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的一百個基本開一鍋傳家老滷

2021-02-16 下廚房

本文推薦在提供新鮮熱門資訊的 app:知乎日報,歡迎下載嘗鮮。(他們很棒哦。)

大概很少有不愛滷味的人吧。一味好滷應該是各種食材與時光共同沉澱的味道,層層疊疊交融,鮮香不疾不徐,不死鹹,不膩口。但市面上的老滷,能真正用心為你大鍋大甕、專業調香的少之又少,更多是打著旗號卻靠鹽、味精、來處不明的肉類和 blablabla 來刺激味蕾。

懷著對滷味的哀愁,去年冬天試著開了一鍋滷汁,參考了網上的做法,也諮詢了家中長輩的經驗,依照手頭有的香料和喜好做了調整。快一年下來,滷湯膠著,吮指留香,漸漸從年輕的滷成長為一鍋真正的醇厚老滷。

方家制滷有太多講究,這裡只說個人經驗中家常老滷必經之路與必繞之坑。老滷易開難守,但只要精心照料,保存得法,它一定會沉澱給你越來越驚喜的味道,成為你糾結傳男傳女還是隔代傳的家傳秘滷。

by 凱特貓菲婭


-- 用料 --

牛腱 1~2 條(800g-1000g)

八角 1 個

沙姜 1 片

桂皮 1 段

草果 1 個

香葉 2-3 片

花椒 1 小把

陳皮 1 小片

姜 1 小塊,切片

蔥 3-5 根,挽成結

生抽 適量

料酒 適量

鹽 適量

冰糖 1-2 塊(黑糖亦可,分量同)

羅漢果 1 小塊,3-5 粒籽

丁香 2-3 粒

小茴香 1 小撮

幹辣椒 依個人喜好

肉豆蔻 半個到一個

白蔻 1 個

甘草葉 1 小片

煲湯調料球或紗布袋 1 只

-- 做法 --

❶ 準備香料,除桂皮、香葉、姜、蔥、羅漢果這種大塊的,小粒(比如沙姜花椒茴香)及容易煮爛的(比如陳皮)都裝入調料球;


❷ 第一次開滷,以牛腱為例。選取牛前腱及腱心(也稱金錢腱)為宜,牛筋豐富,分布均勻,切面如盤龍紋狀,滷好口感極佳;


❸ 用準備滷肉的鍋,燒開一鍋清水(水量以估計後期放入牛肉可淹沒或淹至八九成為宜)。放入所有調料(香料、適量料酒、生抽、鹽、糖),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加蓋煮 10-15 分鐘。關火,不開蓋繼續燜,待用,清滷汁即成。同時可準備步驟 4 中牛腱;


❹ 牛腱洗淨,橫切成 2-3 塊(大塊,以便滷好保全形狀不散碎)。另盛一鍋冷水,牛腱下鍋,開火焯至不再冒出血沫。注意不斷翻動,以確保焯乾淨。焯水時可適量加一撮花椒,料酒數滴(均為分量外)一同下鍋,增香去腥;


❺ 牛腱焯水後撈出,衝洗乾淨,放入冷水浸泡片刻。(此步驟僅適用於牛腱,遇冷緊縮以提升口感,以免後期軟爛。如使用其它肉類開滷可焯水後直接撈出,不必過冷水);燒開 3 中的清滷汁,放入處理好的牛腱,大火燒開後保持中大火 15 分鐘(此時不要走開,注意控制火力防止溢出),再轉小火燜煮 20-30 分鐘,如用筷子能穿透(會遇到一定阻力),關火;


❻ 撈出牛腱,稍稍瀝乾放入碟子中。風乾 1-2 小時(至肉表面顏色變深,稍幹。期間可以人工翻動一兩次方便底部吹乾。如右圖烤網 + 烤盤底部架空可省去翻動。)速成之法是放入烤箱,120 度,10 分鐘左右,請各取所需。


