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論

2021-02-19 渣輪輪趣談修行

道友問  :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不昧因果、這句話。怎麼解釋?

回 :


菩薩們 知道因果法則  所以畏因果   、他知道起了這個因就會結什麼果、所以平時、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 、就是從因  (心)的根源斬斷、也就是不在造作。

凡夫俗子們 不知道心是因世界是果、所以他們 在沒有苦難來臨時 盡情的造業 迷而不自知  等果報來了、苦了、才知道求菩薩保佑  才知道後悔 反醒 。

而菩薩們時時覺照因  、也是知道因的強大 從而敬畏因、但當有苦難來臨時、因菩薩們已看清 是那時起的因  結的果了、所以不會把這個苦難當真 。也是因為、菩薩們知道當下就是一切、當下就是因、所以說不昧因果 。


現在把因果說得在仔細一點。

在我們這個三維空間、因果就是一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舉個例子 :  比如說、你捶牆壁或者你打人、你捶得越用力你打得越用力、你的手就越痛、這個就是三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他們是同一時間出現的、你打你就痛 。

但是到了更高緯度呢?這個因果又叫什麼?就叫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是、你打對方一下、但是你不會立馬感覺到痛、因為不是出現在同一時間的、 所以有因 它不一定立刻就能顯效出有果、就是因為它和時間是分開的。

為什麼它和時間是分開的?就是因為時間是變量的、就是說、時間根本不存在..  而你本來的真身就不是三維空間上的這個人、這個你、你的真身是自性、是心、是萬物 。

那麼你的真身是超越時間空間超越一切的自性所在  是不受時間空間所綁的 、所以你發出的這一造作、可能不會在現下發生、但是也一定會發生、那麼為什麼一定會發生?

就是因為你是一個目前還在迷中的自性、所以你所發出的這一念造作、只要夠深刻 就能被記錄到阿賴耶識裡、而這些深刻的念 、也是你入人道的條件之一、你得有業、你才能進來、你沒有業、你怎麼進來?而這些業、就是你曾經發出去的念、這些念也可以說是你的一個分身 。

所以才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就得什麼這一說 。

有因就必定就有果、因為都是你造的..


那麼當一個了知因果的修行人、它只會觀照自己的因、就是觀照自己的心、不會給自己在去造作、說回到剛才、所以菩薩為什麼畏因、  眾生畏果、菩薩不昧因果?就是因為菩薩、這個菩薩你也可以說是修行人 、它知道 這個惡果來時、它明白了都是自己以前在無明時造下的、也就是他曾經把幻當真了、所以這個惡果來時反而對菩薩修行人來說是一種釋然、一種提醒回到真知、也是一種回收感受。但是對無明的眾生來說就叫禍不單行..因為他不明白心是因 、所以他只能怨天尤人、抱怨老天不公平 。


佛法上、有個詞叫 『忍辱』為什麼叫『忍辱』就是為了訓練你的心靈不把幻當真、不在造作 不在造惡果、如果你不修菩薩道、你一直都是無明的眾生 你是個人、作為一個人  作為一個程序機器人  、你就忍不了、也就是你把幻當真了、而人有貪嗔痴慢疑、當你把幻當真  貪嗔痴慢疑 就會升起這個時候你就會對外攻擊   報復拉  等等的 就產生、 就種下了惡果的糾纏業力牽引 .

 所以這個忍辱、你就必須要站在你是自性 來忍  才忍得了、也就是不在造作 、回收那些不知道在你幾時  你把它當真的幻 給撤回來不在幻上面給它加持、用奇蹟課程裡面來說、就是行駛真寬恕 . 

所以、我們在相上面解決不了問題、得回到你更加高的緯度去 回到你的心裏面去化解、回到你的投影根源處 回到你的心裏面去當下化解、這個也叫消業。


站在更廣域的一個層次上說、因果關係.  

 並不完全是佛法裡面講的因果那麼簡單、因果它也是一個宇宙的定律 法則。

比如 :你還記得 上次你說你小時候父母是怎樣教育你的、你現在又怎樣教育你的女兒、你的女兒是你最大課題這個嗎?

然後我說、真恐怖、無明老媽這樣教你、你長大了 又這樣教孩子、你的孩子長大後要是無明、就也這樣教她的孩子、可真的是形成了一個可怕的死循環規律這個嗎? 

就是因為你小時候、你父母總是在你耳邊說、你要出眾、你不能比別人差、你要學習好等等這些的觀念、從小就對你一直一直這樣的灌輸給你、你就會形成一種強大的信念 .

所以你有孩子了、孩子不好好寫作業、你就會生氣、孩子考試不好你就會生氣等等等這些的、孩子為什麼是你的課題?就是因為你一直在用你父母給你的這些錯誤的信念在教導她、在要求她、所以一旦她達不到你的要求 你就會生氣、你就會不安  .

