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期間,著名的四大謀士,鬼才、臥龍、冢虎、鳳雛,得一可得天下!

2020-12-23 騰訊網

三國期間,人才輩出,各種謀士競相較計,自從《軍師聯盟》播出之後,大家對於早早就去世的郭嘉,扼腕嘆息,然而,在郭嘉之後,三國還有重要的三名謀士,與郭嘉並稱為三國四大謀士。

鬼才——郭嘉

郭嘉

縱觀三國眾多謀士,靈感比較出色的,當數曹軍郭嘉。靈感即預知能力,它對於一個軍事家、謀略家都大有用處,如果一個軍師、將帥沒有靈感,他便會處於被動。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需要此先知能力,說白一些就是判斷能力。郭嘉初仕袁紹,但其看出袁紹終成不了大事,遂經荀彧投入曹操麾下。此時,正值曹操唯才是舉方針的起始階段,直到"唯風"漸漸散去,眾軍之中,郭嘉脫穎而出。曹操在統一北方時,郭嘉頻頻獻計,為統一北方立下汗馬功勞。

一代鬼才,只可惜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郭嘉能活到六十歲,歷史就要改寫,不會再有三國,也不會有以後的司馬晉。漢時分天下為十三州,其中九州為魏國領土。即,司隸、豫州、袞州、徐州、冀州、青州、幽州、并州、涼州、以及荊州八郡,其中平定司隸、豫、袞、徐、冀、青、幽、並八州以及烏丸、公孫氏新設之平州,共十個州級單位,皆出自郭嘉之計謀,若論謀士功勞之巨,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臥龍——諸葛亮

諸葛亮

諸葛丞相名垂千古,三國謀臣素有「前期看郭嘉,後期看孔明」之說。可惜其功績實在不是太多,得失荊州算一個、攻下漢中新制粱州算一個、平定南蠻算一個。諸葛亮可能是大家在三國中最熟悉的一個謀士,神乎其神的軍事才能,出類拔萃的內政、外交能力堪稱完美。

實則正史之中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被誇大的,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雖不是像大家想想中的神乎其神,但也不差。值得驕傲的就是第一次北伐出祁山,三郡都反叛魏國。可惜,馬謖無能。內政外交都是大師級的人物,可以說在三國上比軍事才能比諸葛亮強的很多,但比起政治、外交才能,誰能與丞相爭鋒?

冢虎——司馬懿

司馬懿

說到三國的兵法,就不得不提司馬懿。大家都知道,他是孔明的宿敵,與孔明六番鬥法,令其"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敗諸葛、平遼東、鎮荊州、破東吳。要排名,司馬懿絕對在諸葛亮之上,司馬懿跟曹操都屬奸雄,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又名冢虎,是對其一生的總結。

鳳雛——龐統

龐統

早年便以"鳳雛"(就是鳳的雛,小鳳凰,假以時日,一定會高翔於九天,清鳴於雲中,這是別人給他這麼一個綽號。)之名與諸葛亮(臥龍)齊名於荊州。當時徐庶曾對劉備評價他的經典言語是:"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臧否人物,自謂曰"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

