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歐洲人被蒙古人的武力徵伐所震驚,這種驚訝程度使後世的歐洲人對蒙古人產生了刻板印象。然而,早在13世紀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經歷過被恐懼支配的生活,這一次震驚歐洲的是被稱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
阿提拉是匈奴帝國的帝國的統治者,他對歐洲的徵服都發生在歐洲的核心地區,而且破壞力極大,以致歐洲人曾一度認為阿提拉手中握著的是戰神阿瑞斯的寶劍。
一、匈奴人的陰影:弒兄奪位的阿提拉
被稱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曾在羅馬宮廷中做過人質,接受過羅馬式的宮廷教育,比如傳統文化、奢侈的生活方式等等,羅馬人的算盤是希望阿提拉成為日後羅馬在匈奴人中的代言人,為羅馬文明搖旗吶喊。
不幸的是,阿提拉不僅沒有真正接受羅馬式的教育,反而對羅馬統治階級內部的奢靡和陰謀詭計十分清楚,專心研究羅馬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從後來,阿提拉軍隊對羅馬帝國的打擊程度來看,此時的研究實際上大有裨益。
弒兄奪位的阿提拉
公元434年,阿提拉回到匈奴地區,直接殺死了他的兄弟們,奪取了王位,建立了只屬於阿提拉的帝國,這實際預示著歐洲人的噩夢也即將來臨。阿提拉政權建立之初,他仍然與羅馬皇帝保持了良好關係,甚至還為狄奧多西二世徵伐叛亂部族。
公元435年,阿提拉率領軍隊發起進攻,由於這幾個部族受拜佔庭帝國的庇護,於是拜佔庭帝國出面與阿提拉和解,不僅願意歸還叛亂的部族,還願意將繼續翻倍地向匈奴人進貢。
阿提拉與拜佔庭帝國的戰爭雖然以阿提拉的勝利而告終,但是這場戰爭還未引起歐洲人對匈奴人阿提拉勢力的重視和恐慌。
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拜佔庭帝國離歐洲核心地區較遠,對歐洲人的影響較小;另一方面,阿提拉此時的整體實力和軍事進攻能力尚未達到汪達爾人、西哥特人等部族的程度。
阿提拉
公元440年,距上次進攻拜佔庭帝國僅五年,阿提拉再次威脅要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從道德層面指責拜佔庭人沒有如期履行條約。
與此同時,阿提拉又以馬古斯褻瀆匈人帝陵為由要進攻馬古斯,於是,阿提拉率軍渡過多瑙河,毀滅了色雷斯等地區,馬古斯城主教落荒而逃。
以馬古斯的陷落為起點,周邊城市紛紛被阿提拉大軍踏平,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被迫增加軍費,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才勉強制止了阿提拉大軍的進攻,這一系列的徵戰展示了匈人的戰鬥力,阿提拉之名傳遍東羅馬帝國。
二、歐洲人的陰影:對東、西羅馬帝國的多次徵伐
由於狄奧多西二世制止了阿提拉的進攻,便自以為可以通過此種方法再次打敗匈人的進攻,所以直接拒絕了阿提拉的要求。
實際上,帝國當時的情況十分不容樂觀,也無法阻擋住匈人的進攻。一方面,以西哥特人和汪達爾人為代表的的蠻族人已經跨過地中海,威脅著東羅馬帝國的統治;另一方面,東羅馬帝國內部的農民起義腐蝕著帝國根基,財政稅收根本無力供養軍隊。
阿提拉再次向東羅馬帝國發動了進攻
公元443年,阿提拉再次向東羅馬帝國發動了進攻,並沿著多瑙河武力搶佔了多座城市,最後終於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為了迫使狄奧多西二世投降,阿提拉對君士坦丁堡進行了長期的圍困,狄奧多西二世無奈開城投降。
阿提拉雖然打敗了東羅馬帝國,但是並不以王朝更迭和搶佔領土為目的,主要目的是獲得財富,所以阿提拉並沒有像後來的東哥特人一樣推翻西羅馬帝國的統治,只是與狄奧多西二世籤訂了納貢條約。
公元450年,阿提拉又將注意力放在了西歐,以幫助西羅馬帝國共同對付西哥特人入侵的名義踏上了西歐的領土。
好景不長,阿提拉在向西羅馬皇帝要求以西羅馬帝國一半管制權作為嫁妝遭到否決時,阿提拉借法蘭克人求援之際,直接率軍進攻高盧(西羅馬帝國的領地),最終沙隆之戰爆發,此戰雖然以西羅馬帝國的勝利而告終,卻也將阿提拉的怒火引至義大利本土。
阿提拉
公元452年,阿提拉再次以嫁妝之事為藉口侵入義大利本土,許多義大利城市被摧毀,有的甚至直接從歷史中被抹去,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落荒而逃,最後羅馬教皇利奧一世等地位顯赫的人親自與阿提拉談判,雙方最終籤訂了使阿提拉滿意的合約後,阿提拉才引兵撤退。
阿提拉對歐洲的徵戰囊括了佔據亞歐的東羅馬帝國和歐洲本土的西羅馬帝國,而且能夠與多方聯軍相抗衡,凡是匈人軍隊所經之處,城市不是被毀滅殆盡,就是受損異常,這無疑給歐洲人造成了巨大恐懼,這種恐懼的陰影蒙在歐洲人心中,久久不能揭去,直到蒙古人在13世紀的入侵又喚醒了這一可怕的記憶。
三、總結
阿提拉所率領的匈奴人軍隊與蒙古軍隊一樣驍勇善戰,他能在短時間內橫掃歐洲核心地區,與羅馬帝國分庭抗禮,這也是他令歐洲人膽戰心驚的重要原因。
阿提拉
一方面,阿提拉在戰爭中的勝利得益於他謹慎的性格,他雖然熱愛戰爭和劫掠,但並非毫無抑制的進行戰爭,而是有所求,他所求的就是重複榨取「文明社會」的財富;另一方面,阿提拉有一群相伴左右的戰爭籌謀者,這些人擁護阿提拉,願意與其出生入死,將他視作半神。
阿提拉在歐洲的徵戰和對歐洲社會造成的影響,無疑親手給歐洲人蓋上了一層恐懼的陰影。匈奴帝國興於阿提拉,也衰於阿提拉,他所建立的帝國完全是由他和效忠者共同支撐著的,這個令人膽寒的帝國就像是阿提拉的個人作品一樣,他憑藉自己的力量令歐洲人聞風喪膽,以致當時的歐洲人都將阿提拉看作是「兇猛野蠻和文明社會的公敵」。
好文推薦:
不焯水不能吃」的食材,以後別再直接下鍋了
為什麼我們的胃無法消化金針菇?
世界最深的湖叫貝加爾湖,長江水百年才能灌滿,可供人類用500年
你不知道的邱吉爾,天使外衣下的魔鬼
近百年來,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多少國家
聲明:本號內容部分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