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魯人抗擊侵略者,雖然被英軍打敗了,但是英勇的事跡被人稱頌

2020-12-16 金華的鏡頭

英國自從嘗到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甜頭之後,就瘋狂的向外擴張,他們依靠先進的武器,屠殺式的進攻非洲的原始部落,但非洲人的抵抗還是有的,祖魯人的抵抗最具有代表性。

1838年,祖魯的軍隊在一次戰爭中失敗了。還是損失慘重,總共損失超過了3000人。這場戰鬥失敗的代價就是把祖魯的土地割給了布爾人,但是祖魯軍隊有著強大的恢復能力。布爾人害怕祖魯軍隊會東山再起,再次進攻布爾人。於是他們就使出離間計,希望能夠在祖魯部落中挑起內訌,結果布爾人成功了。他們通過把首領的弟弟扶上部落首領的位置,然後把其他反對的勢力全部消滅掉了,而這就意味著布爾人獲得了被割讓的土地和之後得到的和平。

但是布爾人扶持的這個國王並沒有待太長的時間。英國人以侵略者的角色入侵了納塔爾,而潘達的兒子成功繼承了他的位置。潘達的這個兒子更願意團結祖魯的其他部隊,為守護自己的領土和部落百姓,與侵略者展開戰鬥。各個種族部落被他團結起來開始組建新的軍隊,裝備和訓練也在重新開始。但是他的這些行為引起了英國人的不滿,他們給布爾人提出了最後的要求,如果不解散軍隊,那麼英國就會派出軍隊幫你解散。在談判沒有成功的情況下。兩個陣營開始了新的戰爭。

祖魯軍隊總共有3萬人左右,雖然人多,但是他們的軍隊只有少量的熱武器。武器的數量和質量方面不如英軍,兵員素質也不如英軍。祖魯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可以說是處於劣勢。英軍士兵雖然只有幾千人,但是他們裝備的火槍是比較多的,而且經歷過多次戰爭,兵員素質比較高,而且對於槍的使用也十分在行。雖然如此,但是祖魯人人悄悄地的就包圍了英軍的部隊。然後突然之間就發起了進攻,他們進攻的速度很快,直接衝擊了英軍裡面的陣營並展開了白刃戰,擊殺了800多名英國的士兵還有其他的土著軍。但是祖魯軍隊也損失慘重,他們損失超過了3000人。

還有祖魯軍隊戰勝英軍之後,開芝瑪也想和英軍展開和平地談判,希望能夠和平的解決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是受到打擊了,英國人很不服氣,覺得自己的尊嚴被踐踏了。於是開始增兵,軍隊的數量增加到了兩萬人左右,而且還配備了火炮。但是在後來的戰爭之中,祖魯人還是打敗了英軍好幾次,但是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他們在1897年的戰爭,英軍在開闊平原上布置了超過5000人的軍隊。並且這5000人的軍隊還拿著的是火槍,還有一些火炮,這些火力讓祖魯人無法再靠近。近身戰鬥已經不可能了,所以在他們靠近英軍之前就已經損失慘重。然後剩下的祖魯軍隊被英國的騎兵消滅掉了。

