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詩忌說理。這應當只是說,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說理,而不是在詩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揚哲理。
今天博達君繼續為大家分享《大美中文課之唐詩千八百首》中的這些絕美的五言絕句。
理想,是靈魂的底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憧憬。
01《登鸛雀樓》 唐 · 朱斌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像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理融合的天衣無縫,使我們讀到並不覺得它在說理,而是理在其中。
(編者註:此詩作者存疑,或為盛唐的朱斌,詩名《登樓》,依據為現存最早的唐詩選本、盛唐太學生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國秀集》選錄王之渙的詩三篇,唯獨沒有《登鸛雀樓》。清康熙年間修纂的《全唐詩》收王之渙《登鸛雀樓》,注「一作朱斌詩」,也收入朱斌《登樓》,詩下加注「一作王之渙詩」。)
02《風》 唐 ·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這首詩的妙處在於寫風,全詩除詩名外,卻不見一個風字。
每一句詩都在描寫風的力量,如果將四句詩連續起來,更反映了時間的歡樂和悲傷,表達了「世風」和「人風」。
03《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唐 · 裴迪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這是一首勸勉詩,勸勉崔九既要隱居,就必須堅定不移,不要三心兩意,如山復出,不甘久隱。
全詩用語淺談,近乎口語,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勸,或反諷,喻之以理,曉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蘊涵著濃鬱的朋友情誼,含意頗為深遠。
04《馬詩-其五》 唐 · 李賀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寫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
平沙萬裡,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寒氣凜凜的疆場,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05《草》 唐 ·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為白居易16歲時作。
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以上古詩均摘自《大美中文課之唐詩千八百首》
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也許我們並不是什麼偉大的人,但總歸該有點追求。
畢竟人生於世,總要有所堅持,有所擔當。
大家可以留言分享你所知道的其他關於理想的絕句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明天我們繼續體驗絕美的五言絕句之離別篇(離別,是靈魂的釋然,是生命中最美好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