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平臺「澎湖號」研建成功—新聞—科學網

2021-01-09 科學網

半潛式波浪能養殖網箱「澎湖號」交付暨戰略合作協議籤訂儀式現場。

6月30日,半潛式波浪能養殖網箱「澎湖號」交付暨戰略合作協議籤訂儀式在深圳舉行。據悉,「澎湖號」的成功交付,標誌著該新型深遠海養殖網箱平臺技術已從關鍵技術研究進入實海況裝備應用示範階段。

招商局工業集團總經理胡賢甫、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能源室主任王海峰、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漁業發展處處長於培松、法國BV船級社海工部(中國區)總經理曲國旗、廣東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春有,以及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所長馬隆龍等出席活動。

據了解,為解決我國傳統養殖網箱抗風浪能力差、能源供給困難、無法搭載現代化養殖設備等問題,廣州能源所基於數十年海洋波浪能開發及實海況運行經驗,成功研發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遊平臺。該平臺將半潛式波浪能發電、深水養殖、養殖工船等多項技術有機集成,形成了由綠色能源支持的新型深遠海養殖旅遊平臺。

該技術目前已獲得中國、歐盟、日本發明專利授權,「澎湖號」圖紙也獲得法國船級社認證。在自然資源部、廣東省和珠海市的支持下,廣州能源所聯合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廣東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完成首臺樣機建造,後期將開展實海況應用示範。

儀式上,招商工業集團及下屬深圳重工、蛇口友聯船廠分別與廣州能源所籤訂了《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新型號半潛式波浪能發電、養殖、旅遊綜合平臺聯合開發及應用推廣合作協議》《「澎湖號」交付確認書》;廣東大麟洋海洋生物公司與廣州能源所籤訂了《半潛式波浪能發電、養殖、旅遊綜合平臺應用推廣合作協議》。