英國的軍隊雖然打敗了祖魯人,但是祖魯人抗擊侵略者的事跡被很多國家正義的人所稱頌,以落後的冷兵器就打敗了先進的英軍,可以看出祖魯人的勇氣和智謀。

相關焦點

  • 南非祖魯人的傳統武器——無堅不摧的祖魯手杖
    引言在非洲大陸上,祖魯人曾經與世界強國英國進行對決,面對著英國侵略者的進攻,他們展現出自己不屈不撓的精神,在祖魯手杖的幫助之下,他們也成功擊退了侵略者,維護了民族的利益。在很多戰爭中,祖魯人取勝的關鍵都來自於他們的民族傳統武器祖魯手杖,從南非大陸的一些傳說中也能看出,祖魯手杖一直都是無堅不摧的形象,那麼對於真實的祖魯人來說,他們的手杖真的有傳說中那樣的神秘嗎?
  • 排槍無敵,祖魯戰爭英軍100人擊退6000人,雖然敵人沒有槍
    ,擊退 4000人 祖魯軍隊的進攻,自身11死亡,15人受傷,英軍11名獲頒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英軍本來有約400人,發現情況不妙,跑了不少,最後只剩140人,其中40人還是傷員,他們的武器只有單發的馬提尼享利來復槍和2萬發子彈,而他們的對手是4000名上午沒有參戰的祖魯武士,雖然以短矛和皮盾為主,但也有大量的步槍。
  • 擁有80萬兵力的清朝卻輸給英國,但非洲祖魯人憑什麼能斬殺英軍?
    但是在清朝後期因為閉關鎖國政策,卻被列強入侵,打開了侵略我們的大門! 同為19世紀,當時的清朝作為一個封建國家,兵力可達80萬,卻輸給了「遠道而來」的英國侵略者,這想想都令人唏噓! 同樣是在19世紀,英國入侵非洲一個部落國家,卻連連吃了祖魯人的敗仗,儘管後來祖魯人也被英國殖民,但是他們至少打出了骨氣,給了英國侵略分子不少的打擊,幾次戰爭下來,英國在非洲土地上與土著人幹架死亡人數超過與清朝打仗的人數,這讓人想到了什麼?
  • 非洲祖魯人的傳統武器——手杖,其外形粗陋,但卻創造過輝煌戰績
    引言18世紀,英國侵略南非祖魯人(Zulu)的土地,不可避免的與當地黑人國家——祖魯王國爆發戰爭,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作為一個十分落後,且武器主要是長矛、盾牌的國家,祖魯人對侵略自己土地的英國侵略者迎頭痛擊,打出了非常好的戰績。
  • 武器不如羅馬軍團,戰績秒殺我大清,19世紀祖魯人憑啥屠殺英軍?
    鄧福德上校從營地突圍逃出,向羅克渡口逃竄,卻被祖魯軍隊左翼搶先奔馳到前方,迎頭截殺,鄧福德也戰死當場。有1000多名英軍士兵分散逃跑,得以生還。最終,英軍被殲滅1329人,祖魯人則陣亡2000人。當切姆斯福德男爵收到噩耗,疾馳而歸的時候,伊散德爾瓦納已經充滿了英軍士兵的屍體,而祖魯人獲勝離去。其他幾路英軍並未戰敗,但收到伊散德爾瓦納敗報後士氣沮喪,也都撤回。
  • 英軍史上恥辱敗仗:1700人被非洲土著長矛殲滅
    而美國革命者則以戰場上擊潰英軍的事實,說服了法國與羽翼未豐的他們結盟並對英開戰,隨後西班牙也仿而效之。世界歷史因此役受到的影響不可估量。非洲土著痛擊精銳英軍被美國民兵打敗就夠丟人的了,但至少美國人論祖先和文化還算是西方的。那麼,手持長槍鐵矛的非洲土著肯定敵不過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英國軍隊吧?
  • 祖魯戰士:黑豹中的戰鬥豹
    到了1825年,祖魯王國版圖已達到30000平方公裡,雖然這跟我們泱泱華夏沒法比,但對於曾經只能在幾個部落間稱王稱霸的祖魯人來說,這輝煌實在來的太快了些。此時南非地區正在遭受著英國逐步殖民入侵。這一來,正處於「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便開始關注了這個不怕事的小兄弟。
  • 南非祖魯人這樣來檢驗處男~【伴手】
    祖魯人聚集在南非的誇祖魯-納塔爾地區。如今總人口約1000多萬的祖魯族,近800萬都聚居在這裡,其他主要分散在南非其他幾個省和鄰國。在《環球時報》記者看來,祖魯人和南非其他黑人長相併無區別,外人很難判斷。但是許多南非朋友都說,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對面來的人是不是祖魯人。
  • 趣聞分享:南非祖魯人這樣來檢驗處男
    祖魯人聚集在南非的誇祖魯-納塔爾地區。如今總人口約1000多萬的祖魯族,近800萬都聚居在這裡,其他主要分散在南非其他幾個省和鄰國。在《環球時報》記者看來,祖魯人和南非其他黑人長相併無區別,外人很難判斷。但是許多南非朋友都說,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對面來的人是不是祖魯人。
  • 大英帝國火槍兵打不過非洲土著長矛手,生不逢時的非洲祖魯王國
    我們這次聊發生在1879年1月22日的伊散德爾瓦納戰役,現今南非地區的祖魯王國軍隊英國殖民軍發起的一次伏擊,造成英軍陣亡千人以上,雖然此次戰役戰略意義不大,但這是歐洲殖民者三個半世紀以來在非洲大陸上最嚴重的軍事失敗,值得被後人讚頌。
  • 世界有個小國,曾多次打敗英國,英國入侵9次,終於成功
    其實早在中英鴉片戰爭以前,英國就曾經派軍隊侵略非洲的一個國家,但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強大的英軍被這個「落後」的非洲國家給打得慘敗。17世紀末,阿散蒂人在如今非洲的加納地區建立了阿散蒂帝國,定都庫馬西。經過多年的建設,阿散蒂帝國在18世紀時期的時候成為了非洲比較強大的國家,同時擁有強大的軍隊,士兵戰鬥力非常強。
