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黨員先鋒崗。 (資料圖)
近年來,南岸區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防汛救災等重大任務中,全區上下堅決貫徹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黨的各項建設工作全面發力整體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區始終把「兩個維護」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根本政治任務貫穿始終,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持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區黨員幹部;全力以赴抓好市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以巡視整改為契機嚴肅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精心組織換屆調研,有序推進鎮領導班子、村(社區)「兩委」換屆準備工作,為黨的建設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引領帶動黨的組織建設質量全面提高,為南岸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在全市「一區兩群」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堅定政治引領 築牢信念基石
每周四是全區固定的「服務群眾工作日」。這樣的「服務群眾工作日」,花園路街道南湖社區居民蔣新菊已經過了100多個。「我們反映的問題,確實一件一件都在解決。」蔣新菊說,「2019年10月我們反映了花園一村和四村人車搶道的問題,不到半個月人行道上就安裝了140多個阻車樁。」
推動阻車樁安裝的是定點聯繫服務南湖社區的南岸區服務群眾工作組。根據南岸區委區政府2017年出臺的《關於深入開展聯繫服務群眾工作提升群眾滿意度的意見》,服務群眾工作組由一名在職區級領導、一名區級部門領導班子成員、一名鎮街領導班子成員和鎮街、村(社區)幹部組成,定點聯繫服務一個村(社區)。「區委區政府希望以服務群眾工作組為平臺,健全完善區、鎮街、村(社區)三級聯動體系,構建全區域統籌、各領域融合、多方面聯動的基層黨建新格局,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和鄉村振興。」南岸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袁林說。
據統計,截至目前,南岸區146個服務群眾工作組已實現聯繫服務146個村(社區)全覆蓋,2017年以來共收集摸排各類問題和訴求5000餘件,辦結率超過92%。
強化基層黨建 夯實發展根基
今年5月,明佳園小區第一黨支部書記徐玉發現1棟單元樓門前栽種的玫瑰少了一株,便馬上在小區群裡報告說有株花不見了,於是,居民們紛紛加入這場「尋花」之旅,在社區民警的幫助下,不出兩天,偷花賊被大家抓住了,被盜走的鮮花也回到了原處。
「小區氛圍有這樣的變化,離不開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們的共同努力。」67歲的老黨員李興瓊說。曾經的明佳園社區基礎設施落後、居民怨聲載道,但在社區黨委的不懈努力之下,現在的明佳園社區是民風淳樸、環境優美、大家交口稱讚的和諧社區。
自2017年起,明佳園社區根據小區23棟樓357名黨員的地域分布,優化設置黨支部,沉入小區,細分到樓棟,分類建立黨員信息臺帳。打造黨群文化活動廣場,建立支部陣地,將入黨誓詞、小區黨建理念及9條工作思路融入廣場宣傳氛圍。為鼓勵黨員以身作則,社區還製作182塊「共產黨員戶」門牌,讓黨員們亮出黨員身份,參與小區建設,並不定期推選身邊的榜樣黨員事跡在廣場宣傳,引導居民學習。
同時,支部通過分片包幹,黨員們自覺認領小區公共活動領域改造和小區綠化帶種植、修理。截至目前,已經認領修剪、清理雜亂公共綠化帶800平方米,修復12條休閒長椅,打造10個一米花園。「希望通過我們的勞動,把居民的生活環境打扮得更加整潔、靚麗、舒適,讓大家住起更舒心。」老黨員周伯伯是黨員志願活動中的常客,也是社區進步的見證者,他說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小區變老了,但也變好了。
把「獨唱」變為「合唱」,把支部建在小區裡,聚焦街巷黨組織有效資源,把近鄰黨建工作深入小街巷裡,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黨建工作中來。這樣的創新模式,只是我區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落實落地上下功夫,在探索創新上下功夫,「十三五」期間,南岸區堅持以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引領,紮實推進各領域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著力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
以全國首批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區建設為契機,我區全面推廣小區黨支部建設,以物管小區、自治小區、公租房小區和社會治理網格為單位,建立233個小區黨支部,推動基層黨建向居民小區、院落等微觀單元延伸和拓展。
同時,我區深化運用「三事分流」「131」等自治模式,探索創新訪調對接、警調對接、訴調對接「三調合一」工作機制,在15個鎮街建設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化解各類糾紛成功率97%以上,獲評2019年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建立黨建引領群眾參與社區治理工作新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自治中的核心引領作用,獲評2019年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此外,持續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實施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持續整頓轉化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動黨組織建在一線、黨員奮鬥在一線,在高質量發展各項重大任務中體現基層黨建成效,湧現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餘建,「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五院黨委、桃花橋社區黨委等一批優秀黨員和先進黨組織。
全面打造隊伍
搭建好幹部隊伍建設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春節假期後正式復工第一天,作為南岸首批機關黨員幹部支援鎮街部門一線疫情防控突擊隊隊員,區委宣傳部黨員張旭準時來到海棠溪街道四公裡社區,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這裡上崗。
四公裡社區轄區內多為老舊散居民小區,有3000多戶1萬餘居民,沒有物管公司,疫情防控、入戶排查、上門宣傳等工作幾乎全靠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工作量大,難度也不小。社區黨委書記莫曉豔說,9名社區工作人員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沒休息過,突擊隊的到來,充實了他們的力量,也堅定了大家的信心。
為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按照區委主要領導要求及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區委組織部通過在各機關單位積極動員,選派了一批組織協調能力強、善於做群眾工作的黨員幹部,充實支援到疫情防控前線,與鎮街(村社區)、部門一道共同開展一線疫情摸排、防控宣傳、動員組織、物資保障等攻堅工作。第一批成立了7支突擊隊,53名黨員幹部被派往區衛生健康委、銅元局街道、花園路街道、海棠溪街道、龍門浩街道、峽口鎮、長生橋鎮等一線履職,第二批組建了3支隊伍18人,作為後備隊伍根據疫情和工作重點進行安排。後期還儲備有部分志願報名支援一線抗疫工作的機關事業國企黨員幹部隨時待命馳援。
我區選派幹部參與疫情防控、大南山綜合整治、防汛救災等重點專項工作,在應急攻堅戰中鍛鍊幹部。在疫情防控最艱難時,動員抽調以年輕幹部為主體的精幹力量300餘人,組建21支突擊隊、成立21個臨時黨支部,動態有序參與社區排查、復工復產、復學複課、境外輸入等領域防疫工作;在防汛救災最吃勁時,以選調生為主體組建3支防汛搶險突擊隊,支援受汛情影響較重的街道,讓年輕幹部在急難險重工作中上好區情課、民生課。本報記者 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