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之父」張勇:擺地攤開小店屢敗屢戰,今火鍋王國身家千億

2020-12-27 半島擎報

引言

最近隨著國家開放地攤經濟,無數小地攤生意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從路邊冒出來。可不要小看地攤生意,不少大佬都是從這起步走向巔峰的。就比如海底撈這個高端火鍋品牌,創始人張勇就是,不過他的地攤根本沒開起來。

01 窮小子不安天命

四川那邊自古以來就是火鍋的故鄉,在那裡生活的人基本上都離不開這種飲食,而且往往口味都還很重。1971年,在四川簡陽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裡,有個小男孩呱呱墜地,他就是後來的「海底撈之父」張勇。

在張勇之後,父母又陸續生了兩個小男孩,連著年邁的奶奶一起,一家6口人跟其他家庭一起擠在大雜院裡。父親在一家拖拉機廠做廚子,母親是一位小學老師。那時候由於隔壁家的家境是相對優越的,這讓張勇從小就知道錢的重要性。

可是夢想是有了,張勇的學習成績卻是一塌糊塗,沒能考得上高中。眼看著根本不是一塊兒讀書的料,父母也拿他毫無辦法,最終張勇勉勉強強進了一所中專技術學校,學習了一門電焊手藝,最後混了個中專畢業,其實也只是有個中專文憑而已。從另一個角度看,張勇雖然讀書不行,但是還算是聽話,沒有總讓父母操心。

在父親的安排下,張勇也進入了父親所在拖拉機廠當了一名電焊工,但是由於並沒有好好學習電焊,專業知識不過關,他也沒有什麼大的想法和努力,吊兒郎當地混日子。

沒有背景沒有學歷,大多數人的一生可能就是碌碌無為了,或者就隨便找份工作認命了。可是張勇仿佛就是一隻皮球,蹦蹦跳跳不肯安穩。命運往往就屬於敢折騰的人,什麼都沒有還怕什麼呢?張勇的名字,被他詮釋得淋漓盡致。

02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那個年代遊戲機還是非常熱門的,張勇很敏感地就發現了商機。於是他在拖拉機廠渾渾噩噩過了兩年以後,果斷開始嘗試做生意。

1990年,他拿出自己的少部分積蓄,又東拼西湊地借了1200塊錢,這些就是所有的初次創業的啟動資金了。他準備去成都買一批撲克牌遊戲機,然後在老家簡陽倒賣。可是一腔熱血的他畢竟年少,根本不知道社會的險惡。在去往成都的大巴車上,自己被騙子哄著花1200元買了一塊兒「金表」,當時他還喜滋滋地覺得自己撿了個大便宜。於是,第一次創業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張勇懊惱歸懊惱,但是沒有氣餒。在那個改革開放初期,石油在全國範圍內還都是比較稀缺的資源。當時很多有眼光的人都盯上了這塊兒肥肉,把公家駕駛員手裡的油買過來,再抬高價格賣給個人司機,就能撈到一筆。這其實是一種投機取巧的生意,張勇不知道幹這事是需要「關係」的。

張勇非常天真,拿著一小塊兒木板,正面寫「收油」,反面寫「賣油」,屁顛屁顛地帶到公路上蹲著,可是蹲了幾天還是沒有人問。不僅沒人問,還有一位司機搖下窗戶衝他吐了一口唾沫。這樣的羞辱也讓張勇明白了:還是得腳踏實地做生意。於是,張勇第二次創業再次「流產」。

張勇偶然回憶起之前在成都見過當地人吃串串,這在簡陽可幾乎沒見過。說幹就幹,張勇一本正經地開店了,面積不大,只有20來個平方,每個月的店面租金需要180元,張勇還給小店取了個名字,叫「小辣椒」。

「小辣椒」開業以後,2毛錢一串 ,簡陽當地很多人都沒吃過啊,真是新鮮。所以生意那叫一個火爆,每天都是坐得滿滿的,一波剛走一波又來。累歸累,張勇是開心的,因為賺到了不少,在90年代很快就成了萬元戶。

店鋪對面的理髮店裡有個女員工,叫舒萍,常常穿過馬路來吃火鍋。一來二去,倆人暗生情愫。於是張勇展開了瘋狂的追求,初戀的刺激讓這個懵懂的男孩衝昏了頭腦。他滿腦子都是舒萍,火鍋店的生意一落千丈,之前賺的錢也花了個精光。過了半年的新鮮期以後,火鍋店黃了。他有一段時間墮落又迷茫。

