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

2022-01-07 騰訊佛學

新朋友可點擊本文標題下「騰訊佛學」,查看微信帳號並加關注,點擊【查看歷史信息】閱讀之前發送內容~

修學佛法,除了建立正確的知見,更進一步要身體力行。如果把佛法當做學術來研究,不用在日常生活上,必然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有些人聽到佛法講「因果」,認為是消極、迷信。事實上,「因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定律、法則,違背了這個法則,處處都會不如意;有了正確的因果觀念,能將正見落實於生活中,世間的亂象自然能夠減少。社會上竊盜、勒索的案件為什麼層出不窮?正是為非作歹的人缺乏因果觀念所致。行竊者不了解別人的成功與財富是經過一番努力所得,不知道自已也要從「因」上去努力,妄想一夕致富,甚至不擇手段去巧取豪奪,最終必然落得鋃鐺入獄、終身桎梏的果報。

惟覺長老: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資料圖)

在學校裡,有些學生平時上課不專心聽講,成績不好。不少家長為孩子到寺廟燒香、拜拜,祈求佛、菩薩或神明加被,希望孩子的學業突飛猛進。家長認為佛、菩薩慈悲,可以滿他們的願,這種想法不能說完全沒道理。佛、菩薩確實慈悲,但是佛、菩薩也告訴我們人生的真理,即凡事要從「因」上努力。勤學用功,學業才會進步;若是平常上課不用心,回家後又沉迷於電視、電玩,不溫習功課,中下懈怠、放逸的「因」,怎會有好成績的「果」報呢?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的定律,是不變的法則。

因果通三世

有些不信因果的人會質疑:「假如真的有因果,為什麼有些人從來沒做過善事,卻能平步青雲?有些人做了許多善事,卻沒有善報?」殊不知因果的規律貫通於三世。三世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過去世,也並非僅指過去的上一世,現在世之前的都屬於過去世。未來,也並非僅指下輩子。今日相對於昨日,今日就是未來;明年相對於今年,明年就是未來。生命是由無數個過去、現在、未來所組成。

在佛陀的時代,弗加沙王聽聞十二因緣的道理,反覆思惟而有所領悟,後來將國事交付給太子,自行出家。佛陀知道弗加沙由於過去世的惡業緣故,第二天將被牛觸死,因此特地為他開示法義,弗加沙在思惟妙法的當下,攝心入定,證阿那含果。次日,弗加沙果然被一頭母牛觸死。牛主因為心生恐懼,就把牛給賣了。奇怪的是,買主牽牛去喝水時,又被這頭牛從背後觸死。買主的兒子很生氣,把牛殺了,將牛肉拿到市場賣。有位買了牛頭的人,在回家的途中,把牛頭掛於樹枝上,坐在樹下休息,不一會兒,樹枝斷了,牛頭掉下來,牛角正好刺中這個人,此人立刻命終。

有人請問佛陀,為什麼這一頭牛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讓三個人喪命?佛陀回答:「惡緣業報必定有其原因,不能只用現世所見來解釋。此因久遠前,有三個商人,旅途中寄宿在一位老婦家裡,他們見老婦孤苦無依,就聯手抵賴房租和夥食費用。老婦為此憤恨不平,心想:你們三個無賴,欺負我年老力衰,現在雖奈何不了你們,但我發誓來生若和你們相遇,一定要報復,要殺掉你們才甘心!那時的老婦就是今世的牛;那三個商人就是被牛觸死的三個人。」

種善因好比在銀行裡存錢,我們這一世所享用的一切,是以前的存款;如果不再繼續培福、修福,毫無節制地耗費,總有一天福報會用完。有些富貴人家不了解三世因果,以為這一生的成功、富貴都是自己掙來的,是自己應得的成果。於是恣意揮霍,不知道惜福、修福,就如前例所說的中年階段,浪費、奢侈,極盡吃喝嫖賭之能事及追求物質的享樂,乃至造作惡業。有朝一日,過去的福報揮霍完了,事業就開始走下坡,或是身體出毛病、家庭鬧糾紛等,這類事情在社會上屢見不鮮。

人的一生,成功、失敗,富貴、貧賤,絕非偶然,「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事物的成立,必定遵循著因果法則。

如是因如是果

有人說:「因果的道理,既沒有根據,也看不到;即使今生做善事,死了以後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來生的事,又有誰能看到呢?」這種缺乏因果的人生觀,易導致思想行為上的偏頗。當生活貧困或事業不順利時,就會怨天尤人,覺得社會現實、不公平,只講究權力、手段,哪有什麼因果可言?有了這種思想,人生觀就會變得消極、冷漠,對於未來更會感到絕望。

