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80萬兵力的清朝卻輸給英國,但非洲祖魯人憑什麼能斬殺英軍?

2020-12-16 騰訊網

提起鴉片戰爭,這是所有中國人內心的痛,我們上下五千年輝煌歷史,一向都是走到世界前端的,一直都屬於周邊國家仰慕的大國,而且中華文明輻射周邊,源遠流長。但是在清朝後期因為閉關鎖國政策,卻被列強入侵,打開了侵略我們的大門!

其實客觀來評價下鴉片戰爭,當時真的是英國過於強大,還是清朝真的不行?同為19世紀,當時的清朝作為一個封建國家,兵力可達80萬,卻輸給了「遠道而來」的英國侵略者,這想想都令人唏噓!

同樣是在19世紀,英國入侵非洲一個部落國家,卻連連吃了祖魯人的敗仗,儘管後來祖魯人也被英國殖民,但是他們至少打出了骨氣,給了英國侵略分子不少的打擊,幾次戰爭下來,英國在非洲土地上與土著人幹架死亡人數超過與清朝打仗的人數,這讓人想到了什麼?

擁有80萬兵力的清朝為何輸給英國?難道大清男兒連非洲土著人都比不上嗎?

顯然不是!那為何會有如此結局?

先來看看鴉片戰爭中擁有80萬兵力的清朝士兵的與英國侵略者的作戰情況!

鴉片戰爭期間,當時清朝有八旗兵約20萬,綠營兵約60萬,總兵力達8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一支常備軍,而英國全國軍隊加起來正規軍約14萬。當然當時作戰時候,並不是傾國之力作戰,不過當時清軍的參戰兵力在20萬人左右,英軍的參戰人數是2萬人左右。比例是1:10,由此可見,大清朝的兵力還是蠻多的。

可是鴉片戰爭的結果卻出乎意料。戰爭結束時的戰損比例是英國傷亡523人(陣亡69人)中國傷亡22790人,戰損比例1:40,然後清朝便被都怕了,於是害怕西方列強,以至於而後被八國聯軍入侵,清朝從上到下都從骨子裡認為自己打不贏!

想想清朝真的是丟滿族祖先的臉面!想當年努爾哈赤皇太極這些先輩們從馬背上打下的領土,想想康熙大帝敢親自率軍攻打沙俄老毛子,但是到了慈禧這輩後,全部血性都沒有了,還不如遠在非洲的土著人!

同樣是19世紀,英國人在非洲入侵祖魯,卻遭到祖魯人的強烈抵抗,這時候的祖魯人說是原始社會都不為過,幾乎就是以一些樹枝、矛等位武器,卻敢多次和拿槍炮的英軍對抗,並且在多次打的英軍痛哭流涕,英軍在非洲祖魯死亡的人數超過了在清朝鴉片戰爭時期的死亡人數,這讓人如何作想?

為什麼會如此?

主要是清朝末期,從上到下,從官場到軍隊,所有的軍隊、軍備都鬆弛廢掉了,清軍承平日久,且採用世兵制,兵源質量難以保證,由於訓練鬆弛,紀律渙散,戰鬥力江河日下,根本不敢與先祖們並提!

而且清軍戰敗除了火力武器不如英軍以外,那種從容不迫,願意保衛家國、保衛領土的思想都沒,取而代之的是不自信,根本打不過外國人的觀念,再加上作戰思想僵化,面對英軍不知道變通,即便在本土戰場也沒有發揮出地理優勢,故而被英軍打的節節敗退,更因為如此打擊了民族自信心,在以後的戰爭中,都或多或少存在打不過別人的思想,開始懼怕戰爭,於是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也助長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相關焦點

