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人生和生命負責,就是忠實於自己。尼採把忠實於自己當作一個人人格是否偉大的首要標誌。
尼採不承認一個人不忠實於自己而能夠偉大。如果有這種人,他也覺得這個人的成功絕對算不了什麼真正的成功。
「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尼採始終認為一個人只有忠實於自己,才能夠取得巨大的真正的成就。不忠實於自己,絕不可能擁有真正的成功。如果一個人通過不忠實於自己,通過背叛自己,而去換來一個人的成功,這個成功對這個人來說是假的,對這個人的人生來說是毫無價值的。
但是,在當今,「忠實於自己」是談何容易!
時代、社會、大眾、流行、風尚、傳媒、輿論、教育、人群、網絡、意見領袖等等等等,充斥著太多太多的力量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這些力量會反對我們忠實我們自己,而且還會把我們同化到他們所宣揚的價值體系中。
是的。毫無疑問,「如何保持自我的純潔性」是如此的重要和困難。
保持自我的純潔性,一種方式就是所謂的「出世」。
古往今來,由中及外,一些仁人志士也看到這一切,於是他們就選擇了退隱。為了讓自己能夠實在地為自己而生活,他們選擇遠離社會和輿論的影響,逃避時代和道德的汙染,避開那些被我們當今時代視為最火熱、最重要、最流行的東西,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當然,「出世」這一種方式,是需要一個人做出極大的付出和犧牲,因為每個人的社會性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一個性質。
保持自我的純潔性,另一種方式就是「為自己而入世」。
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要想保持自我純潔性,就要要保持自己思想的獨立性,從自己的思想源泉中飲水。當然,如果一個人饑渴難耐時,必須要能抵擋和判斷大眾公用水源的引誘。因為有些水源,並不是屬於我們的,並不是適合我們的。如果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和眾人一樣喝公用的水,說公用的話,這樣,每個人就不是自己在思考,不是自己在生活,而是大眾把一個人的自我從一個人的人生中給驅逐出去了。
所以,每個人在人生中,要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奮鬥,為自己而思考。當然,這個為自己不是為自己謀取私利,謀取私利在尼採看來是另一種忽視自己的人生。
歸根到底,忠實於自己,做一個真實的人,真誠的對待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不做違背自己本心的事情,不做違背自己本心的論斷。
這就是尼採所說的,在人生關係上,每個人的自我如何「成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