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關區:「民生就業360」打造全方位就業服務樣板

2021-01-07 中國甘肅網

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民生就業360」就業服務品牌打造了360度全方位、全覆蓋、一站式貼心服務,在創業帶動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城鄉一體化就業、就業援助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不但幫求職者緩解了生活困難、重新發現自身價值,也讓企業切實體會到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民生紅利,同時也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索。

工作有了,生活好了,笑容也甜了

「我從沒想過能坐在辦公室為別人服務,更沒想到會像現在這樣對生活充滿信心。」說話的是社區殘疾專幹馬文華。丈夫患病無勞動能力,孩子又在初三的關鍵時期,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壓在肢體四級殘疾的馬文華身上。

焦家灣街道在摸底調查之後,鼓勵她參加社區的公益性崗位,「一來可以增加收入,下班也不耽誤照顧家人,二來可以提升自己的社會價值,增強社會歸屬感。」焦家灣街道勞保所就業專幹郭景說。

經過工作人員的努力,馬文華成為焦家灣街道嘉峪關東路社區的殘疾專幹,她的臉上也出現了久違的笑容。

蘭州市城關區就業服務中心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零就業」家庭、殘疾人及特殊困難家庭按照求職意願、技能情況等進行登記,建立了30多類臺帳,真正做到了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

「這就增強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轄區企事業單位和為群眾提供服務奠定了基礎。」城關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侯舜元說。

多措並舉破解「就業難」「招工難」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穩步推進。怎樣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創業,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成為擺在城關區就業服務中心面前的重要課題。「民生就業360」成為破解該難題的「金鑰匙」。

年齡大、學歷低、技術少是橫亙在57歲的史慶虎求職路上的一道坎兒。城關區就業服務中心積極和蘭州保安安防培訓學校對接,對類似史慶虎這樣的「4050」就業困難人員進行保安員崗前培訓,最終,史慶虎被分配至蘭州市第九〇四醫院任保安一職。

與「就業難」同樣難的是「招工難」。蘭州小熊清潔服務有限公司進駐西北清潔服務市場,然而,保潔員職位經常「一人難求」。城關區就業服務中心先後通過「就業援助」「春風行動」等多場大型招聘活動,成功解決了招工難題。

「中央要求『加強政府公共就業服務能力,為勞動者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通過努力,今年城關區城鎮新增就業4190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侯舜元說。

積極探索,就業服務形成良性循環

城關區每年約有3000名大中專畢業生需要就業,他們是受教育水平較高的人群,也是優質的勞動力資源和社會發展的新生動力。「如何保證大學生有崗位更有平臺,有飯碗還要有事業,對就業服務是個很大的挑戰。」 侯舜元表示。

鑑於此,城關區就業服務中心聯手「58同城」等招聘網,通過建立「網際網路+政企合作」的線上線下就業平臺和「政策+基地+培訓+資金」的創業模式,充分釋放政策紅利。

去年畢業的金紅利工作之後才發現,書本上的知識和實際操作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會計專業的她在工作上顯得力不從心。然而,見習期的技能培訓消除了她的擔憂。「這是一個『雙贏』的事情,我們既能招到專業對口的員工,又能拿到政府的補貼,減輕負擔。」作為該政策受益人的大學生創業者周承蘭說。

「員工以紮實的業務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企業成長起來又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最終形成良性循環。」創業就業指導辦公室主任周暘表示。

(記者 宋喜群 通訊員 趙媛媛)

