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心碎,短到極致的五言絕句之理想篇

2020-12-14 博文書友會

有人說,詩忌說理。這應當只是說,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說理,而不是在詩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揚哲理。

今天博達君繼續為大家分享《大美中文課之唐詩千八百首》中的這些絕美的五言絕句。

理想,是靈魂的底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憧憬。

01《登鸛雀樓》 唐 · 朱斌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像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理融合的天衣無縫,使我們讀到並不覺得它在說理,而是理在其中。

(編者註:此詩作者存疑,或為盛唐的朱斌,詩名《登樓》,依據為現存最早的唐詩選本、盛唐太學生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國秀集》選錄王之渙的詩三篇,唯獨沒有《登鸛雀樓》。清康熙年間修纂的《全唐詩》收王之渙《登鸛雀樓》,注「一作朱斌詩」,也收入朱斌《登樓》,詩下加注「一作王之渙詩」。)

02《風》 唐 ·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這首詩的妙處在於寫風,全詩除詩名外,卻不見一個風字。

每一句詩都在描寫風的力量,如果將四句詩連續起來,更反映了時間的歡樂和悲傷,表達了「世風」和「人風」。

03《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唐 · 裴迪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這是一首勸勉詩,勸勉崔九既要隱居,就必須堅定不移,不要三心兩意,如山復出,不甘久隱。

全詩用語淺談,近乎口語,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勸,或反諷,喻之以理,曉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蘊涵著濃鬱的朋友情誼,含意頗為深遠。

04《馬詩-其五》 唐 · 李賀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寫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

平沙萬裡,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寒氣凜凜的疆場,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05《草》 唐 ·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為白居易16歲時作。

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以上古詩均摘自《大美中文課之唐詩千八百首》

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也許我們並不是什麼偉大的人,但總歸該有點追求。

畢竟人生於世,總要有所堅持,有所擔當。

大家可以留言分享你所知道的其他關於理想的絕句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明天我們繼續體驗絕美的五言絕句之離別篇(離別,是靈魂的釋然,是生命中最美好凝望。

