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服從少數,韓先楚為何能創造奇功?五個人起了關鍵作用

2021-01-08 文史茶館2018

1947年春天,東北的天氣還是異常的寒冷,絲毫沒有春天的氣息。國民黨鄭洞國統率的三路大軍浩浩蕩蕩第四次殺奔南滿而來。雖然前三次,南滿軍區都成功地擊退了敵人,取得了臨江保衛戰的勝利,可是這一次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無論形勢多嚴峻,身為南滿軍區政委的陳雲和南滿軍區司令員的蕭勁光只有一個字,打。沒有二話可講。只有打贏這一場戰役,才能徹底保衛南滿根據地。

那麼,怎麼打呢?

一、韓先楚連夜趕到了第三縱隊

(韓先楚上將)

當時南滿只有兩個縱隊,一個是第三縱隊,司令員曾克林,副司令員曾國華,一個是第四縱隊,司令員胡奇才因病休養,暫時由副司令員韓先楚指揮整個縱隊。

為了統一指揮,形成合力,陳雲和蕭勁光讓韓先楚到第三縱隊去,和曾克林一起組成一個臨時指揮部,指揮作戰。他們能夠指揮的部隊是第三縱隊的三個師,還有第四縱隊的一個師,總共四個師的兵力。

3月31日晚上,韓先楚接到讓他務必於4月4日趕到第三縱隊的命令。他當時距離第三縱隊非常近,如果4月4日出發,當天就能趕到。可是韓先楚沒有等到4月4日再出發,他決定當天晚上就出發。

為什麼那麼急呢?韓先楚有自己的判斷,他發現敵人已經在行動了,戰機可能稍縱即逝,只能提前不能等待。東北的春天還是很冷的,地上的冰雪還沒有消融,韓先楚冒著嚴寒,踏著積雪,騎著快馬朝第三縱隊的駐地趕去。

曾克林和曾國華看到韓先楚夤夜而至,都非常高興。曾克林更是激動地說:「老韓,你真是個急性子,軍區要你4月4日趕過來,沒想到這麼冷的天氣,你竟然連夜趕過來了。你看,是不是先吃飯休息一下?」

三縱領導如此熱情,韓先楚也很高興,他非常客氣地說:

「軍區領導讓我來協助三縱指揮,我有言在先,我是來給曾司令員當助手的敵情緊急,我看我們今晚就研究作戰計劃吧。」

二、第三縱隊領導幾乎都站在韓先楚意見的對立面

(中間是韓先楚上將)

不愧是旋風司令,一說打仗就時不我待。其實呀,第三縱隊的領導已經分析過戰況,研究過作戰計劃了,他們已經形成了統一的意見。敵人分三路進攻,中路的八十九師是嫡系,戰鬥力最強,如果打他,會很吃力,而且國民黨的援兵很快就能到達。

所以,三縱領導決定先打敵人的側翼,北路暫編第二十師,這個師是滇軍雜牌軍,戰鬥力不強,先打弱敵,比較穩妥。集中優勢兵力,先打弱敵,這也是我們一慣的作戰原則,柿子先撿軟的捏嘛。

可是韓先楚提出了異議。雖然他已經說了,自己是來給曾克林當助手的,可是事關戰局,他不能不提出的意見。韓先楚認為應該先打敵人最強的中路第八十九師,理由如下:

1、第八十九師雖然是嫡系,裝備精良,作戰力也很高,但是卻有一個嚴重的缺陷,這個師是剛剛從熱河調過來的,不熟悉這裡的地形,不熟悉我軍的打法,而且比較驕橫,有點冒進。

2、我軍雖然只有四個師,目前已經能夠集中三個師的兵力,已經是敵八十九師的三倍了,只要誘敵深入,正確設伏,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吃掉它。

3、還有打援問題,如果打八十九師,敵人肯定會來增援,而我還有一個師,完全可以依託有利地形,阻擊敵人的援兵兩天。有這兩天時間就足夠吃掉敵八十九師了。

4、韓先楚分析,如果先打弱敵,並不能很快結束戰爭,還要繼續面對強敵,勢必陷入曠日持久的疲勞作戰,極其不利於我軍;如果先打掉強敵,弱敵很可能不攻自破,實現畢其功於一役的效果,一戰而粉碎敵人的第四次進攻。

韓先楚說的頭頭是道,可是第三縱隊的領導們卻保持出奇的意見一致,他們都不同意韓先楚的意見。作戰會議陷入了僵局,怎麼辦呢?這個時候,曾克林的態度非常重要。

三、曾克林沒有主大欺客,以官階壓人

(開國少將曾克林)