--- 我是更懶的人的分割線 ---

如果無暇照料可跳過整個風乾步驟,直接在步驟 5 的基礎上,中大火轉小火後燜煮 40-50 分鐘,煮至筷子可輕鬆插入即可;

❼ 如果做了 6中的風(烤)幹步驟(風乾後成色如右圖),風(烤)幹完成後重新燒開滷汁,放入牛肉,轉小火慢煨 30-40 分鐘;關火,撈出融融爛爛的蔥,讓牛腱在滷湯中浸泡過夜(8-10 小時)。冬天可室溫,其餘時間請放冷藏浸泡。心急的話不浸泡也可以吃,但浸泡後味道會更蒼勁更入肌入理;第二天,撈出,瀝乾,在滷香沉醉中切薄片,蘸汁,開吃。蘸汁可參考小貼士;


第一次開滷完成;


❽ 後續關鍵步驟一,老滷保存及傳家大法:滷湯用畢,過濾,再煮開,稍稍冷卻後用消毒好的玻璃瓶密封,放至室溫後冷藏。預計超過一周內不會再用請直接放冷凍,下次使用前解凍即可。在冷凍室中雪藏一個月不使用時,請拿出解凍,重新煮沸、冷卻、裝瓶、冷凍;


❾ 後續關鍵步驟二,重新使用老滷時加水加料方法:每次滷量不同,最後滷汁收存的分量也不同,不用介懷,下次使用時水量添足至基本淹沒食材,適量增補鹽和生抽、料酒,其餘香料按最少量放(比如八角用 2-5 個角即可,桂皮敲碎半段即可,最多放到一個)。經年累月需要補香料的周期會越來越長。附一勺老滷成色供參考;


❿ 如此反覆,老滷即成。只需在漫漫歲月中好好餵它吃肉, 並選好繼承人。

-- 小貼士 --

❶ 關於老滷汁的收存和再使用以前有童鞋問過多次,請仔細閱讀以上步驟 8~步驟 9,並不麻煩但需要用點真心。保存老滷的玻璃瓶我一般每次都會洗淨,煮沸 5 分鐘消毒,敞口晾乾再用。家中有消毒機當然上佳。滷湯表面保留少許薄薄油脂層,利於後期封存保質,但若油脂過厚請仔細撈去大部分(可冷藏結凍後刮去油脂,再做步驟 8 中的過濾煮沸等步驟);

❷ 關於香料,推薦必選中是我個人認為不可缺的,一般香料鋪都有售。實在買不到,八角、花椒、桂皮、香葉是必必必必須有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草果的香味是質的飛越,建議嘗試。另外羅漢果如果手頭有也建議放放,不止降火,自然回味的甘醇也是任何糖都無法取代的。各種香料量我都放得比較少,老滷還是以激發食物本身的香味為重,香料太多就成了滷料雜燴,失之本意。滷到十次後的滷水本身已經非常香濃,除非大量加水,否則香料都意思提點一下即可。此外很講究的童鞋可以把香料用適量油略略爆香再用(我本人通常省略);

❸ 關於滷製肉類:無論牛肉、豬蹄、雞翅等等,請一定洗淨,冷水下鍋焯水,稍稍焯久一些,不要一開就撈出,耐心等到不再冒出浮沫。撈出衝乾淨浮沫再進滷鍋。這樣才能保持滷汁醇香,沒有奇怪的雜味;

❹ 關於鹹淡:鹽和生抽都只寫了參考量,請按實際滷製的肉量水量和自家口味調整,個人覺得滷味太鹹會破壞醇厚的口感,百無聊賴;

❺ 關於滷肉的火候,個人經驗,以下時間均為焯水下滷鍋後:牛腱不再贅述,雞翅 10-12 分鐘,豬蹄 1 小時。副產品滷蛋稍有不同,水煮到你喜歡的熟度,剝殼扔進關火後放溫的滷水中跟滷肉一起浸泡入味即可。;