相關焦點

  • 短到極致,美到心碎的五言絕句之故鄉篇
    博達君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這些絕美的五言絕句,語言雅致,情景優美,短到極致,也美到極致。說到故鄉,有一首歌這樣唱: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還是故鄉;喝遍天下的水,嘴甜的還是故鄉。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每一位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或許還行,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明月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 「薦讀」最美39首五言絕句,短到極致,美到心碎!
    五言絕句簡稱五絕,每首僅二十字,便能展現出一幅幅清新的圖畫,傳達種種真切的意境。一如「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寂靜深幽;一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孤獨冷清……今天為大家整理了39首絕美的五言絕句,語言雅致,情境優美,短到極致,也美到極致。01《鳥鳴澗》唐·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 30首五言絕句,短到極致,也美到極致
    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今天要介紹30首絕美的五言絕句,語言雅致,情境優美,短到極致,也美到極致。《鳥鳴澗》唐·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唐·裴迪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 史上最美50首五言絕句,短到極致,美到心碎!
    李商隱的這首絕句,「意極悲,語極豔」,在表現手法上很有特色。 這首美豔而悽絕的絕句既是春天的輓歌,也是人生的輓歌,更是詩人那個時代的輓歌。
  • 王維最經典六言詩,有人改為五言絕句,是多事還是改得更好了?
    《田園樂》又名「輞川六言」,是王維嘗試六言絕句較成功作品,向為六言史上代表作之一。節選的這一首,可謂六言詩經典。六言詩 中國古代詩歌史,幾乎就是一部五、七言發展變化史。五言、七言在詩史上佔絕對統治地位。無論詩歌數量、質量、藝術表達與感染力,還是文藝成就、文化影響,五言、七言對其他體式形成全面碾壓。
  • 《絕句》預習:想像畫面,品讀春天的美
    創作背景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人由甘肅進入四川,在朋友的幫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修建了草堂,在這裡飽經苦難的杜甫暫時停止了奔波的生活,身心放鬆。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 唐詩中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便美到令人心碎!
    以古代詩人為例,他們就體驗到了各種深刻而又真切的孤獨,並將這種孤獨感注入到了自己的詩歌中。譬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李白因懷才不遇而孤獨。「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是柳永因相思而孤獨。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含山店夢覺作》,所表達的則是因羈旅而孤獨。
  •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十首構思精緻的五言絕句 讓人過目不過
    五言絕句,源於漢魏樂府古詩,風格質樸古淡,崇尚自然真趣。成熟於唐代,屬近體詩範疇。有仄起、平起兩格。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十首構思精緻的五言絕句代表詩作。《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大家喜歡自己寫詩的話可以按照下面五言絕句的格式來寫。五言絕句四種格律對照如下:仄起首句不入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仄起首句入韻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 在家學寫詩|淺析詩話《木天禁語》之絕句篇法
    這部著作中,介紹的是「六關」,即:篇法、句法、字法、家數、音節。今天就來簡要地說說《木天禁語》中關於絕句的篇法。所謂篇法,大抵是指寫詩時所要考慮的全詩的架構以及章法。寫詩與填詞作文相類,都得考慮一個「謀篇」,而謀篇就不僅要考慮詩的架構,還要考慮表現形式、結構層次,以及事與情之間的連接與融合,這就不在今天的介紹範圍了,並且今天也只說絕句的篇法。
  • 五言絕句王維
    開元十九年,王維及第狀元歷官右拾遺,監察督史等,其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 這些六言絕句,比五言七言詩還要美,一眼萬年
    六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近體詩的範疇。根據每句字數,絕句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即使如此,六言絕句不乏名篇。《歸山作》【唐】顧況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
  • 十首五言絕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五言絕句是漢族詩歌體裁之一,屬於絕句的一種,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小詩,屬於近體詩範疇。此體源於漢代樂府小詩,深受六朝漢族民歌影響。到了唐代與近體律詩如孿生姐妹,並蒂雙花,以其嶄新的異彩出現在詩壇上。因小見大,以少總多,在短章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是其最大特色。
  • 王勃這首悽美悲涼的五言絕句,非常冷門,很多唐詩愛好者都不知道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讀後美得令人窒息!王勃一首簡單的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就盡展才華本來是一位前途無量的才子,由於一篇帶有誤皇家子弟意味的文章被發配到當時的偏遠之地——巴蜀。王勃本來想利用這次「發配」遊山玩水排解內心的鬱悶,但是等他真正上路之後,才發現獨自一人在路上流浪的愁苦之感更加令人難以承受。他此時更加想回到家鄉,於是一篇經典的、悲涼、質樸的五言絕句出現了。
  • 考試要求寫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卻寫了一首五言絕句
    寫了五言絕句就擱筆不再寫了,感覺再寫有畫蛇添足之嫌,考官好心勸說,讓他按照要求來寫,他卻偏偏不聽,結果可想而知。以他這樣固執己見的性格,當官是絕對吃不開的,官場是要你八面玲瓏見風使舵的,果不其然,他雖然在開元十二年(724年)考中進士,可好久不給授官,後來好不容易當官了,不久有遭貶,最後只得歸隱。不過他的詩在詩歌史上有其一定的位置,現在欣賞他的這首應試詩。
  • 【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五言律詩和長律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 格律詩寫作之五言律詩和長律 我們在第二講中講了五言絕句
  • 豪放派辛棄疾的婉約詞,文筆細膩,把相思之苦寫到極致,美到心坎
    大家也知道,辛棄疾是以豪放見長的,他的傑出作品有很大一部分的都豪放詞,但是,其實他的婉約詞也是有著非常高的水平,雖然數量並不多,但是卻篇篇經典。尤其是《青玉案·元夕》中的那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是被無數人奉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 詩詞講堂:詩律(律詩和絕句)
    它有以下特點: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2、押平聲韻。3、每句平仄都有規定。4、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如杜甫的《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
  • 史上最經典的82首短篇古詩,首首經典,美到極致,值得一讀再讀!
    今天,詩詞君就給大家分享82首經典的短篇詩詞,雖然每首都不超過40個字,卻首首經典,美到極致,值得一讀再讀!01.《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送崔九》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唐·裴迪07.《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 詩詞常識:律詩和絕句分不清?教你分清,除句數不同還有不同處!
    會有一些疏漏和理解不夠深之處,敬請指正和諒解。詩歌存世內容最多當屬唐詩,而學詩歌和欣賞詩歌從唐詩入手是最好的捷徑。謂其聲之協律也,如用兵之紀律,用刑之法律,嚴不可犯也。」說它「如用兵之紀律,用刑之法律」,意指這種詩體具有非常嚴格的體制要求。歸納來說:律詩源自於南北朝時期齊朝的沈約,定型於初唐沈佺期與宋之問,而最終成熟於盛唐。盛唐最能代表律詩成就的是杜甫。
  • 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式和規則
    我們學習了五言絕句的平仄格律,按照知識面由簡而繁的擴展思路和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接下來重點講述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律,自然是水到渠成和順風吹火之事了。 一、七言絕句的構成 將五言絕句擴展就成了七言絕句。(2)仄平腳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腳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