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11歲檢查被醫生斷言身高不超1米5,缺乏生長激素的他如何逆襲

2021-02-18 悠媽說育兒
文末有彩蛋一、足壇巨星梅西的經歷

相信有關注足球的寶爸們肯定知道梅西!球場上,梅西以一對二、甚至以一對三的場面可謂是屢見不鮮,就算面對敵方的銅牆鐵壁,也勢要闖下一道防線。梅西身高並不高,只有169cm,可誰曾想過這位叱吒風雲的足球明星,11歲時曾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更是被醫生斷言未來身高不會超過1米5!那梅西到底是怎麼長到正常身高的呢?

上帝眷顧這個被折斷翅膀的天使,但同時為熱愛足球的他開了一扇窗。梅西5歲的時候就在當地的街區少年足球隊踢球,他的父親是他的教練。也正是因此,他的父親細心地觀察出自己的兒子,身高發育要比隊伍裡的其他小孩都要慢!本以為等沒梅西到了青春期,便可以順利竄個兒,可是仍然沒有……於是在11歲的時候,父親帶梅西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患了生長激素缺乏症,這種病會阻礙他的骨骼生長,使他無法長高,如果不進行治療,他未來的身高不會超過1米5。

每個月要注射的生長激素,一次差不多要花費900美元,梅西的家庭當時條件並不是很好,根本負擔不起這筆費用,而且這種病的治療需要長期見效,且治療的過程也需要花費很多錢,最後還不確定能否治好。所幸的是,2000年梅西被巴薩青年隊教練看中,在籤訂了工作合同後,梅西終於能負擔起生長激素的注射費用!巴塞隆納俱樂部的專家們也特意為他制定了生長計劃,梅西才得以在3年間長到了169cm,達到了正常男子的身高。

梅西在少年足球隊

在不幸的生理先決條件下,梅西是幸運的。毋庸置疑的是,世界上還有很多像梅西一樣的孩子,因為疾病而造成身高矮小,可因為家長的疏忽往往錯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目前,在我國矮小症患者中,4-15歲需要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然而據醫院的治療記錄統計: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連3萬名都沒有

看完梅西的成長經歷,相信很多家長對生長激素還是有很多疑惑,先別著急,且聽北辰媽娓娓道來。

二、什麼是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是大腦垂體前葉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質,是一種肽類激素。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進神經組織以外的所有其他組織生長,促進機體合成代謝和蛋白質合成並促進脂肪分解刺激骨骼生長。簡而言之,生長激素的分泌與人體長高有著直接關聯。

生長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腦產生的生長激素釋放素和生長激素抑制激素的調節,另外生長激素還受性別、年齡、運動晝夜節律的影響。

比如很多醫生建議兒童夜晚睡覺要關燈,是因為漆黑的環境能刺激人體松果體分泌褪黑素,幫助人們能達到深層次的睡眠狀態,更加有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

三、影響身高的因素

是不是孩子矮小就是生長激素分泌缺乏的原因呢?並不全是!來看看影響身高的因素

1. 遺傳因素

兒童身高確確實實是與遺傳有關,且對兒童最終身高的影響佔72%。我們根據

根據爸爸媽媽的身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預測出寶寶未來所能達到的身高範圍。

家長們可以採取湖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針對我國進行校正的「哈弗利採克公式」:

【男孩】未來身高(釐米)=(56.699+0.419×父身高+0.265×母身高)±3cm

【女孩】未來身高(釐米)=(40.089+0.306×父身高+0.431×母身高)±3cm

當然,身邊不乏出現父母雙方都比較矮小,但孩子卻能衝到1米8身高的例子,解釋有可能是父母個子矮可能是小時候營養不良導致的,其基因還是含有高個子的基因的;也有可能是孩子通過後天的努力鍛鍊、營養等彌補了基因的不足;最後也不排除孩子基因突變了……

2. 營養因素

這個因素是想都不用想的,樹苗長高需要養料,人長高肯定也需要營養啊!兒童身高的發育必須有完善的營養素供給,營養需要均衡,在保證必需的熱量的基礎上,需要提供優質蛋白質類食品,如魚、肉、蛋、奶等,同時還需要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包括微量元素等。

3. 性別因素

男孩、女孩生長發育各有其規律與特點。一般說男孩身高高於女孩,但在特定年齡段可能女孩高於男孩。如11-13歲左右,因為女孩較男孩青春發育早2年。

4. 睡眠因素

睡眠過程中,人體內的生長激素分泌有兩個高峰階段。一個是晚9點至第二天凌晨1點,特別是晚上10點前後,生長激素的分泌量達到最高,可以達到白天的5-7倍。另外,早上6點前後的一兩個小時,生長激素也有一個分泌小高峰。但絕大部分生長激素是在夜間熟睡狀態下分泌的,晚上孩子睡熟後進入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段,深睡眠時間越長,生長激素分泌的量就越多,越有利於身高增長。