在這個時候你不能用  佛法因果上面說的那一套說、哎呀、是不是我在有一世造了什麼孽造了什麼惡果、所以今生我的女兒才這樣來折磨我啊 這些.

這一層你不要混淆了 .

不要忘記了、心是因、而心就在當下、只是因為在你過去的信念中、你一直被父母輸入要怎樣怎樣優秀、所以你一直帶著這個錯誤的信念、現在用在了你女兒身上、就產生了新的課題、這個就叫當下造的果當下品嘗 、所以我們要超越宇宙這個定律、超越原有的思維模式、把因果歸正 。

相關焦點

  • 因果共犯論與共犯的認定
    其二,根據因果共犯論,在共謀共同正犯的場合,所強調的是共同引起法益侵害結果(共同正犯的共同性,而不是從屬性)。可是,如果二人以上僅有共謀,而沒有人將共謀內容付諸實現,就不可能共同引起法益侵害結果。只有當其中有人按照共謀內容實施犯罪時,才能認為二人以上共同引起了法益侵害結果,共謀者的共謀行為不僅與結果有心理的因果性,而且有物理的因果性(因為正犯是按照共謀者的共謀內容實施犯罪的)。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在人類哲學史上,蘇格拉底首第一次提出了因果論也稱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則,是指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也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原因和結果是不斷循環,永無休止的。在中國的道教的經典巨著《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最先提出的善惡轉化思想。
  • 休謨《人性論》:「因果律」的質疑與難能可貴的「杞人憂天」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休謨的《人性論》,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提到:休謨哲學的核心是「懷疑」,他的哲學思維裡試圖將我們熟悉的「因果律」給徹底打破。今天我們接著從這裡出發,來看一看休謨的哲思。假設我們與休謨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我們用如今的天文學知識與物理學知識,完完整整的告訴休謨太陽系的結構和天體運行的力學原理,將其中的因果定律完全暴露在他面前,他還會堅持自己的立場嗎?答案是:會的。
  • 個人觀點:道教講的「承負」論,可能比「因果」更全面一些
    個人認為因果論必須建立在道教承負論的基礎上才得以成立。「因果」是針對於個人,誰種因,誰得果,與他人無關;「承負」包含「因果」,但更進一步認為:個人的善惡行為,不但影響個人,而且影響家庭、社會乃至宇宙的和諧。比如說前輩行善,後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承負」這一道家理論從古至今都和我們如影隨形,如經典修道典籍《太上感應篇》中曰: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 因果?強AI?」(論因果的希爾標準,AI之父朱迪亞·珀爾)
    只要人還是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因果就在為我們指路。通常我們建立因果關係的過程是:如果兩件事總是在時間和距離上先後發生,那麼通過無數次事件的總結歸納後,人們認為兩者存在因果關係,先發為因,後發為果。——可見因果關係是源自對事實的歸納;而歸納結論成立的前提是世界具有齊一性(Uniforming),講人話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未來還會發生。」。
  • 道教論承負,佛教說因果!「因果」和「承負」有什麼區別?
    現代社會,「因果」已然不僅僅是佛教徒的口頭禪,很多場合都有人在說因果,道因果。但是因果到底是什麼?這和道教的「承負」有什麼區別?在道教,為什麼又在講「承負」呢?說起因果,最常聽到的便是「因果報應」。到底什麼是因果?佛教的《涅盤經·遺教品一》有「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的說法。三世因果,正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 這些假面騎士為何被歸類到論外級?逢魔之威無可敵,他操縱因果律
    今天小編就帶著各位小夥伴來看一下那些被騎士粉列入「論外」級別的強大騎士。神極限最初大家都以為Ex-Aid的無敵玩家就是整個《假面騎士Ex-Aid》的戰力天花板,結果誰都沒有想到高橋會在外傳裡給檀黎鬥設計一個神極限玩家。如果單從數據上比較強弱,那麼神極限絕對是整個《假面騎士》系列裡最強的存在。
  • 佛學教育裡因果的一些淺見
    人們便知道了緣起、性空、業力、因果、輪迴、修行、般若、開悟、圓滿等許多高層次的生命內容。也知道了人可以通過修行而脫離輪迴苦害、跳出三界、到達彼岸的宇宙密碼。在人世間,因果萌動在波函數坍縮之前,發生在超炫緣起之時,以肉身的形式,不斷重複著業力論報,在低維時空中消業修心,而後便有解脫的希望。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感情的背叛逃不開因果,也許這是宿命
    以上是我分析的宿命論,僅供參考,下面是佛界因果論!在佛界,有一句響噹噹的話,你肯定如雷貫耳,那就是。佛曰: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你相信因果嗎?他被傷得體無完膚,半年時間的行屍走肉,三年時間的傷痛陰影,就像被他傷害過的兩個女孩一樣,時隔八年後,因果終於找到了他。也許這就是宿命,這就是因果。情侶分手,夫妻離婚,同樣逃不掉因果。
