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
格律詩寫作之五言律詩和長律
我們在第二講中講了五言絕句,這裡再講五言律詩就非常好懂了。五言律詩共有八句,四十個字,比五言絕句(指律絕)的字數多一倍,可以說兩首五言絕句合起來就是一首五言律詩。按發展情況說,應該說五言絕句是五言律詩的一半;但是,為了說明的方便,我們說五言律詩是五言絕句的雙倍也未嘗不可。
跟五言絕句一樣,五言律詩也有四種平仄格式。第一種五言律詩等於第一種五言絕句的兩首: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看(kān)音刊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勝(shēng)音升
第二種五言律詩等於第二種五言絕句的兩首: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新春江次白居易
浦幹潮未應,堤溼凍初銷。粉片妝梅朵,金絲刷柳條。
鴨頭新綠水,雁齒小紅橋。莫怪珂聲碎,春來五馬驕。
第三種五言律詩等於第三種五言絕句加第一種五言絕句: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終南山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看(kān)音刊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第四種五言律詩等於第四種五言絕句加第二種五言絕句(這一種比較少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風雨李商隱
悽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律詩中間四句要用對仗。所謂對仗,就是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等。關於對仗,後面還要專題討論。
長律是超過八句的律詩,有長到一百六十韻的。兩句一押韻,一百六十韻就是一千六百個字。有一種試貼詩規定五言六韻(清代規定五言八韻),那是應科舉時寫的。例如:
湘靈鼓瑟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清。
(鄧旺林按:書中將「馮夷」誤記作「馮誇」。「馮夷」是黃河之神,泛指河神。)
長律的平仄很容易知道,因為它只是把五言絕句加起來。例如五言六韻的長律就等於三首五言絕句。除頭兩句和末兩句以外,中間各句都是要用對仗的。長律一般只是五言詩,七言長律是非常罕見的。
本文轉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