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端午——五彩繩

2020-12-17 金蕾特科技美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

小金在這裡祝您,

端午安康!

端午

端午的來源

在民俗文化領域,五月節的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記憶中的端午

端午節,系花線兒

記憶中的端午,

有一半是五彩斑斕的。

這五彩斑斕的印象,

來自於手腕、腳腕上系的五彩繩,

那時候我家的五彩繩,

不是像現在那種編手鍊用的很粗的繩子,

它只是家裡普通的縫衣服用的線。

媽媽會選五種顏色,

簡單擰成一股就很漂亮,

系在我手腕和腳腕上,

邊系邊會說一句「端午節,系花線兒」。

五彩繩

端午養生正當時

端,是「開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屬火,是陽氣的極致。

端午,意味著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開始了。端午過後,天上的熱氣降於地面,地上的溼氣往空氣裡蒸騰,溼熱交織,最容易滋生病菌,醞釀各種邪氣,使人生病。因此,端午養生正當時,你千萬不要錯過哦!

端午養生正當時

相關焦點

  • 艾草、粽子、五彩繩——端午的記憶
    家鄉的端午習俗與別地略有不同,但艾草、粽子和五彩繩則是不可或缺的標誌。艾草總要農曆五月初五當天日出之前帶露水的才好。記得小時候,每到這一天,媽媽總是起得很早到山坡上割艾草,割回的艾草用麻繩綑紮束於門頭上,一直到幹透才會取下來保存。
  • 帶五彩繩的禁忌 臨沂人端午節不要亂帶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吃粽子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還有一些地方端午的時候還會帶五彩繩,那麼帶五彩繩有什麼禁忌呢?   帶五彩繩的禁忌   一、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大人起床後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有些地方是五彩繩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帶上。
  • 五彩繩、粽葉、艾草...端午的習俗,藏在了外賣裡
    隨著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端午節的到來,粽子這一端午時令的特色食品也成為了外賣平臺上備受用戶歡迎的寵兒。為此,美團外賣近日上線了"端午食記、粽享好味"的端午節活動,為用戶提供了包括滿減、減免配送/折扣等優惠,以及低至1元的1折超值神券。
  • 五彩繩、粽葉、艾草...端午的習俗 藏在了外賣裡
    6月26日,美團外賣公布了近一周時間內端午節令商品的銷售數據,其中不僅回應了粽子節的"甜""鹹"大爭論,還呈現出魚香肉絲粽、自熱粽等頗具創造力的商品。  "用戶似乎把過端午的習俗,搬到了外賣平臺上。"
  • 編五彩繩 誦端午情 青島啟元學校學生「有聲有色」慶佳節
    國旗下的演講,一年級學生代表和小夥伴一起分享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班級故事大賽,同學們聲情並茂地講述端午節的龍舟、粽子等民俗文化;編五彩繩、製作彩色小粽子,誦讀屈原詩詞和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全體學生參與到異彩紛呈的活動中。
  • 端午節的五彩繩,端午節的甑糕
    鄉親們的端午節就是蒸甑糕綁五彩繩。早上醒來,閒來無事翻手機,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各大新聞網站,滿屏都是粽子香,賽龍舟,還有紀念屈原在江邊朗誦完詞跳江的。唯有五彩繩似乎被人們忘記了,出現的頻率比較少,也或許是有綁五彩繩習俗的地方比較少吧。我小時候的端午節,是在綁五彩繩的激動喜悅和甑糕的香甜中度過的。
  • 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端午活動繽紛來襲
    又是一年端午時節,賽龍舟、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好玩好吃齊聚一堂,好不熱鬧,但是一個人的熱鬧怎麼比得上一群人的歡鬧,不管你是想吃粽子,還是想做手工,來這些地方,全給你「佩奇"!
  • 掛香包 送粽子五彩繩……溫馨巴士打造端午節主題車廂
    青島新聞網6月22日訊(記者 丁淑華)6月22日,記者從交運溫馨巴士了解到,為迎接端午節,603路隊給環衛工人送去了香噴噴的粽子,601路隊車廂內懸掛起香包及艾草,還有溫馨巴士株洲路路隊自編制的五彩繩送給乘客。
  • 織就黨建「五彩繩」大港街道開展「端午話鄰情」活動
    半島網6月24日訊 為全面推動社區黨建引領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社區居民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增強社區溫馨感和凝聚力,大港街道昌樂路社區於6月24日上午在社區第九網格服務站舉辦「彩繩連民心 端午話鄰情」活動。
  • 江蘇的端午習俗—魯冰花小鎮帶你吃五紅、驅五毒、系五彩繩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划龍舟外,節日飲食主要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的五毒圖、菖蒲與艾葉、掛鍾馗像、纏臂的彩線,掛絲線粽、穿五毒衣、虎頭鞋、戴香包等。為什麼端午要吃「五紅」?以後,人們都在端午這天吃五種紅顏色的菜來嚇退那些有毒的動物,希望它們不進自己的家裡。於是,所謂的「五紅」也成了端午節餐桌上必定菜單。五彩繩的來歷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祥。以五色絲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日風俗。
