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群體免疫」:是鋌而走險的豪賭,還是「視死如歸」的騙局

2020-12-22 中華網軍事頻道

「大約60%的英國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防止其在未來暴發」,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13日發表的這番言論震驚世界。在全球都在為控制新冠病毒傳播採取各種措施之際,這種「放任傳染」的策略引來潮水般的質疑與批評。在派屈克說出上述內容的前一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講話中提到,英國民眾要做好「自己摯愛的人因病早逝」的準備。

來自英國官方的聲音顯示出該國正在以一種極為「大膽出位」的策略應對新冠疫情,而這種策略被認為具有相當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甚至有不少專家直斥這是一種「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手段,是一場賭博。

在沒有疫苗情況下,讓全國2/3群體感染後形成免疫力「風險難料」

英國官方最先提出群體免疫這一策略的是該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在13日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採訪時,派屈克表示,大約60%的英國人將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會對未來的疫情具有群體免疫。英國目前約有6600萬人口,根據派屈克的預測,即有4000萬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

派屈克提出的群體免疫概念由來已久。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給出的定義,群體免疫即在某種情況下,有足夠比例的人群對傳染病具有免疫力(通過接種疫苗或先前患有該病),從而令這種傳染病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CDC稱,這種方式對無法接種疫苗的新生兒和慢性疾病患者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而他們是最容易受到傳染病傷害的群體。上世紀80年代後期,美國曾通過大量接種疫苗,來保護該國的學齡前兒童免於感染麻疹。

根據此前研究,形成群體免疫的核心是需要有足夠多的人具有免疫能力,或是疫苗免疫,或是自然免疫。根據德國哥根廷大學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系講席教授於曉華發表的文章,群體免疫是否有效,需要達到群體免疫門檻,這與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值(即平均一個病人傳染的人數,R0<1即認為傳染病得到了控制)相關。多國學者發表的論文顯示,學界普遍認為新冠病毒的R0值在2-3左右,也就是說英國想要形成群體免疫,需要有50%至67%的人免疫新冠病毒。