5. 運動因素

研究證明:經常運動的孩子會比不運動的孩子高4cm左右。在運動時青少年血液中的生長激素分泌增多,有利於肌肉和骨骼的發育。同時運動使機體的新陳代謝顯著增強,促進身體各個部分的生長發育。因此,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也是青春期健康成長發育的關鍵。

從反面來說,現在的孩子因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相對應的戶外鍛鍊活動大大減少,所以說「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是讓孩子變矮的潛在兇手」!

6. 精神因素

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派思的研究提出了:緊張焦慮情緒會影響身高。

因為情緒會影響腦和分系統的功能,人體的內分泌功能失調,必定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另外,壓力太大,也會讓腸胃功能失常,營養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功能會下降。所以在身高問題上,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否則會陷入一個死循環:長不高——憂慮——睡不好、吸收不好——長不高——憂慮——繼續睡不好、吸收不好……

7. 性成熟因素

由於受飲食、環境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影響,現在孩子早發育的情況越來越多。據臨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個孩子中可能就有1個有早發育情況,女孩發現率更是男孩5倍!

孩子早發育一年,至少損失7cm的身高,雖然早發育的孩子前期會比同齡孩子長得快,但是往往四肢長骨的骨骺閉合也大大提前,一旦骨骺閉合,人體身高便停止增長了。因此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生長發育情況,一經發現第二性徵提前發育,(男孩子9歲前,女孩8歲前)立即就診。生活中也避免讓孩子過多接觸易致早發育的飲食、物品等因素。

三、生長激素絕對不是你想補就能補!

許多家長都會想:既然生長激素能幫助孩子長高,那去醫院補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孩子長得高也不是壞事!這可就錯了!

1. 在確認孩子是否需要補充生長激素前,先對孩子做身高評價!

身高不達標的孩子才考慮是生長激素缺乏,那如何才算達標呢?如果父母平時留意留意到孩子有以下四種情況,就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高了!

不妨參照下表衛生部婦社司發布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來對比孩子的身高,一般認為,當孩子的身高低於同齡同性別兒童中位數2個標準差(-2SD)即可判斷為身材矮小。

另外和身高評價有3中相關的年齡:

生活年齡,按出生日期判斷;

身高年齡,身高相當於某年齡中位數的相應年齡;

骨齡,骨骼的年齡,反映了孩子骨骼實際發育水平,一般去醫院拍左手正位片確定(3歲以上可以測)

如果身高年齡<生活年齡,但骨齡不落後,多數屬於家族性矮身材;

如果身高年齡<生活年齡骨齡落後,提示環境不利,孩子生長延遲,可能營養不良;

如果身高>生活年齡,骨齡超前,可能預示其骨骺將提前閉合,存在性早熟的可能,未來生長潛力丟失,成年身高反而不高。

第二,生長激素有一系列的副作用,孩子能否打生長激素也得做各項檢查

生長激素治療的副作用

1、甲狀腺功能減低

2、糖代謝改變:長期、較大量使用生長激素可能使患兒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上升,停用生長激素數月後即可恢復正常,在療程中注意監測;

3、特發性良性顱內壓升高,個別患者會出現特發性顱內壓升高,可暫停生長激素治療;

4、股骨頭滑脫、壞死:因為骨骺在治療後生長加速、肌力增強、運動增多時易引起股骨頭滑脫、無菌性壞死,致跛行,可暫時停用生長激素,並補充維生素D和鈣片治療

5、誘發腫瘤的可能性:對無潛在腫瘤危險因素存在的兒童,生長激素治療不增加白血病發生和腫瘤復發的危險,但對曾有腫瘤、有家族腫瘤發生遺傳傾向、畸形症候群,長期超生理劑量生長激素應用時需謹慎。

哪些人不能用生長激素?

