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阿提拉:令羅馬人膽寒,被稱為上帝之鞭,47歲死在了婚床上

2020-12-10 騰訊網

如今的歐羅巴大陸上面,到處是經濟發達的富裕國家,這裡也是世界上發展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然而,在中世紀以前,歐洲還是一個愚昧落後的地方,當時的人們深信基督教,對於那些大的災難,都被說成是上帝的懲罰。

他是曾經縱橫歐亞的匈奴民族裡面的絕代天驕,30歲君臨帝國後,阿提拉開啟了自己震撼歐洲的徵服之旅,短短十幾年時間裡,他帶領軍隊席捲歐洲,最終攻入西羅馬帝國首都,讓匈人帝國的版圖達到鼎盛。

因此,阿提拉是「上帝之鞭」這一稱號最名正言順的主人,曾經是歐洲人的噩夢。他一生最愛有三樣:權力、金錢和女人。攻破一城,就會迎娶這個城市最美的女人,所以阿提拉一共娶了300個老婆,有一千多個子女,在古代史上,堪稱一代牛人。

因為阿提拉的軍隊兇悍無比,令羅馬帝國為之震撼,因而也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他率領東方的遊牧部落徵服歐洲,比成吉思汗早了八百多年,成為西方人心中的陰影。

有意思的是,功成名就的阿提拉和他的同胞們也沒有抵抗得了羅馬澡堂。據《匈人王阿提拉與羅馬帝國的覆滅》一書記載,阿提拉治下的匈人貴族生活很富足,完全不遜色羅馬貴族:

他們穿戴華麗,飲食講究,吃飯的時候還吟誦詩歌,不僅喜好香料,更重要的是,他們家裡也有了羅馬式的浴室。

但令人唏噓不已的是,阿提拉卻死在了婚床上。這位戰功顯著的人物,在迎娶了又一位年輕美貌的妻子的當晚,飲酒作樂到深夜,沒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陽。關於他的死因,史書給出的答案是鼻腔大量出血導致的了窒息。

據說,阿提拉一生曾娶過300多美女,而他的結局也著實令人感慨——在婚床上流血而死。這一年,阿提拉年僅四十七雖。當然,這位迷戀羅馬澡堂的匈奴王,倒也享受到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快樂。

阿提拉死之後,他的繼承人們就為了龐大的帝國而爭奪,結果沒能抵擋住歐洲人的戰火被趕出了歷史舞臺。

故事講到這裡,大家或許對電影《匈奴王阿提拉》有了新的認識。因為,熒幕上的英雄阿提拉不僅僅是個傳說,而是世界古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真真正正存在過的匈奴王。事實上,匈奴王阿提拉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冷血的蠻人,而是一代了不起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相關焦點

