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中科信息參與建設的阿克莫木氣田地面工程正式投產

2020-12-14 全景網

  全景網7月7日訊 近日,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中科信息  證券代碼:300678)參與建設的塔裡木油田阿克莫木氣田地面工程正式投產,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於7月5日早間對這一國家級利民項目的喜訊進行了報導。

  阿克莫木氣田整體投入使用是落實中央「加快新疆跨越式發展」政策的重要民生項目。阿克莫木氣田是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主力氣源,氣田氣藏含氣面積32.34平方公裡,地質儲量超過446.44億立方米,氣層埋藏在3310~3395米之間,天然氣日外輸出量將高達300萬立方米。氣田的整體投入使用,對緩解南疆市地州工業和民用氣的緊張狀況、拉動南疆經濟增長起到強有力的作用。中科信息長期參與「數字油田」建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積極發揮人工智慧技術專家和行業專家的優勢,結合自動控制、信息通信、智能分析、工控安全等多個領域內的先進技術,通過提供實時數據採集、數據傳輸,對遠程設備進行自動控制,實現了油氣井場的無人值守,並對採集的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實現油氣生產的科學調度,為阿克莫木氣田項目提供了整體解決方案。

  當前新冠疫情和全球石油行業發展壓力給項目的正常實施帶來了一定影響。中科信息技術團隊在項目復工的100天內,以超強的意志頑強拼搏、爭分奪秒,克服疫情、暴雨、風沙等不利因素,破解各項難題,全力確保項目質量、安全和進度。期間,阿克莫木氣田地面建設項目部還專門發來感謝信,對公司技術團隊苦幹實幹、團結拼搏的工作作風和極高的專業水平表示肯定,對中科信息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經過連續奮戰,公司技術團隊以高度的服務意識和過硬的專業能力保障了阿克莫木氣田地面工程的投產成功,跑出了中科信息「加速度」。