  •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最終英軍佔領開羅,埃及祖國黨大批領導人被抓捕,埃及也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儘管英軍贏得似乎很輕鬆,但是埃及在19世紀經歷過一系列的資本主義改革,中上層也有較高的思想覺悟,武器和訓練都有較高水準,因此英國人一直將控制埃及視為相當艱巨的工作。英國人的勝利,其實建立在收買埃及封建階層和動搖分子的基礎上。
  • 別急,祖魯人有辦法
    祖魯人是被譽為「南非象徵」的第一大黑人民族,祖魯人只要有足夠的牛當聘禮,就可以娶不只一個妻子。只要有足夠的牛,男子可娶多位妻子。 祖魯人和南非其它黑人長相併無區別,外人很難判斷。但是許多南非朋友都說,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對面來的人是不是祖魯人。
  • 川西嘉絨藏寨,獨創祭祀鍋莊,只為紀念抗擊英軍犧牲的藏羌屯軍
    據史料記載,這些藏羌屯兵先後出師十八次,從抗擊廓爾喀入侵西藏,到浙江抗擊英軍入侵以及遠徵臺灣打擊倭寇,為保衛祖國統一立下赫赫戰功。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包括甘堡藏寨在內的2000多名藏羌屯兵奉命三次出徵寧波抗擊英軍,其中兩次參加了寧波保衛戰和大寶山戰役。
  • 1879年1月,祖魯酋長,捨棄長矛和盾牌,站在足球場上和謝菲爾德
    1879年1月,祖魯酋長,捨棄長矛和盾牌,站在足球場上和謝菲爾德祖魯勇士1879年1月,祖魯國王克特奇瓦約率領大約五萬名祖魯武士,去抗擊入侵祖魯的英國軍隊。雖然祖魯戰士們抗敵的武器只有長矛、魚叉和牛皮盾牌,身上穿的「軍服」僅僅是由一簇動物皮毛充當的纏腰布,但他們紀律嚴明,訓練有素。英國軍隊完全低估了他們的實力。直到同年8月份,歷經了伊桑德爾瓦納山和洛克灘保衛戰兩場血戰後,祖魯軍隊才被擊潰。在這場戰爭中,英國軍隊共損失了1300多人,其中1000多名為英國本土人,另外他們還損失了統率軍隊的拿破崙三世之子、法國親王路易。
  • 恩施陳連升抵禦侵略者,和黃騮馬戰得英勇,死得壯烈,過趕年習俗
    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鴉片戰爭時期,陳連升抵禦英國侵略者的傳說。陳連升本不是歷史上的恩施縣人,而是施州鶴峯縣人,但他 18 歲來到施南府任千總,20 歲應林則徐徵調到廣東沙角炮臺任副將,故縣誌載其為恩施人。據《恩施縣誌》載:陳連升由行伍任廣東三江口副將。道光十九年,英吉利犯粵,爭虎門。其時公正防堵澳門,大帥(林則徐)復調公守沙角炮臺。公晝夜嚴守,夷不敢進。
  • 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定海三總兵」,血戰定海抵禦侵略者
    導語: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定海三總兵」,血戰定海抵禦侵略者?1841年8月,英國侵略者進一步擴大侵華戰爭。由新任全權公使璞鼎查率領侵略軍攻陷廈門後,又沿海北上,進攻浙江定海。英軍原以為不會遇到什麼麻煩,因為第一次北上天津時曾輕而易舉地攻下過定海。可沒料到,他們在定海遭到了葛雲飛帶領下的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傷亡慘重。
  • 抗擊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垂範後來——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
    徂徠山起義軍民抗擊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垂範後來。爰立此碑,以銘永志。武中奇書。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七年立碑文內容質樸而滄桑,記錄了那段硝煙瀰漫的崢嶸歲月,它以穿越時空的感人力量,昭示著抗擊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放光芒。
  • 南非祖魯人蘆葦節~2020.9.1
    祖魯人以尚武著稱,歷史上曾創建過強大的王國。如今,祖魯王室的象徵意義更大,仍深受廣大祖魯人愛戴。作為該民族最重要的節慶活動之一,每年九月初舉行的「蘆葦節」,成為維繫祖魯人精神認同的紐帶。正午時分,在祖魯王之女的帶領下,少女們人手一根蘆葦杆,行進數公裡,步入祖魯王宮。在祖魯文化中,蘆葦寓意貞潔。相傳,如果少女並非處女之身,蘆葦便會迎風折斷。「我的母親,你若在場該有多好,女兒還是貞潔之身,你當為此感到欣慰」,「祖魯人吶,揮舞起長矛吧,保衛國王,為戰爭做好準備」。
  • 19世紀渴飲英國侵略軍鮮血的短矛,來自非洲的勇士之國——祖魯
    這是一把來自非洲南部的短矛,由英國殖民地士兵從南非祖魯人地區帶回歐洲。短矛保存狀況良好,全長116釐米,矛頭重750克,槍柄材質為非洲硬木。這種短矛一般被稱為「祖魯王短矛」(iklwa),因為它是祖魯王國的締造者——夏卡 酋長所設計,祖魯王短矛的外形為短柄寬刃,相比於輕型長矛,祖魯王長矛可用來突刺和劈砍,矛刃相當鋒利,劈砍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