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彩繽紛的華美絲綢,在陽光下熠熠閃光,沿著黃沙柔美的曲線,飄向遠方;載滿絲綢的駱駝商隊從絲綢之路上走來,駝鈴叮咚,走向一片茫茫戈壁,慢慢消失在天際…當音樂響起的一刻,眼前即呈現出一片商旅往來以及黃沙漫天的景象。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巍巍的祁連、茫茫的戈壁、高高的沙丘,以及古道西風瘦馬的蒼茫,構成了它獨有的氣概。這首《絲綢之路》創作於1980年,是日本著名音樂人喜多郎為電視紀錄片《絲綢之路》而創作,喜多郎對中國題材音樂情有獨鍾,他始終堅持「中國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在創作這首音樂之前,喜多郎從未到過中國,卻能用他對自然的靈性和心靈的感知,神奇地再現了遙如夢幻的絲綢之路。憑藉著他對中國音樂的間接認識和對歷史的特殊感悟,創作出了充滿中國韻味的絲綢之路樂曲,並由此一舉成名。
![]()
喜多郎與雅尼,並稱為當代新世紀音樂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新世紀音樂是一種寧靜、安逸、閒息的音樂,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這種音樂賦予聆聽者一個極大的想像空間,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無限的想像空間中馳騁。反覆聆聽絲綢之路樂曲裡的旋律與配器,繁星點點與駝鈴聲聲描繪出大漠孤煙直的西域景色,隨著對歷史的了解,絲綢之路上的鐵馬金戈、恩恩怨怨,荒袤的西域千裡戈壁與沙漠。生命在這死亡地帶立即變得渺小與脆弱不堪,黃沙瀰漫只剩駱駝屍骨隨風滾動,胡楊的存在也許只是為了見證被風沙掩埋的人們。這條古道上,究竟給後人留下了什麼?人們總是帶著自我來讀這個世界,但繁華的文明往往就是迷宮,也許只有身處廣袤的大漠或無盡的黑暗中才能真正反省和看清自己,真正理解歷史與生命的意義。這是喜多郎音樂的魅力,也是新世紀音樂的動人之處,嘈雜的世界裡,安靜美好的音樂能治癒我們內心太多的傷痕。此刻正在聆聽音樂的你,有沒有發現流淌在你周身的音樂給你帶來什麼變化了嗎?請好好感受這一次自己的深呼吸……願美好的音樂治癒你一切的不悅,每天為你你分享一曲心靈音樂,祝你每天開心,不負韶光,日日是好日。
喜多郎(Kitaro),本名高橋正則,1953年出生於日本豐橋市,日本作曲家。1994年,他的音樂專輯《天與地》獲得第51屆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
1997年,他的音樂專輯《宋家皇朝》獲得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獎。2001年,他的音樂專輯《思慕》獲得第43屆葛萊美獎最佳新世紀專輯獎。
喜多郎出生於日本的一家農戶。中學時,他愛上了靈樂及藍調,學玩電子吉他,並作為信天翁樂隊的成員在一些派對及俱樂部中演出 。1970年,從事清潔工職業的喜多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下了日本第一臺電子合成器。
1972年,前往歐洲留學深造期間,得到了德國音樂組合橘紅色的夢成員Klaus Schulze的指點。1976年,學成歸國,投身於音樂創作。
曲名:絲綢之路
歌手:喜多郎 (Kitaro)
說明|『壹心音樂』致力於美好音樂分享,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文字為『壹心音樂』編輯,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
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