  •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這個時期,英國軍隊是世界上裝備最精良、經驗最豐富的軍隊之一,其軍隊從非洲一直活躍到南太平洋。儘管如此,英國軍隊卻在非洲、亞洲和大洋洲多次遭到重創,甚至是慘敗。這些對手不盡相同,每一支隊伍都呈現出不同的技能、戰術和武器組合,讓英國人非常頭疼。其中,是英國人在非洲遭遇的強勁對手最多,最有特點。
  • 英軍史上恥辱敗仗:1700人被非洲土著長矛殲滅
    核心提示: 當英國偵察兵終於發現他們時,祖魯人發起進攻。他們在堅船利炮的工業時代揮舞著鐵器時代的長矛和盾牌,但祖魯人證明,即使在技術上處於劣勢,組織嚴明、士氣高昂、戰術靈活的部隊也能大獲全勝。他們慣用的招數是「野牛之角」:年紀較大的勇士從正面與敵人交手,年輕勇士則從兩側包抄發動襲擊。這一戰術屢次為祖魯人贏得美名,之前是贏得了一個非洲帝國,現在則是大敗英國人。
  • 非洲祖魯人的傳統武器——手杖,其外形粗陋,但卻創造過輝煌戰績
    要知道英國軍隊面對的祖魯人非常原始,其甚至比清朝還要落後數個時代,祖魯戰士連個全身鎧甲都沒有,使用的也不過是一些手杖、梭鏢、長矛和牛皮盾牌等簡陋武器,但祖魯人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就是打出了光榮的戰績,祖魯戰爭發生於19世紀30—80年代之間,由南非祖魯人為反抗布爾人
  • 排槍無敵,祖魯戰爭英軍100人擊退6000人,雖然敵人沒有槍
    ,突然襲擊,2萬祖魯大部隊隨後衝入戰場,祖魯武士以傷亡3000餘人的代價,打死1300名英軍,繳獲步槍1000多枝、子彈50萬發。 夏卡也成為了祖魯王國的第一位國王。祖魯人在日常狩獵活動以及連年的部落戰爭中,祖魯人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其軍隊雖然裝備原始,但指揮協調皆有章法,行動敏捷,而且擁有令人驚嘆的勇氣和犧牲精神。祖魯人的主要武器是細長木柄標槍,主要用來近距離刺殺的。士兵們左手拿著一支(有時是兩支)大一些的標槍。用一個堅固的牛皮盾作掩護,執盾者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護。
  • 祖魯人抗擊侵略者,雖然被英軍打敗了,但是英勇的事跡被人稱頌
    英國自從嘗到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甜頭之後,就瘋狂的向外擴張,他們依靠先進的武器,屠殺式的進攻非洲的原始部落,但非洲人的抵抗還是有的,祖魯人的抵抗最具有代表性。1838年,祖魯的軍隊在一次戰爭中失敗了。還是損失慘重,總共損失超過了3000人。
  • 武器不如羅馬軍團,戰績秒殺我大清,19世紀祖魯人憑啥屠殺英軍?
    編者按:1879年1月22日的伊散德爾瓦納戰役中,裝備精良的英國軍隊慘遭使用冷兵器的祖魯人屠戮。由於祖魯人在這一戰中並沒有使用槍枝,因此伊散德爾瓦納戰役看起來比起印第安人痛殲美國第七騎兵團的小巨角河戰役更令人不可思議。裝備武器還不如古羅馬人的祖魯黑人,是如何實現這樣的軍事奇蹟的呢?
  • 大英帝國火槍兵打不過非洲土著長矛手,生不逢時的非洲祖魯王國
    我們這次聊發生在1879年1月22日的伊散德爾瓦納戰役,現今南非地區的祖魯王國軍隊英國殖民軍發起的一次伏擊,造成英軍陣亡千人以上,雖然此次戰役戰略意義不大,但這是歐洲殖民者三個半世紀以來在非洲大陸上最嚴重的軍事失敗,值得被後人讚頌。
  • 為什麼英國人排隊槍斃的線列戰術,能在清朝八裡橋消滅蒙古騎兵?
    其實當時英軍沒有自動火器,而且步兵武器射程也沒那麼遠。單純的線列步兵戰術,騎兵一個衝鋒就能衝進步兵群,騎兵基本上能屠殺。再不濟也能對英軍進行有效殺傷,英軍這個傷亡人數,我只能理解成為,清軍隔著5公裡就開始頂著火炮衝鋒,被火炮一輪齊射後就已經損失慘重,衝到步兵陣前的基本上就沒剩多少了,再被一輪槍決就徹底潰散了。
  • 南非祖魯人的傳統武器——無堅不摧的祖魯手杖
    引言在非洲大陸上,祖魯人曾經與世界強國英國進行對決,面對著英國侵略者的進攻,他們展現出自己不屈不撓的精神,在祖魯手杖的幫助之下,他們也成功擊退了侵略者,維護了民族的利益。在很多戰爭中,祖魯人取勝的關鍵都來自於他們的民族傳統武器祖魯手杖,從南非大陸的一些傳說中也能看出,祖魯手杖一直都是無堅不摧的形象,那麼對於真實的祖魯人來說,他們的手杖真的有傳說中那樣的神秘嗎?
  • 祖魯戰士:黑豹中的戰鬥豹
