那麼小?
  • 孩子上課走神,做事總分心,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文|全文共251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前兩天,我收到了閨蜜倩倩發的微信:「親愛的,這幾天幼兒園老師總和我說,我家孩子上課的時候,上著上著就自己玩起來了,也不看老師,有時候還自己突然跑出去。然後我觀察他在家也是這樣的,幹什麼都不能認真,東一頭西一頭的,就連吃飯都吃幾口就跑去看動畫片。」「你有沒有嘗試過調整或幹預呢?」我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