03 海底撈

張勇對在「小辣椒」中嘗到的甜頭念念不忘,還是想做火鍋生意。於是,張勇把女友,技校的一個好哥們以及他的女朋友都湊在一起:「你們要是願意跟著我開火鍋店,就把所有的錢投過來。」

張勇一分錢沒出,另外三個人湊了8000元,說好是盈利四人平分。說到取名字的問題,張勇張口就來:「大三元」,這其實是他在北京看到的一家酒店的名字。其餘三人覺得這名字怎麼聽怎麼奇怪。舒萍在旁邊打麻將最後一張自己摸到還胡了,開心地叫了起來。這個其實在麻將術語中叫「海底撈」,張勇瞬間來了靈感:「就叫海底撈。」

做串串容易,做火鍋難啊!張勇對湯料之類的並不了解,對著書本一頓瞎琢磨。開張了好幾天之後,才迎來了第一批客人。四個人簡直像看見了上帝一樣,問候服務得非常熱情。為了表示感激,張勇還在結帳時主動優惠了10塊錢,還送了一盤點心。

那幾位客人走的時候,也對他們評價道:「味道不錯!」張勇既驚又喜:對著書一頓瞎搞還「味道不錯」?他趕緊嘗嘗顧客剩下的火鍋湯,一進口就吐出來了,中藥放得太多,又澀又苦,味道極差。

不過張勇回過神來也明白了那幾位客人的意思,他們並不是真的覺得火鍋的味道好,而是對他們的服務態度很認可。他決定先從服務上彌補味道的不足,於是憑藉著周到的服務,這家火鍋店給大家留下的印象都很深。

張勇從最基本的餐桌服務,開始越走越遠,幫女顧客拎包、擦鞋子、還有帶孩子、製造驚喜等,一套超級豪華的周到服務體系逐漸形成。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店的生意雖然不是很差了,但是由於制度管理上鬆散,一直都沒有明顯的進步。張勇帶頭說是要擔任店面經理,大家擼起袖子好好幹。於是,在他的帶領下,

技校的那位好哥們變成了大管家,開始兢兢業業地擔起自己的職責來。

果然,小店的發展有了明顯的起色,在簡陽一說到火鍋店,很多人都對這家「海底撈」的服務記憶深刻,或是也有耳聞。攢下一些錢之後,四個人一商量將店鋪搬進了更高端地段更好的一層樓裡,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即使當時很多店鋪都沒裝空調,他還是安裝了當時昂貴的中央空調。

由於服務周到而出名,各種企業家領導幹部之類的也常常來吃飯,張勇就結交不了不少更成功的人士。海底撈業務急劇膨脹,這時候招來了一位女服務員,叫楊小麗,她也成為了日後海底撈的唯一副總。

簡陽明顯已經裝不下「海底撈」了,西安有人提出合作,於是張勇將第二家分店開到了西安,楊小麗被派了過去。沒曾想到,西安分店沒發展起來,還虧損得很厲害。三個「老股東」紛紛指責張勇野心太大、不切實際,張勇確是一心追究原因。

了解事情原委以後,張勇果斷讓西安的合伙人撤資,讓楊小麗全盤接管分店,她將服務態度繼續發揚。西安穩定以後,張勇進軍北京,當時北京已經有火鍋店4000多家,但是張勇的海底撈一鳴驚人,在整個圈子裡一枝獨秀。

到2018年的時候,海底撈已有466家直營店,在全國107個城市中有430家餐廳,還在美國、新加坡等國家開了36家分店。在2020年,有望突破900家門店。

引言

海底撈是貴,貴在服務。現在不少人都調侃海底撈就差不給顧客餵飯吃了,其實要是你願意,我想這也在他們的服務接受範圍內呢!誰能想到當初那個傻傻的窮小子張勇,能創立起一個「火鍋王國」呢?