馬隆龍表示,廣州能源所後期將聯合招商工業等相關單位,深入開展該技術的工程化、系列化、規模化研發工作,努力培育深遠海養殖裝備新興產業,助力我國海洋經濟建設。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研建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平臺「澎湖號」
    中科院廣州能源所研建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平臺「澎湖號」   半潛式波浪能養殖平臺「澎湖號」 本報訊 6月30日,半潛式波浪能養殖網箱「澎湖號」交付暨戰略合作協議籤訂儀式在深圳舉行。據據悉,「澎湖號」的成功交付,標誌著該新型深遠海養殖網箱平臺技術已從關鍵技術研究進入實海況裝備應用示範階段。 據了解,為解決我國傳統養殖網箱抗風浪能力差、能源供給困難、無法搭載現代化養殖設備等問題,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基於數十年海洋波浪能開發及實海況運行經驗,成功研發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遊平臺。該平臺將半潛式波浪能發電、深水養殖、養殖工船等多項技術有機集成,由綠色能源支持。
  • 半潛式深水養殖平臺讓養殖走向深遠海——專訪「澎湖號」科研參與...
    半潛式深水養殖平臺讓養殖走向深遠海——專訪「澎湖號」科研參與者 中山大學黎祖福教2019-10-23 09: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19272 次 我要評論
  • 自然資源部:「澎湖號」波浪能發電裝置測試與分析工作完成
    來源:央視原標題:自然資源部:「澎湖號」波浪能發電裝置現場測試與分析評價工作完成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了解到,日前,該中心對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桂山島海域半潛式波浪能養殖平臺「澎湖號」波浪能發電裝置
  • 直徑140米「大蟹籠」下海養殖大黃魚 「長宏國際」首艘半潛式深海...
    直徑140米「大蟹籠」下海養殖大黃魚 「長宏國際」首艘半潛式深海漁場成功接駁2020-03-23 09:3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定海新聞網        瀏覽量: 4733 昨天上午,浙江舟山長宏國際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舾裝碼頭上,超大型智能化「SSFF150單柱半潛式深海漁場『海峽1號』」成功完成接駁,將被拖帶至目的海域用於養殖大黃魚
  • 陵水17-2氣田半潛平臺船體結構提前封頂
    陵水17-2氣田半潛平臺船體結構提前封頂2021年投產後每年將為粵港瓊等地穩定供氣30億立方米本報訊 (記者梁振君 通訊員郝豔軍 李佑坤 胡麗)省重點項目——陵水17-2氣田迎來重大建設節點:6月29日,隨著立柱分段完成最後一吊,陵水17-2半潛平臺提前
  • 國內首顆商業SAR衛星「海絲一號」發射成功—新聞—科學網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中國電科38所與天儀研究院聯合研製的國內首顆商業SAR(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海絲一號」送入預定軌道,太陽陣和SAR天線在軌展開成功,隨後進入在軌測試階段
  • 我國彩色視頻電子紙顯示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彩色電子紙顯示屏及應用案例 鄧秋霞供圖 11月25日,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周國富和艾利克斯·漢森在廣州宣布,其團隊聯合深圳市國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世界首臺可以呈現全彩視頻內容的逼真色彩效果的反射式顯示器
  • 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正式交付廣州能源研究所
    近日,我國首臺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近日正式交付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該裝置是我國目前單臺裝機功率最大的波浪能發電裝置,擁有中、美、英、澳四國發明專利,設計圖紙獲法國船級社認證。為解決海洋開發供電難題,培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珠海市大萬山島開展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場的建設。
  • 世界機器人大會諮詢服務平臺上線—新聞—科學網
    3月9日,由世界機器人大會組委會秘書處創新打造的「世界機器人大會(WRC)諮詢服務平臺」(consulting.worldrobotconference.com)正式上線。該平臺由行業動態、平臺觀點、建言獻策快車道三部分組成,旨在為探討學術前沿問題、研判行業發展趨勢、提供政府決策諮詢等提供交流平臺,探索建立綜合型、專業型、國際型「三位一體」的諮詢服務集群。 據了解,「行業動態」將發布有關機器人及智能科技領域發展的政策解讀、行業數據等信息,並將重點關注國內外知名智庫平臺,匯集關於行業發展的重要觀點、研究動態、研究成果等前沿信息。
  • 世界機器人大會人才服務平臺上線—新聞—科學網
    3月19日,由世界機器人大會組委會秘書處打造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人才服務平臺」正式上線(elite.worldrobotconference.com),該平臺專為滿足我國機器人領域發展
  • 中國科學家首獲任意水深中的極限高波浪—新聞—科學網
    波浪是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設計中最重要的外部環境因素之一,深入理解波浪的生成、演化和傳播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 5月21日是首個「國際茶日」—新聞—科學網
    農業農村部部長、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長、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韓國、越南等多國農業部門官員以視頻方式發表了講話,祝賀首個「國際茶日」,讚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表達促進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願望。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現場發布了國際茶日LOGO,中國茶葉研究所負責人發布了2020年春茶指數和中國茶葉科技最新進展情況。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
  • 揭秘「藍鯨2號」
    承擔此次試採任務的「藍鯨2號」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與普通鑽井平臺相比有何過人之處?大名鼎鼎的「藍鯨姊妹」對推動我國海洋工程關鍵技術的發展有何重大意義?「藍鯨姊妹」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 紅外成像助力靜脈穿刺—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醫工交叉創新研究中心、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等共同研製、捐贈的57臺紅外線血管成像儀奔赴一線,幫助實現準確清晰的靜脈穿刺。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2016年5月9日,「華洋龍」號首航
    2016年5月9日,「華洋龍」號首航2017-05-09 10:12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裡程碑 2016年5月9日2016年5月9日,中國最大載重噸位的半潛打撈工程船——「華洋龍」號首航。「華洋龍」輪是國內自主研發的一艘電力驅動、具備DP2定位能力,可在無限航區航行作業的自航半潛打撈工程船。
  • 新冠肺炎防疫專利信息共享平臺英文版上線—新聞—科學網
    全國智慧財產權宣傳周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專利信息共享平臺(http://ncp.patentstar.com.cn,以下簡稱平臺)英文版上線,受到公眾關注
  • 海洋科學國際舞臺的建設者—新聞—科學網
    回望建所70年來以海洋為媒介、努力拓展國際合作的奮鬥史,海洋所一直是海洋科學國際合作的積極踐行者,先後同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義大利、英國、德國等30餘個國家的120餘個科研和教學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海洋科學合作研究。 從跟跑者到引領者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海洋科技也不例外。
  • 牛仔褲也能汙染地球 —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estlett.0c00498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