通常而言,形成群體免疫主要依靠接種疫苗,但新冠病毒的疫苗尚在研發中,如果想要形成群體免疫,只能依靠新冠肺炎病人痊癒後產生的免疫能力。一位北京援鄂醫療隊的專家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群體免疫確實是對抗傳染病的有效手段,但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這麼做,風險是難以預料的。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質疑英國群體免疫方法,它是鋌而走險的豪賭,還是「視死如...
    而英國政府當天也收到兩封來自科學團體的公開信,對「群體免疫」與英國政府的抗疫措施提出質疑。世衛組織發言人:理論與現實不同據英國《衛報》14日報導,世衛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裡斯(Margaret Harris)對發展「群體免疫力」以對抗新冠病毒的觀點提出質疑。
  • 英國拋「群體免疫」應對新冠疫情:是鋌而走險的豪賭,還是「視死如...
    在沒有疫苗情況下,讓全國2/3群體感染後形成免疫力「風險難料」英國官方最先提出群體免疫這一策略的是該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在13日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採訪時,派屈克表示,大約60%的英國人將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會對未來的疫情具有群體免疫。
  • 「群體免疫」「居家治療」,英國「佛系抗疫」是一場豪賭?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勳爵(Sir Patrick Vallance)認為,新的感染病例已經在5千到1萬人之間。但是,詹森首相當天還拋出「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等一系列應對策略。話音甫落,輿論側目。「豪賭!」
  • 蘇格蘭「跳反」:不信英國「群體免疫」這一套,還是學習中國保險
    英國這一戰疫方法,被民眾視為風險巨大的豪賭。據觀察者網16日報導,蘇格蘭衛生部長珍妮.弗裡曼表示,英國政府採取的"群體免疫"戰略,蘇格蘭不會遵守。此前英國脫歐,也刺激了蘇格蘭進一步的獨立傾向。這與英國採取的"延緩"政策相悖,蘇格蘭採取主動抗擊疫情的做法,無論是免費治療,還是接收重症患者,都學到了中國抗疫經驗。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佛系免疫?
    大家好學習使人進步,我是log宇,今天聊一聊英國的群體免疫。前幾天,英國首相詹森說,英國決定讓大約60%--70%的英國人口接觸病毒,可以犧牲50萬人,也叫佛系抗疫,以獲得群體免疫。根據英國的醫學顧問瓦蘭斯說群體免疫就是足夠多的人對一種疾病免疫時,他們就為其他一些易感染人群提供了保護。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動物有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而且他會縮短傳染病的整體時間,減少疾病對生產力的影響時間。這個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不少爭議。
  • 英國推行的群體免疫,首相身先士卒感染,是真的呢還是又嚇唬民眾
    當地時間3月27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在過去的24小時身體呈現「輕微症狀」,告知民眾:「我出現了輕微症狀 :發熱、持續咳嗽,在衛生官員的建議下,我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所以現在我居家工作、自我隔離。」就在月初,英國首相舉行記者會,宣講群體免疫的宏圖大略。
  • 社交隔離還是群體免疫?喬治亞大學新模型:實現群體免疫的可能性很低
    社交隔離還是群體免疫?一種戰略的目標是「抑制」,通過極端的社會隔離措施來消除病毒社區中的傳播,而另一種戰略是「緩解」,旨在通過足夠大比例的人口感染病毒,同時不超過衛生醫療接收能力來實現群體免疫。研究的第一作者、奧德姆生態學院(Odum School of Ecology)的博士後助理託比·布雷特(Toby Brett)說:「群體免疫的概念是挺誘人的,因為它預示著新冠病毒威脅的結束。
  • 英國首相被確診!「群體免疫」先進個人
    在美上市的英國銀行股盤前下挫,巴克萊跌近4%,蘇格蘭皇家銀行跌約6%,滙豐控股跌3.58%。英國首相曾提出「群體免疫」被指是「輪盤賭博」3月12日,鮑裡斯政府宣布英國應對新冠疫情已進入拖延階段,將採取「群體免疫」策略應對新冠疫情,此舉遭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英國200多位專家的反對,美國也迅速將英國納入停航地區。
  • 英國:死亡病例幾乎翻倍!「群體免疫...
    英國「群體免疫」措施引發擔憂 英國政府發布數據,截至當地時間3月14日上午九點,共有37749人接受了新冠肺炎感染檢測,其中1140人確認感染(比前一日新增342例),死亡人數達到21人(比前一日新增10例),相比13日11人的總死亡人數,幾乎翻了一倍。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概念解釋 群體免疫的意義解讀
    新華社倫敦3月15日電新聞分析: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無奈?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劉石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加劇,英國採取的旨在延緩高峰而非強力控制的應對措施以及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引起很大爭議。  這究竟是英國政府依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的決策?還是面對衛生系統和經濟發展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 全球戰疫·洞勢丨英國抗疫的問題不在「群體免疫」而在實力
    截至目前,圍繞英國防疫政策的迷思有哪些?我們誤解了什麼,忽略了什麼? 「『群體免疫』非目標」:政策逆轉還是移花接木? 圍繞3月12日發布的英國防疫政策,「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一詞掀起了沸沸揚揚的討論。
  • 英國首相確診感染新冠 從「群體免疫」到「全民隔離」英國經歷了...
    隨著疫情的蔓延,從最開始備受爭議的「群體免疫」到近日的「全民隔離」,英國正在進一步強化其針對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 首相將隔離7日 外交大臣拉布或接替其工作 27日晚間,英國首相發言人Slack表示,首相將隔離7日。
  • 英國發現不靠譜馬上停止,瑞典堅持群體免疫,現死亡率超過美國
    疫情影響最大的一個國家是美國,而英國所遭受的打擊也不小。一開始英國一直推崇群體免疫,但是等到他們發現群體免疫不靠譜之後便立馬停止了。然而有一個國家卻依舊堅持,而它的死亡率也是全球最高的,這就是群體免疫的下場。根據觀察網報導,我們得知從牛津大學資料庫給出的數據中顯示,在過去的一周時間裡,瑞典的百萬人口死亡率已經位於世界第一。
  • 群體免疫、地塞米松……「英國病人」遇上新冠何以總是老調重彈
    模型裡的英國病人「群體免疫」為何來了又走?愚蠢、瘋狂、騙子、不負責任……這是在3月12日英國公布應對新冠疫情的「延緩」策略後,部分媒體和學者對首相鮑裡斯·詹森的評價。詹森顯然沒有瘋,是誰給了他「製造群體免疫」的信心?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抗體會消失」,群體免疫再被質疑
    (觀察者網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
  • 英國:群體免疫會讓我們獲得免疫力,印第安人:你說啥?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近期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引起了世界範圍的聲討。 英國政府「群體免疫」理論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在3月13日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採訪時說的,他表示約60%的英國人將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會對未來的疫情具有「群體免疫」。
  • 瑞典官員稱該國下月可實現群體免疫 德國表示群體免疫行不通
    這個數字比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地區的其他國家要高得多,但比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低得多。另據英國《太陽報》報導,瑞典衛生部長表示,該國最早將於下月實現「群體免疫」。Tegnell博士指出,瑞典疫情中心斯德哥爾摩的居民最早可能在下個月實現「群體免疫」。
  • 56歲英國首相確診新冠肺炎 說好的群體免疫呢?
    今天,英國首相鮑裡斯確診。好了,所有關於「群體免疫」的陰謀論都可以閉嘴了,從上到下英國都執行了這一政策,在一個國家最該重視衛生安全的兩個地方,確診了兩位最敏感的大人物,足可見對疫情輕視到什麼程度。72歲的查爾斯王儲和56歲的鮑裡斯,都不算年輕人,甚至可以說是群體免疫政策下,應該優先被放棄的年紀。
  • 從群體免疫到全民封鎖,英國政府到底經歷了什麼?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這一切,英國政府之前到底有沒有考慮過「群體免疫」,為什麼措施突然變的如此之嚴? 英國《泰晤士報》3月22日發布的一篇揭秘文章能給你所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