相關焦點

  • 王健林蓋了3百座萬達,才賺1千億,他開5百家火鍋店就賺2千億
    新的四川首富是搞火鍋的張勇。張勇靠著5百家火鍋店攢下了2千億的身家,王健林擁有3百家萬達廣場身家才僅僅1千億。這看起來似乎很不科學,不過事實就是這樣。王健林成名的時候,張勇還是一個無名小卒。不過如今張勇已經成為了中國的頂級富豪,而且事業是如日中天。王健林則是江河日下。2013年王健林第一次成為中國首富。
  • 比海底撈起步早上市晚,做火鍋底料的這對夫婦,如今身家345億
    而張勇夫婦和施永宏夫婦,要到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才一起湊了8000元,開出第一家火鍋店。這家火鍋店,只有四張火鍋桌子。這規模放在四川簡陽當地,恐怕也是很不起眼的一家小店。當然,那時恐怕也沒有人能夠想像,鄧文有朝一日會憑藉「天味」成為富豪。
  • 名人學堂 30億元火鍋秘密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所以,我們的職業發展路徑一定是從基層一級一級往上走,不能壞了規矩。問:海底撈招人是什麼樣的標準?海底撈員工的離職率在10%以下,這在同業內是很低的,你是怎麼做到這點的?張勇:坦白說,我們招人沒有標準,因為我們招不到人,我們確實是沒有資格去選。只要應聘的人身體健康,願意幹,我們就可以招。
  • 上海首富身家再進一步,賺3千億後分1千億給員工,如今再賺1千億
    海底撈上市的時候,很多人都非常羨慕海底撈的總經理楊麗娟。楊麗娟曾經不過是海底撈的一個普通服務員而已,不過因為獲得了老闆張勇的認可,逐步成一個普通的員工走上了總經理的位置,並且拿到了海底撈5%左右的股權。如今海底撈的市值高達3千億,楊麗娟的股份價值高達150億,成為了又一個百億女富豪。
  • 2020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海底撈張勇夫婦位居第一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福布斯最新資訊 > 正文 2020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海底撈張勇夫婦位居第一
  • 海底撈工作法《海底撈 經營的不是餐飲》
    餐飲圈子裡流行有這麼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火鍋,一種是海底撈火鍋,一種是其他火鍋;世界上有兩種服務,一種是海底撈服務,一種是其他服務。不得不說,海底撈現已依靠高質量的服務特色、傳統與現代兼具的文化理念、一流的管理模式,牢牢地佔據著消費者群體的首選目標,那麼其原因究竟在哪裡呢?
  • 新加坡首富張勇「左右為難」:海底撈向上 頤海國際向下
    作為可以免費、獨家、永久使用海底撈品牌的火鍋底料龍頭公司,海底撈(6862.HK)創始人、新加坡首富張勇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頤海國際(1579.HK)正面臨著這樣的尷尬。9月2日至12月8日,儘管在機構看來"關聯方調價因素導致的預期修正已基本完成,未來公司將進化為更純粹的2C企業",但頤海國際期間跌幅達28.68%,股價整體呈弱勢向下態勢;海底撈則處於橫盤整理狀態,同期漲幅為6.79%。頤海國際起源於2005年,前身是海底撈旗下自供火鍋底料的成都分公司。
  • 海底撈張勇身價超900億,卻成新加坡首富,移民理由網友不買帳!
    在我國的餐飲行業中,作為火鍋中的霸主龍頭海底撈,也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單單是因為他讓人難以忘懷的服務,更是太過熱情的招待,引起了無數網友的瘋狂調侃!作為火鍋第一品牌的海底撈,是1994年創建的,此後經過26年的不斷擴大,在全球的門店突破了900家,可謂是擴張迅速,後又在2018年成功上市,而上市之後,作為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更是一舉身價突破了900多億成為了新加坡的首富。
  • 翻海底撈的臺,革火鍋業的命,巴奴憑什麼?
    踏入海底撈,你會享受到拎包、擦鞋、美甲、帶孩子、送果盤、慶生等體貼關懷,吃完的盤子被第一時間收走,服務員積極涮菜夾菜,每隔幾分鐘續杯,吃完飯一直把你送到電梯門口。如果服務有溫度,海底撈就是滾燙式的寵愛,包圍式的察言觀色。而走進巴奴,服務員只有40℃的溫和感,熱情但不打擾,到位但不囉嗦,有需求召之即來,無必要揮之即去。服務差異是巴奴與海底撈的第一個體驗差異。
  • 火鍋業的突圍戰:海底撈在下沉,巴奴正向上
    三年前,海底撈曾在公眾號上發文《海底撈為什麼只賣毛血旺》,把鮮鴨血和血旺進行了對比,說鮮鴨血「好吃,質量卻很難把控,容易出現細菌超標」,落點就是,還是要吃血旺啊。而在當時,以挑戰海底撈著稱的火鍋餐廳——巴奴毛肚火鍋以一己之力解決了困擾行業已久的鮮鴨血行業標準問題,其上市的鮮鴨血受到廣泛好評。
  • 海底撈張勇家族登上2020福布斯富豪榜,他的合伙人施永宏也上榜了…
    導讀:各位老闆周三好,一起來看看餐飲圈兒這幾天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兒: 本文1393字;需5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 【海底撈張勇家族登上福布斯