相關焦點

  • 城關區就業服務中心全力推進網上職業培訓
    城關區就業服務中心近期組織引導商業會計學校等15家培訓學校,開展了20餘種專業的線上培訓。記者了解到,這些就業創業培訓網課通過快手、抖音、網站等平臺,開展了課程直播及錄播、短視頻教學、網站線上培訓等多種方式的教學,讓學員以視頻留言、私信平臺帳號等方式參與互動討論,實現了線上實時互動教學。同時,「城關就業服務局」的微信公眾號也每天在線發布「線上招聘會」,第一時間更新企業招聘信息。做好就業技能準備,你就可以直接在這裡挑崗位了。
  • 就業是最大民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
    近年來,深圳不斷深化和諧勞動關係機制改革,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建立起全覆蓋的社會保障制度,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而近年來全球奔湧而來的人才,是深圳持續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優化營商環境、營造愛才惜才的城市氛圍的鮮明寫照。
  • 蘭州城關區靖遠路街道入圍第四批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
    原標題:城關區靖遠路街道入圍第四批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  日前,由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評選的全國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示範街道
  • 大東區「穩就業」「保民生」服務再升級
    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大東區將「穩就業」「保民生」放在首位。6月16日,瀋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大東園區)開園儀式暨瀋陽市大東區人力資源管理協會揭牌儀式在瀋陽龍之夢大酒店舉辦。
  • 人社部就業服務平臺「就業在線」正式上線 四大特點讓招聘求職更...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就業就是保民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求職渠道受限,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為線上招聘求職開闢了廣泛空間。7月2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建設的全國性一站式就業服務平臺--「就業在線」(https://www.jobonline.cn)平臺正式上線,為求職者、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用人單位提供全流程服務,助力後疫情時代精準就業,激發經濟新活力。
  • 師友助力 打造就業創業公共服務新模式
    杭州日報訊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是就業創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今年的畢業生來說,疫情無疑讓就業季平添了許多未知和挑戰。但在杭州師友計劃的助力下,求職之旅中的羈絆和困頓,都被老師的引領、朋友的陪伴化解、溫暖。
  • 石家莊市橋西區就業服務中心多措並舉服務就業
    疫情發生以來,石家莊市橋西區就業服務中心積極迅速行動,全面部署,多措並舉,同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就業服務工作,實現疫情期間「防控不鬆懈,就業不停歇」的目標,為全區企業復工復產打下了堅實基礎。強化領導,提高站位。
  • 慈谿市四點施力全力保障大學生就業
    為積極應對「史上最難就業季」,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保質保量完成穩就業重點工作,浙江省慈谿市人力社保局找準四個「施力點」出實招、出狠招、出新招,穩穩推進大學生就業幫扶工程,層層築牢就業民生之基。  一是找準切入點。將「家門口的大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作為畢業生幫扶工作的切入點,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畢業生就業平臺。
  • 優先穩就業,全力保民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貴州省考察時鼓勵企業擴大生產,推動產業扶貧,多為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他對大家說,就業既是經濟又是民生,民生為本,各級政府要想方設法保就業擴就業。就業,一頭連著老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無論對民生保障還是高質量發展,都至關重要。就業穩則人心安,人心安則社會穩,經濟社會發展才能行穩致遠。「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著力穩企業保就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共出現39次。
  •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打造職業技能培訓品牌,服務甘肅綠色生態...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緊緊圍繞服務國家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服務甘肅十大綠色生態產業人才需求、服務「技能甘肅」建設為導向,努力完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加快推進職業技能培訓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學院充分發揮高等職業教育優質教育培訓資源,依託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國家高等職業院校專業骨幹教師培訓基地、中國氣象局幹部管理學院甘肅分院、全國有色冶金技術「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甘肅應急管理學院、隴原工匠培訓基地等繼續教育和技術技能培訓服務平臺優勢,精準服務甘肅地方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需求,各類培訓取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良好社會聲譽,彰顯了學院職業教育辦學實力
  • 寬城區就業服務局政企合作謀發展 拓寬渠道穩就業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六穩六保」工作部署,切實做好「六保」之首的保居民就業工作,寬城區就業服務局堅持以「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導向機制,進一步優化政企聯合就業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民營職業中介機構的各自優勢,為穩定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 溫州市人力社保局:穩就業強社保 在發展中築牢民生之基
    徐順聰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局長我就我市社會保障、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工作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一、持續推進穩就業促創業,築牢民生之基。我市始終堅持把穩就業保民生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就業結構不斷改善,就業形勢整體保持平穩態勢。
  • 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主任賴偉來昌調研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
    8月6日,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主任賴偉一行來昌調研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江西省殘聯副理事長黃建國,南昌市委副書記嚴允、市委副秘書長熊紹群,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餘穎、副理事長吳衛平等領導陪同調研。賴偉一行先後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瓷板畫培訓、文化創業的南昌市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園,集康復、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為一體的南昌市東湖區殘疾人之家,實施百鄉千人淘寶「雲客服」培訓的南昌科創職業技術學校,按「五統一」打造的南昌盲人按摩醫健店實地調研,深入了解了南昌市殘疾人就業、培訓以及盲人按摩等方面工作情況。
  • 打好就業組合拳 築牢民生基本盤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內外風險挑戰讓今年的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為抓好民生之本,黨中央把就業放到「六穩」 「六保」之首,我省更是第一時間打出「免、減、緩、降、返、補」等一系列援企穩崗政策「組合拳」,幫扶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推動失業保險擴圍提標,千方百計築牢民生基本盤。省人社廳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0.1萬人,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總量居全國前列。
  • 「就業在線」打通招聘對接新通道名企直播帶崗精準服務促就業
    (原標題:「就業在線」打通招聘對接新通道名企直播帶崗精準服務促就業)
  • 多措並舉優服務 凝心聚力促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深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牢牢穩住就業基本盤,為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了深圳貢獻。截至目前,深圳全市實際吸納外來勞動力突破1000萬人,來自廣東、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福建、安徽、廣西等地。
  • 江蘇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華桂宏:如何理解就業是民生之本
    我黨歷來高度重視就業問題,黨的十六大首次明確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這一重要論斷。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再次強調要「堅持就業是民生之本」,「帶領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美好生活的物質基礎是不斷增長的收入水平,而收入的不斷增長只能是來自於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美好生活需要一起創造,創造要通過就業和勞動,勞動最光榮。
  • 宿州市多點發力穩就業促就業
    2018年,出臺《關於加強和規範基層基本就業和生活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通知》,在每個村(社區)設置就業保障服務窗口,並從服務功能、人員配置、信息化建設、制度流程等方面規範全市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服務市、縣(區)、鄉(鎮)、村(社區)的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就業服務城鄉一體化。推進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
  • 山東:就業優先,夯實民生之本擦亮幸福底色
    泰寶集團執行總經理李汝會感慨地說,擴大招聘,除了經營發展需要,還有黨委政府穩就業給予的底氣:光減免社保費這一項,全年就可省下950多萬元,加上穩崗返還、一次性用工補貼,疫情發生後,企業實實在在享受的政策紅利過千萬元!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計。就業穩則收入穩,收入穩則民生安。
  • 蘭州城關區編印鄉村(社區)小微權力操作規範
    為進一步規範村(社區)" 小微權力 " 管理運行,增強村居幹部的權責意識、為民意識和法制意識,城關區紀委監委編印《全區鄉村、社區小微權力操作規範手冊》,於日前發放至全區 25 個街道、171 個村(社區)及相關部門,做到《操作規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