  • 匈奴王阿提拉:迷戀羅馬澡堂,娶過三百多美女,在婚床上流血而死
    話說西羅馬帝國荷諾裡皇帝在位時,曾抓了匈人的貴族小孩阿提拉做人質。阿提拉曾試圖逃跑失敗後,漸漸「融入」到了羅馬的生活中去,對羅馬的結構、運作、習慣等十分了解。成年後的阿提拉回到自己的部落,率領大批匈人打到了歐洲,迫使羅馬帝國求饒。
  • 上帝之鞭 - 阿提拉
    在阿提拉的帶領下,匈奴帝國在公元五世紀中葉成為歐洲大陸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史學界對阿提拉帶領的匈奴勇士是否就是漢朝時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匈奴一直存在爭議,這不是老王的研究範疇,咱就姑且認為阿提拉創建的匈奴帝國就是北匈奴西遷的一支吧,畢竟我也只是個歷史愛好者而已。今天這篇胡鄒八咧,咱們就聊聊幾乎改寫了歐洲歷史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匈奴人留給漢人文明的印象一直不大友好,這是一個自古生活在中國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
  • FGO啟明星:匈奴王阿提拉
    雖然FGO中唯一的匈奴王阿提拉是一個三無少女,可是在現實的歷史中,阿提拉卻是用武力打服了整個歐洲,讓西方直接為之顫抖的名字。不論是對於亞洲人民還是對於歐洲人民,這都是一個值得被銘記的名字。他代表了戰爭,恐怖,踐踏,死亡。走進這位匈奴王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上帝之鞭」的。幼年的阿提拉在匈奴最有權勢的幾個領導之一的魯嘉手下生活。
  • 骨堆上的戰爭之王:令歐洲膽寒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為何新婚暴斃?
    但是,在北歐的薩迦人眼中,他們是所向無敵的雄壯之師,領頭人阿提拉被稱作"上帝之鞭"則是最偉大的首領!(至於匈人是不是北匈奴,或者說是後代的這一問題先不做論述)互換質子,阿提拉初顯鋒芒在公元406年的時候,匈人終於迎來了那個帶著他們走向強大的首領——阿提拉。關於阿提拉的童年生活的事跡非常少,可能是跟他們當時的生活習慣有關。在他12歲那年,阿提拉就被送到西羅馬帝國的宮廷中,充當人質,出於公平的目的,西羅馬帝國也將埃提烏斯送到了匈人那裡。
  • 上帝之鞭」阿提拉
    於是就往死裡懟匈奴  最後懟的匈奴拼死往西邊跑  這群匈奴人跑啊跑    一路就跑到了歐洲  而事實上,漢朝打敗的是匈奴人,打敗羅馬帝國的是匈人  二者並不能混為一談  至於他們到底是不是親戚我們放到下回再說  今天主要跟大家聊下匈人歷史上
  • 「上帝之鞭」阿提拉
    這裡面說的飛將軍就是李廣,胡馬指的就是匈奴!這個阿提拉就是一個匈奴人還是個匈奴王!上帝之鞭」。在公元418年,年僅12歲的阿提拉,被作為議和條約中的人質之一送到羅馬宮廷,同時,匈人亦獲得埃提烏斯(後來指揮羅馬軍隊,成功抵抗阿提拉進一步西進的將軍)作為人質交換
  • 暴虐的匈奴王阿提拉,被稱為「上帝之鞭」,是如何震撼歐洲的
    在歐洲的版圖之上,曾經出現了大量的匈奴人,這些人殘暴而無情,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原因,還在於他們擁有一個非常暴虐的統治者,那就是匈奴王阿提拉。在本車有著超強戰鬥力的歐洲人看來,這樣的一族人群,都對他們的生存造成了特別大的威脅。甚至在後來的生活中,只要一提起匈奴人,都會產生後怕。可想而知,匈奴人的殘暴程度,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程度。
  • 「最後的羅馬人」與「上帝之鞭」間的戰鬥,阿提拉唯一的一次慘敗
    沙隆,位於法國東北部的香檳平原上,馬恩河蜿蜒在它旁邊流過,這裡曾是一個著名的古戰場——451年9月20日,就在這個平原上,爆發了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會戰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羅馬聯軍,而另一方是號稱「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率領的匈人聯軍。
  • 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阿提拉|如何巧用「騎兵」成為「上帝之鞭」
    前言阿提拉,這位曾經令東、西羅馬帝國都聞風喪膽的匈奴首領,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什麼叫"上帝之鞭"?說得通俗點兒,就是上帝手裡頭的鞭子。那鞭子還能有什麼用?當然是用來抽人用的。羅馬軍團連哥特人都打不過,更何況對付匈人,於是匈人騎兵把在和漢朝軍隊作戰失敗總結的經驗,都用在了羅馬人身上。可憐的東、西羅馬帝國,被匈人揍得那個慘,面對匈人騎兵,也只能龜縮。咱們就從匈人首領阿提拉對東、西羅馬帝國的入侵入手,看看阿提拉為何在歐洲人(羅馬人)眼中就成了"上帝之鞭"。
  • 」上帝之鞭「阿提拉