  • 網易創始人今身家2千億,騰訊創始人身家4千億,新浪創始人呢?
    新浪是中國最老牌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曾經是四大門戶之首。不過在網際網路日新月異的時代,新浪已經快要被時代拋棄了。短視頻、直播等模式的崛起,智能 算法的推薦模式,都對傳統門戶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 它曾是火鍋一哥,比海底撈還受歡迎,如今卻無人問津?
    一說到海底撈,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海底撈的服務態度很好,免費送水果,很多網紅配料等詞語,海底撈實大家享受火鍋的一個最佳選擇,舒適的環境,笑容滿面的服務員以及優質的服務,除了價格稍微貴了些,其他都是令人很滿意的。
  • 火鍋下半場,為什麼海底撈也學起了巴奴的「產品主義」?
    而海底撈公眾號上的那篇推文早已經不見了蹤影,它也悄悄上市了鮮鴨血,並在一些單店裡進入了網友推薦的TOP10。巴奴強調「產品主義」,海底撈奉行「服務至上」。這兩個看起來路線並無相似之處的火鍋品牌,在近兩年裡卻從產品到擺盤方式出現了越來越的相似之處。海底撈向左,巴奴向右網上流傳著幾個海底撈變態服務的段子,你可能聽過。
  • 海底撈的名字竟出自四川麻將中的胡牌,你知道嗎?
    海底撈作為現在如日中天的存在,一直和小龍坎哥老倌等眾多的火鍋品牌爭搶著在市場上的份額,我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吃過海底撈,沒吃過也肯定聽說過!但是你知道海底撈為什麼叫海底撈嗎?這背後竟隱藏著一個牌局上的秘密。海底撈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以川味火鍋為主,融合各地地方特色的火鍋品牌。
  • 高瓴張磊對話海底撈張勇:長期主義應成企業家肌肉記憶
    疫情期間,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更新了海底撈的供應鏈管理體系,莊辰超迭代了便利蜂的算法系統;張磊推出了高瓴創投,還完成了自己的書。今日,張磊與海底撈董事長張勇等進行了交流,張勇說,疫情期間,海底撈最受傷,是九死一生。門店疫情期間天天不營業,工資又得發。
  • 海底撈玩起量化投資 網友戲稱「吃著火鍋把股炒」?
    原標題:海底撈「跨界」玩起量化投資,網友戲稱「吃著火鍋把股炒」?來源:揚子晚報近日,一則橫跨餐飲界和投資界的消息,引起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注意——以服務「無所不能」而著稱的火鍋巨頭海底撈,發布了一則招聘信息,海底撈集團旗下的量化投資平臺海悅量化投資欲廣招投資人才,打造國內一流的量化投資平臺。在火鍋屆口碑甚好的海底撈,能否跨界成功?還有哪些公司曾跨界搞金融?
  • 海底撈張勇:你能幫員工改命,才能讓員工玩命
    然而,這麼戲劇性的人生轉變真的不是戲,而是海底撈員工的真實經歷。提起海底撈,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優質服務,對此有人調侃說海底撈的服務好到「服務員就差替你付結帳了」。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卻對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說,外人總說我們是靠服務取勝,其實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服務,而是一套高福利、高淘汰的競爭制度。
  • 餐飲行業領跑者——海底撈的關鍵成功要素
    而這樣高服務品質的背後離不開海底撈優質的人力資源體系。1)「阿米巴+ABC+連坐制」以及「計件工資制」2011年,張勇引入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啟動分店裂變。張勇還在此基礎上,將門店分為A、B、C三等級。它與師徒制相結合,成為海底撈獨有的「連住利益」模式。比如,A級店長可優先開分店,他的徒弟也能擁有優先權;如果徒弟店的經營優異,師父從中獲得的收益甚至會高過自家分店;不過,徒弟店一旦經營不善、淪落C級,不但會收到整改通報,無法開設新店,甚至師父店也會遭受株連。
  • 與多家明星機構合作,海底撈要做量化投資?
    半年營收超百億元,張勇夫婦身價暴漲  從等位時的小零食、幫忙照看寵物到就餐時陪聊甚至還有近日在網絡上熱傳的包教作業,「海底撈式」的熱情服務一直以來都視為行業標杆。  從1994年在四川開出第一家火鍋店,到2018年開店超過450家,「逆天服務」一直都是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也為其貢獻了超高的翻臺率與漂亮的財務數據。2018年5月海底撈登陸港股,其市值更是一度突破200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