曾克林是江西興國人,他也是走過萬裡長徵的老紅軍了。雖然稱韓先楚為「老韓」,其實他們倆同庚,都出生於1913年。所不同的曾克林在中央紅軍中為將,而韓先楚是紅二十五軍的將領。

從這個意義而言,曾克林的牌子顯然更硬,比韓先楚更加根正苗紅。抗日戰爭時期,曾克林長期戰鬥在冀熱遼一帶,然後率先進入東北,當上了主力第三縱隊司令員。

而韓先楚來東北比較晚,只當了第四縱隊的副司令員。從官階上來說,曾克林顯然大於韓先楚。中國有句古話,官大一級壓死人啊。曾克林完全可以壓制韓先楚的意見。

更何況,韓先楚是客,曾克林是主。韓先楚的第四縱隊投入的兵力少,而曾克林的第三縱隊投入的兵力多。客隨主便,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般的規矩。曾克林卻沒有主大欺客。

最一目了然的,與會人員大部分都是曾克林第三縱隊的,按照我們最經常使用的舉手表決,然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曾克林還是可以名正言順壓制韓先楚的意見。

可是曾克林沒有,既沒有以官階壓人,也沒有主大欺客,更沒有讓與會人員舉手表決。他在思考,這是在打仗,打仗可不是兒戲,搞不好是要死人的,最嚴重的結果是根據地可能不保。

萬一韓先楚是對的呢?真理有時候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呀。

副參謀長和科長找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開國少將肖劍飛)

會議陷入了僵局,韓先楚和曾克林都在思考,都在糾結,總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敵人可不會等到我們開完會再進攻。怎麼辦呢?第三縱隊的副參謀長羅文提議說:

「大家也別爭了,乾脆把兩種作戰方案都上報,請軍區首長裁定吧。」

這是一個好辦法,曾克林沒有異議。韓先楚帶來的作戰科長肖劍飛也向韓先楚附耳說:

「兩種方案都上報吧。」

韓先楚表示同意。羅文和肖劍飛都在1964年晉升少將,都是開國少將。他們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找出了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兩種方案都上報,由領導來裁決,這樣既不傷和氣,又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陳雲和蕭勁光拍板

(蕭勁光和陳雲)

當第三縱隊和第四縱隊各自將自己的意見以電報的形式發送給南滿軍區後,令人震驚的結果出現了,還沒有等他們離開作戰室,南滿軍區的裁決結果就發過來了。

驚人的神速!

這說明什麼?很有可能陳雲和蕭勁光都守在軍區的作戰室裡,收到電報,打開討論,迅速做出決定,然後立即發報。他們一刻也沒有耽誤。因為這是決定南滿軍區生與死的歷史時刻。

這邊第三縱隊和韓先楚等人還在討論,只見第三縱隊的機要科長急匆匆跑過來了,軍區的指示已經發過來了。機要科長把收到的電報遞給他的司令員曾克林。

曾克林大眼一掃,高興地說:

「是軍區的復電來了。」

那一刻,會議室裡鴉雀無聲,仿佛能聽到大家心跳的聲音。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軍區的裁決。曾克林宣布了結果:陳雲和蕭勁光兩位首長,同意了四縱副司令員韓先楚的意見,並任命韓先楚為前線總指揮,統一指揮第三縱隊和第四縱隊的四個師。

曾克林率先表態,他對韓先楚說:

「韓副司令員,我們第三縱隊全力支持你,請你下決心吧。」

為高風亮節的曾克林鼓掌吧。

韓先楚提前發動進攻

(前排中間是蕭華和陳雲,後面蕭勁光旁邊是韓先楚)

看到曾克林司令員如此高風格,韓先楚很感動,他說:

「作戰部署還是大家共同研究吧,一切行動共同指揮。」

意見統一了,那就是如何打的問題了。經過分析,韓先楚決定在4月3日早上發起進攻。進攻時間比軍區首長制定的4月4日早了一天。顯然,如果韓先楚4月4日再趕到第三縱隊,恐怕一切都晚了。

打仗嘛,趁早不趁晚。戰機的發展從來都是瞬息萬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越是提前,越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因為制定了正確的作戰方針,到4月3日下午,經過大約10個小時的戰鬥,敵八十九師被全殲,其他兩路敵軍果然是不攻自破。

四保臨江取得了一個空前的大勝利,完美收官,南滿根據地保住了。陳雲和蕭勁光都為韓先楚點讚,通報表揚了第三縱隊和第四縱隊。

總結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韓先楚自然是第一功了,還有五個人都起了關鍵作用,那就是高風亮節的曾克林司令員,還有第三縱隊的副參謀長和第四縱隊的作戰科長,最後是陳雲和蕭勁光。

