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即安天下!劉備得其三,為何仍失敗?

2020-12-26 騰訊網

對於三國的局勢,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一生得了其中的三個名士,為何還是沒有得天下,只是三足鼎立而已呢?

劉備得到的第一位名士就是「臥龍」諸葛。

劉備剛開始準備幹一番事業,就聽聞南陽有一臥龍先生,有大智慧矣,然後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得諸葛亮後,劉備又陸續得了很多名士將領,在關羽被困死之前,劉備的運勢一直是很好的,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策論,也一直按著諸葛亮所希望的局勢發展,關羽被殺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不考慮自己的真實病力,士兵要麼是新兵,要麼就是疲憊不堪的士兵,執意去打東吳。

劉備身邊很多謀士,將領都知道現在不是打東吳的好時候,劉備卻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之後果然失敗了。失敗的結果就是兵力大不如前,好多厲害的軍士士兵,在這場本就不可能勝利的戰爭中失去生命,也就讓劉備失去了很多有才之士,國力也大不如前,最後雖然劉備被諸葛亮及時勸阻了,但是劉備的時運被消耗了。

劉備的另一員大將「鳳雛」龐統。

龐統也是因為心大,時運不濟被射殺了。龐統會被射殺也是早就會發生的事,龐統這個人雖然武藝高強,但是好大喜功,喜歡賭,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走落鳳坡的計劃,本就沒有十全的把握,龐統這次運氣不好,沒有賭對,而且還失了性命。龐統被射殺後,劉備失去了一大將,在武力上更是下了一個檔次。

劉備的「幼麟」姜維是在劉備去世後所得。

當時的蜀國國力不行,好多從剛開始跟隨劉備的厲害的兄弟都已經戰死了,蜀國的朝政就只剩下一個爛攤子,全靠諸葛亮一人撐著。後姜維和諸葛亮雖然同時出戰,但是兵力不如其他兩國,兩個名士也只是剛剛打了個平手。後來諸葛亮病死後,只剩下姜維一個人死撐著蜀國朝政,劉禪又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後來蜀國被攻破也是命中注定的事。

失去天時地利人和,天地人三才缺失,劉備拿什麼去鬥?

而冢虎司馬懿:天時有,內憂已除、外患已閉。地利有,西南山險、東南水險。人和有,老將服心、新佐從翼。最後,成功了。

至於三國五瑞(北冰鏡南鳳雛東臥龍西冢虎中幼麒)的最後一名,北冰鏡司馬徽則天地人一樣都沒有佔到,所以老死終老了!

從生理上說,如果劉備能夠多活十年(荊州必復),如果諸葛亮能夠多活十年(長安必收),如果龐統能夠多活十年(許昌必遷),如果姜維能夠多活十年(洛陽必得),這些人如果都多活十年,那蜀漢必定會成為東西漢之後歷史上第三個「南漢」!

