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郎 |《絲綢之路》前所未有的空靈聲色

2021-02-08 壹心音樂

五彩繽紛的華美絲綢,在陽光下熠熠閃光,沿著黃沙柔美的曲線,飄向遠方;載滿絲綢的駱駝商隊從絲綢之路上走來,駝鈴叮咚,走向一片茫茫戈壁,慢慢消失在天際…當音樂響起的一刻,眼前即呈現出一片商旅往來以及黃沙漫天的景象。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巍巍的祁連、茫茫的戈壁、高高的沙丘,以及古道西風瘦馬的蒼茫,構成了它獨有的氣概。這首《絲綢之路》創作於1980年,是日本著名音樂人喜多郎為電視紀錄片《絲綢之路》而創作,喜多郎對中國題材音樂情有獨鍾,他始終堅持「中國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在創作這首音樂之前,喜多郎從未到過中國,卻能用他對自然的靈性和心靈的感知,神奇地再現了遙如夢幻的絲綢之路。憑藉著他對中國音樂的間接認識和對歷史的特殊感悟,創作出了充滿中國韻味的絲綢之路樂曲,並由此一舉成名。


喜多郎與雅尼,並稱為當代新世紀音樂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新世紀音樂是一種寧靜、安逸、閒息的音樂,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這種音樂賦予聆聽者一個極大的想像空間,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無限的想像空間中馳騁。反覆聆聽絲綢之路樂曲裡的旋律與配器,繁星點點與駝鈴聲聲描繪出大漠孤煙直的西域景色,隨著對歷史的了解,絲綢之路上的鐵馬金戈、恩恩怨怨,荒袤的西域千裡戈壁與沙漠。生命在這死亡地帶立即變得渺小與脆弱不堪,黃沙瀰漫只剩駱駝屍骨隨風滾動,胡楊的存在也許只是為了見證被風沙掩埋的人們。這條古道上,究竟給後人留下了什麼?人們總是帶著自我來讀這個世界,但繁華的文明往往就是迷宮,也許只有身處廣袤的大漠或無盡的黑暗中才能真正反省和看清自己,真正理解歷史與生命的意義。這是喜多郎音樂的魅力,也是新世紀音樂的動人之處,嘈雜的世界裡,安靜美好的音樂能治癒我們內心太多的傷痕。此刻正在聆聽音樂的你,有沒有發現流淌在你周身的音樂給你帶來什麼變化了嗎?請好好感受這一次自己的深呼吸……願美好的音樂治癒你一切的不悅,每天為你你分享一曲心靈音樂,祝你每天開心,不負韶光,日日是好日。


喜多郎(Kitaro),本名高橋正則,1953年出生於日本豐橋市,日本作曲家。1994年,他的音樂專輯《天與地》獲得第51屆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


1997年,他的音樂專輯《宋家皇朝》獲得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獎。2001年,他的音樂專輯《思慕》獲得第43屆葛萊美獎最佳新世紀專輯獎。


喜多郎出生於日本的一家農戶。中學時,他愛上了靈樂及藍調,學玩電子吉他,並作為信天翁樂隊的成員在一些派對及俱樂部中演出 。1970年,從事清潔工職業的喜多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下了日本第一臺電子合成器。


1972年,前往歐洲留學深造期間,得到了德國音樂組合橘紅色的夢成員Klaus Schulze的指點。1976年,學成歸國,投身於音樂創作。


曲名:絲綢之路

歌手:喜多郎 (Kitaro)

說明|『壹心音樂』致力於美好音樂分享,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文字為『壹心音樂』編輯,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