  • 五彩繩再長也纏不住童年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的這首詞裡就出現了端午帶五彩繩的習俗。五彩繩,又稱五彩絲,具有闢邪作用,兼有祈福的寓意。小的時候每年臨近端午,我都會看見好多小夥伴手腕上繫著各種各樣的彩繩,我覺得很漂亮,回到家也讓爸媽給我安排一個。奶奶告訴我那是端午用來闢邪的彩繩,帶著可以帶來好運。小時候一遇到過節,可以有理由買新衣服,買各種各樣漂亮的飾品,吃各種節日美食,無論什麼節總會很開心。
  • 端午節都在系五彩繩,你知道怎麼系才能有更好的寓意麼?
    坐標哈爾濱,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小區門口的物業人員正在給路過的業主發五彩繩,雖然不是很貴,卻給人一種很暖心的感覺…不管南方北方,端午的習俗有幾個大多是一樣的,吃粽子,煮茶葉蛋,踏青賞龍舟,系五彩繩。前幾個都不說了,今天採雲給大家說下帶五彩繩的一些小風俗哦:一、五彩繩應該是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也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戴上。不用帶的太早!二、系五彩繩的時候孩子最好不要開口說話,而且戴好之後要囑咐小孩子儘量不要任意扯斷或丟棄五彩繩。
  • 系五彩繩、登讀書樓、發「糕棕」禮包 揚州何園端午佳節祈福考生
    為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預祝孩子們取得好成績,25日,「晚清第一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揚州何園舉辦端午節親子活動,與高考中考祈福同步進行。「糕粽」狀元。系五彩繩、佩戴香包是端午節傳統習俗,有著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長輩們說,系上五彩繩的孩子們,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福祿相伴、健康快樂。
  • 制香囊、編五彩繩,街道辦活動小學生體驗傳統節日之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制香囊、編五彩繩 、學習端午節文化……6月23日,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舉辦端午節主題活動,80多名參與的學生體會了傳統節日帶來的快樂與童趣。6月23日,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在區實驗小學嶗發校區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國韻初識」非遺體驗活動,80多名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據悉,這也是今年街道首場國韻初識活動。活動共包括傳統文化講座和體驗環節兩部分。10時許,活動在傳統文化講座中拉開序幕。
  • 賞讀 | 歲歲年年,安康端午節
    端午到了,仿佛給往日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特殊的儀式感。講究的早已在門邊掛好艾草和菖蒲,家裡有孩子的也準備好了五彩繩。吃五黃、避五毒或者各地不同的其他習俗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粽子作為端午的「重彩」早已悄悄溜進千家萬戶,今天的你是否也是從粽葉的清香中醒來的呢?
  • 許昌中院「紅馬甲」與社區居民一起編織五彩繩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陳晶 燕聰聰)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值此佳節來臨之際,許昌中院組織幹警志願者到共駐共建東方明珠社區參與「彩縷同心麗」感悟端午文化活動。活動現場,社區請來編繩老師為居民耐心講解五彩繩的編織技巧,許昌中院志願者們為居民分發用於編織五彩繩的絲線,接著又給社區老人們講解編織方法,共同協作編織自己的五彩繩。一絲一縷的彩線,蘊含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心願。隨後,幹警志願者們還為社區居民送上了彩色的香囊,香氣濃鬱,既可防病健身,又能作為裝飾。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做香囊編五彩繩 益陽市博物館與30組親子家庭共度「雙節」
    紅網時刻益陽6月22日訊(通訊員 符歡)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則是父親節,為引導市民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同時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傳統孝道,6月21日上午,由益陽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和益陽市文旅廣體局主辦,益陽市博物館承辦的「粽情端午悅享民俗——共度端午」傳統習俗體驗活動在市博物館大廳舉行,
  • 端午節朋友圈文案說說 2020簡短8字端午祝福語 描寫端午節句子
    又是一年端午,你是否還記得,兒時的味道?媽媽的粽子,艾草的清香,那些美好的記憶。今年的端午節,也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中的一次!祝大家端午安康!  粽葉再厚,裹不住思念五彩繩再長,纏不住童年慶幸的是這裡還有小時候的味道。  端午臨中夏 時清日復長  端午節簡短8字祝福語   1、線線纏繞,年輕不老。  2、端午時節,幸福快樂。  3、合家美滿,順順利利!  4、粽兒飽飽,財源好好。
  • 端午節千年傳統,不僅是吃粽子,最好對孩子做這樣一件事
    每年的五月初五,便到了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浴蘭節,女兒節,龍日,相傳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本叫做端五,意為農曆五月的第五天,據說到了唐玄宗時期,由於皇帝李隆基生日是八月初五,而為了避諱「五」字,便將端五改為了同一讀音的端午,這個理由現在看起來挺好笑的,可是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王朝,確是像名諱一樣比較被皇家所忌諱,決不容百姓隨意評頭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