    他的一生只活了47年,卻令當時最強盛的東、西羅馬帝國臣服在自己的鐵騎之下;他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遠徵至高盧(今法國),誓言要吞下整個亞平寧半島……他就是被稱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Attila,約406年—453年)。匈人帝國在阿提拉時代,版圖達到了極盛: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
  • 被稱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對歐洲如何造成那麼大的陰影?
    然而,早在13世紀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經歷過被恐懼支配的生活,這一次震驚歐洲的是被稱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阿提拉是匈奴帝國的帝國的統治者,他對歐洲的徵服都發生在歐洲的核心地區,而且破壞力極大,以致歐洲人曾一度認為阿提拉手中握著的是戰神阿瑞斯的寶劍。
  • 【通鑑番外篇】被東漢打殘了的北匈奴最後去了哪裡&「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偏執人生
    衣賜履按:大將軍竇憲吊打北匈奴,北單于帶著一票人馬向西逃竄,不知所終。有讀者問,他們究竟去了哪裡,又幹了些什麼。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查閱了陳序經先生的《匈奴通史》,把匈奴西逃並影響了歐洲格局的部分拎了一下,簡單給大家作一介紹。本文重點介紹「上帝之鞭」阿提拉,這哥們兒實在太有意思了,呵呵。
  • 匈奴末路,注水的「神話」!遭東羅馬帝國壓制的「上帝之鞭」
    這個說法聽起來很提氣,過去我也常常認為是事實,但是隨著羅馬帝國分裂時期的逐步了解,先不提羅馬人面對的匈人是不是匈奴,僅僅就匈奴吊打羅馬帝國這件事,就和真實情況有很大出入。肆虐歐洲的匈人實際上,匈奴對於整個羅馬帝國來說,很難稱得上是毀滅性的大敵,而且,最後徹底摧毀「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匈奴帝國,正是所謂的被「吊打」的羅馬帝國分裂後的一半-東羅馬帝國。
  • 中國這個少數民族被西方人稱為「上帝之鞭」,兇悍得讓他們畏懼!
    「上帝之鞭」 。匈奴上帝之鞭——阿提拉!兩漢時期,匈奴分裂,南匈奴附漢,北匈奴為了生存朝著歐洲遷移而去。憑藉著與漢朝作戰多年的經驗,匈奴在歐洲的戰爭能力可謂是一場藝術,這時候還弱小的歐洲,匈奴的進入可謂是餓狼進了羊群。
  • 西羅馬公主向阿提拉求婚,匈奴王嘴角一挑:我要一半羅馬作為陪嫁
    但是早在成吉思汗的鐵蹄踏入歐洲之前,就出現了一個比他還要厲害的人,歐洲的歷史學家曾直言不諱地說:「如果不是他意外身亡,恐怕整個歐洲的歷史就要改寫,我們也將成為遊牧民的後代」。這個差點以一己之力滅亡了歐洲的人,就是被歐洲人稱作「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阿提拉匈奴本來是華夏的少數民族,為什麼匈奴王阿提拉會出現在歐洲呢?
  • 死於新婚之夜的「上帝之鞭」,讓歐洲人瑟瑟發抖了1000年!
    兩千年前,衛青霍去病如神兵天降般將不可一世的匈奴人徹底擊敗,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東漢建立後,外戚竇憲大破北匈奴,北單于率數萬部眾遠遁,從此不知去向。據說,匈奴人被趕到了歐洲,史書裡的「匈人」,很可能就是他們的後代。這支與當時世界上最強帝國戰鬥了數百年的軍隊,即使只剩下殘兵敗將,其強悍也依然讓正陷於四分五裂中的羅馬帝國無力招架。
  • 匈人王阿提拉:橫掃歐洲,卻死於新婚床上,看一代梟雄的狂傲與落幕
    他們在那邊被稱為匈人,橫掃歐亞大陸各個民族與政權,建立強大而野蠻的匈人王國,引發歐洲民族大遷徙,促使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但經過歷史學家與考古學家從出土文物、頭骨等比對與考證,證實了匈奴與匈人其實關係不大。那麼,與匈奴同樣殺戮成性、令人聞風喪膽的匈人王國,究竟是怎樣一個民族?它的發展、頂峰和沒落的過程又是如何?
  • 匈奴人去哪兒了?——北匈奴西遷,一部壯烈的鬥爭史
    匈奴王阿提拉阿提拉的匈奴鐵騎被稱為「上帝之鞭」,阿提拉具有勃勃野心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他的臣民對他極其敬畏,他身材矮胖,雙肩很寬,短粗的脖子上長著一個碩大無朋的頭顱,有粗硬的黑髮和稀疏的鬍鬚,鼻子扁平,一雙黑眼睛銳利而陰鷙
  • 羅馬帝國的終結者——匈人阿提拉和日耳曼人
    匈人,因「阿提拉帝國」和「上帝之鞭」而載入史冊,帝國以其首領之名而命名,「上帝之鞭」則是歐洲人對匈人的稱呼,由此可以反映出匈人給歐洲人帶來的「震撼」!歐洲人在了解中國歷史的時候驚奇的發現,「匈人」很可能就是漢朝時期西遷的「匈奴」,這也是後來廣為流傳的漢朝擊敗匈奴,匈奴入侵導致羅馬崩潰的由來。
  • 那些蠻王那些年(三)阿提拉:上帝之鞭
    羅馬人和西哥特人的部隊駐紮在平原一側的丘陵上。無數的盔甲與兵器閃耀著金屬的光澤。羅馬人的統帥埃提烏斯與西哥特王狄奧多裡克並轡而行,檢查沿途的部隊。忽然,一個斥候飛奔而來,用手指著遠處,慌不擇言的喊:「他們……他們……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