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名志願軍被俘,為何只有六千人願意回來,其他人都選擇去臺灣

2021-01-14 新歷史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韓戰爆發的第二天,駐日美軍立刻派空軍轟炸朝鮮人民軍,幹涉朝鮮內政。6月27日,為了牽制中國,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數十艘艦艇進駐臺灣高雄,基隆港,巡弋在臺灣海峽,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麥克阿瑟還到臺灣進行訪問,表示會對臺灣的國民黨殘餘勢力提供保護。

與此同時,美軍還派飛機轟炸鴨綠江沿岸城市,對中國造成了大量軍民傷亡。緊接著,美國又組織起所謂的「聯合國軍」,擴大韓戰,一度越過三八線,向鴨綠江附近挺進。為了反對美帝國主義對朝鮮半島,以及對中國臺灣地區的侵略,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立。1950年10月,志願軍入朝參戰,在短短八個月的時間裡,就把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到了三八線附近,還一度攻克南朝鮮首都漢城,打到三七線附近。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憑藉簡陋的裝備給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以沉重打擊,有絕對裝備優勢的美軍沒有也想到中國軍隊會這麼能打。1951年6月30日,「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發表聲明,表示願意舉行談判,並建議在元山港的丹麥傷兵船上舉行。

雖然雙方談判的時間很早,但是美軍一直都不甘心,頻繁地製造摩擦。美軍還派飛機轟炸朝中代表團住所,並在戰場上同時發動了夏秋季攻勢和「絞殺戰」,企圖以軍事壓力迫使朝中方面就範。為了打壓美軍的囂張氣焰,志願軍知道必須在戰場上給予美軍足夠的教訓,才會讓他們老實地坐在談判桌上。雙方又經過了數十場慘烈的戰役後,美軍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籤訂了停戰協議。

韓戰給雙方都造成了很大的傷亡,由於武器裝備的差距,尤其是沒有空中掩護,志願軍在這場戰爭中傷亡也不小,共有2.16萬人被俘。但是讓我們奇怪的是,最後只有6000名志願軍願意回國,其他人都沒有回國,而是去了臺灣,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讓在臺灣的蔣介石十分高興,他還多次要求派兵到朝鮮半島,在美軍的支援下打回去,但是遭到了美國方面的反對,因為這樣的話,容易把蘇聯也給卷進來。美軍雖然不允許臺灣派兵,但是允許臺灣派人到朝鮮的戰俘營,臺灣於是派大批特務到戰俘營進行心理戰,播放蔣介石的講話記錄,還在戰俘營裡建立特務組織,對不願意去臺灣的志願軍官兵進行毆打,甚至是殘殺。

第二,在解放戰爭期間,曾有數百萬的解放戰士,也就是被俘的國民黨官兵加入解放軍。這些官兵在解放軍中的比例很大,他們中間有些人對國民黨還抱有希望,在政治上搖擺不定,所以經不住國民黨特務的忽悠,就被脅迫去了臺灣。

第三,當時志願軍戰俘營的生活是十分枯燥的,所以臺灣特務到了之後並沒有立刻找人談話,而是打起了心理戰。他們派大批的文藝團隊到戰俘營中演出,在演出的中間,開始宣傳臺灣方面的一些政策。臺灣方面播出的戲劇,電影大多是臺灣宣傳片,並在表演間歇向志願軍戰俘們發放宣傳資料,誘惑他們到臺灣後會安頓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或上學,或工作,最後發放赴臺申請表。

第四,志願軍入朝參戰的兵力眾多,難免會有一些敗類,譚興東就是其中的一位。譚興東是在1941年參加革命的老八路,1950年的時候已經是副營長了,但是在九月份的,他的父母被劃為富農後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韓戰上,他趁機叛變,最後被美軍安排在戰俘營工作,煽動擾亂人心。

第五,臺灣特務在戰俘營大搞白色恐怖,當時有很多的志願軍官兵其實並不願意去臺灣,這些狗急跳牆的特務便在志願軍的身體上刺一下反動的詞語。如果有人不同意,這些特務就會對其毆打,甚至為了殺一儆百,將其害死。

