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兩句話出自《論語學而》。朋:原文指同學。古時「朋」和「友」有所區別。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同門即出自同一老師門下。這兩句大意是有老同學從遠方來看望,不也是件很快樂的事嗎?老同學許久不見,如今遠道前來探望,共同追憶往昔在一起相處的往事,暢敘別後互相之間的思念之情,這自然是人生一大樂事。這兩句以反問句式道出,更增加了感情色彩,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後世常引用這兩句表現故友重逢的快樂,至今運用仍然十分普遍。
⊙樂莫樂兮新相知。
本句出自戰國時期楚國屈原的《九歌少司命》一詩。這句話的大意是,即便是再快樂的事情,也沒有比我又找到一位新的知己而更令人高興地事情了。現在的人們多以此來形容自己覓到知音時的喜悅之情。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詩人李白與友人岑勳、元丹丘等一同登臨嵩山遊玩,當三人在山頂飲宴正歡之時,滿心悲憤之意的詩人李白便即興而作《將進酒》一詩,藉以抒發內心的憤懣。全詩感情跌宕起伏,既有悲,也有喜,還有怒,而本句便出自其中由悲轉喜的一句。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生在得意之時就應縱情地尋找歡樂,千萬不要等到杯中無酒之時再對著天上的明月空自感嘆。本句流露出作者內心的歡快。
⊙川上風雨來,洒然滌煩襟。田家共歡笑,溝澮亦已深。
唐朝詩人戴叔倫,他的詩多為表現其自身隱逸生活和閒情逸緻的作品,語言通俗平易,詩風委婉清麗。這兩句出自其《喜雨》詩。
其中,「滌煩襟」即驅除內心的煩惱之意,而「溝澮」指的是田間的水溝。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風雨從大河之上而來,伴隨著大風而落下的大雨將我內心的煩惱全都驅走了;當我們看到田間的水溝之中已經積滿了雨水之時,我與這裡的農夫都很高興得笑了起來。在這兩句話中,作者表明了內心的喜悅。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著名文學家範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的邀請,為了描述嶽陽樓周邊的風景而作《嶽陽樓記》一文,而本句便出自於此。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我登上嶽陽樓後,我就產生了一種心境開闊的精神愉悅之情,並將所有的榮耀和屈辱全都忘記了,現在我只想迎著清風端起酒杯痛飲一番,以此來表達我內心的喜悅之情。在這句話中,作者表明了其在登臨嶽陽樓時的欣喜。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語出北宋歐陽修《醉翁亭記》一文,這是作者於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被貶為滁州太守之時所作。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醉翁的意趣不在於喝酒,而在于欣賞山水之間的景色。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關鍵在於能夠領會於心並將其寄托在美酒之中。這幾句話流露出了作者在山林之中遊賞宴飲之時的歡愉之意。這句話裡,傳誦最廣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句話後來擺脫原意,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也就是另有所圖之意。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曬。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
陳師道,北宋詩人,蘇門六君子之一。這兩句出自其《示三子》一詩,這是其於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在蘇軾、孫覺等人的推薦之下充任徐州州學教授之後,將妻兒接到徐州時所作。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我實在是太高興了,竟然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雖然我們都流了不少的眼淚,但是最終還是全都破涕為笑了;我明知這並不是在夢中,但是我的心中仍然有此些恍惚,無法馬上安定下來。在這兩句話中,作者抒發了與妻兒重逢時的喜悅之情。
⊙相逢但喜桑麻長,欲話窮通已兩忘。
本句出自南宋陸遊《村居初夏》一詩。
窮通:貧困與顯達。這句話意思為,我們在相逢之時,只顧著為那長勢茂盛的桑麻而高興了,至於我們之前想要談論的關於貧困與顯達的話題則都彼我們給遺忘了。這句話,抒發了作者與故友重逢時的喜悅。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本詩題為《四喜》,作者是南宋詩人汪洙,詩中所言的四件事,在古時均是最能令人感到高興的事情。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在長久的乾旱之後遇到了一場好雨,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碰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在新婚當天的晚上及科舉得中這四件事情,是人生在世之最能令人感到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