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定天下,為何劉備得到其三還是敗了

2020-12-23 蜜罐先生

《三國演義》一書中最受作者羅貫中偏愛的人物非劉備莫屬了,他有著出身正統的家世,有著天下人趨之若鶩的謀士文臣,也有著一群赫赫有名的武將,然而就這樣的他卻沒有在最後的爭奪中取得勝利,反而是第一個滅亡,這樣的結果讓人很是詫異。

書中有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水鏡先生,他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便可以得到天下。」臥龍就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幼麟就是姜維,而冢虎就是司馬懿,其中有三個人都為蜀國效力,可是蜀國卻沒沒有落得好下場,原因有三條。

其一,劉備其實並沒有具備天下霸主的性格特點,在那個動亂的時代,民心固然重要,但是在實力的面前民心的重要性就顯得微不足道,而劉備又過於仁慈,而且還有些虛偽,並不像曹操那樣具備梟雄的潛力,諸葛亮也多次勸告劉備,可是劉備卻不聽,劉備也多次因為他所謂的仁慈之心丟失了很多次至關重要的機會,以至於多次落入下風。劉備還好,劉備的兒子扶不起的阿鬥就顯得更加可笑,劉禪不僅沒有能力,還壓制自己國家忠臣的發展,轉而去寵幸身邊毫無作用的宦官,給蜀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其二,蜀國內部矛盾紛爭太過於厲害,魏國的內部矛盾都是被曹操用鐵血手段壓制下去,而東吳一派則是因為孫權繼承了哥哥的位置一直發展得很好,且他們內部的對外性和目的性都很強,所以極少產生糾紛,但是在蜀國卻大不相同,蜀國內部雖然是諸葛亮把持朝廷上的大部分官員,但是劉備對人才選取和任用的做法太過於隨便,有的是因為得到了他的信任就可以重用,因此國家內部的紛爭很嚴重,沒有一致的對外性。

其三,蜀國的軍隊力量被大大打擊。關羽張飛死後,劉備一直想要為他們兩個人報仇,根本不聽從趙雲和諸葛亮的勸告,以至於將自己的政權兵力大大減弱,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給諸葛亮,諸葛亮治理軍隊嚴明有自己的辦法,但是當時百姓的生活也急於發展,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與精力去整頓軍事。

