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寫字,是對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學習環節。寫好字成為語文學習好壞的一個評判標準,翻開作業本,乾淨整齊的字跡,家長們就覺得,這孩子學習肯定好,對待作業都這麼認真。到了高年級,字寫得好壞成為了考試加分的重要指徵,字醜說不定還影響到升學。家長們也對練字這件事有著極大的痴迷,從幼兒園起,硬筆、毛筆書法練習班就給孩子報起來了。
家長們的邏輯是,練字是磨練孩子意志力的,管他適不適合、喜不喜歡,先練了再說。有的書法班,把練字和智力開發、專注度、語文學習成績、高考加分、甚至談戀愛找工作都捆在一起,寫不好字,人生就沒有希望了。家長們易焦慮,花錢,讓孩子從小練起,為錦繡前程寫好字。
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一二年級,主要使用的書寫工具是鉛筆,因為鉛筆的硬度高,三年級以上開始接觸鋼筆、水性筆等書寫工具,也有的老師,把孩子寫不好字的原因,歸結到筆的問題。文具的花樣太多了,孩子寫字的重點都在筆上了。其實,對於小學生練字,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本,也就是練字本。
我有一位一年級的學生,被家長送去書法班練了3年,最後還是一筆爛字,家長把這些年孩子寫過的練字本拿過來給我看,大本小本、長本、宣紙、草稿紙、爸媽公司的信紙……多種多樣,厚厚一摞,仔細看看你就知道,孩子的字只有在田字格裡還多少寫得還算工整。這就說明,本才是練字的重要工具。
1、 了解小學生的書寫渠道很重要,本的尺寸
我們家長和老師在輔導小學生寫好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先明白一件事,小學生的日常書寫的渠道有哪些,也就是書寫在哪?一二年級的語文作業本以拼音本、田字格本為主,配合簡單的練習冊,練習冊的題型也都是在田字格內寫字。所以,田字格才是我們一二年級小學生重要的書寫渠道。那位練習了三年硬筆書法的小學生,都是在白紙上寫字、在字帖上描字,一到寫作業本,在規範的小田字格裡,孩子就不會寫了。
目前小學語文作業本也沒有統一的印刷標準,大部分田字格練習本的尺寸在1-2釐米,也就是我們要求小學生寫的字在1.2-1.5左右,在練習冊、考試卷,沒有田字格標準的時候,字體略小一些,在0.5-0.8左右。怎樣才是把字寫好呢?一二年級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就是把字寫得一樣大,橫排書寫,大小一致,位置一致,一筆一划清晰,不亂塗亂抹,本子整體乾淨整潔,這就是把字寫好的標準。
2、 選取符合小學生每個階段的練習本進行硬筆練習
我們的家長給小學生去報書法班、每天練字寫字帖,所練習的字都是根據字的結構、規律來寫,從簡單到複雜,有的還會讓孩子寫繁體字,所謂把練字當成識字積累來學習,這些都沒大問題,但是練字的效率卻很難提高,也就是沒有尊重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書寫習慣和認知規律,即便到了三年級還是寫不好一筆字。那該怎麼練習硬筆呢?
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應該遵循小學生的學習特性,選取符合小學生每個年級階段的練習本進行硬筆書寫。比如一二年級,就應該在日常作業本上練字,少進行描字、在空白紙上進行練字。到了三四年級,我們需要讓學生明白練習冊的書寫規範,把字寫整齊,練習書寫速度和準確率。也就是在三四年級,我們需要讓孩子在橫線練習本上進行練字了。掌握書寫規律和字的間距,到了五六年級,小學生的字體和書寫特性都已經熟練了,如果此時再有字寫不好的現象,想練好字也晚了。
3、 臨摹字帖不如臨摹課文,繁體字不科學
我們家長喜歡讓孩子臨摹字帖,既然描字不好,那根據書法老師的建議,臨摹一些書法大師的作品豈不是更好?有些書法老師,還會把簡體字都轉成繁體字,讓小學生模仿書寫,甚至向家長宣傳,在我這裡練習一年,孩子的識字量還能突飛猛進。我們現在的語文課文都是簡體字,臨摹字帖的時候不如臨摹課文,通過臨摹課文,這才是識字量能真正意義突飛猛進。練字有科學,盲目練字不可取,練了3年都白練,還是寫不出一筆好字的原因就是沒有用對練習本,你同意這個觀點嗎?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