那個時候,大家是一切為了勝利,沒有私心,沒有雜念,精誠團結,密切配合,這才成就了韓先楚。

相關焦點

  • 身邊|土地流轉要 「少數服從多數」?回應:尊重個人意願
    現在,我成了村裡的『少數』,有人說土地流轉也要『少數服從多數』,這合理嗎?」近日,肥西縣嚴店鄉嚴店社區居民餘先生向安徽日報農村版融媒體記者諮詢。餘先生告訴記者,他家有好幾塊地在苗木公司成片流轉的土地範圍內。「雖然我沒有籤字,但苗木公司為了管理方便,已經在這片地的外圍圍起了護欄。」餘先生說,他的地去年5月就已經因無法耕作荒蕪至今。
  • 韓先楚反對政委的作戰方案,怎麼辦?政委的做法很不一般
    紅石鎮設伏,殲敵8000餘人,創造了1:25的殲敵記錄;鞍海戰役,迫使敵184師長潘朔端率領下起義,開創了東北戰場國軍起義的先例;新開嶺戰役,殲滅「千裡駒」敵第25師…… 奇襲威遠堡,是韓先楚在東北戰場的指揮的名戰之一。然而,好事多磨,起初的作戰方案是政委提出的,韓先楚是「少數派」的反對者,在很少支持他的作戰方案的情況下,政委的做法很不一般。
  • 抓住「關鍵少數」 發揮表率作用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抓住「關鍵少數」 發揮表率作用——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重要講話  新華社評論員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帶頭」「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必須做表率
  • 抗戰八年,韓先楚升遷很快,卻為何戛然而止離開了前線
    韓先楚是聞名天下的旋風司令,解放海南島的大功臣。那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那麼,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呢?似乎名氣不是很大,遠不像「三楊」、李天佑、陳錫聯和賀炳炎那麼一戰成名。同樣是開國上將,為何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顯得有點默默無聞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
  • 關鍵時刻,韓先楚、鄧華主攻方向不一致,彭總反覆斟酌、難以抉擇
    10時至14時,第38軍、第42軍、韓先楚、鄧華先後回電,表明了各自的意見,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主張各異。" 關鍵時刻,韓先楚主張先打砥平裡,鄧華主張先打橫城。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韓先楚之間的分歧,對彭德懷的決策過程產生了重要影響。
  • 55年授銜,缺席解放戰爭的張愛萍上將,為何能位列韓先楚之前?
    但在57位開國上將中,張愛萍將軍也因病錯過了解放戰爭,可在1955年授銜時卻被授予了開國第九上將,排在了功勳卓著的楊成武和韓先楚上將之前,這是為什麼?張愛萍祖籍四川達縣,16歲參加革命,18歲入黨,被委任為臨時縣委書記和黨支部書記,在羅江口積極發動群眾攻勢,與敵軍大打地下情報戰。
  • 旋風司令韓先楚,違抗命令越級上報,衝上級大喊:這仗我一定要打
    導言軍人就是要有血性;尤其是一支軍隊的領導者,他就是這支軍隊的精神引領,不論在什麼時刻,都要發揮出無可替代的作用。01 「一意孤行」長徵時期,紅一方面軍司令員彭德懷為了擴大根據地,率軍西進。當時韓先楚率領一個團作為後衛力量,發現了押運物資的馬家軍,為了不錯失良機趕緊向彭德懷匯報。
  • 「旋風司令」韓先楚,破格提上將,他快速升遷的秘訣是什麼?
    穿上軍裝,從東北到海南,一路披荊斬棘,在各大戰役之中都留有他的身影,他就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旋風司令」韓先楚。有勇有謀,一路升遷至上將,除了他的赫赫戰功為人所樂道之外,在當時他的升遷速度也讓人豔羨。韓先楚緣何可以升遷的那麼快呢?
  • 「少數人種多數田 多數人種少數園」
    (原標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石河子總場北泉鎮十一連:「少數人種多數田 多數人種少數園」)  「少數人種多數田,多數人種少數園」,按照這樣的思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總場北泉鎮十一連近年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在種植好棉花、小麥等傳統作物的同時,大力發展果蔬、花卉種植。
  • 抗戰之初韓先楚為何升遷那麼快?打仗有辦法,還得貴人相助
    韓先楚當然是會打仗的。有事實為證。在韓先楚擔任689團團長的時候,配合129師作戰。在馬莊戰鬥中,劉伯承命令韓先楚拿下日軍的一個山頭。韓先楚打了好久,沒有打下來。 怎麼辦?不能再硬攻了。韓先楚停了下來,想辦法,派參謀再去偵查地形,果然發現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可以繞到日軍的背後。
  • 韓先楚將軍麾下的三位師長,有兩位授少將軍銜,他為何僅授大校?