  智慧政務、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慧健康是公司四大戰略性業務,智能油氣業務則是公司智能製造板塊中的重要支撐部分。公司將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引領,不斷增強公司高速機器視覺、大數據等核心技術的競爭力,用更多更好的智能化產品助力油氣行業創新升級,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積極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川氣東送管道黃梅壓氣站正式投產
    12月15日9時9分,西氣東輸公司川氣東送管道黃梅壓氣站開始置換升壓,標誌著川氣東送管道第6座壓氣站正式投產,將利川以東輸氣量從132億立方米提升至138億立方米,為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增添新「動力」。川氣東送管道增壓工程(二期)湖北段黃梅壓氣站建設工程主要包括新增3套電驅離心式壓縮機組和2條110千伏架空線路,擴建電氣、自控、通訊、防腐等專業配套工程。
  • 涪陵頁巖氣田滿負荷上產增銷保供
    本報訊 記者戴 瑩報導:面對涪陵頁巖氣田老區產量遞減、新區頁巖氣開發難度加大的挑戰,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公司按照集團公司要求,以60億立方米穩產保效工程為奮鬥目標,從老區控遞減、新井快上產、供氣加力度入手,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全力保供冬季用氣。目前,頁巖氣日產量達1670萬立方米。
  • 新疆油田瑪湖1最大地面建設工程建成投產_中新網_新疆新聞_新疆...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10日電(王濤 莊術藝)12月7日,隨著瑪湖1轉油站三相分離器、相變爐、分離緩衝器運行參數一切正常,應急罐液位降到安全界限以及採出液按預定時間進入到81號處理站,標誌著新疆油田瑪湖1井區最大地面建設工程——採油二廠瑪湖1轉油站一體化集輸工程正式投產。
  • 中科信息史志明:從「吃皇糧」到「自力更生」,二次創業再定「新...
    2006年1月,中科信息與四川省菸草專賣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後又制定「鞏固菸草、拓展印鈔、擴大數字會議」業務發展策略;2007年10月,公司圓滿完成了為黨的十七大服務的光榮任務;2008年8月,與印鈔總公司合資成立的深圳市中鈔科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2009年7月,成立成都中科石油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投產】士蘭廈門12英寸生產線正式投產;存算一體化企業閃易參與...
    1、存算一體化企業閃易半導體參與承擔「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2、士蘭廈門12英寸生產線正式投產3、ATS58-1414|超小尺寸單晶片雷達傳感器來了!2、士蘭廈門12英寸生產線正式投產集微網消息,12月21日,廈門士蘭集科微電子有限公司12英寸生產線正式投產。
  • 我國渤海灣首個千億方大氣田試驗區投產
    10月23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我國渤海灣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氣田試驗區開發項目正式投產,預計2020年底將實現高峰日產天然氣100萬方,凝析油910方,將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提供更加安全、清潔、低碳的能源保障,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 青海澀北氣田實現新井產能貢獻3.79億立方米
    中新網西寧12月15日電 (孫睿王瑾)記者15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簡稱「青海油田」)獲悉,截至12月7日,澀北氣田實現新井產能貢獻3.79億立方米。  青海油田所屬澀北氣田為第四系疏鬆砂巖氣藏,是中國四大氣區之一,儲量達2879億立方米,擔負著中國甘、青、寧、藏四省區及氣田周邊的供氣任務。
  • 陵水17-2氣田半潛平臺船體結構提前封頂
    陵水17-2氣田半潛平臺船體結構提前封頂2021年投產後每年將為粵港瓊等地穩定供氣30億立方米本報訊 (記者梁振君 通訊員郝豔軍 李佑坤 胡麗)省重點項目——陵水17-2氣田迎來重大建設節點:6月29日,隨著立柱分段完成最後一吊,陵水17-2半潛平臺提前
  • 市政府與中科曙光公司、省電子信息集團、中信網絡公司籤訂戰略...
    5日,市政府與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中信網絡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國產高性能伺服器產業基地落戶福州高新區。籤約前,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寧與中科曙光公司總裁歷軍,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董事長宿利南、總經理鍾軍,中信網絡公司董事長羅寧進行了商談。
  • 2018全球10大石油工程公司排名出爐,中石油、中石化旗下公司上榜了!
    中油工程、煉化工程入圍世界前十。工程建設油氣全球排名共2500字|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文 | 林天湖工程建設是石油工業中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油氣田的地面建設、煉廠的建設、海上平臺的建設等,都需要石油工程企業的參與。近日,美國著名學術期刊《工程新聞記錄》(ENR)發布了「全球最大工程建設承包商250強」排名。
  • 涪陵頁巖氣田鑽井進尺突破300萬米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涪陵頁巖氣田鑽井進尺突破100萬米歷時3年5個月。江漢油田依託第二代鑽井技術體系打造了中國頁巖氣開發鑽井工程。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鑽井進尺突破300萬米。截至10月28日,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鑽井進尺突破300萬米,相當於「鑽」透339座珠穆朗瑪峰,江漢油田依託第二代鑽井技術體系打造了中國頁巖氣開發鑽井工程「涪陵速度」,提供了低成本規模化高效施工「涪陵樣板」。
  • 川氣東送與港華燃氣金壇聯通工程投產
    該工程於2020年5月15日動工,川氣東送管道加快推進項目進度,狠抓項目管理,克服建設任務重、施工周期短、協調難度大等困難,如期高質量完成投產試運行。為確保投產順利,川氣東送管道先後組織開展了三查四定、中交驗收、投產演練、動火連頭等工作。8月26日,分階段進行置換、升壓、穩壓等流程後,順利完成金壇輸氣站與港華燃氣金壇儲氣庫互聯互通工程投產試運行。
  • 2020年央企十大超級工程新鮮出爐
    東方13-2氣田:我國海上最大高溫高壓氣田投產11月25日,我國海上最大高溫高壓氣田東方13-2成功投產。該氣田預計高峰年產氣超30億立方米,年產氣量可供一百萬人使用15年。它的投產,進一步驗證了中國海油30餘年「淬鍊」的海上高溫高壓氣田勘探開發技術的科學性、先進性,對於進一步開發海上油氣資源、建設海洋強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東方13-2氣田位於海南東方市以西120公裡的南海鶯瓊盆地地層深處。在盆地埋深2000米左右的常溫常壓地層,中國海油20世紀90年代發現並投產了東方1-1等多個氣田。
  • 廣東能源集團所屬花都熱電公司熱電聯產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全面鋪開
    近日,廣東能源集團所屬花都熱電公司2×400兆瓦級燃氣-蒸汽熱電聯產項目第一砼混凝土順利澆築,標誌著花都熱電聯產項目主體工程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集團戰略發展部,股份公司以及當地政府、投資單位、項目公司、參建單位有關領導參與見證。
  • 今天投產!
    正式建成投產!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是中國石化在新時代建設的標誌性煉化工程,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及能源化工發展戰略的重要支點,也是廣東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重點建設工程。中國石化「十三五」期間投產的最大煉化一體化項目。
  • 我國規模最大的雙塔絡合鐵工藝脫硫站投產
    人民網成都9月27日電 近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9月22日我國規模最大的雙塔絡合鐵工藝脫硫站——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河壩氣田河飛203井中心站一次性成功開車投產,截至9月27日生產淨化天然氣150萬立方米,氣質優於設計指標,環保參數全部達標,標誌河壩氣田邁入規模開發新階段,開闢了天然氣增儲上產新陣地
  • 河鋼樂亭化工園區焦化工程進入投產倒計時
    河鋼樂亭化工園區焦化工程進入投產倒計時 來源:中冶焦耐 • 2020-07-16 14:31:47 7月10日10點26分, 河鋼樂亭化工園區焦化工程3號焦爐正式點火烘爐
  • 普光氣田:為冬日保供注入「有機」力量
    「井筒藥劑加注清洗、地面流程藥劑清洗、井筒加注熱水的作業指導書已編制完成,以後現場參照執行,可以優化作業步驟。」該所採氣集輸研究室主任師王國昌立馬回道,類似這樣的技術交流,在近期已是採氣廠的普遍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