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架上的商品良莠不齊,我們面對著五花八門的選擇,實在是大傷腦筋,其實越來越多的選擇空間,並不是個好事兒,其中摻雜著魚龍混雜的商品令我們難以挑選。人們在選擇輪胎方面包括防爆胎,翻新胎,功能胎方面數不勝數的規格和型號,實在是參差不齊。然而除了我們一眼能夠看出它的規格和花紋,最令人難堪的就是價格。差異200元或許處於同樣的質量區間,但是相差五六百元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們普通人看到輪胎,就是表面性的花紋和觸手可及感受到的質量,論手感那可真是外行,就等著商家偷笑吧。輪胎的避震性能和花紋錯落,通過300元和800元的定價就能夠區分開來。
我們國產輪胎可以說是世界頂尖級別,從拖車法溼抓地性能測試結果就能夠看出,中國品牌槓槓的,排在世界第1位。綜合性能可以看出我們國內自主品牌,以玲瓏、中策、森麒麟這些品牌傳遞出來的概念,被消費者所接受,也引導了車企的使用。
米其林輪胎不管是從宣傳上還是從質量上,在商業營銷模式方面已經是高嶺之花,而消費者信賴的品牌價值,從盲目的觀點上區分品類。米其林的價格確實是非常昂貴,很多人會望而卻步,從而選擇我們國產輪胎。
一分錢一分貨,好貨不便宜,賤錢無好貨,我們在買300塊錢輪胎的時候,也只有在購買的時候那一刻開心,然而行駛在高速路上沒有一刻能省心,然而如果購買800塊錢的輪胎,每天都能夠將心放在肚子裡面。
法國米其林輪胎,在某電商平臺的售價是880元,然而我們看到我們國產的玲瓏輪胎是399元,中間差價500塊錢左右,價格代表的就是無法逾越的鴻溝,也代表了一個是把心飄在天上,一個把心落在肚子裡。從同規格同型號的輪胎相互比較,國際品牌的售價遠遠高於國內,有關稅的影響,其次也有信賴度和口碑的影響。
米其林畢竟是百年歷史的產業,它所打造出來的性價比和產品力,不是一般企業能夠追趕上,從宏觀上看價格的區間,也需要被動來調整,所以我們國產輪胎順勢崛起,將性能達到極致,但是300多塊錢的輪胎怎麼也比不上800多輪胎的質量,聽信商家說什麼物美價廉和求性價比這種消費宣傳,無疑就是在任人宰割。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國產輪胎和頂級米其林輪胎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