❻ 關於滷豆製品及素菜:比如香乾、茶幹、素雞、藕 blabla,凡豆製品都只買素白原味原料,舀一部分滷汁,單獨開鍋滷,滷汁用完即棄,不要與保存的老滷汁混合。因為豆製品會使滷汁發酸,影響味道及保存;

❼ 關於蘸汁:生抽一勺、姜蔥蒜泥、香菜、一點點花椒粉&辣椒粉、醋、一點點蔥末、香油 or 藤椒油 or 紅油,我把它當做萬能蘸汁,配什麼都好吃;

❽ 關於保存:步驟裡已寫得很詳細,在此再次強調一定要過濾湯渣,煮沸冷卻密封保存;

❾ 關於健康問題:老滷反覆煮滾,亞硝酸鹽是難免的。解饞無妨,個人覺得還是比大多數外食都健康。但吃多了影響健康或是危及智商就不好了,請一定一定一定找好平衡點。

文章內容來自下廚房。轉載需註明來源&連結。

知乎日報,每天提供最好看且高質量的資訊解讀和美好生活指南。還有電影、設計等行業主題日報可供訂閱。你愛看的,我們已從浩瀚中文網際網路為你採摘。點擊「閱讀原文」,馬上享用「知乎日報」閱讀大餐。