鬼才、臥龍、冢虎、鳳雛,三國四大謀士,得一可得天下,然而是幸也是不幸,他們出生在一個朝代,互相又是對手、又是朋友,正可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得其一便可得天下,純屬笑話
    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分別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臥龍——諸葛亮(181年-234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病逝五丈原,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死後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鳳雛——龐統(179年-214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 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傳說中,劉備在著手締造蜀漢時,遇到了一個隱士,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道家隱士,精通奇門兵法,學識淵博有知人之明,劉備聽了他的建議後,一直牢記於心。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什麼沒有統一?
    引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出自三國時期著名隱士司馬徽之言。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司馬徽,作為三國時神龍見首不見尾,猶如天龍八部中掃地僧一般,一錘定音的存在,按理說他的話就相當於高屋建瓴,振聾發聵的,那麼問題來了,「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什麼沒有統一?1、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誇讚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學堪稱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最牛的二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真實的歷史上,龐統的能力如何?
    導語說起三國人物,「鳳雛」龐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名字,與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齊名。諸葛亮和龐統,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並稱為一「龍」一「鳳」。三國時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者兼得為啥還是敗了?他忘了後半句
    對三國感興趣的朋友,想必都聽過「臥龍鳳雛」這二人,在當時,人們一直傳言,這臥龍和鳳雛你只得其一,那麼便可以安整個天下。因此,在當時,很多人對於臥龍鳳雛都是趨之若鶩的,想盡辦法想要得到這兩個人才。最後,劉備在自己的努力下,終於將這二人收入了門下為己用,但偏偏有一點令大家覺得好奇,明明說這臥龍鳳雛得其一就可安天下,那麼,為何劉備在二者兼得的情況下,最後依舊是失敗了。很多人說,劉備的失敗是他自身的問題導致的。但是,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其實也並非如此。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世人往往不知
    水鏡先生得知劉備一心想要興復漢室,無奈身邊沒有得力的謀士可用,直到現在還一事無成。此時水鏡先生就指點劉備,「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聽了這話之後很高興,想要具體詢問水鏡先生,臥龍和鳳雛究竟為何人時,沒想到水鏡先生卻故弄玄虛岔開了話題。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曲解了一個字的含義,註定劉備必亡
    三國戰亂,局勢動蕩,各方人傑順應時勢而生。在荊州地界上的謀士中,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可謂極具盛名。名士司馬徽讚譽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頗為出名。但打臉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劉備儘管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位大才,但他依舊沒辦法安定天下。
  • 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
    導語: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頻繁的戰亂對百姓來說是絕對的痛苦,這一點從漢末到西晉建立後人口的銳減就可以看出,但是亂世同時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雄主如曹操、袁紹、劉備、孫權,猛將如呂布、關羽、周瑜、張遼等等,正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而同他們一道發光的,還有謀士這一團體了。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孝直不亡,漢室是否能興?
    「鳳雛臥龍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三國演義》世人都在說得臥龍鳳雛能安天下,言劉備因子初孝直早逝而難興漢室,卻沒有考慮一件事——這句話的真實出處。這句話不是出自於別處,正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 臥龍和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最終劉備還是敗了,問題出在了哪?
    引言 如果說在謀士輩出的三國時代,哪一位有匡扶天地的才能,想必一定有諸葛亮和龐統的名字。確實,三國之中,諸葛亮與龐統可以說是一對「黃金搭檔」,兩人協助劉備奪取了荊益之地,諸葛亮號「臥龍」,龐統號「鳳雛」,任何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熟知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天下。」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即安天下!劉備得其三,為何仍失敗?
    對於三國的局勢,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一生得了其中的三個名士,為何還是沒有得天下,只是三足鼎立而已呢? 劉備得到的第一位名士就是「臥龍」諸葛。
  • 臥龍、鳳雛者得一可安天下,後面原來還有1句,劉備聽後多半痛哭
    三國漢末時,因皇帝導致像董卓、李榷這樣的一些人,一時間至朽木為官於廟堂之上,禽獸食祿於殿陛之間,以至於蒼生飽受生靈塗炭的痛苦。這些人中雖然存在別有用心的人,但在他們的中間,真的有忠於君主熱愛國家的人。例如三國時期一直堅持忠義,愛百姓如自己的孩子的大漢皇帝劉備,他原只是一個販賣織席之人,後來也憑藉黃巾起義而聞名於諸侯中。
  •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被後人忽略的下句,更還原歷史
    漢末隱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曾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從此臥龍鳳雛之名家喻戶曉,可現在的我們都忽略了下半句,其實下半句也同樣關鍵。我們先說說水鏡先生其人,為何他能夠提前數十年洞察先機。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為何劉備還是敗了?只因他忘了後兩句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出現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令人所津津樂道的應該是縱橫戰場的武將。比如說關羽、趙雲、呂布等人都是以一敵百的人物,但是真正主宰戰場的卻並不是他們,而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軍師們。 要說三國時期著名的軍師那麼恐怕大家第一印象所想到的應該就是「臥龍鳳雛」了吧?
  •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滿了劉備一句話,因此三分天下
    然而司馬徽無意出山,但是卻給劉備介紹了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當時荊州的兩大名士,並揚言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這就引發了劉備之後「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等橋段,然而事實就是這麼打臉,當時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卻最終只能三分天下,那麼究竟哪一個環節出了錯誤呢?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原來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第一句話是宣傳他的兩大弟子的廣告詞,10個字: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事實證明,司馬徽的精準寓言,以及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天下大勢,他才是三國幕後最牛的操盤手,一直掌控著三分天下的格局。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三國之初,司馬徽並沒有讓他手下諸葛亮、龐統、徐庶這三大弟子都追隨劉備。他想讓三大得意弟子分別效力於曹操、劉備、孫權麾下,讓他們自由競爭,看哪位弟子誰能笑到最後,成為最厲害的弟子。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兩個都得了,卻還不能統一天下
    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是三國演義,並不是歷史真有這種說法,況且打天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政治過程,沒有人可以單純依靠兩個人打下整個天下,而是需要一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才能奪取天下。
  • 「王者榮耀」裡的「臥龍鳳雛」
    王者榮耀中有兩個人物,他們是傳說的臥龍鳳雛。常言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那麼你們知道臥龍鳳雛都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臥龍鳳雛的故事。臥龍是諸葛亮,而鳳雛則是龐統(王者榮耀中的元歌)。天下智謀之士,擇主而事。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仍失敗?其實後面還提了倆人
    -----曹操01三國戰亂時期,每一路諸侯都想統一天下,但是競爭激烈,實現統一大業是難上加難。眾所周知,司馬徽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劉備得到了他兩人的幫助,最終還是沒有成就大業。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劉備太弱?史書曾有記載,劉備此人處處想著百姓,懂得深謀遠慮。所以說,最終失敗並不能說明是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