其實這些到臺灣的志願軍俘虜,有意願去臺灣的人並不多,而且到了臺灣後,他們並沒有得到之前許諾的待遇,老弱病殘被發配到一些偏遠地區開墾土地,年輕力壯的進行洗腦,然後放到其他的外島上當兵,充當炮灰。這些人大部分到退役後,依然是孑然一身,窮困潦倒,也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在朝鮮戰場上,有2萬多戰士被俘,為何僅7000人選擇遣返,剩下的去哪?
    其實這種看法真的很不可取,哪怕是戰俘,都是為戰爭做出過貢獻的英雄,怎麼可能被遺忘呢?那麼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俘的這兩萬多戰士,他們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根據相關數據,被俘的2.17萬戰俘中只有7100多人回到了祖國,在戰俘營時備受聯合軍的折磨,回國後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把被俘期間的這段經歷埋藏起來,覺得是給國家丟臉了。
  • 韓戰中2萬多戰士被俘,僅回來7000人,另外一萬多人去哪?
    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中朝分界線鴨綠江,正式到達朝鮮戰場。這場戰爭歷時三年,直到戰爭的幾方籤訂《朝鮮停戰協定》才宣告結束。在這三年中,我方陸續在朝鮮戰場投放了大約240萬志願軍。根據抗美援朝戰爭的相關數據顯示,在這一戰爭中我方死亡14.6萬人,負傷23萬人,生病43.7萬人,失蹤0.4萬人,被俘2.17萬人。
  • 韓戰,2100多萬志願軍被俘,僅有7000多人選擇遣返大陸
    1950年,韓戰爆發,起初朝鮮人民軍越戰越勇,戰爭即將勝利在望之時,不了美國展開大量的援助,最終將戰火燃燒到鴨綠江邊,中國志願軍不得已裝上戰備行囊,在毛澤東的命令聲中踏上趕赴朝鮮戰場的路途,看著240萬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心中不免悲傷萬分,他們此去可以用「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來形容,戰場上槍彈無眼,能不能完整的回國都難得說!
  • 抗美援朝戰爭後,志願軍俘虜中為何有14000人會投奔臺灣?
    1953年韓戰結束,志願軍通過3年的作戰達到了戰略目標,成功把美韓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南。然而戰爭不是過家家,即便打勝的一方也會有一定的傷亡損失,包括被俘的官兵。戰爭結束後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交換戰俘,交戰過程中志願軍累計有近2萬人被俘虜,這個數據相對於240萬人的我軍參戰總人次來說,佔比並不高。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批被俘戰士中竟然有1.4萬餘人後來去了臺灣,投奔了國民黨軍陣營,而不是回到中國大陸。為什麼會這樣呢?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軍部隊,就是以解放戰爭後期的四大野戰軍外加華北軍區為班底。
  • 7000名志願軍戰士被俘,為何軍長回國後不追責,還被授中將軍銜
    7000名志願軍戰士被俘,為何軍長回國後不追責,還被授中將軍銜 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中,我軍曾經吃過一次慘烈的敗仗,這次失利直接導致我軍60軍180師被敵人圍困,而在敵人的裝備優勢以及人數壓制下,這支隊伍最終僅有2000人突出重圍,被俘的人數達到了7000人。
  • 抗美援朝被俘最高級別幹部吳成德,回國被免職,後來怎樣?
    在侵略過程中,美國竟然不顧我方勸阻,公開越過三八線轟炸我國丹東地區,我國便決定對美帝國主義進行打擊,專門組成了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面對當時強大的美國,戰鬥整個過程都比較艱難,有很多烈士犧牲,甚至有些領導不幸被俘。
  • 志願軍被俘最高將領,與美軍頑強鬥爭;被開除軍籍,最後結局怎樣
    甚至說,是讓人不能接受的「羞辱事」。這不,我志願軍被美軍所俘的最高職級將領,是一名老紅軍。他,雖然帶領被打散的官兵頑強地與美軍打遊擊戰。但是,最終還是被俘了。回國後,他被開除了黨籍、軍籍。這位被美軍所俘的志願軍最高職級將領是誰呢?最後,他的結局怎麼樣?
  • 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被俘最高將領吳成德,回國後結局如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痛擊"聯合國軍",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是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沒有完全沒有敗績的部隊,志願軍在面對裝備精良的敵人時也吃了不少虧,其中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第180師就因為準備不足、指揮混亂而導致了重大的失敗,一萬兩千人的部隊最終只有不到四千人歸隊。
  • 鄭成功收復臺灣時:兩萬五千人大軍打一千名荷蘭人為什麼需要八個月?