相關焦點

  • 做一鍋可以家傳的老滷
    一味好滷應該是各種食材與時光共同沉澱的味道,層層疊疊交融,鮮香不疾不徐,不死鹹,不膩口。但市面上的老滷,能真正用心為你大鍋大甕、專業調香的少之又少,更多是打著旗號卻靠鹽、味精、來處不明的肉類和 blablabla 來刺激味蕾。懷著對滷味的哀愁,去年冬天試著開了一鍋滷汁,參考了網上的做法,也諮詢了家中長輩的經驗,依照手頭有的香料和喜好做了調整。
  • 真羨慕你們,年紀輕輕就養了一鍋老滷
    當你擁有一鍋老滷,你就能擁有一家滷味店!滷蛋滷雞爪滷鴨胗滷牛肉滷豆幹滷花生……這個神奇的滷水方子簡直無所不能。鍋裡剩下的不用管,讓它們和老滷相處一夜,會更入味。好看的大理石紋出現了!如果你願意,用愛和時間養成一鍋老滷我們有以下幾點忠告:
  • 如何熬出一鍋極品老滷?秒殺任何滷味店!
    搞不到這些牛逼的老滷,就只能自己熬了,雖然比不上人家那幾十年的料,但是自己慢慢攢,也是能攢出來的。一個正經的廚師應該有一鍋屬於自己的滷。按理說第一次熬紅滷的時候用普通的油就行,但是為了開個好頭,我用了自己熬的豬油。我熬豬油的時候除了豬板油之外,還會加點花椒和黑胡椒,增加香氣,這次加的時候還用了蒔蘿。
  • 滷牛腱、滷溏心蛋的製作以及如何養一鍋老滷
    前幾天買的牛腱,做完紅酒燉牛肉後還剩一半,於是趁著周末我滷了牛腱、豬腿肉和溏心蛋。藉此講下養滷的方法和老滷的保存。五月中旬滷豬蹄開滷後,我就把這鍋滷水保存了下來。後來滷過豬舌和雞腿和五花肉,所以今天是這鍋滷水第三次用。在滷豬舌和雞腿的時候我的做法只是簡單的煮開,然後把材料放進去,完了過濾保存。
  • 臺灣孫阿姨在成都的「傳家味道」
    除了分享自己定居成都的心路歷程,孫阿姨還現場推介自己新創業的美食品牌——「孫不悟空」以及首創的「五香滷」「麻辣滷」產品,並與「粉絲」一道製作和品鑑美食。15年「蓉漂」生活「孫阿姨廚房」為成都美食代言臺灣美食家孫亦敏,人稱「孫阿姨」。
  • 烹飪篇:滷三樣——老滷湯
    我想湯未必會那麼老,但老字號的百年歷史卻是有的。內行的人都知道,滷肉的湯時間越久味越濃香,所以才有老湯一說。早些年間,鄉間殷實人家嫁女,「一鍋滷煮肉湯」的特別「嫁妝」也並非故事。看《三聯生活周刊》的春節特輯,其中一篇《倫敦家宴:隔離八個時區的家鄉厚味》,是一個在英國留學的四川女生寫的,出國時除了帶各種辣椒、花椒、藤椒和無數辛香料之外,竟然帶了泡菜罈、泡菜水和老滷湯。
  • 啊一鍋好滷味!
    這道菜雖然耗時很長,可是基本不用看管,也沒有火候需要掌握。你只要提前1-2天開始準備就好了,看著一鍋一鍋食材慢慢變得軟爛入味,其實超有成就感。一大盤豐盛的滷味拼盤端上桌非常霸氣的,涼著熱著都好吃,又好下酒,真的是每個人都會喜歡。
  • 滷味一鍋出,分享滷汁的製作方法,學會以後多種食材任你滷
    做滷味菜的重點就是要有一鍋好滷汁,把滷汁製作好了以後,滷什麼菜都可以,而且滷汁可以重複使用。老滷汁味道更濃鬱,風味更獨特。把滷汁保存在冰箱裡,可以保存挺長時間,隨吃隨滷。下面就把家庭製作滷味菜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看了新手也能滷出百年老味
    只要有一鍋絕佳的滷水,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滷出難以拒絕的味道。而三代傳承的「湘冪秘方滷味滷料」就是這樣一份能夠製造出無與倫比的滷水的秘籍。滷味的工藝流程和配方很複雜也很神秘,湘冪的配方起源於民間,歷經三代,經無數次試驗,終於將複雜的工藝和配方作了標準化處理,達到了會衝泡麵就能做滷味的程度。
  • 價值10萬的百年老滷配方,香氣、口味展現的淋漓盡致!
    配方來自民國時期山東老廚子,有點年頭....前幾次滷中藥味會稍微大點,但是滷出來的肉的確很香。炒糖色,老冰糖200克,植物油100克,開水一公斤(必須開水)。需要注意的,炒糖色時間很快,但是是個很慢很細的貨。家裡天然氣灶開小火,把鍋燒熱,倒油進去後快速的劃下鍋(就是用油把鍋壁全部潤一遍。),緊跟著就把冰糖放進去(千萬不要等油太熱啊,要不炒出來的很大機率發苦)在這個過程中就是不斷的用炒勺翻動冰糖,讓他受熱均勻。
  • 如何在家滷一鍋滷水?滷雞爪滷雞腿滷豬耳朵就靠這個了