佛法告訴我們要建立正知正見,要相信「如是因,如是果」,有了正確的觀念,人生就充滿光明和希望。當事業或生活不如意時,一般人總認為「運氣不好」而哀聲嘆氣;有正確知見的人,不會埋怨、煩惱,因為他深信因果,知道這是自己過去沒有種善因所招致的果報,所以不管運氣好壞、路途再怎麼不順遂,都能積極努力地從現在開始種善因。

一個人想要改變事業上的不如意,必須努力增進自己的工作技能,提升道德、智慧,腳踏實地的做事;想要家庭和睦,也要不斷種下和言愛語,關愛家人的種子,除此之外,應廣修善法,淨化心靈。只要我們堅持修習善法,善因緣會慢慢成就,一切境遇會變得越來越順利,人生的前途也將愈來愈光明。(文:惟覺長老)

歡迎訪問騰訊佛學:http://foxue.qq.com,或者安裝「騰訊新聞」客戶端,添加「騰訊佛學」頻道,隨時隨處了解佛學內容。

特別提示:

新朋友可查找公眾帳號:騰訊佛學,或者搜索微信號:rushidao_qq,關注騰訊佛學官方微信,收聽和轉發每日精彩佛學內容,積福德,開智慧。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助益人生的100個經典法則
    墨菲定律由此誕生: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你的生活中有過這樣的事情嗎?上班不想遲到偏偏就遲到了,不想生病偏偏就生病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丟的東西偏偏就丟掉了……「墨菲定律」的事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不定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它所控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而且還越在意越防不住。幾十年來,墨菲定律的內涵被不斷豐富。其中最著名的闡釋被稱為「菲納格定律」: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
  • 《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黃金法則,不可不用的生存利器盒成功方法
    墨菲定律書圖世間是複雜的,許多事情我們雖然習以為常,但並不了解其真相,所以我們需要用一些理論來揭示事物運行的邏輯規律,推演人生路上的因果關係。世界上有許多神奇的人生定律、法則、效應,運用這些神奇的理論,我們能洞悉世事,解釋人生的諸多現象和改變我們的命運。不管你是否知道這些定律和法則,它們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是我們很少去關注。所以,不管我們從事什麼工作,都需要知道這些法則和定律。
  • 沒有運氣可言,造就自己-因果定律
    因果定律因果定律的可塑造性:可塑性因果定律告訴我們,事件存在特定原因,那麼我們就可以從這」原因」上入手去改變,那麼事件的結果一定也會發生改變,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因果定律具有可塑性,如果你做出正確的決定並採取正確的行動
  • 二八定律——企業的重要法則
    二八定律又名也叫巴萊特定律,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 深刻:在倒放的世界裡,物理定律會有什麼變化?
    今天有小夥伴問我,在倒放的世界裡,物理定律會有什麼變化?我的答案是物理定律沒有變化,這裡面涉及到對稱性、因果律和守恆定律。接下來咱們就聊聊這個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的物理問題。二、物理定律的對稱性前面提到的對稱性案例是指某個系統或者是具體事務的對稱性,物理定律的對稱性是指經過一定的操作之後,物理定律的形式保持不變。因此物理定律的對稱性又叫做不變性,這類對稱性在物理學中具有深刻的意義。2.1、物理定律的空間平移對稱性。
  • 因果,論
    回 :菩薩們 知道因果法則  所以畏因果   、他知道起了這個因就會結什麼果、所以平時、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 、就是從因  (心)的根源斬斷、也就是不在造作。凡夫俗子們 不知道心是因世界是果、所以他們 在沒有苦難來臨時 盡情的造業 迷而不自知  等果報來了、苦了、才知道求菩薩保佑  才知道後悔 反醒 。
  • 夜讀丨生活中的4個因果法則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7:24綠標收聽朗讀音頻古人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人生沒有那麼多偶然,萬事都有它的因果。那些始終可以主導命運的人,都懂得這四大因果法則。回聲法則世界是一個空谷,生命是一種回聲。你發出怎樣的聲音,就會聽到怎樣的回音。如果向世界表達善意,自然收穫善意。西晉末年大臣、名士顧榮一次參加宴會的時候,侍從端上了一份烤肉。顧榮見侍從一直盯著烤肉,流露出渴求的神色。於是不顧身份,把自己那份拿給了他。旁邊的人都笑話他有失體統。
  • 《宇宙一體化SK系統全息光計算因果法則》
    《宇宙一體化SK系統全息光計算因果法則》1、善因善果善報,惡果惡因惡報,這是大宇宙法則。2、正罡驅邪,邪不壓正,正法主世,這是天地陰陽光道。3、自由心性,自由意志、自由選擇,自然而然。4、全息光計算正法落盤管理人間,信息超光速,能量對位,因果自負。5、負面的業力來源於無明,愚痴,嗔恨,固傲,貪婪,忤逆。6、自然道法,順其自然,光密計算,物性聯網。7、宇宙一體化就是大和諧與大平衡的全息光密大數據系統。8、成就是為了他人的付出,能留給自己的只有體驗。