1.骨骼閉合的兒童/青少年。因為骨骼一旦閉合,用生長激素毫無效果,甚至反而有增加腫瘤的風險

2.腫瘤患者或有潛在腫瘤風險的患者。

3.高胰島素血症和糖代謝異常,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矮小患兒,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

4.嚴重全身感染危重患者。

③所以要使用生長激素,必須首先查明生長發育遲緩的病因,除了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血鈣、磷和鹼性磷酸酶等之外,一般還要做下面這些檢查

甲狀腺素測定:清晨空腹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醫生曾經碰到過有兒童或青少年是因為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生長遲緩,如果是這類患者,優先要考慮的是甲狀腺激素的補充,而不是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測定:包括篩查試驗和診斷試驗,以確定是否有生長激素缺乏。

骨齡檢查:了解骨骼發育狀況,評估骨骺是否閉合,使用生長激素必須是再骨骺尚未閉合的前提下進行

頭顱蝶鞍區核磁共振:排除外顱內腫瘤

染色體核型檢查:排除染色體問題導致的生長障礙。

其他:包括性激素或其他檢查,具體參照臨床醫師的建議和安排。

四、關於生長激素的一些問題

1. 幾歲可以進行生長激素補充?

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對於垂體柄截斷而導致生長激素缺乏的患兒理論上從發現和診斷時即可予以補充),關鍵是看骨齡和是否存在生長激素不足,如果骨骺沒有癒合,生長激素使用就有效。

2. 生長激素能口服嗎?

由於生長激素是一類蛋白質多肽類激素,無法通過口服補充,所以通常採用皮下注射方式予以補充。如果有廣告宣稱有可以口服補充的生長激素那絕對是騙你的。

3. 打了生長激素多長時間可以見效?

一般三個月作為一個評估療程,所以使用生長激素治療滿三個月要到醫院複查身高、體重、甲狀腺功能和血糖等,以便評價其療效。

4. 生長激素治療期間能預防接種嗎?

因為生長激素是正常人體自身分泌的,所以生長激素治療期間可以預防接種,一般疾病治療時也可以使用生長激素。

5. 外用生長激素會不會抑制自身生長激素的分泌?

外用生長激素不會影響自身生長激素的分泌。用藥孩子正是因為自身不能分泌生長激素或分泌不足,或不能發揮作用,才需要外源性給予,而且都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較小的有效劑量。

6. 如果某一天忘記注射生長激素了會影響療效嗎?需要把漏打的劑量補上嗎?

偶爾一天忘記注射生長激素不會影響療效,不需要把漏打的劑量補上,但應儘量避免治療期間斷藥。

7.生長激素越多越高嗎?

理論上是的,但是不建議身高正常的孩子去打生長激素。生長激素過多可能會導致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寫在最後:鐵打的四個措施

如果孩子身高不屬於矮小範圍、也不缺乏生長激素,在沒有任何病徵的情況下,家長應定期測量孩子的身高,觀察生長速率、性發育以及營養、運動、睡眠等情況,了解孩子生長速率是否低於正常水平以及避免孩子早發育,並及時帶孩子到專業的生長發育機構尋求幫助。總之,要想孩子長高,營養、睡眠、運動、曬太陽這是鐵打的四個措施!