    然後再燒開,靜止冷卻,放入密封的容器裡,冰箱保存。放在冷藏室,大約一周內不會變質。如果較長時間不用老湯,可放在冷凍室內可保存,再使用時應煮沸殺菌後再繼續保存。1.把已製成的滷湯放在大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再加入鹽、蔥、姜等調料。
  • 吉林市原蜀大俠火鍋喜遷新址更名#巴滷社老火鍋#!
    原蜀大俠火鍋喜遷新址更名#巴滷社老火鍋# 1月6.7.8號3天全店菜品5.8折5.8折5.8折!1月8.9.10號全店菜品6.8折 全市尋找蜀大俠老會員 蜀大俠老會員來新店【巴滷社老火鍋】免費兌換新會員卡
  • 【家庭自製】有嚼頭的廣式雜滷(附:家常滷水配方)
    調配好的一鍋滷汁真是萬能汁,很多食物都可以用來滷,這次我用了鴨爪、鴨翅、鴿腎和豆腐,下次還想嘗試一下雞蛋、鴨脖子、豬心、蓮藕等等。而且用過的滷汁可以反覆滷哦,是不是超級方便呢,如果你對這有興趣,不妨也來試試。自家製作的滷味乾淨、香精少,啃完後也不覺口渴,這點讓我非常滿意。對於香料,不少廚房新手並不懂得辯認,我特地拍了張香料圖,方便大家認識。
  • 內江的夏天吃不下飯,但吃得下這10家滷味,一鍋老滷水徵服挑剔吃貨的嘴!
    直到今年2月底,洛朱鳳在甜城大道開了滷菜館,將滷菜攤搬進了店內。「我們採用的是祖傳秘方,從外婆那一代起就是這個味,從未改變。」洛朱鳳說。必點:各種滷味、家常菜要想滷菜好吃,滷水是關鍵,砣哥家的滷菜,都是老滷水整出來的,所以味道自然沒話說,老滷水出來的菜味道更為醇厚。
  • 嘗新福利 | 「百年火鍋」遇上「千年老滷」,開啟辣滷火鍋新時代!
    >辣滷火鍋,火鍋屆的一匹黑馬對秀山的吃貨來講吃火鍋最怕就是人少不好點菜,菜品種類繁多,如果兩個人點一桌子菜吃不下又擔心浪費,這也許是每一個吃貨都考慮過的重點。要不說重慶人會吃呢,他們在火鍋這條沸騰之路上可以說絞盡了腦汁,而重慶目前非常流行一種辣滷火鍋火鍋,當機立斷的解決了人少也能吃到眾多的涮品種類,並且一點兒也不浪費,價位也尤為的親民。
  • 北京響噹噹的「老誠一鍋」羊蠍子,只需5分鐘,在家就能吃到!丨道君小賣部
    光是想想就讓人流口水……道君小賣部就找來了在北京名氣響噹噹的「老誠一鍋」熟制羊蠍子,加熱即食。不用跑到北京,在家就能吃到地道羊蠍子!小編是在北京念的大學,吃羊蠍子只吃「老誠一鍋」,不僅沒有羊羶味、且肉多而鮮嫩、醬香的湯汁也是讓人慾罷不能。
  • 做電飯鍋做一鍋滷菜,做法簡單,好吃又入味,真解饞
    滷菜一直以來是我很喜歡吃的菜系,吃起來香辣麻爽口美味,每次外出見到它都會買上一些,尤其是蓮藕是我很喜歡吃的,老早就想自己做一鍋,但又覺得很麻煩,怕自己做不好吃,這些天冷了就很想吃,又香又辣的。之前經常去表嫂家吃飯,她都會做一碗滷菜,她做的滷菜非常的好吃又正宗,現在因為比較忙,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去她家了,非常的想念她做的滷菜,便想著自己在家滷一鍋,她跟我說其實用電飯鍋也可以做,並且非常的簡單,滷出來的口感一樣好吃。
  • 周末廚房丨秋冬要進補,老雞燉蘑菇~
    老雞燉蘑菇——親手熬製一種溫暖走心的味道烹飪食材母雞丨1隻;新鮮茶樹菇丨若干大蔥丨1顆;大蒜丨數瓣姜丨1塊;八角丨2顆花椒丨1撮;香葉丨2片醬油丨適量;鹽丨適量    烹飪方法4. 水開後煮一分鐘,用漏勺將雞塊從滾開處撈出,避免沾上浮沫;
  • 三去河南豫東探尋豫東百年老滷火爆之謎、揭秘豫東百年老滷
    5、原料的添加.香料袋一般只用2次就應更換.其它調味料則應每滷一次原料,即添加一次.附註:有了老滷後,調製滷汁則不必非用骨湯,用清水亦可,也可不加油.川味滷菜1、滷菜簡介川味滷菜屬五香味型中最大宗的一類,它具有粑、軟、味美濃香、老少皆宜、清潔衛生,存放時間長、攜帶食用方便等特點.滷菜製作的關鍵在於調製滷水和滷製火候,而川味滷水有紅滷和白滷二種,兩種滷水的風味基本相同.其區別主要在於紅滷中加有適量的冰糖糖色,適於滷製淺色的原料.白滷中則不加糖色,適於滷製深色的原料(如牛肉、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