    時間到了1870年代,此時的大英帝國達到極盛,其版圖達到令人昨舌的340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再加上一系列的島嶼及其領海,英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日不落帝國,即英國國土跨越了全部24個時區。在南非地區,大英帝國控制了南非沿海地區,而當這些殖民者逐步向南非內陸挺進時,橫在他們面前最大的阻礙便是和納塔爾省比鄰的獨立國祖魯王國。
  • 19世紀渴飲英國侵略軍鮮血的短矛,來自非洲的勇士之國——祖魯
    這是一把來自非洲南部的短矛,由英國殖民地士兵從南非祖魯人地區帶回歐洲。短矛保存狀況良好,全長116釐米,矛頭重750克,槍柄材質為非洲硬木。這種短矛一般被稱為「祖魯王短矛」(iklwa),因為它是祖魯王國的締造者——夏卡 酋長所設計,祖魯王短矛的外形為短柄寬刃,相比於輕型長矛,祖魯王長矛可用來突刺和劈砍,矛刃相當鋒利,劈砍效果好。
  • 清朝末年發動鴉片戰爭的時候究竟多滑稽,打英軍膝蓋、馬桶戰術?
    不論是英國還是哪裡都沒有對鴉片設立限制,當年人類對於鴉片的認識還是比較淺的。因清朝吸食鴉片情況嚴重,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英國人逐力而來,如果當時並沒有清朝那些貪汙官員配合的話,那麼英國所走私的鴉片根本無法進行。英國人讓自己的殖民地印度進行種植鴉片,而又去把這些鴉片賣到中國,並且把這些錢買為茶葉,最後再回國賣給自己國內。
  • 鴉片戰爭時,清朝為什麼不舉國動員與英軍決一死戰?
    28 11:10:36 來源: 娛樂小巴巴 舉報   在1840年之前,恐怕誰都沒有想到,英國一支幾千人的軍隊
  • 南非祖魯人蘆葦節~2020.9.1
    背景祖魯族是南非最大的黑人部族,人口超過1000萬。祖魯人以尚武著稱,歷史上曾創建過強大的王國。如今,祖魯王室的象徵意義更大,仍深受廣大祖魯人愛戴。正午時分,在祖魯王之女的帶領下,少女們人手一根蘆葦杆,行進數公裡,步入祖魯王宮。在祖魯文化中,蘆葦寓意貞潔。相傳,如果少女並非處女之身,蘆葦便會迎風折斷。「我的母親,你若在場該有多好,女兒還是貞潔之身,你當為此感到欣慰」,「祖魯人吶,揮舞起長矛吧,保衛國王,為戰爭做好準備」。
  • 二戰英軍之殤,「馬來亞之戰」中,為何13萬英軍投降7萬日軍?
    當時的新加坡大約還剩11萬英國軍隊,但沒有在北面構建任何防禦工事,以至於日軍長驅直入,於14日佔領了水庫,切斷了英軍的水源,此時的日軍實際上由於連續作戰疲勞不堪,彈藥糧食也極度缺乏,戰鬥力大為下降。但是沒想到,僅僅一天之後,10萬英軍在帕西瓦爾將軍的帶領下全部投降。
  • 如果明朝延續到近代鴉片戰爭,能打敗英國嗎?
    很多人在痛恨滿清腐朽的同時非常崇拜明朝的骨氣,當然也有一些人說明朝未能夠開疆拓土,清朝雖然腐朽卻開拓了近600萬疆域,也讓網上分為了「明粉」和「清粉」兩派。有網友曾總結了兩段語錄「終明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清一朝268年,和萬年親,割萬裡地,賠億萬款,納萬年貢,天子棄國門,君王萬裡遁。」來對明朝和清朝進行對比。
  • 剛果自由邦,一個落後的非洲國家,憑什麼能強迫清朝籤條約?
    公元1898年,非洲國家剛果自由邦和李鴻章籤過一份名為《中國與剛果國專章》的條約,規定剛果自由邦可以享有清朝與各國所籤條約中關於「身家、財產、審案之權」;而清朝國民在剛果自由邦同樣也可以享有最惠國人民待遇。而這個剛果自由邦就是如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前身。
  • 崩了隆美爾門牙的託布魯克圍城戰,英軍是如何守住託布魯克的?
    一、退無可退的英國人在隆美爾抵達北非之前,英國人的局勢都還算好,因為義大利人已經在他們的羅盤行動裡,被打的一敗再敗。英國人只用了三萬六千多人,就把義大利在前線的十五萬大軍幾乎灰飛煙滅,意軍陣亡三千人,被俘十一萬五千人,義大利視若珍寶的託布魯克和的黎波裡的門戶班加西也英軍奪去了。
  • 19世紀的南非:同在一個屋簷下的荷蘭人、英國人與黑人
    引言在南非,在這個昔日主要為駛往印度的帆船在航道上設立的一個古老的海上驛站,英國人於1815年取代了一個多世紀以來(自1652年開始)定居在南非的荷蘭人,並迫使他們接受它的統治,就像1763年英國人迫使法裔加拿大人接受他們一樣。
  • 4千英軍打爆清軍:太平軍有數萬支歐美步槍,為什麼打不過清軍?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數千英軍4000桿洋槍就打敗了清軍。但是為什麼,太平軍數萬杆洋槍卻輸給了清軍呢?太平軍進入江浙以後,有了出海口,也有機會大量重金購買洋槍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