36歲以下,如果你對身高不滿意,教你輕鬆長/高3-8釐米

薇/信:mudi579

相關焦點

  • 梅西留隊!球王曾經被診斷止步1米5,後使用生長激素成功增高
    和很多又高又壯的足球運動員不一樣,梅西的身高只有169cm,雖然足球並不需要多高的身高。但就是這樣的球王,在11歲那年被醫生診斷出「侏儒症」,直言長不過1米5,那麼這個矮小的男孩又是如何成功逆襲的呢?>受父親影響梅西從小就非常喜歡踢球,更是從小就展露出自己出色的足球天賦,但小梅西從小就比別的孩子矮,一直到11歲,父親帶他去醫院檢查。
  • 8歲女童體內缺乏生長激素 身高1.1米
    「我家孩子今年8歲了,過了一個寒假比同齡女孩矮一頭,身高只有110釐米,跟幼兒園孩子差不多。」新學期開學不久,記者從鼓樓區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矮身材科了解到,門診接診了五六名寒假「停止長個」的兒童,而身高「掉隊」的原因竟是體內缺乏生長激素。
  • 9歲1米25的梅西,差一點因為身高與「世紀球王」失之交臂!
    (圖片來自於網絡)     回顧梅西這一路,天賦、努力、成功、輝煌……幾乎沒有人會否認他的足球成就,也沒有人會忘記他的「特殊」經歷——曾經1米25的9歲少年,逆襲為今天的足壇神話!     梅西出生於1987年6月24日,阿根廷聖菲省羅薩裡奧市,中文名全名叫做裡奧內爾·安德雷斯·梅西,7歲那年梅西進入紐維爾老男孩足球學校,在11歲的時候,羅薩裡奧的一名醫生發現梅西體內生長激素分泌出現問題,梅西生長發育相當遲緩,快13歲的時候,梅西的身高看起來像個8歲孩子,這對於一名足球少年來說是致命的,並且困擾著梅西整個少年時期。
  • 矮小症患者梅西身高從1.4米長到1.69米!兒科專家王凌飛支招幫孩子實現身高逆轉
    家有身材矮小的孩子,家長希望他能長到理想身高。家有身材偏矮或中等身材的孩子,家長則希望他能長成大高個。足球巨星梅西就曾經是一位矮小症患者。12歲時,身高僅140釐米的他被查出患有矮小症,需要通過注射生長激素來促進身高的增長。然而,由於家裡承擔不起治療所需的費用,梅西險些因為矮小症而斷送自己的足球生涯。
  • 生長激素成就了巨星梅西
    裡奧·梅西出生於1987年,阿根廷足球運動員。提到梅西世界上很少有人不知道。五歲的時候梅西就開始在當地的少年隊踢球,教練是他的父親。11歲的時候也就是1998年梅西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也稱之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阻礙他的骨骼生長,當時醫生預測身高在150釐米。也就是說個子無法長高。
  • 北京劉兆祥醫生:身高干預用生長激素安全嗎?
    很多青春期前的孩子由於缺乏生長激素而影響身高生長,最終造成遺憾。大眾比較熟知的阿根廷球星梅西,是世界足球先生,在足球領域有很高的造詣。梅西小時候被查出生長激素缺乏症,預示著如果不治療他的終身高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很多運動項目對矮個子都不是很友好。梅西通過生長激素的治療才長到了現在的1米7,他目前的足球造詣一部分是來自於他的天賦,另外後天的身體素質也貢獻了一部分。
  • 孩子身高低於同齡人,是否能打生長激素?醫生的回答很中肯
    前段時間,閨蜜就打算帶9歲的女兒,去打生長激素。但聽到「激素」這兩個字,就有點發怵,害怕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剛好我老公是兒科醫生,所以閨蜜就來問我們這個激素到底是什麼回事。聽他們交談,我內心也蠢蠢欲動,希望這個生長激素可以幫助更多的孩子,擺脫個子低的苦惱。孩子身高低於同齡人,是否能打生長激素?醫生的回答很中肯。家長了解完可以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作出選擇。
  • 王祖藍2歲女兒身高快1米,孩子身高遺傳媽?
    王祖藍自己不高(162cm),但因為老婆高(175cm),女兒目前看來很有希望逆襲! 現代中國人的身高,比起上一輩有了明顯的提升,這與80年代以後中國人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營養攝入更好更合理有關。 據統計,中國大陸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是1.718米和1.597米,100年來分別長高11釐米和10釐米。
  • 注射生長激素從1米4長到1米7,鞠婧禕和沈月笑而不語
    不知道大噶有沒有看到醫生媽媽視頻指導十一歲女兒打針的新聞?在視頻裡,民警爸爸表示女兒打的是生長激素,而且每天都要注射。阿根廷球星梅西也注射過生長激素。梅西說當時是從腿部注射,並表示,事實上,這個事情並沒有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 梅西是侏儒症患者,是如何從1.4米長到170米?
    提到梅西,大家只會聯想到他在足球方面的成就,然而,你知道嗎?在球場上如神一般的存在,身高170cm的他也曾患侏儒症。那麼長期坐在班級前排?主要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2SD,標準線稱SD),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者。為什麼梅西不是我們印象中的侏儒患者的形象?
  • 醫生預測男孩未來身高只有157釐米,媽媽崩潰:都是我害了他!