相關焦點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定天下,為何劉備得到其三還是敗了
    書中有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水鏡先生,他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便可以得到天下。」臥龍就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幼麟就是姜維,而冢虎就是司馬懿,其中有三個人都為蜀國效力,可是蜀國卻沒沒有落得好下場,原因有三條。
  • 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傳說中,劉備在著手締造蜀漢時,遇到了一個隱士,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道家隱士,精通奇門兵法,學識淵博有知人之明,劉備聽了他的建議後,一直牢記於心。
  • 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
    導語: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當時著名的人評者水鏡先生,在通過八卦佔卜後得出天下將出現三個大才:歐龍、鳳雛、冢虎,而這三人都是當世大才,得其一人便可安定天下,後來這三人分別對應了諸葛亮、龐統和司馬懿,其中劉備更是獨得其二,但是為什麼最後反而是曹魏奪得了天下,或者說是司馬懿的後代從曹魏那裡繼承了天下,而不是劉備勢力得到天下呢?
  •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得其一便可得天下,純屬笑話
    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分別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臥龍——諸葛亮(181年-234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病逝五丈原,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死後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鳳雛——龐統(179年-214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仍失敗?其實後面還提了倆人
    眾所周知,司馬徽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劉備得到了他兩人的幫助,最終還是沒有成就大業。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劉備太弱?史書曾有記載,劉備此人處處想著百姓,懂得深謀遠慮。所以說,最終失敗並不能說明是他的原因。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者兼得為啥還是敗了?他忘了後半句
    對三國感興趣的朋友,想必都聽過「臥龍鳳雛」這二人,在當時,人們一直傳言,這臥龍和鳳雛你只得其一,那麼便可以安整個天下。因此,在當時,很多人對於臥龍鳳雛都是趨之若鶩的,想盡辦法想要得到這兩個人才。最後,劉備在自己的努力下,終於將這二人收入了門下為己用,但偏偏有一點令大家覺得好奇,明明說這臥龍鳳雛得其一就可安天下,那麼,為何劉備在二者兼得的情況下,最後依舊是失敗了。很多人說,劉備的失敗是他自身的問題導致的。但是,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其實也並非如此。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什麼沒有統一?
    引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出自三國時期著名隱士司馬徽之言。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司馬徽,作為三國時神龍見首不見尾,猶如天龍八部中掃地僧一般,一錘定音的存在,按理說他的話就相當於高屋建瓴,振聾發聵的,那麼問題來了,「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什麼沒有統一?1、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誇讚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學堪稱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最牛的二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兩個都得了,卻還不能統一天下
    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是三國演義,並不是歷史真有這種說法,況且打天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政治過程,沒有人可以單純依靠兩個人打下整個天下,而是需要一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才能奪取天下。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曲解了一個字的含義,註定劉備必亡
    在荊州地界上的謀士中,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可謂極具盛名。名士司馬徽讚譽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頗為出名。但打臉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劉備儘管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位大才,但他依舊沒辦法安定天下。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
  •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滿了劉備一句話,因此三分天下
    然而司馬徽無意出山,但是卻給劉備介紹了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當時荊州的兩大名士,並揚言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這就引發了劉備之後「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等橋段,然而事實就是這麼打臉,當時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卻最終只能三分天下,那麼究竟哪一個環節出了錯誤呢?
  • 臥龍和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最終劉備還是敗了,問題出在了哪?
    確實,三國之中,諸葛亮與龐統可以說是一對「黃金搭檔」,兩人協助劉備奪取了荊益之地,諸葛亮號「臥龍」,龐統號「鳳雛」,任何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熟知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天下。」 劉備三顧茅廬求得臥龍,赤壁之戰後又遇到了懷才不遇的龐統,劉備得兩大軍師卻依然沒能平定天下,一統河山,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
  • 臥龍、鳳雛者得一可安天下,後面原來還有1句,劉備聽後多半痛哭
    例如三國時期一直堅持忠義,愛百姓如自己的孩子的大漢皇帝劉備,他原只是一個販賣織席之人,後來也憑藉黃巾起義而聞名於諸侯中。不過他身邊早時只有關羽和張飛等些武將,缺乏了智謀之士,導致他在諸侯攻伐的中屢次失敗。
  •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被後人忽略的下句,更還原歷史
    漢末隱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曾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從此臥龍鳳雛之名家喻戶曉,可現在的我們都忽略了下半句,其實下半句也同樣關鍵。我們先說說水鏡先生其人,為何他能夠提前數十年洞察先機。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原來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第一句話是宣傳他的兩大弟子的廣告詞,10個字: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因為三國之初,司馬徽並沒有讓他手下諸葛亮、龐統、徐庶這三大弟子都追隨劉備。他想讓三大得意弟子分別效力於曹操、劉備、孫權麾下,讓他們自由競爭,看哪位弟子誰能笑到最後,成為最厲害的弟子。同時,他也想派三大弟子就能夠將這天下攪得天翻地覆,讓曹劉孫三方勢力彼此爭鬥消耗,從而證明他這個幕後操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
  • 三國期間,著名的四大謀士,鬼才、臥龍、冢虎、鳳雛,得一可得天下!
    靈感即預知能力,它對於一個軍事家、謀略家都大有用處,如果一個軍師、將帥沒有靈感,他便會處於被動。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需要此先知能力,說白一些就是判斷能力。郭嘉初仕袁紹,但其看出袁紹終成不了大事,遂經荀彧投入曹操麾下。此時,正值曹操唯才是舉方針的起始階段,直到"唯風"漸漸散去,眾軍之中,郭嘉脫穎而出。曹操在統一北方時,郭嘉頻頻獻計,為統一北方立下汗馬功勞。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為何劉備還是敗了?只因他忘了後兩句
    要說三國時期著名的軍師那麼恐怕大家第一印象所想到的應該就是「臥龍鳳雛」了吧?三國潁川名士水鏡先生曾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實際上在正史的記載中,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龐統都是水鏡先生推薦給劉備的。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兩個都得到了卻沒能安天下
    《三國演義》中說"臥龍與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可是劉備得了,而且兩個都得了,卻沒有統一天下,這是一個調和內部關係失當的例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是"二人得其一,可安天下"的。另一面:二人皆得,反而"難安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世人往往不知
    在名著《三國演義》當中有過這樣一段記載: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備與水鏡先生相遇,二人就在草廬當中促膝長談。水鏡先生得知劉備一心想要興復漢室,無奈身邊沒有得力的謀士可用,直到現在還一事無成。此時水鏡先生就指點劉備,「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 漢末三國四大神獸,劉備得其三成就帝業,曹操得其一遭到反噬
    這四大神獸降世後分別名為臥龍、鳳雛、冢虎、幼麒;司馬徽後來在荊州先後結識了諸葛家族的諸葛亮和龐家的龐統,看命相知道此二人乃臥龍、鳳雛,於是流傳下來一句話,叫「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但是作為司馬家族的人,作為司馬懿的叔父,司馬徽又怎會沒看出司馬懿的命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