  • 佛教:菩薩識因果,羅漢避因果,凡夫迷因果,愚人逆因果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51篇佛法可以說是整個世界最深奧,最複雜,但也最真實,最圓滿的法則,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後來還有無數的高僧大德,羅漢菩薩所以會後他就特意留下老僧來談話,那老和尚也不隱瞞,就告訴百丈禪師自己本來是一隻狐狸,因為仰慕佛法苦修多年,後來有了神通,得了人身,但有一次別人請教他佛菩薩是否也受因果的時候,他想當然地回答了一句——不受因果,意思因果定律對佛菩薩無效。
  • 數理解析|誰制定了自然法則?
    物理定律不是由鉛或鈾或其他東西構成的" 因此,自然法則似乎存在於它們自己的某個抽象領域中。通過某種神秘的機制,我們可以進入這個柏拉圖式的領域,並將這些法則拼湊在一起。到目前為止,我們使用的詞語——「控制」和「應該」——也暗示了其他一些東西:法則實際上支配或支配著自然的行為。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的哲學家Barry Loewer解釋說: 「在這種觀點下,法則是積極的。」
  • 唯物//唯心//因果循環
    責任編輯:善資潔 歡迎分享
  • 關於你不知道的因果業力法則,非常重要!
    在這個神奇而又充滿挑戰的靈性揚升時代,了解永恆不變的宇宙法則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重要。業力現世報從2015年開始,地球的高振動頻率使得因果業力的顯化速度極大的加快。每個人世世代代積累的長期業力和祖先的業力債務都在這一世被召喚進入生命進行因果業力的平衡。
  • 看看《墨菲定律》黃金法則怎麼說!
    「墨菲定律」被稱為人類社會千百年思想和智慧的結晶,是不可不知的黃金法則、不可不用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智慧。無論你是否了解這些定律或法則,它們都在起著重大,甚至決定性的作用一一隻是我們很少去關注它們。縱觀中外,那些偉大的成功者們,都深諳這些法則與定律的奧妙所在,也都在悄然遵循著它們行事。
  • 中學物理一個最具核心地位的電學定律!掌握不好就不用參加中考了
    在中學物理電學中,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電學定律,它在基礎電學中佔據了核心地位!這個基礎核心電學定律就是——歐姆定律!今天我們全面的講解一下這個定律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歐姆定律的內容是個奇葩!
  • 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出自然法則,或許暗示了人類的結局!
    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出自然法則,或許暗示了人類的結局!人類誕生以來,就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文明時代,從原始的採獵生活,到有了分工和階級的氏族,人與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其實是人類不必像其他動物那樣,遵循著「物競天擇」的法則。
  • 最準愛情3個月定律,能否攜手一生,就看這4條定律
    1、三個月是一個坎。墨菲定律,事情往往會向你想的不好的方向發展,有了這個想法,一定會遇到那個人,這幾乎是不變的定律。事實上,誘惑無處不在。如果你堅守初心,你和她的關係自然也會很順利。如果不能堅守你的心,分手是正常的。
  • 世界500強企業管理之激勵法則20條(非常經典)
    世界500強企業經典管理法則之激勵法則20條:1.梅約定律:只有從人的行為的本質中激發出動力,才能提高效率;2.亞佛斯德原則:你若能在他人心中激起一種急切的需求6.杜利奧定理:精神狀態不佳,一切都將處於不佳狀態;7.南風法則:管理者要尊重和關心下屬,時刻以下屬為本,多點「人情味",多注意解決下屬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下屬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給予的溫暖。
  • 時間管理工具2:二八定律,職場必讀管理法則
    對以後的升職加薪也是極為不利的,本篇章重點介紹二八定律,原則是要事第一,用80%的時間做重點的20%的事件,分清楚出工作中的主次。一、二八法則簡介二八法則定律也稱為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
  • 那些以動物命名的效應與定律
    通常是由某種人或動物的行為或作用,往往會引起其他人或事物產生相應的因果反映或連鎖反映,從而形成一種特定的現象或規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效應、定律、法則,它們中與人有關的往往被冠以人名,與動物有關的則冠以動物名。相比較而言,以動物命名的效應、定律、法則,似乎顯得更為形像、生動,給人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和啟迪。
  • 墨菲定律中這些必知的生存競爭法則,引人深思!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下面為大家介紹墨菲定律中的生存競爭法則,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穫:1、馬蠅效應:激勵自己跑得更快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很險要的山谷裡有一條小路,這條小路的另一側是一個萬丈深淵,而走過這條路的時候,遊客都會被要求挑上一些東西,有人很不解,這樣豈不是更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