    東東今年12歲,在醫院診室裡,醫生正在給他檢查。測量身高130釐米,比同齡男孩矮了20釐米左右,結合孩子骨齡片子推算,東東未來身高只有157釐米。聽到醫生這麼說,一同來的媽媽急的直抹眼淚,非常懊悔。媽媽告訴醫生,12歲的東東,從小到大一直比較矮,同班男生一個個都超過了他,但因為別人總寬慰他,「你家孩子是晚長,現在長得慢,以後反而長得高」,所以她一直沒放在心上。
  • 姚明6歲女兒目測1.5米,五點影響孩子身高,這樣可以預測孩子以後身高!
    昨天,網上熱傳姚明女兒的一組照片,網友驚呼:「6歲的女孩子已經這麼高了!」姚明身高有2.29米,妻子葉莉身高1.9米,他們被稱為「身高最高夫婦」。他們的女兒Amy姚沁蕾2010年出生,今年6歲。 近日,葉莉接姚沁蕾下課回家時被拍到,女兒的身高已經到媽媽的腰了,有人看了照片後感嘆:神基因!事實上,姚沁蕾3歲的時候身高就比一般同學高,當時就有1米1了,而在2016上半年曝光的照片中,有網友猜測她已經長到1米3,如今身高到了1米9媽媽的腰,有人推測她可能有1米5了。有專家甚至預測,姚沁蕾繼承了優良基因,未來身高可能會達到1米94到2米08之間。
  • 他18歲只有1米2,21歲時候身高暴漲到2米1,這種現象科學無法解釋
    然而,亞當·雷納出生時,還不知道是基因突變了,還是隱性疾病基因表達了,亞當·雷納從小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他的生長發育非常緩慢,比同齡的孩子矮很多。起初,父母以為是雷納營養不良,想辦法給他補充營養。然而,它沒有產生任何效果。直到18歲青春期結束,亞當·雷納的身高仍然只有1.22米。
  • 身高169六座金球獎的梅西:人生總有不如意
    梅西身高1.69米,論絕對身高,在運動員中的確不高,歐洲足球屆中低身材。但要知道,這還是他童年時期持續不斷注射生長激素的結果。如果不打藥,球王陛下大概只能長到一米四。1987年6月24日,梅西出生在阿根廷一個普通家庭。5歲,梅西就在本地少年足球隊踢球了——教練就是他爸。天才總是自證的。那會梅西就自帶足球天賦,過鄰居家孩子就像過清晨的馬路。街坊叔叔都說:「你們老梅家這大寶貝兒將來能踢職業!」
  • 5歲娃吃增高藥長出鬍子,生長激素用不用?
    了解了生長激素的作用,大家是不是瘋狂心動?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但是,生長激素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對於身高正常的娃,哪怕是正常偏矮,都不推薦使用生長激素。為啥呢?➦ 目前生長激素的安全性研究,對正常偏矮或身高正常兒童缺乏研究數據。
  • 兒子15歲身高1米5,媽媽還沒來得及高興,體檢醫生:你家娃太低了
    雖然孩子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但可以通過科學幹預幫助孩子增高。另外,如果錯過了增長的階段,想再讓孩子長高就難了。兒子15歲身高1米5,媽媽還沒來得及高興,醫生:你家娃太低了其實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身高的標準是什麼,每個階段長多高才算是正常?
  • 身高169六座金球獎的梅西:人生總有不如意
    梅西身高1.69米,論絕對身高,在運動員中的確不高,歐洲足球屆中低身材。但要知道,這還是他童年時期持續不斷注射生長激素的結果。如果不打藥,球王陛下大概只能長到一米四。1987年6月24日,梅西出生在阿根廷一個普通家庭。5歲,梅西就在本地少年足球隊踢球了——教練就是他爸。天才總是自證的。那會梅西就自帶足球天賦,過鄰居家孩子就像過清晨的馬路。街坊叔叔都說:「你們老梅家這大寶貝兒將來能踢職業!」
  • 7歲女兒性早熟 身高定格1米2!只因爸爸做了這事!
    專家預測未來其女身高可能在1.9cm -2.08cm!作為普通人在驚呼基因強大的同時完全無法體會上面的空氣如何清新!醫生診斷認為萌萌身高明顯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平均身高,檢查發現其空腹血糖6.9,未發現器質性疾病,診斷為「特發性矮小」,用生長激素治療助長高。
  • 14歲男孩為何只有8歲孩子身高?孩子長不高,小心有隱疾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叫小超的男孩子今年已經14歲了,但是他的身高卻只有一米四,僅僅相當於8歲孩子的身高。那小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長不高的情況呢?我們來看看醫生怎麼說。首先從小超的骨齡片上來看,他的骨齡僅僅相當於一個11歲孩子的骨齡,小超的骨齡相對於他的實際年齡來說,相差的還是很遠的。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四,但是一般十四歲的孩子的平均身高應該在一米六五左右,小超離他這個年紀的平均身高相差了25公分左右。那麼他的身高是屬於非常的明顯的生長落後。那麼就小超這種情況而言,究竟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2歲11個月,身高89公分,想打生長激素被拒絕了,留下4個建議
    2歲快11個月,身高89公分,體重20公斤。抽血驗尿做了8項檢查,就是生長激素,甲亢之類的,都沒問題。但是這個身高,是屬於個子是中等偏矮,是正常的,雖然是正常的但是作為父母還是希望孩子能高一點我們疑惑可不可以打生長激素,醫生說打生長激素是要醫學上需要注射,才可能卡了,就說除非你缺乏生長激素,不然不給你亂來的,不是說你不滿意孩子的身高,就可以的。建議我們在飲食上調養孩子的腸胃,避免挑食厭食,好好鍛鍊,身高就可以追上來了,同時孩子調理上給我們4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