    四野第12兵團第40軍的軍長是韓先楚。大家都知道,韓先楚是被人們譽為一代名將的開國上將,對於他的戰績有很多的記載,特別是在1950年解放海南島一戰中,他在沒有海空軍配合的情況下,冒著喪師瓊州海峽的極大風險親率40軍、43軍四個師三萬多人乘坐400多艘風帆船從雷州半島燈樓角起渡,跨海進擊海南島的事跡,從此更是聞名天下。
  • 志願軍五個副司令,洪學智和韓先楚資歷最淺,為何能夠入選?
    今天接著上文再給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感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作為一名業餘歷史愛好者,對於那些大歷史事件,雖然不能親自參與其中,但是能夠把當時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抉擇拿出來,掰開了揉碎了,仔細分析一番,真的能體會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也能更加理解當時大人物的智慧和理性,更能明白,我們中國,發展到今天,靠的可從來不是什麼運氣。
  • 旋風司令韓先楚為什麼在抗日戰爭默默無聞
    韓先楚是聞名天下的旋風司令,解放戰爭時期從東北一路戰無不勝的打到海南島的百勝戰將。為何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顯得有點默默無聞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1937年11月,當時的韓先楚是副團長,344旅組建689團,韓先楚被升任團長。1938年,韓先楚率領689團配合129師和日軍在馬莊血戰17個小時,共殲滅日軍兩千多人,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戰後,劉伯承師長、朱老總都給韓先楚的689很高的嘉獎和評價,革命鐵軍,英勇無畏,敢打敢拼。 韓先楚能打仗會打仗能打硬仗,升職也很快。
  • 狠抓「關鍵少數」打造特別能戰鬥的航空鐵軍
    領導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少數」,要完成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建設航空強國,需要激蕩起幹部隊伍砥礪初心再出發、以上率下勇擔當的奮進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我們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
  • 小孩子能不能練養生五功-以虎背靠山功為例
    養生功法的未來,不能隨便拍腦袋任意創造與散播,必須實在有幫助才能把話說出口。 很多人在學會並體驗靠山功快速且宏大的養生效果後,開始介紹自己身邊的親人與好友,甚至是自己可愛的小寶寶也都有樣學樣的練起靠山功來。這畫面讓人感到無比溫馨。 卓越有效的功法理應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習練,讓更多人因此而獲得益處。
  • 「旋風上將」韓先楚:許世友最服他,杜聿明最怕他
    遼瀋戰役後,韓先楚率部迅速入關,在遼瀋戰役後,40軍之118師由於貢獻突出,被四野司令部指定為「北平入城第一師」,代表四野第一個進入北平。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這股旋風能從東北一直刮到東南,從天寒地凍的白山黑水殺到暖氣洋洋的南海之濱。
  • 抓住「關鍵少數」的邏輯理路與實現路徑 宣講家網評論
    因此,把我們黨建設好,不僅要把「絕大多數」作為大頭來管,而且要善於抓住重點,把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作為關鍵來抓;不僅要求「絕大多數」見賢思齊,而且要求「關鍵少數」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抓住「關鍵少數」,也就抓住了「牛鼻子」,堅持了唯物辯證法的「重點論」。抓「牛鼻子」是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論。
  • 中國男籃險勝韓國,易建聯關鍵搶斷立奇功,奪奧運資格還盼奇蹟
    今晚比賽中國男籃對韓國隊,中國男籃打得無比艱難,比賽最後時刻趙睿被判技術犯規,韓國隊反超比分,關鍵時刻易建聯二個搶斷立奇功,中國男籃77:73勝韓國隊。中國男籃二天後比賽能創造奇蹟嗎?
  • 東北局要韓先楚回第三師,黃克誠說,第三師不缺幹部
    韓先楚是著名的開國上將,原紅二十五軍的將領,黃克誠是開國大將,紅三軍團的高級將領。韓先楚是出了名的會打仗,甚至有人稱他是「好戰分子」,連毛主席都誇獎他「是很能打仗的人」。 黃克誠被稱為「黃老」,是黨內非常富有遠見卓識的大將。陳老總說他雖然眼睛近視,在很多方面卻比很多人看得都更遠。
  • 林帥麾下五虎上將,韓先楚只能排第五,第一名實至名歸
    林帥一向自命清高,能入其法眼的人並不多,劉亞樓就是為數不多的一個,這在其他四野將領裡面是沒有的。林帥評價劉亞樓:一個劉亞樓頂三個參謀長。紅軍長徵期間,劉亞樓擔任紅一軍團二師師政委,二師為左先鋒,師長陳光與政委劉 亞樓率部血戰湘江,突破烏江,取得遵義,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1939年去了蘇聯學習,關內八年抗戰,可以講劉亞樓缺席了抗日戰爭。但是這並不影響其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