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喜多郎《絲綢之路》——日本文化的根在中國
    載滿絲綢的駱駝商隊從絲綢之路上走來,駝鈴叮咚,走向一片茫茫戈壁,慢慢消失在天際……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巍峨的祁連,荒袤的戈壁,綿延的沙丘,更有古道西風瘦馬,構成了它獨有的蒼茫與壯美。喜多郎曾說過,創作《絲綢之路》時,最打動他的是中國人在悠久的歷史中形成的那種心靈的深厚,這對他來說深有啟發。喜多郎對中國音樂情有獨鍾,他始終堅持——「中國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
  • 喜多郎經典之作《絲綢之路》| 有一種音樂可以跨越國界,直擊人心
    每年總有那麼多遊客,不遠千裡去膜拜絲綢之路的風貌,這是一條充滿神秘魅力的道路。這首《絲綢之路》創作於1980年,是日本著名音樂人喜多郎為電視紀錄片《絲綢之路》而創作,喜多郎對中國題材音樂情有獨鍾,他始終堅持「中國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
  • 【新世紀音樂】喜多郎-《響宴》
    我沒有音樂的基礎,只是我的手指不斷地擺動。我曾自問道:『這首曲是誰作的?』『這些歌曲是我寫的,但不是我作的。』」可以說,早在70年代便開始致力於研究電子合成音樂的喜多郎,是New Age音樂的首席代表。他將古典、流行、爵士融入電子音樂,他以電子合成器為演奏器具,他說:「我可以用合成器創造海洋、冬天的海岸、夏天的海灘上的全部景色」。
  • 久石讓和喜多郎,你更欣賞誰?
    總是有人將久石讓和喜多郎的名字放在一起,因為久石讓和喜多郎都是日本新世紀音樂界的骨灰級大師,並且也都是配樂大師 ,兩個人的音樂風格自有其相同和不同之處。但不變的是,這兩個人的音樂都能讓你不可自拔地陷落其中!
  • 喜多郎大師《古事記與宇宙》中國巡演4月將於澳門站舉行
    日本殿堂級音樂家–音樂大師喜多郎,將於今年4月於澳門百老匯舉行《古事記與宇宙》為主題的音樂會。**持HK$1,280門票可於表演後與喜多郎大師見面並獲贈特別版唱片乙張。KITARO - KOJIKI AND THE UNIVERSE 2019 MACAU喜多郎古事記與宇宙音樂會2019 澳門AEG TICS 公開發售演出日期: 2019年4月27日
  • 空靈閣織錦技術變革
    空靈閣採山川絕美,繪神州壯麗,還原織錦傾城之色,緩緩展開一副歷史的錦繡畫卷,邀您一起穿越千年歲月,去聽大明動人旋律!
  • 聲色造句和解釋_聲色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朱自清《白採的詩》:「『優生』的概念是早就有了的,但作者將它情意化了,比人更深入一層,便另有一番聲色。」]《詩·大雅·皇矣》:「不大聲以色。」孔穎達疏:「不大其音聲以見於顏色而加人。」後遂以「聲色」為疾言厲色之意。
  • 王維的這首詩,雪夜裡擔心友人未眠,短短八句空靈悠遠
    一個「驚」字,用擬人的手法表現風吹竹動的聲響,也驚擾了窗上的詩人,起床推門一看,是滿眼的雪景,「開門雪滿山」此句滿山悠悠的白雪,寫得特別空靈,先有前面的聽覺描寫「驚竹」,再有視覺描寫,皚皚白雪鋪滿了山頭,境界特別的空曠悠遠。
  • 空靈鼓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好聽?空靈鼓學起來簡單嗎?
    空靈鼓又稱無憂鼓、鋼舌鼓,是一種碟形鋼舌振動時發聲的新型打擊類樂器,因其音色優美動聽,空遠,深沉,醇厚音質特色最適合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所以名為空靈,演奏時會讓人注意力容易集中,一呼一吸在鼓的起落中,身心合一,自覺進入極其寧靜的狀態,喚醒深層覺知,傾聽靈魂的聲音,在靈妙之境中回歸內在
  • 合肥體育圈:絲綢之路騎行者胡立武
    【導語】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它起源於漢武帝時期,以西漢首都長安,也就是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到達西域,運輸中國絲綢去西域的通道,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被命名為「絲綢之路」,後來享譽世界。
  • 絲綢之路的「青春」——關於我的歌詞《絲綢之路》
    南道和北道之間隔著茫茫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在喀什交匯後南道登帕米爾高原,經塔什庫爾幹到伊朗;北新道後來開闢,經哈密、烏魯木齊、伊寧、塔什幹。北道和北新道之間隔著綿延的天山山脈,在撒馬爾罕交匯後到伊朗。絲綢之路北道又稱為「天山南路」,絲綢之路北新道又稱為「天山北路」。
  • 聲色做強關係下的匿名社交社區
    聲色教你讀生僻字,並把你的讀音匿名分享給朋友圈的好友——先向用戶展示漢字生僻字,通過 GIF 動圖以及文字提示,引導用戶去試讀,試讀的語音內容可以在社區內分享,在讀完後,聲色會展示正確的讀音以及用戶朋友圈裡好友的讀音。
  • 空靈鼓標準的主要內容
    1 範圍本標準規定了聆動如意空靈鼓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於空靈鼓。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誌GB/T 2828.1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 1 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劃格試驗3 術語和定義3.1 聆動如意空靈鼓
  • 確診路徑意外曝出入聲色場所 超新星允鶴回應了!
    記者黃庠棻/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延燒,除了重創娛樂產業之外,各國也傳出有藝人不幸中鏢的消息,讓許多粉絲都相當擔心,不久前南韓演藝圈也爆出第一個歌手確診案例,是團體超新星的成員允鶴,7日他的確診移動路徑曝光,竟意外公開他曾與在聲色場所工作的女子見面,對此他也立刻透過公司回應了。
  • 讓空靈鼓傾聽你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有人說它神秘,像是從遠古而來的遺音;有人說它悅耳,像山間的小溪潺潺;有人說它空靈,慰藉了塵世中浮華的心靈。它就是被稱之為「行走的編鐘」——空靈鼓。空靈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件既能敲打出節奏又能夠完整的演繹樂曲的打擊樂器。
  • 健康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舉行 諾獎得主發視頻演講
    作為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主題論壇平行論壇的健康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9月24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會展中心舉行,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通過視頻演講時稱,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的數據的準確性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樂器改進及手碟和空靈鼓的發明
    再看看樂器的發明正當樂器的發明和發展停滯的時候,前幾年卻在外國出現了「手碟」,中國出現了「空靈鼓」。是誰發明了「手碟」,網上很容易找到確切的證據;可是誰發明了「空靈鼓」,在網上卻是眾說紛紜,誰都想證明自己的說法是正確的,有的說,是根據古老的中國樂器「編鐘」演化而來,有的說是某某公司研發的等等,真是無聊透頂。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國人是受了手碟的啟發後才發明了空靈鼓。四大發明是中國發明的,但這能證明自己是聰明人的後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