  • Bengio講授因果表示學習,Mila博士Brady Neal因果推理導論開課了
    機器之心報導編輯:陳萍因果推理導論在線課程開課了,對於熱衷因果推理的小夥伴,你準備好了嗎?轉眼之間,2020 年已過去三分之二。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很多學校都不能正常開課。課程主頁:https://www.bradyneal.com/causal-inference-course#course-textbook這門課程由 Yoshua Bengio 高徒 Brady Neal 主講,主要講述因果推理相關知識。
  • 釋家緣起論與中醫學
    釋家緣起論說的是,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果關係的,在《雜阿含經》中釋迦牟尼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緣起論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的證悟。是佛教的基本原理,以緣起解釋世界,生命及各種現象產生之根源,以此建立與其他教派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 世人不信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寫進心窩)
    因果之所以不是直線的,則是受到緣的牽引而有所變化。|全文共1800字,深度閱讀需8分鐘,受益終生|世間天地萬物如芻狗,卻在悄無聲息間,組成一種自我約束的龐大系統,呈現一種循環往復的法則,則是咱們常說的「因果定律」。
  • Bengio親自講授因果表示學習,Mila博士Brady Neal因果推理導論開課了
    機器之心報導編輯:陳萍因果推理導論在線課程開課了,對於熱衷因果推理的小夥伴,你準備好了嗎?轉眼之間,2020 年已過去三分之二。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很多學校都不能正常開課。
  • 道家不講因果與來世,因果與來世來自佛家,道家只道承負和今世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張今生的善惡業,可以引生未來世的善惡果報反作用到自身,佛門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的修行皆是基於深信因果,但又不同於宿命論。《涅槃經·遺教品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這句話和道教的太上感應篇的一句話大意相同,但細思就知兩者妙微之差!)
  • 概率論與拉普拉斯決定論矛盾嗎?
    概率論與拉普拉斯決定論矛盾嗎?對這個問題的爭論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根據拉普拉斯決定論的看法,宇宙在給定時刻的狀態可由適合無窮多個微分方程的無窮多個參數來決定,假如有某一個「無所不知的大天才」(人們把他稱為拉普拉斯妖)可以寫出所有的方程並且把它們用積分表示出來,那麼就能準確預測宇宙在所有時間的全部演化。
  • 楊建軍:刑法因果關係的司法證明|比較法研究202006
    (2)客觀歸責論與刑事立法圍繞瀆職等行為而作出的因果關係「推定」的理念是契合的,故「客觀歸責論」更適宜運用於「過失犯罪中」。就檢索統計來看,雖然直接使用「客觀歸責」語詞進行表述的裁判文書只有6份,但與客觀歸責論思路大致一致的「監督過失型」裁判文書卻有1402份。
  • 直解因果之門
    淫業牽纏因果論—天醫章 第廿九章 菩薩慈悲因果論第三十章 回向方能冤業解 第卅一章 闡明定業作完篇 本堂主席 關登臺跋 恭接玉旨開著新書本堂主席 關登臺聖示:今日恭接著書玉旨,命本堂城隍五裡外恭接欽差,命本堂福神十裡外恭接欽差,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 佛教:菩薩識因果,羅漢避因果,凡夫迷因果,愚人逆因果
    但是如果要用兩個字來總結佛法的話,我覺得就是「因果」,這可以說是一切佛法的基礎和核心。提到因果,我突然想到一個「野狐禪」的故事,分享給各位師兄聽一下,大家看看能否有些感悟。所以會後他就特意留下老僧來談話,那老和尚也不隱瞞,就告訴百丈禪師自己本來是一隻狐狸,因為仰慕佛法苦修多年,後來有了神通,得了人身,但有一次別人請教他佛菩薩是否也受因果的時候,他想當然地回答了一句——不受因果,意思因果定律對佛菩薩無效。
  • 「因果律」,是人們發現的自然法,還是人為編出來的?
    一、因果的法則。1、因果不虛。 所謂因果不虛就是指因果的規律是真實存在的,這並不是佛陀發明出來的,只能說是佛陀發現的一個客觀存在的自然法則。因果規律不是單一性和機械性的,而是錯綜複雜的,任何一種果報的形成都是各種因緣和合的結果。因此我們要珍惜感恩一切善的因緣,同時也要盡力化解不好的因緣。了解到佛教的因果觀是眾緣和合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在因果認識上的困惑。二、其它因果觀。1、宿命論。
  • 從邏輯理論的方面來看,緣生的道理自然推演到因果的觀念
    第十四章 法爾如是水同雲《宗鏡錄》到此卷第四十二,是說明因果的問題。將世間、出世間法的因果和三乘道的修行因果都說明了。最後提出來,以《華嚴經》所標示的「因賅果海,果徹因源」為徹底究竟。對於因果的問題,為什麼要討論得那麼嚴重,大家也許會覺得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