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020-12-18 騰訊網

王維的輞川別業,在歷史上頗具地位。特別是因此而編寫的《輞川集》,更是引得人紛紛嚮往。

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鹿柴》,也有著「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竹裡館》!

今日小覓分享:

竹裡館

—唐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注釋】

獨自閒坐在幽靜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

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竹裡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竹裡館。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嘯(xiào):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於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竹裡館是王維的輞川別業中二十勝景之一,位於「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藍田。最初是唐中宗時期宋之問的藍田別業,幾經周轉,後到了王維手中。

王維將它修成一座既可耕種、讀書,亦可娛樂、賞景的絕妙之所。同時還設計了文杏館、鹿柴、木蘭柴、辛夷塢、竹裡館等二十個景點。

王維在每個景點都賦詩一首,再由同樣隱居的好友裴迪和詩一首。最後,這四十首詩編成《輞川集》,畫出了一幅輞川圖。

這一集、一圖,奠定了輞川別業在唐朝園林中的地位。也是在這兒,王維成為大名鼎鼎的「詩佛」。

竹裡館,顧名思義,是一處建在竹林深處的房子。「獨坐幽篁裡」,是說一個人坐在幽深的竹林裡,這本應是非常冷清、寂靜的場景。

可是之後一句「彈琴復長嘯」,卻將這片寂靜一一打破。本該幽深的竹林,出現了聲音,反而愈發襯得竹林幽靜無聲。

竹子,在中國人心中,代表著挺拔不屈的精神;而瑤琴,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人雅士的標配。兩者之間相互映襯,渾然一體。

古人云:「高山流水覓知音」。詩人的「長嘯」在幽深的竹林中響起,卻沒有人聽見,更別說聽懂了。

如果說前兩句是在寫聲音,後兩句就是在寫光。「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裡的「深林」與上一句的「幽篁」相對應。

夜色下的竹林本應是黑沉沉的,下一句的「明月來相照」,給黑暗中的竹裡館,灑下一片清輝。在月光籠罩中的竹裡館,猶如幻境,令人神往!

這個明月給詩人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光亮,更是內心的光明!詩人在深林中彈琴、長嘯,無人理解,肯定會有知音難覓的寂寞。

但是,明月照耀著詩人,呼應著詩人,成為了詩人的知己,給詩人的內心灑下了光明!詩人也在清幽的竹林、清朗的月色中,與明月心心相照。

相關焦點

  • 王維: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裡館》王維的修養實在太好了,不僅做得一手好詩,畫得一手好畫,還深通音律,其佛學修養也非常人所能比。所以,在他的詩作中,總能看見其自然流露的嫻雅和莊重,淡定和克制,雍容和清華,飄然出塵,沒有一絲做作的成分。其用字用詞也如此,很難在他的詩作中看見生僻的詞語,既不見穿鑿之氣,更不筋骨畢現。
  • 明月來相照
    王維《渭川田家》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③歸字乃全篇眼目,詩人依次寫牛羊之歸、牧童之歸、田夫之歸,來反襯自身渴望歸隱田園的心情。王維《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中國西部散文學會】蘇亞忠|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李炅旻點滴往事
    就是一些文化機構在給李炅旻寄來的信件上,也經常出現用「軍」或「君」來代替,有的只寫了李旻,中間的「炅」字就不寫了。有時候,李炅旻聽到別人讀錯自己的名字,或者看到信件上名字的錯別字,也很無奈,只能苦笑著搖搖頭。其實,李炅旻原來的名字是「李軍民」三個字。參加工作後,將「軍民」改成了現在的這個名字。誰知這一改,幾十年來,不僅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也給熟悉或不熟悉他的人,帶來很多不便。
  •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杜甫《月夜憶舍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 案邊散墨|明月何時照我還
    但既然是回家,為什麼還要說「明月何時照我還」?不是想什麼時候回,就什麼時候回嗎?難道途中還有什麼阻滯嗎?這樣想來,第二種意見似有不妥之處。王安石第二次拜相,是他人生的另一次開始,相信他一定思緒萬千,內心的糾結遠遠大於喜悅。他的內心如果是一座屋子,那絕大部分已被一團亂麻佔據,而喜悅只是一個躲在牆角的「孩童」。否則,此時的他為什麼對家有著如此的眷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 王維最愛:山中故人、白雲青山、落日明月
    王維最愛:山中故人、白雲青山、落日明月 2020-04-21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朗誦】一輪明月照,人間共團圓
    一輪明月照,人間共團圓作者:王軍賢  朗誦:梅影蝶衣來源:文心真意(wjx-85502)編輯:清苑竹語(ID:zhuy6666)數千年來,這明淨如水的月光,依然那麼清潤通透、雨露均沾,照耀過古人,又照耀著來者。仲秋時節更深露重,一滴滴澄澈的露水,滋潤著蒼翠的花草樹木,也撫慰著濃濃的思鄉之情。一輪皓月當空,照亮了塵世的萬家燈火,也照亮了遊子歸鄉的路途。秋天是最適合思念的季節。因為秋風的清寒,因為秋雨的寂寥,因為秋葉的傷感,更因為,秋月的深情與期盼。
  • 《明月曾照江東寒》王相為何封溫宥為「散騎常侍」?原因有二
    《明月曾照江東寒》米熱飾演的溫宥實慘!他不僅被迫迎娶華姚公主、失去摯愛戰清泓,他的仕途還因此受到阻礙,空有一腔熱血無處施展抱負。 王相為何封溫宥為「散騎常侍」?原因有二: 一、幫助溫宥認清自己的駙馬身份,不要生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