相關焦點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即安天下!劉備得其三,為何仍失敗?
    對於三國的局勢,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一生得了其中的三個名士,為何還是沒有得天下,只是三足鼎立而已呢? 劉備得到的第一位名士就是「臥龍」諸葛。
  • 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傳說中,劉備在著手締造蜀漢時,遇到了一個隱士,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道家隱士,精通奇門兵法,學識淵博有知人之明,劉備聽了他的建議後,一直牢記於心。
  • 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
    導語: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當時著名的人評者水鏡先生,在通過八卦佔卜後得出天下將出現三個大才:歐龍、鳳雛、冢虎,而這三人都是當世大才,得其一人便可安定天下,後來這三人分別對應了諸葛亮、龐統和司馬懿,其中劉備更是獨得其二,但是為什麼最後反而是曹魏奪得了天下,或者說是司馬懿的後代從曹魏那裡繼承了天下,而不是劉備勢力得到天下呢?
  •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得其一便可得天下,純屬笑話
    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分別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臥龍——諸葛亮(181年-234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病逝五丈原,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死後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鳳雛——龐統(179年-214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者兼得為啥還是敗了?他忘了後半句
    對三國感興趣的朋友,想必都聽過「臥龍鳳雛」這二人,在當時,人們一直傳言,這臥龍和鳳雛你只得其一,那麼便可以安整個天下。因此,在當時,很多人對於臥龍鳳雛都是趨之若鶩的,想盡辦法想要得到這兩個人才。最後,劉備在自己的努力下,終於將這二人收入了門下為己用,但偏偏有一點令大家覺得好奇,明明說這臥龍鳳雛得其一就可安天下,那麼,為何劉備在二者兼得的情況下,最後依舊是失敗了。很多人說,劉備的失敗是他自身的問題導致的。但是,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其實也並非如此。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什麼沒有統一?
    引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出自三國時期著名隱士司馬徽之言。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司馬徽,作為三國時神龍見首不見尾,猶如天龍八部中掃地僧一般,一錘定音的存在,按理說他的話就相當於高屋建瓴,振聾發聵的,那麼問題來了,「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什麼沒有統一?1、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 臥龍和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最終劉備還是敗了,問題出在了哪?
    確實,三國之中,諸葛亮與龐統可以說是一對「黃金搭檔」,兩人協助劉備奪取了荊益之地,諸葛亮號「臥龍」,龐統號「鳳雛」,任何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熟知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天下。」 劉備三顧茅廬求得臥龍,赤壁之戰後又遇到了懷才不遇的龐統,劉備得兩大軍師卻依然沒能平定天下,一統河山,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兩個都得了,卻還不能統一天下
    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是三國演義,並不是歷史真有這種說法,況且打天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政治過程,沒有人可以單純依靠兩個人打下整個天下,而是需要一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才能奪取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仍失敗?其實後面還提了倆人
    眾所周知,司馬徽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劉備得到了他兩人的幫助,最終還是沒有成就大業。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劉備太弱?史書曾有記載,劉備此人處處想著百姓,懂得深謀遠慮。所以說,最終失敗並不能說明是他的原因。
  • 劉備擁有臥龍鳳雛,為何還是不能統一天下?龐統之死說明問題
    三國時期,有這兩位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物,一個是臥龍諸葛亮,一個是鳳雛龐統。《三國演義》中的一位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說過,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而曹、劉、孫三方都極力希望得到這兩個人才。但是,戲劇化的是,這兩位都讓勢力最弱的劉備得到了,可是,有了這兩位驚天動地的人才,劉備卻還是沒能得到天下,最終只能偏居益州,與曹操、孫吳鼎足而立。那擁有這麼強力的人才資源的劉備,為何還是不能統一天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其實,在劉備這一派中,龐統的軍事能力是比諸葛亮要強的,他特別善於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出謀劃策,並以慣出奇謀著稱。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為何劉備還是敗了?只因他忘了後兩句
    要說三國時期著名的軍師那麼恐怕大家第一印象所想到的應該就是「臥龍鳳雛」了吧?三國潁川名士水鏡先生曾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實際上在正史的記載中,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龐統都是水鏡先生推薦給劉備的。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原來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第一句話是宣傳他的兩大弟子的廣告詞,10個字: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可以說司馬徽的10字推薦語和12字經典預言是其成名之曠世奇言,道破了劉備最終沒能統一天下的真正原因。 說到這裡,大家就有疑問了,司馬徽的推薦語並不精準啊,既然「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什麼劉備得到了兩個卻只能三分天下,而並沒有「安天下」呢?
  • 三國期間,著名的四大謀士,鬼才、臥龍、冢虎、鳳雛,得一可得天下!
    漢時分天下為十三州,其中九州為魏國領土。即,司隸、豫州、袞州、徐州、冀州、青州、幽州、并州、涼州、以及荊州八郡,其中平定司隸、豫、袞、徐、冀、青、幽、並八州以及烏丸、公孫氏新設之平州,共十個州級單位,皆出自郭嘉之計謀,若論謀士功勞之巨,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臥龍——諸葛亮
  •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滿了劉備一句話,因此三分天下
    然而司馬徽無意出山,但是卻給劉備介紹了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當時荊州的兩大名士,並揚言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這就引發了劉備之後「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等橋段,然而事實就是這麼打臉,當時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卻最終只能三分天下,那麼究竟哪一個環節出了錯誤呢?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真實的歷史上,龐統的能力如何?
    導語說起三國人物,「鳳雛」龐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名字,與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齊名。諸葛亮和龐統,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並稱為一「龍」一「鳳」。三國時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誇讚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學堪稱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最牛的二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
  •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被後人忽略的下句,更還原歷史
    漢末隱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曾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從此臥龍鳳雛之名家喻戶曉,可現在的我們都忽略了下半句,其實下半句也同樣關鍵。我們先說說水鏡先生其人,為何他能夠提前數十年洞察先機。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世人往往不知
    在名著《三國演義》當中有過這樣一段記載: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備與水鏡先生相遇,二人就在草廬當中促膝長談。水鏡先生得知劉備一心想要興復漢室,無奈身邊沒有得力的謀士可用,直到現在還一事無成。此時水鏡先生就指點劉備,「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 三國當中號稱臥龍,鳳雛,冢虎,幼麒的4人,到底誰更勝一籌?
    無論這種道號是自稱的還是別人起的,總的來說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此人的謀略不同尋常,或者將來一定是非常厲害之人。事實證明,這四個人後來的發展的確很出色。臥龍和鳳雛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司馬徽的那句得臥龍鳳雛其一可安天下的話,但是冢虎和幼麒很多人不知道。臥龍是諸葛亮的道號,是蜀漢最早的丞相,一生功勳卓著,為劉備和劉禪父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臣之心歷來都受到了統治階層以及知識分子的追捧,用大詩人杜甫的話說諸葛大名垂宇宙,其號稱臥龍的道號怎麼能不知道呢?
  • 臥龍、鳳雛者得一可安天下,後面原來還有1句,劉備聽後多半痛哭
    例如三國時期一直堅持忠義,愛百姓如自己的孩子的大漢皇帝劉備,他原只是一個販賣織席之人,後來也憑藉黃巾起義而聞名於諸侯中。不過他身邊早時只有關羽和張飛等些武將,缺乏了智謀之士,導致他在諸侯攻伐的中屢次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