    此後,鄭成功控制範圍逐漸縮小,最後能控制廈門、金門等幾個孤城,鄭成功開始考慮收復臺灣島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1661年四月,鄭成功率兩萬五千名士兵橫渡臺灣海峽,經過八個月的苦戰,一直到1661年12月20日,擁有兵力優勢的鄭成功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志願軍為何停止追擊?彭德懷:推進兩百裡殲敵僅兩萬,肯定是陷阱
    彭德懷是位身經百戰的指揮員,當年在大西北以2萬兵力對抗胡宗南近十倍的大軍,他都沒有畏懼過,然而對於即將發動的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彭德懷卻猶豫了,他不主張馬上突過三八線,這倒不是他在政治上有什麼先見之明,彭德懷主要是從軍事角度考慮問題的,彭德懷分析道:敵人部署在第一線的兵力有13個師共20多萬人,
  • 志願軍被俘最高級別幹部吳成德,歸國後開除軍籍,後來生活怎樣?
    那麼,這位被俘的志願軍將領究竟是何許人也?在後來的日子裡,他的生活又發生了怎樣的轉變呢?這位被俘的志願軍高級將領就是吳成德,他出生於1912年,在抗美援朝時期,吳成德曾是志願軍第六十軍的一位政治部主任,而在他所在的部隊被打散之後,他也始終帶領著手下的將士們,堅持敵後遊擊戰的推進。
  • 志願軍如何看待戰爭?打美國人,為何有人不想去?是無奈還是不敢
    「集合號」|文【本文共1974個字,10張抗美援朝時期以及相關真實老照片】想必提到志願軍時很多人都會想起他們英勇善戰、久經沙場的身姿,也會記得戰後60多年的和平生活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在那個風雪交加、天寒地凍的長津湖畔很多志願軍士兵奮勇作戰,在那個乾燥、漆黑、硝煙瀰漫的上甘嶺坑道中士兵們缺水、缺醫,卻依然對著一個蘋果你推我讓誰都不捨得吃
  • 我月薪六千,丈夫月薪兩萬,身邊總有人說丈夫配不上我
    關於我和丈夫的婚姻,我以及雙方父母都非常滿意,但是,我一些朋友或同事總會唧唧歪歪:你好歹也是人民教師,幹嘛嫁給一個擺地攤的男人?其實,我想告訴他們的是:我很愛我丈夫。但是,對於他們而言,我知道,這種說辭沒有說服力。我只能告訴他們:我月薪六千,我丈夫每個月收入兩萬。
  • 10年兩山輪戰,解放軍僅有6人被俘,回國後,為何只有他被判刑?
    因此,我軍在歷次對外戰爭中,敵軍是很少能夠抓到我軍俘虜的,但也會有特殊情況存在,就比如在對越反擊戰及其十年兩山輪戰中,我軍就有人被俘。 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解放軍共有239人被俘,其中有37人是因為重傷昏迷、喪失行動能力被越軍俘虜的,而另外202人全部來自50軍150師448團,為啥單這個團被俘這麼多人?
  • 中國農民工去非洲打工,能賺三四十萬,回來後為何都不願意去了?
    隨著全球經濟化的發展,如今出國打工變得非常流行,外國的工資往往比較高,一年就能掙到十幾到幾十萬,因此吸引了大量中國人到國外打工,中國農民工去非洲打工,能賺三四十萬,回來後為何都不願意去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蔣慶泉並沒有犧牲,被俘後結局怎樣
    後兩位英雄在那場壯烈的戰爭當中都已經犧牲,但蔣慶泉卻倖存了下來。1928年,蔣慶泉出生於遼寧省錦州市大嶺村。他所在的家庭非常的貧困,日常生活連滿足溫飽都是奢侈,更不要說讓他去讀書接受教育。1949年入伍之前,蔣慶泉大字不識一個,身體素質也在中下水平。人窮志不短,進入部隊之後,蔣慶泉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日常的訓練沒有落下,平時的文化學習也在不斷進步。
  • 志願軍究竟殲滅了多少美軍?中美兩國給出的數字為何相差懸殊?
    當然,這197,000多人,並非所有人都是志願軍將士。這其中,除了直接犧牲在戰場上的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之外,還包括支前的民兵、民工和工作人員,以及1953年7月停戰之後,志願軍在回國之前幫助朝鮮生產建設犧牲和因為舊傷復發犧牲的人員。
  • 美軍顧問15處中彈竟存活,志願軍翻譯:他舍不下180英畝農場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天擇創辦,歡迎關注~當奄奄一息的一個白人穿著早已破爛不堪的軍服被送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野戰醫院時,所有醫生都認為這個白人肯定活不了,因為他的身上有15處中彈,鮮血染滿了他的全身,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醫療條件差,像這種重傷員是根本救活不了的,但是被俘的是一個美軍顧問,也是這次戰鬥中唯一還喘著氣的美軍顧問
  • 非洲那麼窮,幾十萬中國人去了之後,為何卻不願意回來
    非洲那麼窮,幾十萬中國人去了之後,為何卻不願意回來赤道幾內亞在非洲算富裕國家,2018年,其人均GDP僅為10174美元。非洲不僅窮,而且環境惡劣,看看那些非洲人,哪個不是皮膚黝黑?哪個不是視水如命?哪個用過馬桶?
  • 鄭成功兩萬五千人大軍為什麼打敗一千名荷蘭人需要八個月?
    軍事力量對比荷蘭人在臺灣的海軍力量只有四艘軍艦,分別是赫克託號、斯格拉弗蘭號、白鷺號和瑪利亞號,其他都是一些小船。但是荷蘭人的軍艦船隻高大,兩邊遮蓋堅固,而且在側翼都裝有幾十門大炮。荷蘭人的首艦赫克託號排水量達600多噸,裝載有9門銅炮和27門鐵炮。荷蘭人在陸地上則沿海岸修建了幾處威力巨大的炮臺,在離海岸不遠處修建了堅固的熱蘭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