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健身時間的選擇,以及健身對於身體神經系統的影響角度進行分析。
首先,說一下健身的黃金時間。
人一天中運動的黃金時間段為下午的4:00-5:00,經過多半天工作以後人們的肌肉、韌帶已經得到了充分活動,心率、血壓也相對趨於平穩,所以可以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如遊泳、打球、慢跑、健身等。
而下午的4:00-5:00仍然是上班時間段,運動對於上班族來說根本不可能。因此有的上班族就把運動時間推到了下午的5:30-6:30進行。這個時間正處於傍晚階段,太陽還沒有下山仍然陽氣充足,運動既避開的工作時間,也不會影響活動,且與晚飯時間也沒有衝突。所以對於上班一族來說是比較合適的鍛鍊時間就是下午的5:30-6:00,甚至推遲到7:00左右。
因此,很多小夥伴失眠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力量訓練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神經興奮型失眠。
很多健身訓練者都清楚「念動一致」這個概念,更好的實現念動一致,可以提高某個健身動作對相應的肌肉群的訓練效率。
但很少人知道,在健身過程中,通過神經系統的調動去募集相應的肌肉群,對神經系統是一種損耗。
而且,每個人通過神經系統瞬時調動肌纖維的能力是有所不同的。這一點可以從掰手腕比賽中得到很好的驗證。
我們有時會在掰手腕比賽中,看到塊頭小的一方獲勝。而他獲勝的原因恰恰是,他瞬時調動神經系統,再通過神經系統募集手臂肌纖維的能力很強。
而掰手腕比賽,消耗的更多不是肌肉,而是精力。所以,通常比賽結束後,很少有人肌肉酸痛,但精力卻需要恢復。
而運動神經的指令,是從大腦發出的。所以,如果一個人沒有在一天中最黃金的時間運動健身,而是選擇臨睡前健身的話,大腦就會因為運動神經的活躍而被帶動的興奮。這種興奮也就會導致失眠的出現。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訓練計劃不合理,主要可能是訓練過於頻繁,導致神經系統無法有效恢復,持續亢奮而失眠。
眾所周知,每次健身後的24到72小時,是身體各部位肌群的恢復時間。而身體的肌肉在訓練後想要得到更好的恢復,就需要足夠充足的營養。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肌肉需要恢復期,並在恢復期需要充足營養外。運動神經系統也同樣需要有恢復期。
因為,健身的本質是在訓練兩方面的能力增長。一方面是運動神經對肌纖維的募集能力,另一方面是訓練肌纖維的粗大。
筆者的個人經驗是,當運動神經恢復不夠時,平時可以舉起的重量,這時會感覺吃力。另外,訓練動作也更容易出現變形,而動作出現變形就會加大運動損傷的風險。
當然,與肌肉恢復期一樣,在運動神經恢復期,針對運動神經恢復,同樣是有相應的營養補充方案的,這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總之,按照科學規律,合理安排自己的健身計劃,才可以高效安全的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好身材。
我是健身驛站站長,如果您覺得有收穫,可以關注,感謝閱讀!