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外交部官方網站不久前發布的報導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伊朗外長與菲律賓外長應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的邀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意味著中國和東協國家將維持良好關係,並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維護多邊主義。
伊朗代表:積極實現25年建設計劃
儘管美國已經在2018年退出了伊朗核問題協議,但前不久其又煞有介事地表示伊朗違反了該協議的規定,請求聯合國對其進行制裁。儘管這一不合理的要求被聯合國駁回,但美國仍然在忌憚伊朗的核武器實力,試圖通過經濟手段的控制進而影響伊朗的發展。
儘管伊朗方面多次表示並不懼怕美國的種種行徑,但是為了保障自己的持續性發展,伊朗外長決定在10月份對中國進行訪問。在這次訪華期間,伊朗有意向中國購買高端武器,積極同中國一起實現之前達成的25年建設計劃,這對於現在被美國制裁的伊朗經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在會見伊朗外長扎裡夫時,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伊是全面戰略夥伴,中國願意與其加強溝通,反對單邊霸凌,共同維護國際社會公平正義與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扎裡夫也對中國給伊朗在疫情時的幫助表示了感謝,希望能與中方一起維護多邊主義。
印尼與菲律賓:電子合作與妥善處理南海問題
王毅外長與印度尼西亞總統盧胡特的會見於9日拉開帷幕後。盧胡特表示希望能夠在疫苗方面和中國繼續合作,在貿易方面繼續保持良好合作。中國方面,王毅表示將和印尼在電子商務等多方面繼續深化合作,並宣稱「中方一貫從戰略高度看待中印尼關係,將兩國關係置於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位置」。
在之後與菲律賓外長的會見中,王毅外長表示「中菲是鄰居,也是隔海相望的家人」。菲律賓外長洛欽也表示相信中國在新疆和香港問題上有自己的立場,外界不應當幹預中國內政,同時也對中國在疫情期間向菲律賓提供的幫助表示了感謝。
世界發展需要多邊主義
此次東協三國對中國的訪問,證明了只有多邊主義才是發展最需要的方向。直到現在,美國還在堅持其霸權主義,並且試圖通過政治或經濟手段遏制其他國家的發展。但這種單邊主義只會使得美國和國際社會脫離,不被國際社會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